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尔滨”何以接住“泼天的富贵”?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1-06 16:54:00 来源:正观新闻

“尔滨”何以接住“泼天的富贵”?

哈尔滨现在到底有多火?一大早上打开手机,微博上挂着的8个热搜都是哈尔滨。这一波热度,属实是连哈尔滨自己也“整不会了”。

以往“猫冬”热门地的三亚,可能万万没想到,今年冬季旅游最大的劲敌会是哈尔滨。

刚刚过去的元旦三天假期,三亚接待旅游总人数56.3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1.19亿元。而哈尔滨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达到历史峰值。59.14亿元,是海南全省同期24.06亿元的2倍多,是三亚的5倍多。

01

哈尔滨何以接到“泼天的富贵”?

从哈尔滨的旅游资源来看,冰雪大世界虽在规模上是历史之最,但其实也已是“老网红”——第一届冰雪大世界举办是在1999年;颇具俄罗斯风情的索菲亚大教堂和人称“东方卢浮宫”的哈药六厂,也早早出过圈;滑雪资源虽然丰富,但门槛较高导致吸客有限;搓澡、早市、火炕等又是东北共有特色。

可以说,哈尔滨的爆火,是游客群体消费心理的变化、互联网的造梗风潮以及政府的未雨绸缪共同推动的结果。

从游客角度来看,近年来,情绪价值成为年轻人旅游的重要需求,哈尔滨开启的“全员陪qiě”模式,无论是市民自发组织的免费车队,东北大哥的“夹子音”,还是索菲亚教堂广场上的升起的“人造月亮”,都展现了东北人的真诚、热情,让游客宾至如归。

“爆火不是偶然,已经做了一年的准备。游客在评论区提到需要什么,我们就上什么,游客说哈尔滨天气太冷,我们就造了很多小暖房子;游客说不知道怎么吃冻梨,我们就弄了冻梨摆盘。”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何晶如是说。

“真诚”必杀技的背后,体现的是哈尔滨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政府的贴心服务真正让“冷资源”变成了“热经济”。

互联网的造梗风潮也为哈尔滨助推了一把。在网上,素有“北方人看南方人看雪”的南北差异梗,而从“南方小土豆”到“南方小金豆”“马铃薯公主”,从“尔滨”到“滨子”,从“宠爱文学”到“掏心掏肺掏家底”,层出不穷的新梗热搜也不断刷新网友对哈尔滨旅游的新奇感,让网友在冰雪大世界开园首日的“退票”风波后,自发力挺哈尔滨,为其破圈扣上了最后的关键一环。

02

哈尔滨的“火”是全东北的热闹

东北有句话叫“这人能处。”实际上,这一波不光是“滨子”能处,东北的兄弟省市也都能处。

嘴上说着“尔滨背刺了整个东北”的老铁们,实则也在悄悄给哈尔滨塞绝活。一句“尔滨,你这凤凰搁辽宁那借的啊”“哈尔滨借凤凰咱沈阳必须答应”让辽宁的沈阳老北市刷了一波存在感。此外,哈尔滨还惊现雪地骆驼,让网友直呼“这是连夜从内蒙古借的吧!”“也就是黑龙江没有海,要不辽宁舰都不能闲着。”

“尔滨”何以接住“泼天的富贵”?

1月4日,辽宁共青团官方微博确认哈尔滨的凤凰来自辽宁。

哈尔滨的出圈也为整体带动东北旅游带来了机遇。

元旦假期后的第二天,来自广西的“小砂糖橘们”从哈尔滨抵达漠河,给漠河官方直播间带来了百万流量;黑龙江省在新年感谢信中,也推荐了一大波省内的其他旅游景点:“中国鹤乡”齐齐哈尔、中国最北点“神州北极”大兴安岭、“中俄双子城”黑河……

原本还在嗑瓜子看热闹的辽吉网友开始纷纷喊话当地文旅局,自发宣传家乡景点。“对不起了黑黑吉吉,我代表辽辽,得抢点土豆子了。”“吉林只要把长白山云顶天宫打开,别说小土豆了,北方大柿子都得去啊!”吉林、辽宁文旅官方也相继开始喊话“南方小土豆”“广西小砂糖橘”,欢迎他们顺路来自家逛一逛、看一看。

“不到一个月,大家都在卷,城市服务、老百姓精气神,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饭圈,这叫红气养人。但其实,城市和人一样,有了奔头,脸上眼里就有光亮。它在努力的抓住机会变更好,也希望四面八方的来客都能开开心心。”有东北网友如此感慨。

03

冬“热”之后如何面对夏“考”?

城市文旅的“爆红”出圈,固然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但想要维持“长红”却更难。

时间倒退半年,在2023年的夏天,“淄博赶烤”和贵州“村超”迅速蹿红,引爆了当地的旅游消费,天津的跳水大爷也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围观。然而时过境迁,当热潮退去,市场回归理性,曾经火极一时的“网红城市”也不免要面对“人走茶凉”。

如何保持旅游热度的可持续性,是对地方文旅的大考验。在冬“热”过后,哈尔滨又将如何面对夏“考”?

总体来看,哈尔滨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除冰雪旅游外,其异国风情的建筑夏季同样“出片”;同时,作为全亚洲唯一被联合国授予的“音乐之都”,哈尔滨的音乐元素是夏季旅游的一大亮点;黑龙江乃至整个东北的旅游资源也可为哈尔滨提供完善的旅游矩阵。

哈尔滨能否在夏天依旧赢得游客的欢心,尚待时间来验证。但可以确定的是,机会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服务越贴心,游客就会越走心,文旅业也就能在厚积薄发中迎来大发展。

(来源:中国新闻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6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吉林“抢人”辽宁“摇人”!东北网红自发宣传家乡:泼天富贵也分我们一点
夏有“进淄赶烤”,冬有“滨至如归”。这个冬天,哈尔滨是彻底火出圈了,这一波“泼天的富贵”让哈尔滨赚的盆满钵满,元旦3天,哈尔滨吸金超59亿,超300万人次游客涌入打卡,兄弟省份的
2024-01-05 09:53:00
东北的城市那么多,为啥是哈尔滨?
"不是北欧去不起,而是哈尔滨更有性价比。""零下二十摄氏度,我在哈尔滨当‘俄式公主’。"今年冬天,哈尔滨冰雪旅游"杀疯了",在元旦假期更是被南方游客"包场"。据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
2024-01-03 15:47:00
年轻人带火一座城,“尔滨,你别太宠”
航拍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图/IC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广场上,尽管此时已经零下20摄氏度,但张蕾并未感到丝毫寒冷。她正兴奋地跟着身边来自各地、操着天南海北口音的游客,一起随着DJ舞曲摇头
2024-01-10 09:44:00
东北旅游秒变“流放宁古塔”,被冻傻的游客已经在喊退票了
很尴尬,半个月前网友刚刚提名哈尔滨是全国唯一“待爆”旅游城市——如今,这位准流量就迎来了自己的首次“塌房危机”。昨天,万众瞩目的冰·霍格沃茨·临冬城·行星发动机·雪大世界正式开园
2023-12-20 00:10:00
要问这个冬天哪儿最“热”?哈尔滨绝对算一个。网上网下,许多人都在表达对这座北国冰城的向往,率先抵达的一批“南方小土豆”已经乐不思蜀,并化身旅游推介官,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着攻略体验。
2024-01-01 16:21:00
“温暖”的寒冬,哈尔滨绽放出璀璨的冰雪魅力。近日,哈尔滨迎来了令人瞩目的元旦旅游热潮。这个时候,我们再次想起了一句话:“对一座城市的评价,不仅源于景区的风景,更来自于出行是否顺畅
2024-01-05 17:36:00
一碗麻辣烫能否带来天水发展的“热辣滚烫”?
...体旅游订单同比增长4成,其中酒店订单同比增长超6成。哈尔滨冬季旅游收入达1700亿元、淄博2023年基础建设投资增长31.7%,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哈尔滨、淄博爆火的同时,也
2024-03-19 10:26:00
淄博之后,哈尔滨火了。1月份以来,关于哈尔滨成为顶流网红城市的解读繁多,这一波流量能持续多久,爆红之后,流量能给这座人口外迁和产业空心化的城市带来哪些新的生机?在黑龙江省冰雪产业
2024-01-17 11:35:00
尔滨亲兄弟,着急了?
...东北城市主打的“卖点”。这个冬天冰雪旅游的火热始于哈尔滨,元旦三天假期,哈尔滨累计接待游客304.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9.1亿元,达到历史峰值。这样的数据无疑在颠覆人们过往
2024-02-03 15:0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解锁亲子“新玩法”,背后乐趣藏不住!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田佳玉 通讯员 林慧芹晚上六点半,威海市环翠区嵩山城市书房里,一场特殊的“约会”如期而至——“六点半阅读会”的成员们正齐声共读《大学》
2025-09-09 17:06:00
以专业铸魂 用真情架桥——泰安市中心医院康复医生李光援疆纪实
当银翼划破戈壁长空,天山脚下的苍茫大地映入眼帘时,泰安市中心医院医疗援疆骨干李光的心中,既有对未知征程的期许,更有对使命担当的笃定
2025-09-09 17:06:00
微记录·聊城|一位语文老师的37年,他坚持做“擦星星的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陶春燕 崔宇晴 通讯员 刘明明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刚过,青年周黎明怀揣着父亲的奖品——一个崭新的黑色提包
2025-09-09 17:06:00
临沂农行河东九曲支行利用近期大学新生开学前开立借记卡、激活借记卡的业务高峰的契机,结合大学新生的消费习惯和实际需求,侧重实用性
2025-09-09 17:11:00
2024年7月1日,国家药监局、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调整精神药品目录的公告,将含“地芬诺酯复方制剂”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
2025-09-09 17:25:00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国家队”余兵:于细微处守护呼吸
鲁网9月9日讯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领域耕耘三十余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余兵教授亲历了中国呼吸道疾病谱的变化与诊疗技术的迭代
2025-09-09 17:32:00
临沂新桥大官小学:墨香润校园
鲁网9月9日讯书法是临沂新桥大官小学的校园特色课程。近日,临沂新桥大官小学开展的 “我为学校题校名” 活动,更是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展现书法才华
2025-09-09 17:32:00
血管外科“国家队”专家李清乐:守护血管“生命线”,为家乡医疗添“京”彩
鲁网9月9日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脏器”,因人体全身遍布血管,血管外科也被誉为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生命线”。它不仅是急危重症救治的关键支撑
2025-09-09 17:32:00
无声世界二十载,一朝手术获新声!耳鼻咽喉头颈专家夏瑞明教授成功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术
鲁网9月9日讯五十七岁的郑女士(化名)在无声世界二十年后,终于有机会再次听到亲人的呼唤,这意味着她即将告别寂静世界,重新融入有声社会
2025-09-09 17:33:00
【天眼关注】从“母婴”到“育婴”,育儿空间优化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近日,全国多地公共场所的“母婴室”标牌更换,出现了“育婴室”“父婴室”等新名称,引发网友热议。从名称变更到设施细分,从管理制度到社会共识
2025-09-09 17:34:00
艺术市南・庭院有约 2025青岛(市南)秋季庭院艺术活动正式发布
鲁网9月9日讯9月9日,2025青岛(市南)秋季庭院艺术活动专题新闻发布会在安娜别墅举行。据悉,在这个秋天,庭院艺术活动以“老建筑活化+文化赋能”为核心
2025-09-09 17:34:00
“老师夸夸大会”开幕啦!快来壹点情报站开启花式赞美模式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长春 张雅楠教师节来临之际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情报站“老师夸夸大会”正式开幕啦!把花式赞美送上,祝老师们节日快乐
2025-09-09 17:38:00
9月9日,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在山东青岛举行。香港航商总会主席、华光海运控股集团执行董事长赵式庆在采访中表示:青岛港是全国乃至全球最好的绿色港口模型,是全球少数实现能源自给自
2025-09-09 17:43:00
太平人寿:高效服务暖人心 客户致谢赠锦旗
大众网记者 徐浩 通讯员 王燕燕 李琛 潍坊报道近日,太平人寿潍坊诸城支公司收到一面写有“理赔迅速 行业典范 风险无情 太平有爱”的锦旗
2025-09-09 17:49:00
菏泽市三院工作人员热心相助 七旬退伍老兵丢失钱包及时找回
大众网记者 王文文 通讯员 王霞 菏泽报道9月7日上午,一位七十多岁的退伍老兵在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八一路院区就医缴费时
2025-09-09 17: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