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山东网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7月6日讯(记者 张敏敏) 杨振群,德州市庆云县徐园子乡党委委员、党建工作办公室主任、东北管区书记。他扎根乡镇基层一线11年,具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全面谋划建设徐园子乡现代农业产业园,彻底改造村容村貌,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初心使命,诠释了责任担当。
过去,徐园子乡东部区域有大片土地,地碱水咸,涝灾频发。农户采用地沟排碱排涝,沟渠越修越多,耕地成了“豆腐块”,小麦和玉米年均总产量600公斤左右,不少土地撂荒。徐园子乡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决定对盐碱地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推动土地规模流转,引入农业龙头企业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经由领导安排部署,杨振群承担起了产业园建设的重要任务。
当时土地流转涉及8个自然村,杨振群上午在柴家村大队部签订流转协议,下午去孙家村查看现场土地丈量情况,晚上又在阎枣行村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听取群众的意见。一个人,来回奔波在这8个村之间,奔波于大队部与群众家中,奔波于村里和田地里,不分昼夜。历时两个多月的时间,杨振群瘦了二十多斤,换来了沉甸甸的600余份土地流转协议。
产业园建设施工期间,杨振群每天盯在项目工地,风吹日晒,尘土飞扬,时间长了,太阳晒得他面色黝黑,本就偏瘦的身材显得更加瘦弱,整天胡子拉碴的,本来三十岁的小伙子,看上去跟四五十岁差不多。用他的话讲,“这6300亩地,我是用自己的脚来丈量的”。
整治完成土地,杨振群组织大家紧锣密鼓地种上了以前从没有过的水稻,一种就是3000亩,还有辣椒、大豆玉米套种等。水稻的种植,改善了自然环境,引来了很多的稀缺鸟类,傍晚也听到了稻田里的蛙鸣,很多摄影爱好者都来拍摄稻浪鸟飞的美好画面。2022年9月,水稻喜获丰收,亩产达到了惊人的1500斤。在他的努力下,2022年底,徐园子乡成功申报市级农业产业园。
“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这是徐园子乡东刘村2022年之前的真实写照。为了彻底改善东刘村人居环境,2022年春,杨振群多次主持召开党员会、村民代表会,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他多次到上级部门争取,率先捐款2000元,通过带头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最终募集了6万余元。工价太高,那就自己动手,他和支部书记、党员群众一起抛坑,一起捡旧红砖,双手磨起水泡,腿上划破了,贴个创可贴接着干。历时3个月,125户自来水,630米排水管道,1570米生活污水管道,5000平方米红砖路面等工程终于改造完成。如今再走进东刘村,是一排排整齐的海棠树,伴着冬青、月季和两侧洁白的房屋。环境好了,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为了让乡亲们获得更多实惠,杨振群还借助当地新材料产业优势,联合辖区内24家企业,打造了产业链党建联盟;引进国企庆裕集团,开展土地规模流转和土地综合整治,通过土地规模流转和集中整治,新增耕地700余亩,8个村集体每年增收10到25万元。
在乡镇一线工作11年,杨振群身上始终保持着一股“不服输、敢争先”的精气神,有一份“人一之,我十之”的干劲,做到了问题面前不回避,压力面前不躲闪,困难面前不推脱,挑战面前不畏惧,逆境面前不退缩,真真正正沉下心、扑下身,把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用青春奋斗为乡村振兴增色赋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6 20: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