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小暑·温风至 蟋蟀寻凉憩|万物有时·物候志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7-07 07:5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夏日苦闷,炎热难耐,当耳畔的微风都夹杂着热气吹过,最热的三伏天也近在眼前了。7月7日,夏天的第五个节气——小暑,就在愈发升高的气温中来临了。

小暑至,盛夏始。民间流传着“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说法,但此时,一年中最热的日子还未到来。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其中写到,暑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小暑虽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但紧接而来的大暑,就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了。

小暑·温风至 蟋蟀寻凉憩|万物有时·物候志

澄泥蟋蟀罐 明宣德 故宫博物院藏

“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在古人记载的小暑三候中,该时节大地上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细看关于小暑的物候,能够发现一种并不陌生的动物——蟋蟀。在盛夏的夜晚,声声虫鸣伴随着人们进入梦乡,其中就有来自蟋蟀的声音。蟋蟀,又名“促织”,俗称“蛐蛐”。翻阅历代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会发现在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中,蟋蟀早已被古人记录在文学作品中。

上至皇室下至民间

颇受古人喜爱的民间博戏“斗蛐蛐儿”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早在先秦时期,于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记录下了夏日时节的蟋蟀。可见,在鸣虫文化中,蟋蟀可谓重中之重,有着极为长远的历史足迹。

创作于唐五代时期的小说《开元天宝遗事》中,讲述了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逸闻轶事,其中就写到:“每至秋时,宫中妃妾辈皆以小金笼,捉蟋蟀闭于笼中,置之枕函畔,夜听其声。庶民之家皆效之也。” 可见,当时的人们之所以抓捕蟋蟀,是为了“夜听其声”,在漫漫长夜中听着虫鸣入睡。

不光声音引人注意,因雄性蟋蟀会争斗的动物本性,古人们利用雄性蟋蟀这一好斗特性,从而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民间搏戏——斗蟀,也称为斗蛐蛐儿。相传,斗蟋蟀始于唐代,通常是在陶制的或瓷制的蛐蛐罐中进行。直至南宋,斗蟋已经蔚然成风,无论是京师贵族,还是市井乡民,都极爱这项民俗活动。

说到南宋时期的斗蟋文化,自然不得不提到有着“蟋蟀宰相”之称的权臣贾似道。据古籍记载,南宋末期当时蒙古人进攻中原,形势十分危急,但作为太师平章军国重事的贾似道,却置国事于不顾,仍然还在陪着群妾斗蟋蟀玩乐。正因于此,贾似道背上了千古骂名,后人戏称之为“蟋蟀宰相”。但同时,贾似道花数年时间完成了一部名为《促织经》的蟋蟀学专著。《促织经》共二卷,分论赋、论形、论色、决胜、论养、论斗、论病等,对蟋蟀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小暑·温风至 蟋蟀寻凉憩|万物有时·物候志

红地粉彩松竹梅诗句盖罐 故宫博物院藏 此为蟋蟀罐,养贮、斗玩蟋蟀所用。

到了明朝,宣德皇帝朱瞻基也颇爱斗蛐蛐儿,于是有“太平天子,促织皇帝”之名。清人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促织》中有一句:“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其中写的,就是明朝因为给明宣宗上供蟋蟀,而发生在民间的悲剧故事。

此外,明人袁宏道还在《瓶花斋集》中写到:“京师人至七八月, 家家皆养促织, ……瑕盆泥罐, 遍市井皆是, 不分老幼男女, 皆引斗以为乐。”可见当时人们对于斗蟋的热爱。再至清朝,斗蟋蟀的热度依旧不减。清人所著的《燕京岁时记》中有载:“七月中旬则有蛐蛐儿,贵者可值数金。有白麻头、黄麻头、蟹胲青、琵琶翅、梅花翅、竹节须之别,以其能战斗也。”

平添愁思的蟋蟀虫鸣

古典诗词中“悲秋”的代表

别看蟋蟀好斗,在传统的古典诗词中,蟋蟀还有着一种独特的意象,那就是——悲秋。翻看不少文人墨客的文学作品,蟋蟀在其中代表了一种凄凉与悲伤。

在《诗经·唐风·蟋蟀》中,曾写下“蟋蟀在堂,岁聿其莫。……蟋蟀在堂,岁聿其逝。……蟋蟀在堂,役车其休。”诗中以蟋蟀起兴,感叹岁月飞逝。在先秦时期宋玉的《九辩》中,也有“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更将蟋蟀与秋天萧瑟的情景结合在一起,充满着悲伤的基调。

小暑·温风至 蟋蟀寻凉憩|万物有时·物候志

南宋 《茸坡促织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随后,无论是白居易的“野秋鸣蟋蟀,沙冷聚鸬鹚”,还是杜甫的“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以及王安石《西风》中的“老大多感伤,畏此蟠蟀鸣”,岳飞的“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都以蟋蟀的鸣叫,感叹秋意萧瑟。

此外,蟋蟀的叫声中还寄托着诗人的思乡之情,是游子对于故土的怀念。唐代诗人贾岛的《客思》中,就写到了“促织声尖尖似针,更深刺著旅人心”,蟋蟀的虫鸣如同针尖一般,刺痛着远行者的心,长路漫漫的旅途该如何捱过?

“小暑过,一日热三分。”眼见盛夏开启,秋日还未到来,先别陷入“悲秋”的感伤中。在万物繁茂的夏日,感受自然如火的热情,和喧闹的虫鸣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7 08:45:2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从“南盆”到“北罐”,斗蛐蛐上瘾后连玩物都自成流派
...斗蛐蛐便是当时最流行的娱乐活动之一。斗蛐蛐也叫“斗蟋蟀”“秋兴”“斗促织”,自宫廷到民间,喜好此戏者大有人在,以致历史上竟出了有名的"蟋蟀宰相""蟋蟀皇帝",文人间更是借蟋蟀
2022-12-26 18:28:00
城东蛐子冠杭城
...为出彩的时节。“蛐子”是乡下人的叫法,在书本上称“蟋蟀”或“促织”,杭州人则叫它“蛐蛐儿”或干脆叫它为“虫儿”。这虫儿虽小,来头可大着呢!北宋《秋庭戏婴图》苏汉臣(传)台北故
2023-08-17 16:00:00
他开创“仁宣之治”,却被骂“促织皇帝”
...无完人,朱瞻基也会有自己的缺点,他从小就非常喜欢斗蟋蟀,在继承当时皇帝之后他还经让朝臣进献蟋蟀,一些官员为了让讨好明宣宗高兴,所以经常会加倍地下达任务,让老百姓去找蟋蟀,这让
2023-07-08 16:08:00
朱瞻基为什么被后人戏称为蟋蟀皇帝
说到蟋蟀皇帝,给人的第一印象应该是一个爱玩无才的废材皇帝,可实际上这位皇帝却是一位开创了”文宣之治“的贤德皇帝。近些年随着大明风华的热播,着实又让这位蟋蟀皇帝又火了一把。一个集才
2024-05-16 19:18:00
为何说朱棣因朱瞻基而决心起兵造反
...理得井井有条的同时,他还有一个特别的癖好,那就是斗蟋蟀。“促织瞿瞿叫,宣德皇帝要”,这是在明朝时期非常流行的一句俗语,说的就是朱瞻基痴迷蛐蛐儿的故事。那他究竟痴迷到了什么程度
2024-04-25 21:16:00
《促织》背后的真相:明宣宗朱瞻基,一代仁君还是玩物丧志的昏君
...来!《万历野获编》中云:“苏州卫中武弁,闻尚有以捕蟋蟀比首虏功,得世职者。”捕蟋蟀竟然与上阵杀敌斩首敌头是同等功劳,竟然可以取得“世袭的职位”,成为升官发财之道,真是荒唐。清
2024-03-01 05:59:00
朱瞻基将明朝推向中兴,为何被称为“蟋蟀天子”?
...训鸟样样精通。甚至因为沉迷于斗蛐蛐,被人戏称为‘‘蟋蟀天子’’所画动物惟妙惟肖,所作诗词深远流传,书法比起当时名家也不遑多让。然而这么多的兴趣爱好,却丝毫不影响他成为一代英主
2023-01-03 15:05:00
一夜之间《促织》——一个离奇的故事
...“媚上官”,结果每一位下级官员都需要借助进献善斗的蟋蟀而讨好上级官员,能够提供优质蟋蟀便是为官的最大政绩,如此便搭建起一个由下而上的“奉承链”,一直通到最高统治者皇帝。下面的
2023-08-30 19:38:00
赛博斗蛐蛐要来了?《沉默的蟋蟀》将于7月20日上线
...蓬莱飞鱼工作室开发的斗蛐蛐题材收集养成游戏《沉默的蟋蟀》将于2023年7月20日于Steam平台发售。本作定价48元,首周购买享9折特惠,届时43元即可入手。《沉默的蟋蟀》是
2023-07-19 21:1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世界骨质疏松日 凯思立D倡导「黄金骨力」三原则,助力健康中国2030
在第28个“世界骨质疏松日”到来之际,海默尼药业旗下专业补钙品牌凯思立D联合知名医学专家、运动营养专家共同发起世界骨质疏松日科普讲堂
2025-10-17 16:14:00
11月1日开摘!今年赣南脐橙比往年更甜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钟剑桥)等了一整年的“水果顶流”终于有信儿了!2025年赣南脐橙11月1日正式开摘。记者从赣州市果业发展中心了解到
2025-10-17 07:10:00
胃里巨石直径6厘米!青岛市立医院接诊多起吃水果引起的胃肠结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自强 通讯员 张小青近日,柿子、山楂等水果陆续上市,为餐桌增添了甜蜜与酸爽,然而,不少人大快朵颐后却遭遇胃肠长“石头”的困扰
2025-10-16 09:40:00
学术星光汇聚西北!蒲忠勇主任即将奔赴学术前沿,以中医视角共探肿瘤防治新维度
古城钟鸣,秦川浩荡,迎整合医学之华章;长安锦绣,丝路辉煌,聚中华抗瘤之力量。2025年10月17日至19日,2025CACA西北整合肿瘤学大会将在历史文化名城西安举行
2025-10-16 10:43:00
从公益倡议到“青岛模式”,盈康一生以“乳腺健康新生态”守护女性健康
每年十月是世界乳腺癌防治月。10月10-11日,由青岛市老年医学学会主办的乳腺疾病学术会议及相关活动成功举办,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局级领导干部吕富杰
2025-10-16 11:19:00
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优势诊疗专科:感染性疾病科
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设有门诊和病房,门诊包括发热门诊,肠道门诊,手足口病门诊,结核门诊以及肝炎门诊。主要负责各种感染性疾病(包括法定及地方管理及重点监测的传染病)的诊断及治疗
2025-10-16 11:26:00
节后牙疼牙龈肿怎么办?中家医口腔推出28周年庆专属看牙福利
每年的国庆中秋长假落幕,不少人带着满满的疲惫和贴秋膘的满足感返程,忙着收整行李、调整作息,却往往忽略了给口腔“减负止损”
2025-10-16 11:57:00
具有护牙龈功能的牙膏推荐清单,呵护健康口腔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不规律的饮食以及不当的口腔清洁习惯,无时无刻不在挑战着人们牙齿的坚固防线,牙龈敏感、偶尔出血、牙釉质磨损等等问题困扰着不少人
2025-10-16 11:59:00
烟台中泽华羿铂尔曼酒店 | 来28层悦中餐厅品尝星级美味
#烟台中泽华羿铂尔曼酒店#黑松露鲍鱼烧土豆黑松露|土豆|鲍鱼 完美融合来28层悦中餐厅品尝星级美味820 8646
2025-10-16 12:52:00
美年健康前三季度净利润预增超70%:AI业务收入提速成亮点,多因素助推业绩趋势性反转
美年大健康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代码:002044,以下简称“美年健康”)于10月16日发布了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
2025-10-16 14:19:00
孩子得了骨肉瘤,还能治好吗? 河北一洲肿瘤医院带来新希望
“医生,我儿子才14岁,检查说是骨肉瘤……必须截肢吗?”在河北一洲肿瘤医院的门诊中,这样焦急地询问并不罕见。骨肉瘤,是青少年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之一
2025-10-16 14:20:00
共绘数智健康新蓝图|2025健康产业高质量合作发展大会在杭州开幕
10月15日,由家家健康与知乎浙江联合主办的2025健康产业高质量合作发展大会在杭州大会展中心开幕。这场以"聚势赋能·共筑健康产业新生态"为主题
2025-10-16 14:22:00
中国化妆品基础研究新突破,梵蜜琳黑玫瑰科研成果两度入选IFSCC
当前,中国正加速从 “制造大国” 向 “制造强国” 迈进,在化妆品领域,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产业升级成效显著。近日,中国品牌梵蜜琳携最新研究成果亮相国际化妆品化学师协会联合会(IF
2025-10-16 14:24:00
孩子总尿频,一刻钟跑趟厕所?这份解救指南请收好!
天冷加重,越急越频,查尿却正常——这不是身体出了问题,而是膀胱“太紧张”。“妈妈,我又想尿尿了!”这是小李妈妈这个月第无数次听到儿子的呼唤
2025-10-16 17:00:00
科学选品指南:2025年度十大助眠产品深度盘点与综合解析
当“睡个好觉”成为现代人的共同奢望,助眠市场也随之蓬勃发展,产品琳琅满目,成分层出不穷。面对众多选择,消费者往往感到无所适从
2025-10-16 17: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