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7月5日,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举行的“司法服务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法治论坛上,巴西高等法院院长、首席大法官安东尼奥·本杰明发表主题演讲,高度评价中国在环境司法领域的开创性实践,并强调全球法官亟需树立“全局视角”,以应对相互交织的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气候变化这“三重地球危机”。
巴西高等法院院长、首席大法官安东尼奥·本杰明发表主题演讲。
安东尼奥·本杰明在演讲中多次表达对中国环境司法体系成就的赞赏。他指出,中国在立法和司法层面展现出卓越的“全局视角”,能够同时处理三重危机并深刻认识其内在关联性,这一视角已贯穿于法官的工作方式和立法进程。他特别提到,中国不仅拥有框架式的环境基础法律,还针对黄河、长江、青藏高原等特定生态系统制定了详尽专门的立法,其立法体系的完备性在全球领先。
“中国可能是在全球这方面做的最好的。”安东尼奥·本杰明肯定道。
他重点列举了中国环境司法的三大创新:
一是开创性地实施环境资源案件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审判模式;
二是在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全球唯一的专门环境资源审判庭,具有里程碑意义;
三是肯定了中国地方专业环境法庭(如贵州环境资源法庭)的实践价值。
面对融合性的三重危机,安东尼奥·本杰明呼吁全球法官必须突破传统“辖区”限制,拥抱“全局视角”。他强调,法官需要关注超越物理和政治边界的“生态边界”,例如整个流域或生物群落,这必然要求进行跨辖区乃至跨国的司法协作。他以巴西联邦制下联邦与州司法系统协作的困难为例,对比肯定了中国在司法整合方面的有效实践。
安东尼奥·本杰明还分享了一项新兴司法原则——“疑罪从自然”(In Dubio Pro Natura),即在法官对案件存疑时,应做出有利于自然的判决。他认为这一原则的精神已在中国司法实践中有所体现。
他将“生态文明”理念视为中国对全球环境法最重要的贡献之一,称其清晰表达了“文明取决于生态”的核心思想,易于理解且超越法律框架。“我们法官,尤其是环境法官,都是‘生态文明的法官’。”安东尼奥·本杰明总结道,并引用中国相关表述,强调需以“最强有力的体系”和“最严格的法治”,综合运用刑事、民事、行政法律保护生态环境,确保自然边界不被破坏。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丹灵 李明栩
编辑 刘思博
二审 李劼
三审 刘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06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