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记者 巩奕含
李云华,女,1977年2月生,副主任医师,东营市河口区河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医师。扎根基层26载,李云华坚持医防融合理念诊疗慢性病,个体化药物治疗避免并发症发生发展,得到签约居民的广泛好评。利用慢病工作室基础数据开展基层课题研究,将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创建《李云华好大夫在线》网站,录制科普视频265篇传播慢病知识,深入社区、学校、机关、企业开展健康教育,受教育者达100多万人次。开展森田心理治疗,使200余名躯体化感觉异常患者得以临床治愈。
李云华被评为第一届黄河口基层名医,获得东营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先后获得山东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技能竞赛三等奖、山东省健康教育岗位技能竞赛三等奖、山东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岗位技能竞赛二等奖,并被授予山东省卫生健康系统慢病防控工作岗位技术标兵称号和山东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岗位技能标兵称号。
医病:瘥后防复的医防融合理念
“我们把河口区河盛社区作为一个调查样本,70岁以上老人,多数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常见慢性病,严重的伴有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仅糖尿病发病率就高达27%,易导致心脑血管急慢性并发症,造成伤残,且医疗费用极其昂贵,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为了医防融合理念惠及更多人群,李云华先后跟随山东大学廖琳博导、哥伦比亚博士后张伟教授学习糖尿病管理,跟随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张春晓博士学习高血压、冠心病管理,成立李云华慢病工作室,实行医防融合管理模式。以饮食、限盐、运动、减重等健康教育为基础,进行个体化药物治疗,将血压、血糖、血脂、尿酸等指标控制到合理水平,减少急性心肌梗死、脑梗塞等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进行OGTT、UACR、眼底、下肢周围神经感觉阈值等并发症监测,延缓并发症进展。
医心:从“心”出发的特殊关怀
退休多年、儿孙绕膝,王女士本该过着尽享天伦的好日子,但是她却总往医院跑。不是吃不下睡不好,就是头疼、心脏不舒服,各类检查都做了还没有明显异常。
李云华将她诊断为躯体化障感觉障碍。主要特征是过度担心和过度关注各种躯体症状,因此总是反复就医,反复检查。
“其实,在门诊量来看,老年人的心理疾病远远超乎想象。” 李云华说,不少老年人总觉得自己病了,不仅造成心理痛苦和干扰生活的多种症状。
为了帮助他们,李云华学习了森田心理疗法,并加入了多年的临床经验,用心呵护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李云华说,森田疗法主要引导病人“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允许各种想法和情绪感受的存在和发生,并且积极、主动的投入生活,在生活中获得新的体验、感受。她将这项治疗方法应用推广于临床实践中,帮助200多名焦虑症患者缓解了症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改善了居民的心理健康水平。
医教:网络科普的生动实践
“大家好,欢迎来到‘李云华好大夫网站’……”视频里的李云华戴着眼镜,满脸笑意,比生活中的她更自信。
为了提供便捷的医学知识,李云华根据短视频简单易懂、快速播放等特点,创建了《李云华好大夫在线》网站,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危险分层”到“糖尿病饮食四大禁忌”,从“甲状腺疾病饮食指导”到“高血压治疗的误区”,265篇科普视频涵盖了老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互联网,患者在家中就能获得健康咨询、慢病管理、网上诊疗等服务,从而实现对慢病患者在社区-家庭间的延续健康管理。
“毕竟还有一些老年人不大会用网络!”李云华还制作10多万字的糖尿病健康教育资料(涵盖糖尿病饮食、运动、药物、并发症、监测、保健6个模块),发放2000余名糖尿病患者手中。
同时,加强社区居民、学校师生紧急情况自救能力,使居民们轻松掌握心肺复苏法、海姆立克急救法、AED的操作技能。李云华经常说,医生做一成,九成依靠自身,让健康教育贯穿始终,鼓励病人去学会自我管理,才是医治的最终目的。
这些义务的劳动占据了李云华工作之余的大部分时间,但是她却乐此不疲。李云华说,做为一名医生,要持续不断地学习,学会爱、宽容、耐心,病人永远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医生和病人永远是共同对付疾病的战友。
“每当病人好转时,那饱含热泪的感谢;每当病人痊愈时,发自肺腑的拥抱;每当病人需要时,‘我相信你’的话语,我就深切地感受到一个医生最大的价值!”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9 1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