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何宋代及以前帝王常有多个年号,而明清时期的帝王基本只有一个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自上世纪初清朝最后一个皇帝退位以后,延续了两千余年的帝王年号纪年法就画上了句号。不过它却留下了一个至今都吸引人的话题:为何宋代及以前帝王常有多个年号,而明清时期的帝王基本只有一个年号?

一、年号与年号纪年

在很多人眼中,历法的发明是人们步入文明的一大标志。早在我国传说中的上古时期,历法就经由天皇氏、黄帝等走进人们的生活。历法指导下的耕种推动了我国古代的发展。因此说“得历法者得天下”其实也不为过。而如此重要的历法会与后来象征掌控着天下的帝王的年号产生联系,则还因改元一事做了桥梁。

为何宋代及以前帝王常有多个年号,而明清时期的帝王基本只有一个

改元的历史比帝王年号纪年还要长。据清人赵翼考证,先秦时君主们在继位后就会进行改元,以表示“顺天更始”。因为改元对应着新的开始,人们亦将改元的某一年视作“元年”。《春秋》中即不乏“隐公元年”、“桓公元年”这样的记载。

而待改元的传统延续至汉武帝时期,改元的这一年又获得了一个专门的名称。这个名称便是“年号”。年号从字面上来看常带有昭示圣德、顺应天瑞、祈求避祸等意义,相比于传统的“鲁哀公某年”、“周厉王某年”更具有文学性和政治意蕴。所以人们也自汉武帝时起用年号纪年“取代”了改元纪年。

为何宋代及以前帝王常有多个年号,而明清时期的帝王基本只有一个

诚然,年号纪年在发端时本质上还是改元纪年,只不过是将纪年时所用的谥号换成了年号。但自汉武帝开头后,许多帝王于在位过程中还会改元,将年号更换。由此不仅传统的改元发生意义上的拓展,独具特色的年号文化也应运而生。

二、宋及以前年号纪年的传统

年号始于汉武帝,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但两汉之后人们对汉武帝到底在何时开了这一先河曾产生过一定的误解。隋人费长皇、唐人颜师古等都认为,汉武帝在继位改元时就确定了第一个年号,即“建元”。但据明清以来诸多学者考证,汉武帝实际上是在继位27年后才开始定立年号。第一个真正与纪年产生联系的年号是“元鼎”,这一年是元鼎三年(前114)。我们熟知的“建元”、“元狩”等年号则是武帝后来追加的。

为何宋代及以前帝王常有多个年号,而明清时期的帝王基本只有一个

说到这,你或许会发现一个“矛盾”:若按照年号对应改元的观点,汉武帝应当只确定“元鼎”一个年号就够了,还追加“建元”、“元狩”等干嘛呢?一个帝王多个年号,那不成了说一个帝王多次继位了吗?

就逻辑来说,这样的疑惑并无问题。但前文提到,自汉武帝确定第一个年号起,年号即在中国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因为蕴含着丰富的现实意义,年号在现实中与单纯的继位改元发生了一定的分离(或者说“改元”的意义得到了拓展)。除了在继位之初确立新年号,遇到重要的祭祀、显著的政局变动、天降祥瑞或天降巨灾,帝王往往也会变更年号,以祈求国泰民安。

为何宋代及以前帝王常有多个年号,而明清时期的帝王基本只有一个

所以在西汉至南宋的千余年里,我们看到帝王年号时常变动。一个帝王在位数十年,他使用过的年号则有好几个。这一时段的纪年也被数个年号分隔为了几个阶段。亦是因为受到中国年号文化的影响,中华文化圈中的其他国家也逐渐形成了年号文化,有的甚至延续至今。

三、明清时年号纪年的惯例

了解了宋及以前一帝为何可能有多个年号,我们再来说说明清时帝王们为何基本有一人只有一个年号。你是否在想这个问题自己好像已经知道了答案:年号最初对应继位改元,明清帝王不过是“返璞归真”?

为何宋代及以前帝王常有多个年号,而明清时期的帝王基本只有一个

纵观明清帝王的年号,我们其实还是能感受到流露在字里行间的帝王们对国泰民安的期盼。所以明代帝王在确定年号一事上也不是彻底地回到改元的最初点。但帝王们流行一帝一年号,客观说来确实又是回归了初衷。不过也先别急着夸赞明人的“古朴”,因为一帝一年号的最直接原因是人们嫌麻烦。

因为遇到天灾人祸老是更改年号,所以汉武帝之后一帝多个乃至十多个年号几乎成为一种惯例。但一个新年号刚在全国推广开来,下一个年号又应运而生,这着实为人们带来了许多麻烦。不仅时人要不断适应新年号,后人要做学问也得在年号上苦费一番功夫。所以从元代起,一些不适应中原年号文化的君主就开始终身只使用一个年号。待到明代,草莽出身的朱元璋更是不想再搞折腾人的那一套。所以从“洪武”开始,明代一帝一号就成了一种新惯例。清承明制,一帝一号便一直延续到了年号成为“过去”。

为何宋代及以前帝王常有多个年号,而明清时期的帝王基本只有一个

其实想想也正常。康熙帝和乾隆帝一个在位61年,一个在位60年。若是他们也像汉武帝一样遇到国家大事就换个年号,那这爷孙俩的年号能直接“逼疯”那些三朝老臣。倒不如一帝一号,既祝愿国泰民安,又方便人们纪年,还将自己与其他庙号为“圣”、“高”的君王区分开。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5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揭秘古代帝王称号:谥号、庙号与年号的奥秘
...?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历史秘密?让我们一起探寻古代帝王称号的奥秘。谥号、庙号和年号虽然都是皇帝的称号,但它们各有不同的含义和使用时期。谥号是皇帝死后,后人根据其一生的功过得失
2024-04-27 06:15:00
盘点历史上令人捧腹大笑的皇帝年号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皇帝登基或者祥瑞出现就会更改年号,称作改元从汉武帝始创年号为建元(前140年)到袁世凯的洪宪(1916年)。历史上共有500多个年号
2023-02-18 16:44:00
中国古代帝王称号探秘:从庙号到年号,皇权象征的演变
前言古代帝王的封号、封号是历史中独特迷人的一面,其背后隐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政治符号。古代皇帝有各种称号,反映了不同朝代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有的皇帝自称为“皇帝”,体
2024-04-23 11:11:00
从“天启”年号看皇帝命运:历史中的巧合与反思
...国运昌隆、江山永固、国泰民安之类的吉祥字眼,以寄托帝王对江山社稷的良好祝愿。国号与年号,也因此成为封建时代绵延数千年不绝的独特景观。常用汉字虽有三千多个,但具有公认的吉祥寓意
2024-05-03 16:52:00
庙号、谥号、尊号、年号:皇帝称谓的演变与文化内涵
...好程度已经超越大部分人。一、庙号。始于商周时期,是帝王死后被祭拜在庙堂之上时的封号,文字也就区区两三个字。秦始皇时期庙号被废止过,因为他认为死后被大臣和子孙议论是对自己的大不
2023-09-18 06:49:00
宋朝以前的皇帝把谥号和庙号玩坏了,弄得明清帝王只能称年号了
很多人纳闷,为什么宋朝以前的皇帝大多称谥号或者庙号,到了明清就都称年号了?其实原因很简单,称呼这个东西就跟钱一样,少的时候万元户都是大款,可一旦水放多了,那就不值钱了。咱们一般人
2024-11-01 10:22:00
唐朝由盛转衰,难道真跟唐玄宗改年号有关?
...位皇帝登基之后,首先确定的就是“年号”。这对于封建帝王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年号是至高无上皇权的象征,并且某种意义上,也代表着皇帝治理国家的大政方针。古代大多数皇帝,从登基到驾崩
2023-01-15 19:44:00
历史上这个时期曾经一年有6个年号
年号是帝王统治权威的象征之一,这反过来也是在说,帝王统治是否稳固,是能从年号变动情况上反映出来的。因此,一旦年号出现抹杀消失、频繁更改等不合常规的变动时,暗藏在背后的,往往都是朝
2023-07-03 13:38:00
庙号、谥号、年号,古代皇帝的尊称和身份象征
...,比如武则天有18个年号,是中国历史上使用年号最多的帝王,而排名第二的正是她的丈夫——唐高宗李治,他有14个年号。武则天与唐高宗不过,比较特殊的是清朝皇帝,他们一生都只用一个
2023-09-30 15:1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