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国人“口粮”怎么储存?科技含量真挺高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7-05 09:54:00 来源:海报新闻

智能检测、智慧监管、可视化粮库……粮食储备,越来越智慧化。江苏加强绿色仓储设施、绿色储粮技术、绿色粮库管理集成应用,加快推进现代化粮库建设,通过智能改造,实现节粮减损、优粮优储。

国人“口粮”怎么储存?科技含量真挺高

江苏省粮食集团昆山粮食收储有限公司全景。余乐 摄

“请通过。”伴随着身份验证提示音,苏州苏垦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今年入库的最后一车夏小麦,抵达江苏省粮食集团昆山粮食收储有限公司库区(以下简称“昆山库”),夏粮储存工作即将圆满完成。

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收割后,要就近运送到粮库进行储存,而储存条件决定了粮食保存的时长与品质。

近年来,江苏加快推进现代化粮库建设,通过加强绿色仓储设施、绿色储粮技术、绿色粮库管理集成应用,努力建设控温储藏保质保鲜、药剂使用减量增效、仓储作业环境友好的“绿色粮库”,实现节粮减损、减能降耗,粮食储备的质量正不断提升。

15分钟内出检测报告

智能改造让储粮各环节可观可感

国人“口粮”怎么储存?科技含量真挺高

自动扦样机对入库小麦进行扦样。余乐 摄

细长的中空铁管从货车顶部插入车斗,颗颗麦粒被抽入取样器皿,一个点位的抽取只需几十秒。这是粮食储存入库的第一步——扦样,目的是粗略查看粮食情况,检查谷粒完整度、掺沙率等。

“以前是人爬上车,用工具手动一下一下地扦出来,费时费力还不安全。”苏州苏垦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加工销售部副经理王军今年57岁,是粮食工作的“老把式”,20岁起就在农场工作,熟悉粮食种植、收购、储存、销售等各环节,“现在粮食入库,扦样、检测都非常快,还能提供烘干服务,潮粮也可直接入库。”

王军所说的检测,是粮食入库前另一个重要环节——从杂质、不完善粒、水分等方面对粮食进行全面“体检”,判断粮食质量等级。

过去,许多粮库采用“手抓牙咬”的老方法,有不小的主观性;后来部分粮仓具备了质量检测的能力,但往往一两个小时才能出报告,误差率仍难以控制。

国人“口粮”怎么储存?科技含量真挺高

自动化检测一体机检验小麦不完善粒指标。梁明 摄

如今,把谷粒倒入一台“黑箱”之内,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勾选,不到15分钟就能出具检测报告——这便是昆山库正在试点应用的粮食智能检测一体化平台,实现粮食进出仓全流程自动化、无人化检测。

速度快,数据准,更放心,这是王军对现在扦样、检测流程的直观感受。“过去人工检测误差率大,而现在入库指标可观可感,有迹可循。”

国人“口粮”怎么储存?科技含量真挺高

小麦通过粮食输送机入库。梁明 摄

可观可感,体现在如今粮食储存的各个环节。昆山库仓储部副经理姚天浩打开江苏省地方储备粮云服务系统调取仓库数据,三维立体模型之下,粮库内部每个区域被精准切割划分,拖动鼠标,粮库模型上下转动、清晰直观。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被运用到储粮环节中,建立单仓档案和数据模型,分类开发业务预警算法项目。“搭建三维立体可视化粮库和智慧监管平台,致力信息化改造,让粮食储存更可观可感。”江苏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希华说。

168个传感器准确控温

科技应用让储粮更加绿色安全

国人“口粮”怎么储存?科技含量真挺高

多维粮情实时在线监测系统监测仓内各点粮温数据。人民日报记者 白光迪 摄

拾级而上,推开仓门,阵阵凉风袭来,谷香扑鼻。据了解,这个粮仓常年平均温度稳定在13摄氏度左右,属于超低温粮仓。

粮食为何要住在“空调房”?“降低粮仓温度,能使粮食在储藏过程中减缓生理代谢速率、减少干物质损耗,从而保持粮食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江苏省储备粮公司董事长黄熙荣介绍,低温储粮不仅能维持粮食的原有品质、抑制虫霉生长,还能减少化学药剂污染,是世界公认的绿色储粮技术。

在夏季高温环境时,外界高温会通过仓壁屋顶传导至仓内,和粮堆产生冷热交换导致仓壁处粮温逐渐升高,从而形成仓粮堆的“热皮冷芯”现象,造成粮食生虫、霉变。

如何解决?姚天浩说,昆山库每个粮仓都有168个传感器,能准确掌握粮仓不同区域温度,从而根据数据调整储粮策略。

置身粮仓内部,四周边缘处,每隔60厘米排布的烟囱式白色管道尤为显眼,在仓壁四周还配有6台制冷风机,当热度上升时,工作人员将仓储专用空调产生的冷气通过烟囱式白色管道向仓内侧壁保温层输送。

黄熙荣告诉记者,仓库采用了江苏省粮食集团自主研发的“五面控温”仓储技术,还应用了低温内环流技术,利用粮堆自身冷源来控制仓温和表层粮温,在环流风机作用下,仓内上下空气在闭合的循环系统中运行,实现低温储粮,达到免熏蒸效果。

害虫防治直接关系储粮安全,是粮食仓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粮库仍沿用人工巡检的害虫防治方式,每周开仓抽样判断粮仓害虫增殖情况。气温较高时,害虫繁衍快,一周时间就会对粮食造成极大破坏。

智慧粮仓采用智能监测——让害虫自己上门来报数。粮库里,高精度摄像头“发现”害虫爬进管道中,后台系统的数据即完成动态更新。

“利用诱导剂,吸引害虫经过传感器布点,增加虫情种类及密度、仓内气体浓度等参数,同时利用智能分析技术,累计虫情数据,对虫害进行预测并建立识别模型,实现对虫害规模和种类的预警,确保储粮安全。”黄熙荣介绍。

工作一线组建科研团队

力推科研创新实现优粮优储

国人“口粮”怎么储存?科技含量真挺高

采用“五面控温”技术的昆山库1号仓。人民日报记者 白光迪 摄

2022年,为了推进高标准现代化粮仓建设,江苏省粮食集团组建“刘天宇大师工作室”,团队带头人刘天宇,是昆山粮食收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也是公司科研团队的负责人。

粮仓一线也需要科研团队?“粮食储备是个技术活儿,粮仓一线缺乏高素质人才,会导致粮食储存技术发展迟缓。”刘天宇说,扦样、化验、粮仓管理这些传统粮仓作业已经无法满足科学化、智慧化的储粮需求,将来的工作重点,要从单一操作工种转向培养更多科研技术型人才。

同时,深化产学研合作,对接校企共建合作,也是基层粮库未来工作发展的重要方向。

“很多科研项目从实验室走向市场需要大量应用场景,我们工作室的任务之一就是让科研项目向产业方向孵化落地。”刘天宇说,目前粮仓运用的五面控温技术、多维粮情实时在线监测系统、粮食智慧平台等内容,均有大师工作室的贡献。

27岁的吴俊峰入职一年,平日承担着质检员、化验员的职责,其余时间参与大师工作室的科研项目。

“粮仓配备烘干机之后,潮粮也可以直接收购,但烘干机温度、时间经常控制不好,容易出现米粒‘爆腰’的情况。”吴俊峰说,碎米多了,出米率会下降3到5个点。吴俊峰查找资料,结合实验,测算出不同品类谷物的最佳烘干温度及时长,优化了稻谷烘干的参数设置,让出米率达到自然晒干水平。

千顷麦田,颗粒归仓。江苏夏粮入库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在科技加持下,力争让每一粒金黄的麦子都住上智慧的“家”,确保粮食储备的质量安全。

截至目前,江苏全省完好仓容达4657万吨,现代型仓储设施覆盖率达87.5%,低温准低温储粮仓容量达2348万吨,居全国前列,力争实现安全储粮、优粮优储。

快评

让兴农科技遍布田野

张伟昊

“保障粮食安全,要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粮食仓储设施是实现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这些年,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储备、流通、加工等各环节赋能提质增效,粮食仓储设施更是实现跨越式发展,储运减损关键技术不断提质升级,绿色科技在守护大国粮仓、守牢国家粮食安全底线中扮演重要角色。

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卫星遥感、北斗导航等新技术广泛应用,科技赋能使农业生产更加高效、智能、绿色,智慧粮仓也让粮食收得多更存得好。截至2023年末,全国粮食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超7亿吨,实现低温准低温储粮仓容超2亿吨,气调储粮仓容达5500万吨,国有粮库储粮周期内综合损耗率控制在1%以内。

智慧粮仓,节粮减损。期待更多像昆山这样的一线探索,加快粮库智能化科研和建设,培养更多技术过硬又富有创新意识的农业人才,让兴农科技遍布田野,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让大国粮仓根基更牢。

国人“口粮”怎么储存?科技含量真挺高

(人民日报一撇一捺微信公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5 12: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这家企业让粮食“住”进气膜仓 单仓可储粮7500吨!
...径23米,单仓就能储粮7500吨。按每个成年人每天消耗半斤口粮计算,一仓粮可满足7万人一年的口粮。“我们家里经常买的米面,夏季一个月后,袋子里面就有可能长虫生霉,没法吃了,所
2024-04-16 15:32:00
...全,国之大者。近年来,湖南深入贯彻“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的国家粮食安全观,粮食产量连续4年保持在600亿斤以上,稻谷播种面积、产量已跃居全国第一。同时,湖南作为生
2024-04-28 07:19:00
来自『大国粮仓』的报告
...全年粮食“大头”,秋粮收购以近年来新高顺利结束;以口粮为主的夏粮有望再度丰收,主产省份仓容、资金准备充分……最新数据表明,2024年“中国饭碗”仍将端得牢牢,科技创新赋能让仓
2024-05-17 03:03:00
“塞外粮仓”种麦忙
...种植业科科长李东伟说:“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特别是口粮安全,今年全市计划完成小麦种植面积55万亩,进一步保护好‘河套小麦’这一金字招牌。”(记者李云平)
2024-03-21 15:56:00
...护“土地红线”是高层次的政治责任。没有耕地,就没有口粮。耕地红线是粮食安全的大坝,要保护好、科学利用好耕地,尤其是优质土地。对非法、违法侵占耕地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强制拆除,还
2023-04-20 07:48:00
中原粮仓即将开镰
...劳动创造的幸福生活。宁夏灵武:饲草作物迎丰收牛羊“口粮”不愁多地饲草作物进入丰收时节,牛羊“口粮”不用愁。在宁夏灵武这个万亩饲草种植基地里,多台大型机械正在自动打包作业,收割
2023-05-29 19:07:00
...端在中国人自己的手中”,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2021年,中央首次将粮食产量纳入宏观经济调控指标,“十四五
2024-02-04 15:07:00
本文转自:成都日报省人大代表何建:建立更高水平的口粮加工与供应体系“这五年是粮食产业变化最大的五年。”省人大代表、四川荃银种业有限公司高级技师何建表示,目前大成都平原粮食生产实现
2023-01-16 04:35:00
...企业稳步轮入,这穰穰满家的景象,是“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战略底气的直接体现。每一粒归仓的麦子,都在加固大国粮仓最深厚的根基。质量跃升,彰显农业内涵之变。今年新麦不仅颗
2025-07-03 08:52: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溧水制造业再添一员“大将”年产两万台,易咖智车智能工厂投产南报网讯(记者胡英华通讯员陶燕燕谢一凡)自动导引车(AGV)“唱着歌”送材料
2025-10-24 07:47:00
中新经纬10月23日电 题:“山姆们”为何加速布局下沉市场?作者 江瀚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近日,以盒马、山姆为代表的新零售企业加速向全国下沉市场布局
2025-10-23 14:10:00
让残片活成文明的密码:专访90后文物活化创业者苗毅斐
2025 年上半年,文物拍卖市场迎来全面复苏,头部拍卖行交出亮眼成绩单,佳士得亚洲春季拍卖斩获 22 亿港元,苏富比亚洲中国艺术品专场亦录得 7
2025-10-23 14:18:00
西瓜学员科创赛事创佳绩,勇夺全球发明大会公益主题奖
2025 年 7 月 26 日至 28 日,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ICC)全国总决赛在河南郑州国际会展中心落下帷幕。作为教育部严格筛选出的 “白名单” 竞赛
2025-10-23 14:18:00
深夜的福州南站,本应是灯火渐暗、人潮散去的时刻。然而在10月20日凌晨,这里却灯火通明、人声鼎沸——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首次推出的“歌迷专列”正整装待发
2025-10-23 15:29:00
万达电影亮相版博会,授权+原创双管齐下诠释“版权正当潮”
2025年10月16日,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崂山馆)正式开幕,万达电影作为参展商亮相北京展区。万达电影以“版权正当潮”为题
2025-10-23 16:08:00
拼多多给员工发黄金,10年老员工直接领100克金子? 网友:还得是真金白银实在!
2025年是拼多多成立10周年,日前,有拼多多员工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拼多多给员工赠送的“周年礼”。据拼多多员工晒出的“周年礼”
2025-10-23 17:15:00
鲁网10月23日讯(记者 于胜涛)如今走进青岛市即墨区第二人民医院,会发现曾经缴费窗口排起的长队变短了,窗口前的焦灼面容也减少了
2025-10-23 17:19:00
泉韵风雅 尊享折叠 心系天下三星W26品鉴会落地济南
鲁网10月23日讯泉城济南,历史与潮流交相辉映;匠心之作,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章,10月23日,心系天下三星W26品鉴会于济南举行
2025-10-23 17:21:00
泉城雅集品匠心,心系天下三星W26品鉴会济南举办
10月23日,历史文化名城济南迎来一场科技与美学交融的盛宴——心系天下三星W26品鉴会。作为三星电子与中国电信携手打造的第18代超高端旗舰
2025-10-23 17:48:00
据统计,我国家电保有量已超 30 亿台,大量老旧热水器存在能耗高(超期服役机型能耗比新品高 50% 以上)、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
2025-10-23 17:57:00
海尔发明了三筒洗衣机,也发明了行业新品类
中国家电品牌在海外市场的拓展速度再次刷新了大众的认知。前不久,海尔三筒洗衣机作为首个出口东南亚的中国三筒洗衣机品牌,一亮相直接登陆越南第一大现代连锁渠道
2025-10-23 18:02:00
作为深耕热水器领域 32年的专业品牌,万和始终以 “技术创新驱动用户体验升级” 为核心,依托行业领先的蓝金刚内胆、精准恒温
2025-10-23 18:05:00
2025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服务零售额增速更是快于商品零售近3个百分点,消费“压舱石”作用愈发凸显
2025-10-23 18:36:00
贵州火焰山电器:开足马力备战销售旺季 AI新品成市场“硬通货”
多彩贵州网讯 随着秋冬季节来临,黔北大地寒意初显,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的贵州火焰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内却是一片火热景象
2025-10-23 18: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