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9月5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期间,贵州将组织开展系列主场示范、品牌活动联动、前沿科普报告、科普场馆开放、科普创作展示、基层科普行动、线上网络展播等7大版块重点活动439项,实现9个市(州)、88个县(市、区)全覆盖。
系列主场示范。9月7日,省科普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将在贵州科技馆广场共同举办贵州省2025年“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同时,各地突出本区域特色,开展各类各具特色的主场示范性活动,带动本地区重视科普、参与科普,掀起科普活动热潮。
品牌活动联动。省科技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卫生健康委等省科普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和各地加强系统动员,围绕相关领域、特定主题,组织开展“院士专家援黔行——富矿精开”系列活动,届时将有14位院士赴全省各地开展活动。同时,还有科学实验展演汇演赛、地质灾害防范、“桥见科技·桥见未来”主题研学、“科学防疫·健康同行”等品牌性科普活动,增进公众对行业科技的理解和认识。
前沿科普报告。广大科技工作者、行业专家将面向青年科技人才、大学生、企业家、公务员等群体开展前沿科普报告,解读新技术、新成果,搭建小规模、高频度、强互动、多学科的科普交流平台,共话科技和产业发展未来,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科普场馆开放。各科技企业、高校、园区、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将积极改进科技成果的科普化展陈方式,面向公众开放实验室、课堂、生产线等,打造更具场景感的科普“星火馆”。各科普教育基地、行业科普基地、科技馆、科技小院、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文化场所、公共场所等,将应用新技术推动展陈升级,举办各具特色的科学教育活动。高校、科普教育基地、各地科技馆将开展联合行动,设计主题体验路线,开展打卡、探馆等活动,构建泛在可及的科普阵地服务圈,让公众感知近在咫尺的科技魅力。
科普创作展示。各部门、各科普教育基地将围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通过积极参与“千万IP创科普”话题,开展优秀网络科普作品、原创科普图书、科普微视频创作、征集和展示活动;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学生、科普工作者等积极参与,形成全社会参与科普创作、传播科学、热爱科学的生动局面。
基层科普行动。广泛动员学会、学校、企业、科研院所、基层组织、科技科普志愿队伍等各类科普主体,推动科普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军营,用好线上线下方式,为基层群众提供展览、讲堂、演出、科普市集、科普阅读、科幻电影展映、互动游戏等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科普服务。
线上网络展播。聚焦“全国科普月”主题和贵州特色,积极参与“科普之光”首届“全国科普月”大型网络展播活动,将全省特色亮点活动推荐到科普中国平台、各大网站和新闻媒体,集中宣传展示贵州科普成效、科技特色、人物故事、产业风貌,展现我省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密切协同的生动实践。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袁航 旷光彪
编辑 徐微微
二审 李劼
三审 刘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06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