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唐朝立下大功的刘文静,真的是因为谋反被杀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25 15:5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刘文静是大唐帝国的立国功臣,在唐朝建立的过程中他立下了无数功劳,贡献非常的大。

不过让人意外的是,唐朝在公元618年宣布建立,第二年刘文静就被人举报意图谋反,然后就莫名其妙地被处死了。

关于刘文静谋反的原因,历史上说的是他心怀怨恨。刘文静和裴寄原本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两人一直在李渊帐下效力,都是唐朝开国不可或缺的功勋柱石。

但是刘文静貌似心胸不太宽广,对自己的职位不如裴寄心生不满。这人对某些事情一旦不满意就喜欢发牢骚,而且可能发得牢骚有那么一两句,恰好又不太对领导者的胃口。

本来刘文静也是在家里面发牢骚,按道理也没事,不过因为自己的一个小妾不受宠,心生不满,拿着刘文静的这些不讲政治的话,就告到了李渊那里,说他准备谋反,于是刘文静就被下到大牢。

《旧唐书》记载:“文静自以材能过裴寂远甚,又屡有军功,而寂独用故旧恩居其上,意不平。”

莫名其妙的灾祸

之后,李渊派裴寂和萧瑀两人去监狱里面审问刘文静,刘文静虽然不承认自己谋反,但是他承认自己确实是发了一些牢骚,也有心怀不满的意思,但是绝对没有谋反的想法。

不过李渊一听,直接断定刘文静就是图谋谋反,哪怕萧瑀等人联名向李渊担保刘文静绝对没有谋反之意,甚至后来的秦王李世民也来求情。

为唐朝立下大功的刘文静,真的是因为谋反被杀

但是李渊还是没有放过刘文静,依然以谋反罪名把刘文静和其弟弟一起处死。临死之前刘文静也发出了“鸟惊弓藏”的感叹,让人无比的伤感。

在刘文静事件中,裴寄不但没有帮自己的朋友一把,反而趁机火上浇油,他对李渊说:“文静多权诡,而性猜险,忿不顾难,丑言怪节已暴验······恐为后忧。”

不过这也不是刘文静被处死的理由,哪怕裴寄不说什么,刘文静也难逃一死。

观察李渊的行为就知道个大概了,比如他审问刘文静那么多人,他偏偏派了裴寄去,这就已经表明了立场。而且该案件的主办人员李纲、萧瑀等人力证刘文静绝无谋反之意,甚至连李世民亲自来求情,李渊都装聋作哑。

那为什么在唐朝政权刚刚建立,周围敌对势力虎视眈眈正是用人之际的关键时期,李渊为什么要处死功臣刘文静呢?

刘文静生于公元568年,父亲也是隋朝的高官,父亲战死后他袭承了爵位。

隋朝末年他担任晋阳县令,在此期间和裴寄成为了好朋友。

公元617年,李渊担任太原留守,刘文静看出李渊胸怀大志,而且李世民更是绝世之才,于是刘文静主动结交李渊。

之后由于刘文静和瓦岗寨的李密有姻亲关系,而被逮捕入狱,李世民经常去监狱里面探望,经常和刘文静谈论天下的形势。

为唐朝立下大功的刘文静,真的是因为谋反被杀

刘文静分析天下的形势,觉得中原大地都有造反势力,唯有太原没有战乱,很多躲避战乱的百姓大量来到太原,里面有许多豪杰。

只要我们占据道义,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在等待时机进入关中,霸业可成。

李世民听从了他的建议准备起兵,他们担心李渊不同意,又把裴寄拉了进来。而裴寄和李渊关系比较好,方便让裴寄去劝说李渊。

刘文静又建议李世民,以讨伐刘武周的借口大肆招揽兵马,暗中又假冒隋炀帝的诏令,说要征用太原的百姓去辽东,搞得人心惶惶,大家都想反隋。

在一切准备好了之后,李渊在公元617年举兵反隋。

起兵之后的李渊周围强敌环伺,前景并不光明,特别是北方的突厥虎视眈眈,随时都可能南下捅李渊一刀。此时刘文静自告奋勇出使突厥,和突厥可汗达成了一些利益交换。

得到突厥的支持,李渊才能安心地进入关中奠定唐朝基业。这里面刘文静的功劳是第一位的,李渊称赞其:“非君何以致之。”

接下来,刘文静在潼关鏖战隋朝大将屈突通,几番大战之后俘虏屈突通,彻底平定了新安以西的地区。刘文静又跟随李世民平定薛仁杲,剿灭西秦政权,后来跟随李世民镇守长春宫,直到被告预谋叛乱被处死。

从刘文静的履历看来,他的功劳不可谓不高,可以说在唐朝的建立过程中,仅次于李世民。

为唐朝立下大功的刘文静,真的是因为谋反被杀

而此时李渊的势力,还只是关中地区和西北的部分地区,离统一全国尚有不小的距离,正是用人之际,为什么李渊非要杀刘文静呢?

其实李渊杀刘文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站队党争徒惹祸

第一是对党派斗争的顾虑。《旧唐书》记载,刘文静和裴寄的关系是“每论政多戾驳,遂有隙”。意思就是无论你裴寄说什么建议,刘文静都是抬杠,反驳的态度,纯粹就是为了反驳而反驳。

本来党派的斗争历朝历代都会有的,权术炉火纯青的帝王巴不得这样,他们会利用党政相互平衡朝堂上的势力,从而让自己的皇权一家独大。

且不说李渊有没有这个权术,我们主要看当时的形势。

前面说过现在的李唐政权刚刚建立,外敌一大堆,鹿死谁手都还没有底,现在是应该大家同舟共济、奋力前进的时期,而不是你见我不爽,我看你难受的相互倾轧的时候。

这个时候两个文臣代表意见不一致,这工作还怎么开展,政令都难以统一。何况裴寄和刘文静代表的不只是他们自己,背后肯定一群跟班,两派相互斗争甚至连政权都有覆灭的危险。

而作为和李渊关系不如裴寄亲密的刘文静,自然成了李渊要打击的对象。

你知道太多了

第二是李渊想要灭口。为什么李渊要灭口呢?因为向突厥称臣纳贡,向来是李渊最忌讳的事情,虽然当时起兵向突厥称臣是形势所逼,目的是害怕突厥联合刘武周在背后抄自己的后路,双方达成的协议,历史说是“金币、子女尽以归可汗”。

李渊最后称帝了,对于这样的事情是非常忌讳的。而刘文静恰巧又是联系突厥的具体实施者和谋划者,对里面的隐情是全部知晓的。

为唐朝立下大功的刘文静,真的是因为谋反被杀

现在刘文静虽然成天抱怨说裴寄的地位超过他,看似在和裴寄闹矛盾,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这就是说李渊办事情不公道,不满李渊的对待。

这下李渊可就难受了,万一刘文静哪天把突厥的事情给抖出去,那李渊简直在天下难以立足。

同样的皇帝,本来称臣纳贡就是耻辱,而且你还是和外族,这就还有通敌卖国的嫌疑,比如后来的“儿皇帝”石敬瑭向契丹称臣就遗臭万年。

为了自己的这些隐私,李渊想要杀刘文静灭口也是情理当中。

为唐朝立下大功的刘文静,真的是因为谋反被杀

而且刘文静并非彻底忠心李渊。刘文静并不是向裴寄和其他人那样对李渊毫无二心,他多谋善断,奇计百出,李渊非常的担心。

在还没有起兵的时候,刘文静就对裴寄夸赞李世民,认为李世民惊才绝艳,豁达神武,是可以和汉高祖、魏太祖相提并论的人物。

虽然当时裴寄对这些并没有多大的感觉,但是这些话肯定会传到李渊的耳朵里面,而且刘文静和李世民向来是关系非常铁,两人彼此欣赏。

所以在审判刘文静时,裴寄给李渊说的“文静多权诡,而性猜险······恐为后忧”,就是意在提醒李渊,万一刘文静以后倒向别人可谓是后患无穷。

为唐朝立下大功的刘文静,真的是因为谋反被杀

虽然此时的李世民还没有威胁到李渊,不过李渊也是心惊胆战,和李世民交好的刘文静万一有天真的倒戈自己,这绝对是大害。

而且刘文静今天因为裴寄的事情就抱怨自己处事不公,明天会不会因为别人的事情反叛自己呢?刘文静并不像裴寄一样绝对地对自己忠诚,这也是李渊最不能容忍的。

为了扫除威胁,处死刘文静李渊肯定不会犹豫。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5 20:45:2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刘文静的一生有何作为
...李渊胸怀大志,便与他结为好友。刘文静又看到李渊之子李世民很有才能,认为他年少有为,以后一定能成就像刘邦、曹操那样的大业。裴寂则对李世民没那么重视,认为他并非是刘邦、曹操那样的
2023-06-06 14:36:00
...中,这就是李唐创立的关键。刘文静后来,刘文静成为了李世民的重要谋士。公元618年,李世民出站甘陇薛举,刘文静作为李世民第一幕僚。李世民轻敌打了败仗,刘文静主动担起了责任。无疑
2024-05-24 06:07:00
...(今山西太原)县令,刘文静与晋阳宫监裴寂、李渊次子李世民极力拥护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唐朝建立后,刘文静就起晋阳起兵的三大元从功臣之一,在协助李渊起兵的过程中,刘文静能文能武,既
2024-07-17 16:49:00
从史书来看,李渊建立唐朝,功劳最大的是李世民,你可以说:是李世民帮助李渊建立唐朝的。1、晋阳起兵晋阳(太原)起兵的主谋是李世民,早在晋阳起兵之前,李世民已经在不断结交士人,供养门
2024-07-17 16:02:00
刘文静为何被李渊推上断头台?
...位功臣中,只有三人被授予免死两次的特权,他们分别是李世民、裴寂以及刘文静。然而仅过一年,刘文静就被李渊推上了断头台,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开国元勋刘文静是陕西武功人,因
2023-08-28 06:14:00
刘文静之死仅仅是与裴寂权位之争吗?
...。”即使李纲、萧瑀一再表明刘文静谋反纯属诬告,秦王李世民也为他求情,但李渊还是执意处死他和其弟刘文起。刘文静临刑之际感叹说“高鸟尽,良弓藏,果不妄”,极其伤感。虽然在刘文静谋
2023-06-14 19:17:00
唐朝建立初期为何要向突厥称臣割地
事情是这样的,贞观四年,唐太宗李世民得到捷报,李靖取得阴山之战的胜利,活捉颉利可汗。李世民非常高兴,对身边的大臣讲了一番话,“朕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往者国家草创,突厥强梁,太上
2023-04-24 15:26:00
刘文靖:唐朝开国功臣的荣光与悲歌
隋末天下大乱。唐高祖李渊不愿起兵。最后,李世民等人想出了一个办法,把李渊灌醉,让宫女过来伺候。李渊清醒过来后,自知大祸临头,没有什么运气可言,半推半就地率领部下奋起,正式与隋朝对
2024-01-06 16:57:00
唐朝真的是儿打江山,爸爸坐吗
是的,唐朝就是李世民打下的江山,李渊先坐,然后屁股还没坐热,就以开国之君身份让给李世民坐,不让还不行。对于这一点,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辙说的很清楚:《栾城后集唐高祖》:唐高祖起太原,
2024-07-16 15:3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庐江惊现三座东汉古墓!系农田改造时发现,出土铜镜光可照人
大皖新闻讯 古墓墓室顶部严丝合缝,墓砖一头宽一头窄,且带有弧度,体现了古人技艺的高超。连日来,在庐江县移湖街道八里社区陈老屋村民组的一处高坡上
2025-10-15 00:26:00
以笔为缰,挥毫间见民族风骨——《战马》佳作赏析
“没想到能在长春看到徐老的作品,太惊喜了!”在长春美术馆,一位观众发出由衷感叹。“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
2025-10-14 20:30:00
西安一市民赴广西捐赠抗战文物 “这是日寇侵华的铁证”
“这枚纪念章既是战利品,也是日寇侵华的铁证,通过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创造未来!”最近,为帮助讲好“飞虎队”故事
2025-10-14 20:45:00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
学府东街站位于小店区东中环路与龙保街、学府东街的交叉口之间,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该站工程名为学府街东口站,公示名为龙堡站
2025-10-13 20:17:00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