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一家旗袍店何以入选首批市级非遗工坊?
“隐抑”之间传技艺 一针一线“缝”芳华
5月19日,在乾元旗袍非遗工坊,主理人周祥华正在缝制旗袍。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中元 摄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孙敬清 通讯员姜菲菲
量体、选材、刮浆……5月19日下午,在乾元旗袍非遗工坊,主理人周祥华手不停歇,“眼下正是旗袍销售旺季,订单比较多,大家都在加班加点。”前不久,南京首批市级非遗工坊名单“出炉”,乾元旗袍非遗工坊榜上有名。一家旗袍店,何以入选首批市级非遗工坊?记者前往进行探访。
走进乾元旗袍非遗工坊,一个个大小不等的衣架上,挂满了色彩不一、款式各样的旗袍,令人眼花缭乱,最为吸睛的则是一件挂在墙上的氅衣。“我们每次参展都会带上它,让人们知道旗袍渊源。”工作台前,周祥华一边穿针引线,一边向记者打开了话匣子。
“85后”周祥华出生在一个裁缝家庭,外婆和母亲都是做衣服的好手。从小耳濡目染,她对服装格外感兴趣,上大学时就填报了服装设计专业。毕业后,醉心于旗袍的周祥华专门拜师学习旗袍制作技艺,爱钻研、肯吃苦的她,逐渐掌握了扳、串、甩、锁、钉、撬、扎、打、包等14种旗袍制作传统手工艺。
学成归来的周祥华开启了创业之路,可第一年就“跌了个大跟头”。“彼时,电商风生水起,我们也试着开了一家网店。然而,我们一整年就卖出了一件,还是捧场的朋友下的单。”她无奈地笑着说,痛定思痛后决心“试水”实体店,并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室——乾元旗袍工作室。
“酒香也怕巷子深。”转战线下的周祥华,依然没有等来顾客“砸”来的订单,仅靠着亲戚、朋友、邻居等人的帮衬,全年开出了13单,刨去布料成本、房屋租金等,工作室还亏了钱。可她没有心灰意冷,在精进技艺的同时静候“春暖花开”。
2020年,周祥华携“传统旗袍制作技艺”入选六合区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3年,随着“金陵旗袍制作技艺”入选第五批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周祥华成为金陵旗袍制作技艺传承人。渐渐地,从她手里“问世”的旗袍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青睐,其中超六成为年轻女性,不少“头回客”成为“回头客”。
“一方面是‘国潮热’带动‘旗袍热’,另一方面就是我们在旗袍制作过程中融合现代设计理念,让旗袍不仅用于收藏,更多穿之于身。”周祥华以自身穿着的旗袍为例向记者介绍,现代旗袍胸省、腰省等一个都不能少,但她设计时大胆突破传统范式,通过传统归拔等工艺,更好展示美丽,让百年服饰文化焕发现代生命力。
周祥华敢创新,也愿坚守,那就是对金陵旗袍制作技艺的传承。她完整保留了“量体裁衣、手工扦边、刮浆定型”等金陵旗袍核心工艺,用“藏”“掩”“隐”“抑”的传统工艺手法重现金陵旗袍之美,盘扣、宕条等环节全部手工操作,用一针一线缝制时代芳华。“一件旗袍要缝上万针,至少一个月才能展现在客户面前。”周祥华说。
匠心传承,周祥华制作的旗袍得到了广泛认可,不但在江苏省文化馆办起了专题展览,还走进了“古都风华”——北京、洛阳、西安、南京四大古都非遗作品分享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23 08: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