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多举措保畅保供 各地持续发力守护民生温度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2-22 09:55: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

王绍绍

当前,多地正经历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供电供暖需求显著增加,导致电力负荷攀升,迎峰度冬电力保供迎来“大考”。为更好地应对寒潮天气,各地多措并举,加大煤、气、电的供应力度,保障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强调,要全力抓好基础保供工作,提高极端天气下的保供能力,做好能源安全增产增供,组织好煤炭生产,提高电力生产供应能力,全力保障油气稳定供应,强化电网运行监控,加强交通设备设施检维修管理,强化民航水运灾害应对能力,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要。

数据显示,进入供暖季以来,全国煤炭产量保持高位;日均发电量255.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7%。目前全国统调电厂存煤保持在2亿吨以上,可用26天。全国煤电非计划停运和出力受阻容量处于历史同期较低水平。

当前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形势严峻,电力保供任务艰巨。各地全力以赴保障供电,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12月9日以来,山西出现两轮大范围雨雪降温天气过程,极端天气对能源保障和保暖保供带来较大影响,各地各部门竭尽全力做好能源保障和保暖保供工作。重点做好城市集中供热、“煤改电”“煤改气”能源保障工作,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进入冬季后,铁路部门充分发挥大秦、唐包、瓦日、浩吉、兰新铁路等货运主通道作用,提升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疆煤外运能力。”国铁集团货运部负责人介绍,截至11月底,全路371家直供电厂库存8627万吨,同比增长15.2%,可耗天数均在20天以上,保持较高水平。

“现阶段煤炭依然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尤其是在电力生产领域,全社会70%左右的发电量仍是煤电。”业内专家表示,从保障能源安全、稳定能源供应的意义上,煤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压舱石”“基本盘”作用。

为保障民众温暖过冬,油气行业正加大油气田增储上产力度,发挥储气库调峰应急作用,多方筹措进口LNG(液化天然气)资源,发挥“全国一张网”优势,为迎峰度冬能源保供夯实“底气”。

12月20日,随着国家管网罗集末站至电厂的阀门缓缓开启,中国石油的天然气进入到了安徽省首批天然气调峰电厂——合肥长丰皖能天然气调峰电厂,助力电厂调试,为城市温暖过冬增添“底气”。

据悉,目前全国天然气储备能力较去年大幅提升,地下储气库、LNG(液化天然气)储罐可动用气量均处于较高水平,成品油库存保持高位。

数据显示,11月份,全社会用电量76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2%;第二产业用电量52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第三产业用电量13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9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0%。

12月15日,由中国电建EPC总承包的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清原抽水蓄能电站首台机组正式投产发电,对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促进新能源消纳、优化电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为应对此轮寒潮,湖南省504支抢修队伍、8300名抢修人员,129支电力应急基干队伍、1638名基干队员以及直流融冰分队、主网人工除冰队伍随时待命,利用无人机、可视化及卫星等先进技术开展全时段、全设备、全地域监测预警,全力以赴做好电力保供。

据介绍,目前全国用电用气需求处于历史高位。12月17日,全国最高用电负荷12.42亿千瓦、用气量14.23亿立方米,分别比去年供暖季峰值高出8300万千瓦、1.08亿立方米,创下供暖季历史新高。

为应对强雨雪天气,国电冀北电力运用卫星预警、无人机作业、人工特巡等立体化巡检模式,对500千伏北京环网、西电东送、北电南供等输电大通道开展全天候、不间断跟踪巡护,全力以赴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8.5亿千瓦,同比增长13.6%。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5.6亿千瓦,同比增长49.9%;风电装机容量约4.1亿千瓦,同比增长17.6%。

“从今年供暖季能源保供总体形势看,在各地区、有关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入冬以来全国能源保供总体形势良好,各项工作平稳有序,群众用能需要得到较好保障。”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陈静仪对本文亦有贡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2 12: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时代命题,铁路以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的创新举措作答。自2024年11月试行多式联运“一单制”运输以来,铁路部门与航运企业携手打造的119个“一单制”产品,以“一次委托
2025-06-09 10:21:00
...进年”为主线,办好各类促消费活动。大江南北,促消费举措陆续落地。在四川,22条恢复和扩大消费举措出台;在广西,夜市变身城市人文会客厅,33条措施激发春节消费活力。“抓好各项政
2024-03-02 07:25:00
2023财政收支再创新高“国家账本”彰显民生温度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谈及2024年财政部将采取哪些重点举措,王东伟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明确部署,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所
2024-02-02 09:34:00
双热源供暖,呵护民生温度
...供暖,一头牵着百姓温暖,一头连着蓝天白云,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太白湖新区发展迅速,供热负荷飞速增长,根据济宁市供热规划,济宁市北湖科技供热有限责任公司于2022年3月
2024-03-12 14:41:00
一项项民生工程推进有力,更大力度促进发展惠民民生举措有力度 幸福生活有温度□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集体采写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对于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日
2023-09-17 08:51:00
...、资金保障、工程监管、责任落实、宣传引导”五大工作举措,确保温暖工程项目在年内全面实施,用“温暖工程”守护民生温度。
2024-05-15 04:03:00
...生工程,让就业“长”在产业上,是夯实民生之本的关键举措。产业发展是就业的源头活水,只有产业根基牢固,就业岗位才能源源不断。近年来,湖北省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扩大就业的重要抓手,
2025-09-24 22:07:00
...民生七有”到“民生七优”加速前进,以创新理念、创新举措,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民生实事清单,事关民众福祉,体现城市温度,也是一个掷地有声的承诺。民生温度取决于落实的力
2024-02-03 02:42:00
...群众过冬用煤。看似冰冷的冬日里,他们却在传递暖意。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为让人们过一个暖冬,铁路部门都投入到这场能源保供的“战役”中。据媒体报道,有一批保供煤炭需要立即装船
2024-12-11 12:5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10月7日12时许,记者从高速长春分局获悉,受返程高峰影响,长春北(亚泰大街)收费站出口当前车流量极大,车辆通行缓慢,为避免耽误您的行程,提醒计划从此站驶出的司机朋友,及时调整路
2025-10-07 13:01:00
向海展新翼\
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外观设计充满闽南特色。从空中俯瞰,它的屋檐就像三重波浪形的飞檐,既像闽南传统的大厝,又像一只展翅欲飞的白鹭
2025-10-07 08:00:00
【厦门之美】一城月色映团圆
2025“厦门中山路·最美中秋月”活动中,“月兔呈祥·国庆同心”打卡展示美陈装置吸引市民游客争相合影。(记者 陈立新 摄)昨日18时22分
2025-10-07 08:0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数据显示,假期前五日,全市重点景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33.7%,重点旅游街区游客量同比增长69
2025-10-07 08:00:00
省能源局近日公布第三季度新型储能项目库调整清单。新增入库项目中有3个项目在太原建设,不仅有助于解决能源消纳问题,也有利于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2025-10-07 06:22:00
10月5日,市城乡管理局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就节假日环境卫生保障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城六区、省综改示范区、市环卫中心
2025-10-07 06:53: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佳节情意浓,神州共欢庆。一场场以“党群同心、月圆情浓”为主题的中秋活动,在阳曲县高村乡各村党群服务中心
2025-10-07 06:54:00
记者走基层丨西藏阿里地区:同赏边关月 共话家国情
10月6日晚,河北省第十一批援藏工作队中秋茶话联欢会在工作队驻地举行。图为援藏队员正在观看节目。 河北日报记者 赵瑞雪摄10月6日
2025-10-07 07:42:00
首批安全应急装备产业特色园区名单公布我省5家园区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三位入选园区在应急通信与指挥、工程抢险救援、矿山专用安全生产装备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河北日报讯(记者米彦泽)日前
2025-10-07 07:42:00
在沙河市白塔镇栾卸村,万亩林海层林尽染,景观水系潺潺流淌,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尽享乡村惬意慢时光。拍摄丨赵永辉、张智制作丨吴晓萌
2025-10-07 07:44:00
一张球票,除了看球还能做什么?住酒店有折扣、游景区能省钱、品美食享优惠……来到廊坊市,邯郸球迷刘腾发现,手持一张球票,超值体验接连不断
2025-10-07 07:51:00
记者走基层丨沧州南川老街:来大运河畔 享“文化大餐”
10月6日,在沧州南川老街,节目《打鼓》精彩上演。河北日报记者 戴绍志摄狮城大鼓敲起来,沧州落子跑起来……10月6日,一场秋雨后
2025-10-07 07:52:00
全省评选出第五批“河北省林草乡土专家”河北日报讯(记者李巍)近日,省林草局公布第五批“河北省林草乡土专家”评选结果,17人被授予“河北省林草乡土专家”荣誉称号
2025-10-07 07:52:00
“今年藜麦价格好,收购价一斤5元左右呢。”9月20日,沽源县藜麦种植大户郝鹏飞站在一眼望不到边的藜麦田里,眼里满是丰收的喜悦
2025-10-07 07:53:00
秋日的晨光透过窗户,映照在舒建新肩章的金盾上。这位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的“警营硬汉”,此刻正细致地整理着履职笔记
2025-10-06 07: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