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科技助力 从“田头”到“粮仓”仅需3小时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6-12 00:0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滁州日报

本报讯 眼下,天长市96万亩小麦已开镰收割,拉开“三夏”丰收画卷。今年,一大批新型农业装备的投入,让小麦从“田头”到“粮仓”的时间大幅缩短,不仅为农民提供了节本增效的新路子,更筑牢了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在天长市郑集镇川桥村,金黄的麦浪层层铺开,多台大型收割机穿梭往返、机声隆隆,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俗话说,麦黄最怕“烂场雨”。收获的季节,一旦遇上阴雨天气,就会给农户带来不小的损失,而田边刚运来的新装备,正是农户们的“制胜法宝”。

天长市农业机械化管理中心主任杨青说:“小麦收获时,遇到下雨天,就会造成倒伏,或发芽、霉变,使即将到手的粮食蒙受损失。今年,天长市首次推广应用这种移动式粮食烘干机,让农户随时收获,随时烘干,从田间到粮仓只需要3-4个小时。”

加快机械化烘干设备的推广应用,补齐了全程机械化的薄弱环节。麦田边,一车车刚刚收获的小麦被送进烘干机加工,随着机械轰隆隆运转,潮湿的小麦很快变得干燥有光泽。据了解,移动粮食烘干机一次可烘干2万斤小麦,最快3小时就能达到粮食仓储标准。

据了解,今年天长市小麦种植面积达96万亩,预计产量近40万吨,该市已组织3000多台收割机和420台烘干机,全部投入小麦抢收工作。

“目前,天长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已达到93.4%,今年,我们推广应用可移动式粮食烘干设备,补齐粮食生产机械化全覆盖的短板,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5G+北斗’、农机辅助直行装置等农业智能化装备的推广应用,为农业高质量发展、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杨青说。 (陈 明 俞登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2 06: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省心又增收,“老把式”用上“新农具”
...节省近60%能耗。同时,排出的冷风也会通过循环系统导入粮仓,用作低温粮食仓储,实现能量的最大化利用。秋收期间,水稻集中收割,如果来不及第一时间烘干怎么办?在高淳区东坝街道江苏
2024-11-22 07:56:00
日烘干量195吨!成都东部新区首个农产品烘干中心开启试运营
...缺矛盾,还能保障粮食安全,提高粮食品质,助力“天府粮仓”建设。董家埂小河村。东部新区供图董家埂尊恭村烘干中心。东部新区供图走进尊恭村烘干中心,一辆辆满载着稻谷的卡车已经在广场
2024-09-21 12:52:00
丰收在望!96万亩小麦开镰抢收
本文转自:滁州日报本报讯 近日,天长市96万亩小麦长势喜人,陆续进入成熟收割期,当地农户抢抓晴好天气,积极组织人力和机械,投入夏收工作,确保粮食颗粒归仓。在天长市铜城镇八面村,空
2023-06-14 00:17:00
122万亩水稻开镰收割
本文转自:滁州日报本报讯 近日,天长市122万亩水稻陆续进入成熟收割期,农户们抢抓晴好天气投入秋收工作,当地农业农村部门也通过调配机械、开展机收减损比武等方式,助力粮食颗粒归仓。
2023-10-11 00:13:00
国人“口粮”怎么储存?科技含量真挺高
...采用“手抓牙咬”的老方法,有不小的主观性;后来部分粮仓具备了质量检测的能力,但往往一两个小时才能出报告,误差率仍难以控制。自动化检测一体机检验小麦不完善粒指标。梁明 摄如今,
2024-07-05 09:54:00
农业生产托管 夏粮颗粒归仓
...出粮库。自7月15日全市粮食收购工作正式启动以来,各地粮仓均实施“早开门、晚打烊、不午休”,加班加点收购。乐清湾粮库主任林芙乐说:“10-13吨的一辆粮车,只需20分钟就能完
2023-08-04 14:14:00
升级农机 提质粮仓——“双抢”时节访“双库”
...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长沙7月11日电 题:升级农机 提质粮仓——“双抢”时节访“双库”新华社记者周勉机库里的农机设备能否满足高强度作业?粮库的仓容条件能否充分容纳新粮?“双抢
2023-07-11 14:40:00
晒麦不用找晒场,“粒粒干爽”入粮仓
...台烘干机助力颗粒归仓晒麦不用找晒场,“粒粒干爽”入粮仓位于高淳区东坝街道的江苏倩宝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受访者供图南报网讯(记者刘全民)17日,我市小麦大规模机收已全部结束。麦
2024-06-18 06:42:00
安徽东至:颗粒归粮仓 秋粮收购忙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秋高气爽,稻谷飘香。眼下正值丰收时节,五彩斑斓的丰收画卷在皖南的尧乡大地徐徐铺就。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池州市东至县秋粮收购正如火如荼。尧乡“丰”景美
2024-10-12 15:42: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