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唐朝是科举制度的决定性时期,制度化规范化权威化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10 09:38:00 来源:戏说三国

科举制度萌芽于魏晋,创建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唐朝时期作为科举制度的关键时期,制度化权威化,经过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延续1000多年成为封建王朝重要的制度之一。

魏晋南北朝的萌牙时期。在五胡十六国时期以及南北朝时期,来自北方的少数民族加速汉化进程,重视儒家文化,发展学校教育,为考察教育的效果,引入了考试制度,并作为选官任官的参考。

唐朝是科举制度的决定性时期,制度化规范化权威化

后赵君王石勒非常重视儒学,大力弘扬儒家文化,设立了“太学”、“小学”十余所,时常亲临太学,考诸学生经义。各地的名门子弟入学后每年要通过三次考核,考核合格后才可以推荐到中央和地方担任要职,破格重用。

前秦君王苻坚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广选知识渊博者充任太学学官,教授公卿以下官吏的子孙。他每月亲自到太学巡视一次,多次主持太学考试,依成绩评定学生优劣,做为选任官员的参考。

唐朝是科举制度的决定性时期,制度化规范化权威化

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有记录的太学考试制度,并在北朝时期传承保留下来,成为科举制度的萌芽或探索。

隋朝的初创和探索时期。关于隋朝创立科举制度在史学界存在争议,主要是在隋朝时期,以考试任官的办法,没有制度化系统化,科举出身的士人,在政治上不占势力,得不到统治阶级和社会的认可和尊崇。

唐朝是科举制度的决定性时期,制度化规范化权威化

隋朝享国日短,科举考试没有形成周期化的选拔考试制度,选官任官的数量较少,官员的职位和层次,以关陇集团为主体的统治阶级,以鲜卑族贵族、关中地区士家大族,仍然在政治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隋文帝统一全国,废除了名存实亡的九品中正制度,采用荐举办法,对来自各地的推荐官员的候选人采取考试、考核的办法加以确认,避免无真才学识的人滥竽充数。

唐朝是科举制度的决定性时期,制度化规范化权威化

隋炀帝画像

到了隋炀帝时期,规范选官任官的考试内容和方法,确立进士科考试,这就是科举考试的雏形,在唐朝时期加以继承发展。

唐朝的制度化规范化权威化时期。唐太宗重视教育,重视人才,建立文学馆、弘文馆、崇文馆,在中央设立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等学校,在地方设立州、县官学,实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员和人才。

唐朝是科举制度的决定性时期,制度化规范化权威化

唐太宗时期,朝臣官员以关陇集团、文学馆十八学士、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为主体,形成了开国的功臣勋将为主的统治集团。

为了选拔任用来自关东南方地区的贤才士人,在更大范围内招揽人才,就在隋朝科举制度的基础上加以完善、改进,以常举和制举两种形式选拔官员,补充到基层行政主体。

唐朝是科举制度的决定性时期,制度化规范化权威化

到了武则天执掌朝政时期,大大提高了科举制度的权威和影响力,武则天亲自主持科举考试,推出殿试制度,使天下士人能成为皇帝的门生故吏,给于至高无上的荣誉和地位,并形成了科举制度的最高级别,在后世得到传承发扬光大。

推出武举考试,选拔军事人才和官员。武则天使科举考试中第的进士进入统治阶级最高层次,所任用的宰相多为进士出身。

唐朝是科举制度的决定性时期,制度化规范化权威化

武则天主持殿试

完全打破和改变了唐太宗时期以关陇集团、门阀大族为主体的最高统治阶级,由科举考试选拔的进士出任高级官员,大大提高了科举出身人员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影响力,从而使科举制度成为选官任官的主要形式,其他的渠道和形式处于辅助的数量较低的地位。

从而打通寒门庶族上升到政治最高层次的通道,并在唐玄宗时期达到新的水平和层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0 11: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宋代科举对官学教育的影响
...《春秋》或《礼记》墨义十条\",在全部试题中,起首要决定性作用当属诗赋,更有甚者如李焘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认为当时是\"以诗赋进退,不考文论\",可见当时诗赋在考试中的重要
2023-02-16 20:23:00
从科举制度看明朝兴盛的原因
...对于科举十分看重,这对于明朝科举能够倍出人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2.学校教育的重视以及考试试题的全面性明朝建立之后,皇帝十分重视学校的教育。明朝科举制度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科
2023-06-27 14:06:00
浅聊宋朝文官制度的理念及对后世的启示
...制度。这种制度的实行使得人们的出身不再是成为官员的决定性因素,而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能力来获得成功。二是选拔的重点在于人才,而非出身。这一制度选拔的是那些有才华、有能力的人,而
2023-06-02 07:51:00
古人中了状元有什么待遇
...不是死气沉沉、充满希望。血统和关系不再是吃饱喝足的决定性因素了。科举在现代换了一个新名称:国考,即国家公务员考试。完善时的科举制度分为四个考试,童生试出秀才,乡试出举人,会试
2023-05-06 11:27:00
明朝科举考试的故事,隆庆年间出了7个宰相18名尚书
...成为翰林或庶吉士,突显了他们的实力。然而,入选并非决定性因素,官场仍需能力和机缘。明朝出现过多位翰林、庶吉士和内阁大学士,其中一次隆庆年间更是出现七名内阁大学士,十八人成为尚
2023-12-13 15:29:00
他仅仅在位14年,留下了5件千百年来造福后代的伟大事件
...色,御夫有技。所以在隋朝,她实际上对选择接班人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于是杨广尽力讨好独孤皇后,对于独孤皇后来说,她极其在意男人是否忠诚。长子杨勇是个风流的家伙。他对独孤皇后选的原
2023-02-23 14:46:00
古代的科举考试时间是固定的吗,会推迟进行吗?
...素吗?三、皇帝的驾崩除了战争因素以外,其实还有一个决定性的因素,那就是统治者是否还健在。如果统治者非常的健康,而且非常的稳定,那么肯定会为了自己帝国的未来主持科举考试。但有的
2023-07-14 10:06:00
中国历史上,禅让制度的影响
...立、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时,血统认同并不是制约革命的决定性因素。对于其他国家的情况,菲律宾出现门阀政治可能与历史上的殖民统治、不稳定的政治局势以及政治精英的利益斗争有关。而日本
2023-08-02 21:01:00
都说宋朝积贫积弱,为何能出现文化与经济鼎盛的局面?
...,当时的唐朝还并未走出魏晋南北朝几百年来的门阀政治制度,豪门地主、贵族大姓在全国范围内仍然普遍分布;二来,当时的科举制度并不完善,无法给广大寒门子弟提供一个较为完善公平的竞争
2023-06-16 11:5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