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这个元旦,哈尔滨出圈了。无论是接待量,还是旅游总收入,哈尔滨一座城市几乎是海南全省的两倍。
这一幕并不陌生,上一次火出圈的是淄博,至今还不到一年。虽说城市体量与走红原因各有不同,但“味道”极为相似——一夜爆火、全民热议,新闻与热搜不断,爆梗与金句频出。与之而来的,则是文旅产业爆发,收获好评一片。以淄博的经验来看,哈尔滨至少这个冬天会一直火下去。
然而,无论是淄博,还是如今的哈尔滨,出圈并非主动策划的结果,而是多种偶然因素叠加共振的产物,实属“可遇不可求”。以哈尔滨为例,一个简单的问题是,哈尔滨拥有独特的冰雪文化,著名的冰雪节以及冰雪大世界等景点,确实值得一玩,为何往年没有这般火?同样的疑问,淄博也曾有过——东北烧烤声名远扬,为何偏偏火的是淄博?这就是网红现象的一大特点,当一个热点被引爆,就会带来铺天盖地的流量,至于吃什么、玩什么,只是个由头,并非全部内容,“我去”“我在”的参与感更为重要。
事实上,哈尔滨的走红非但不是主动谋划的结果,甚至连一开始的导火索都是负面的:去年12月旅游冰雪季开始之初,因为游客在冰天雪地中苦等几个小时玩不上项目,哈尔滨遭遇“差评”危机。好在当地政府没有搪塞责任,负责人现场督导,紧接着是一封公开信,退票、致歉、改进,一气呵成。加之此后机场迎客、冻梨摆盘、免费乘车等一系列操作,舆情得以扭转,好评代替差评,堪称危机公关的典型案例,可谓歪打正着、因祸得福。
想出圈,没有密码可循,却有规律值得总结。首先,当地文旅产业确实得有拿得出手的东西,值得外地游客远道而来,这是“火起来”的重要理由和“火下去”的坚实基础。其次,偶然因素无法左右,却可以加以利用,借此展现当地形象。淄博如此,哈尔滨同样如此:面对负面事件不回避、不推诿,主动揽责、承诺改正,面对海量游客的到来,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充分保障游客权益,确保市场秩序稳定的同时,也用体贴的服务带给对方获得感。最后,掌握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了解年轻人的爱好、习惯与取向尤为重要。“不是北欧去不起,而是哈尔滨更有性价比”,以及关于“尔滨”和“南方小土豆”“小砂糖橘”的各种故事,在很多人看来只是戏谑和段子,对年轻人的影响力却不可小觑,更会在短视频、直播和各大社交平台上形成舆论风暴,进而让更多人参与其中,形成持续霸榜、接力造梗的效果。还有一点不得不提,就是“情绪价值”在城市出圈中的巨大作用。于许多年轻人而言,城市不仅是高楼大厦和钢筋水泥,更需要一个拟人化的形象,譬如哈尔滨就被描述为“像极了家里的大舅,平时沉稳寡言,但孩子来家自会拿出好吃好喝好玩的尽心招待,生怕孩子这趟不尽兴”。比喻是否准确不重要,低幼化的表达是否高级同样不打紧,重要的是对年轻人而言,要厚道、真诚,有呵护感甚至是宠溺感。有了这些符号与标签,就会有更多的人将其引为知己,甚至主动维护其“人设”——你呵护我,我呵护你。可见,年轻人的旅游,不仅是为了领略特色文旅产品,也是寻求一份美好,需要被尊重与呵护、厚爱与善待。
出圈只有必要条件,却没有包你成功的秘籍。与其短平快地复制奇迹,不如静下心来练好内功,在“不可能走红”的短板上做文章:软硬件设施是否完善,有没有欺诈游客的现象出现,文旅产品是否千篇一律缺乏特色……做好了准备,让每个游客都感到不虚此行、获得满满,就已经是成功,若果真来了“泼天富贵”,也才能接得住。太原这座宝藏城市,文旅产品门类齐全,如果学会了如何宠溺游客,文旅产业的发展必将再上层楼。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9 0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