• 我的订阅
  • 健康

“丰”光无限 稻谷飘香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12-23 03:38: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吉林省榆树市多措并举,推动粮食产量迈向更高台阶——

“丰”光无限 稻谷飘香

本报记者 汪志球 孟海鹰 门杰伟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年12月23日

第 05 版)

秋去冬来,黑土地上一年的耕耘沉淀为丰收的喜悦。窗外飘起小雪,吉林省榆树市农民高丛坤在家中细数今年的收成,笑逐颜开。“自家土地的产出,加上合作社的工资,拢共能有近10万元。”高丛坤说,“从前做梦都没想过,收自家地还能拿工钱。”

2023年,榆树市粮食产量达到31.25亿公斤,连续20年位居全国县(市)第一位。粮食高产丰收的背后,是榆树市大力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生态农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的久久为功。

社会化服务,增产又增收

“老高,你家这1垧(1垧等于1公顷,15亩)多的地包给我呗,连成大地块、用上新技术,收成指定比现在多。”9年前,榆树市增益农业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占有找上门说的话,高丛坤记忆犹新,可当时他压根不信,一口回绝。

作为从小在地里摸爬滚打的“老把式”,高丛坤最信得过的就是自己种粮的手艺。但到了来年玉米摘棒的时候,他却傻了眼:同样大小的地,合作社咋就能打出更多粮?纯利润咋就能高出一倍?

“增产又增收的秘诀,在于社会化服务模式下,科学种田方法的综合运用。”合作社仓库里,马占有望着堆成小山的玉米合不拢嘴,细数种田账。“一方面,密植玉米品种、智慧农机具、水肥滴灌一体化种植等新技术的应用,让粮食产量显著增加。另一方面,合作社统一采购种子化肥、提供农机服务,大大降低了成本。”马占有介绍,一升一降,每垧地纯利润至少增加3000元。“这几年,吉林省玉米单产第一的地块都在我们合作社,每垧地产量最高达4万斤以上。”

马占有的底气,离不开榆树市得天独厚的产粮禀赋。作为吉林省第一黑土资源大县,榆树市地处松辽平原腹地、松花江畔,现有耕地580余万亩,黑土地占耕地面积的98.2%,且位于气候等条件适宜玉米生长的“黄金玉米带”上。

然而,榆树市也曾为诸多问题苦恼——农村常住人口老龄化严重,“种地的人”青黄不接。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不够,大农机、高科技只能望“地”兴叹。在这样“小散乱弱”的农作模式下,农民种粮与增收致富还有一定距离。

在马占有看来,想要破解“地由谁来种”“种粮怎么挣钱”等问题,科技赋能下的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是条好路子。从2012年合作社成立以来,马占有一直奔着这条路走。

“像老高这样的农户,我们采用社会化服务的方式来带动。”马占有坦言,农民对土地有感情,但对土地流转也有顾虑,于是合作社从2016年开始逐步发展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地还归农民,由合作社来种,消除“老高们”的后顾之忧。

“花更少钱打更多粮,还解放劳动力,谁跟好收益过不去?”高丛坤说,看到实打实的粮食后,他二话不说加入了合作社,光土地流转的租金一年就有2万元左右。如今他更成了合作社的农机手,把自家的农机开到合作社的土地上,一年工资6万多元。原先农机干完自家活就成了闲置的“铁疙瘩”,现在在合作社的统筹下充分利用,农机不停、天天挣钱。年年秋收时,除了自家地,还组团去周边县市“收秋”。

截至目前,增益农业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共流转303公顷耕地,为约1200公顷的耕地提供耕种管收全流程社会化服务。放眼全市,规模经营主体达19660家,规模经营土地18.4万公顷,占全市耕地面积一半以上。

农业新技术,高产又高效

“今年又是个大丰收!”说起收成,榆树市保寿镇民悦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禹庆眉飞色舞:“今年每垧地产量平均在2.2万斤以上,足足比去年增加1000余斤。”

从2013年成立合作社至今,徐禹庆是现代农业的实践者与受益者。“合作社刚成立时只有7垧地,每垧产量也就1.8万斤左右。”徐禹庆说,如今,合作社流转土地132垧,翻了近20倍,产量也增了近20%。

粮食增产背后,是现代农业模式的强大支撑。“拿秋收来说,过去人工收地,一天只能收1亩地。如今大农机一开,一天足足收4垧多,作业效率翻了几十倍。”徐禹庆说,“收”只是种地的一个环节。如今耕种管收全流程作业都已实现了机械化。

农机提效率,增收靠科技。“在我们合作社的稻田里,平常是看不到水的。”徐禹庆介绍,在吉林农业大学和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支持下,合作社采用了水稻地膜覆盖技术,保持土壤湿度、提升土壤温度,大大降低了成本。

农业科技的应用不仅让原有的农业模式提质增效,也为合作社开拓出创收新路。“鸭稻共生、稻蟹综合种养等技术的应用,成为合作社收入的一大来源。”徐禹庆说,水稻田里养水产,不仅松动了土壤、留下了肥料,而且水稻质量和价格显著提高,平均每吨大米增收400多元。同时,水产品本身也成为田里的新“聚宝盆”。“拿养鸭来说,我们现在推广了50垧鸭稻共生田,今年纯利润在14万元以上。生态农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来源”。

更令徐禹庆高兴的是,随着现代农业模式的发展,越来越多“新农人”选择回到家乡,端起农业“这碗饭”。“现在合作社入驻了3名大学生,他们对新技术、新模式的接受度更高,操作新型智慧农机具更方便。”徐禹庆说。

补贴力度足,产业空间广

“秋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我们还得在储粮、翻地上下功夫。”增益农业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大院内,马占有指着眼前数十米高的粮食烘干塔说,“这座粮食烘干塔是合作社今年新建的,收来的粮食可以在塔内烘干水分,卖更高价。”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前进方向和必由之路。对马占有这样的经营者来说,除了要把地种好,更要着眼长远发展。如此一来,建设粮食烘干塔、推动保护性耕作、购置更新大型农机具等大部头支出必不可少。一来一去,合作社能赚钱吗?

“去年我们合作社的纯利润超100万元。不仅如此,各项政策也为合作社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掰起手指头,马占有一笔笔算起账:今年这1500多垧土地,社会化服务补贴60多万元,保护性耕作补贴90多万元,苗期深松补贴20多万元,榆树市免费为土地提供飞防作业服务……“还有近年来一直发放的农机购置补贴。”马占有说,如今合作社共有95台套农机具,大家越干越起劲。

与此同时,榆树市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村经济增加值,通过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粮榆树公司从玉米到淀粉到糖到柠檬酸年转化玉米79万吨;榆树大米白金品牌已成为亮丽名片,大型水稻加工企业38家;榆树豆制品企业总产值4.8亿元;榆树年产白酒20万吨;畜禽加工规模不断壮大,全市养殖大户1159户……

“榆树市正紧扣‘粮头食尾’打造全产业链,由卖‘原字号’更多向卖制成品转变,推动产品增值、产业增效,促进联农带农和共同富裕。”榆树市委常委、副市长闫伟介绍,中粮、国投生物、京粮、华泽、灿盛、泰国正大等一大批企业集团相继落户,目前全市正着力打造玉米化工、生物医药、食品饮料、饲料、畜禽加工等农产品加工产业群体和产业集群,农产品加工业蓬勃发展。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是榆树的使命担当。”榆树市委书记吴威表示,榆树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位,未来将继续为种好“中国粮食”、端牢“中国饭碗”作出更多榆树贡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23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近日下发通报,表扬全省粮食生产突出贡献集体和个人,榆树市荣登全省粮食生产十强县榜首。同时,榆树市农业农村局获得粮食生产突出贡献集体殊荣,榆树市云飞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三个合作
2023-03-18 07:06:00
中国东北粮食主产区抢抓农时忙播种
...主岭市东兴隆农机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振军说。榆树市是全国知名的产粮大县。春耕期间,榆树市投入各类农机具35000多台(套),农机播种已成为榆树市春耕的主旋律。随着农业机
2023-05-04 08:33:00
...主岭市东兴隆农机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振军说。榆树市是全国知名的产粮大县。春耕期间,榆树市投入各类农机具35000多台(套),农机播种已成为榆树市春耕的主旋律。随着农业机
2023-04-29 16:41:00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新农人”成了“兴农人”——记榆树市新庄镇淑玲机械种植合作社理事长王显恩王显恩是榆树市新庄镇硕果村的一位普通农民,今年51岁。一个偶然的机会激发了他回乡创业的梦
2023-02-04 00:47:00
绿色农产品购销旺
...产品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现场一派购销两旺的场景。此次榆树市共有23家企业参展,其中包括多家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展区里近百个名优农产品基本都是绿色产品。”榆树展
2023-08-27 07:06:00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从“门外汉”到种植行家——记榆树市达兴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姜辉从农业机械化的“门外汉”到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带头人”,从服务农业到经营农业,从普通的农民到合作
2023-02-13 01:05:00
筑牢粮仓护安澜|强化田管防治病害 农业大省吉林全力以“复”迎秋收
...林受灾农田恢复如何,新华社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这是榆树市环城乡的一处玉米庄稼。在全国产粮大县吉林省榆树市,60岁的农业专家张德春与当地农民来到水稻田中,查看庄稼情况。他认为,
2023-09-07 15:52:00
测土配方覆盖全市粮食产区
...才能高产,现在备耕不相信科学不行啊!”……来到位于榆树市保寿镇的云农场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只见一袋袋肥料正顺着生产线卸下,几名种粮大户手里攥着备肥“方子”,认真地核对起今年的
2024-03-27 07:41:00
黑土粮仓听信心丨科学施策抢农时 受灾农田保收成
本文转自:新华社金秋十月,吉林省榆树市一派丰收景象。在环城乡增益农业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的303公顷大田里,3台大型玉米联合收割机同时作业,摘穗、剥皮、输送、装箱、秸秆粉碎还田一气
2023-10-29 16:1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转氨酶高”到底多危险?看懂2个关键数值就够了
拿到体检报告,看到“转氨酶升高”,不少人瞬间慌了神:这是不是意味着肝脏出了大问题?会不会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作为肝功能检查中的“信号灯”
2025-11-12 06:42:00
糖尿病药物全解析:如何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糖尿病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而药物治疗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之一。面对市面上种类繁多的降糖药,许多患者和家属常常感到困惑
2025-11-12 06:42:00
分娩护理:守护母婴健康“最后一公里”
分娩是女性生命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确保母亲和婴儿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至关重要。分娩护理不仅包括对孕妇的支持与照顾
2025-11-12 06:42:00
白「耀」新学期:云南白药口腔健康破局年轻化美白新赛道
消费升级浪潮下,口腔护理需求已从基础功能进阶为结合情感共鸣的“悦己型”消费。Z世代作为消费主力,对“口腔美学”需求日益凸显
2025-11-11 15:48:00
极萌水光:动态静态纹双效改善,以实力助您抗衰
在追求美丽与年轻的道路上,纹路问题一直是许多人的困扰。无论是眼角的鱼尾纹、额头的抬头纹,还是嘴角的法令纹,这些纹路都让我们的肌肤看起来不再紧致光滑
2025-11-11 15:48:00
重庆丰益肛肠医院:为什么胃肠疾病如此“偏爱”冬季呢?
重庆丰益肛肠医院一直致力于胃肠肛肠疾病的研究与临床治疗,是一家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为一体的胃肠肛肠专科医院,汇聚了一大批医术精湛的胃肠肛肠医生
2025-11-11 15:48:00
市场动态角度:破局欧美、深耕非洲,三诺生物携双品牌亮相进博加速全球化
11月5日,三诺生物(股票代码:300298.SZ)携手旗下美国子公司Trividia Health Inc.及TRUE系列产品
2025-11-11 15:48:00
深圳牙科医院如何选择?可以了解这几家
目前中国口腔健康问题日益突出,25-63岁成人龋齿发生率已达49.3%。在深圳这座拥有3000余家口腔机构的现代化都市
2025-11-11 15:49:00
哮喘需要长期吃药吗?答案藏在“控制”里
不少哮喘患者都会纠结:“症状一好就停药行不行?哮喘需要长期吃药吗?长期吃药会不会有副作用?”其实,哮喘是否需要长期吃药
2025-11-11 15:49:00
实践智慧与学术前沿碰撞,AI赋能职场心理健康新生态——第二十届中国EAP职场心身健康国际论坛分论坛精彩荟萃
2025年10月31日,第二十届中国EAP职场心身健康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以“跨界共生 ·AI赋能——中国EAP产业生态共建”为主题
2025-11-11 15:50:00
治哮喘的药有哪些?精准应对呼吸“危机”!
清晨的公园里,一位散步者突然捂住胸口,呼吸急促如拉风箱;办公室中,一位白领因情绪激动开始剧烈咳嗽,面色涨红如紫茄;深夜的卧室
2025-11-11 15:53:00
肚子摸到“包”在跳?警惕腹主动脉瘤!贵州航天医院这项微创介入技术助您化解血管“破裂”风险
多彩贵州网讯腹主动脉是人体输送血液的“主干道”,当这段血管壁在血流长期冲击下变得薄弱,就会像旧轮胎一样局部膨出,形成“腹主动脉瘤”
2025-11-11 16:47:00
专家提醒:科学应对 做好流感病毒、诺如病毒预防防治
鲁网11月11日讯11月11日,滨州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2025年滨州市秋冬季传染病防控新闻发布会,介绍当前全市传染病形势研判和防控情况
2025-11-11 17:06:00
四川友谊医院蒋林君:乳腺癌年轻化趋势引关注,如何守护乳腺健康
在公众的普遍认知里,乳腺癌似乎总与中年或老年女性相关联。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趋势正悄然改变着这一认知——乳腺癌的发病年龄正逐年提前
2025-11-11 17:08:00
告别自我诊断!专家详解ED科学评估三步走
在生活中,不少男性朋友一旦遇到“那方面”的问题,第一反应不是就医,而是上网搜索、自我诊断,甚至偷偷买药尝试……然而,网络上零散的信息
2025-11-11 18: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