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日照日报
本报通讯员 钱玉军 报道
本报讯 近年来,五莲县洪凝街道红泥崖村依托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创新采用“飞地”模式,投资1500万元,高标准建设食用菌出菇基地,共占地45亩,内设48个智能化菌菇生产大棚,以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增效,蹚出一条乡村振兴新路。
“对我们村来说,今后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用产业振兴吸引更多人才返乡,最终实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全面振兴。”红泥崖村党支部书记张守英说。
红泥崖村地处山区,土地贫瘠,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近年来,张守英带领村“两委”干部经过多方考察,最终决定种植食用菌。村党支部领办成立了红泥崖种植专业合作社,重点发展特色菌菇种植。从试种羊肚菌、香菇开始,经过几年的摸索,逐渐实现了种植规模化、管理专业化、发展产业化,现在又发展到种植更高档次更高效益的“黄金耳”菇。在此基础上,尝试形成食用菌产业链,以带动更多的村民就业,也吸引外地投资和返乡人才,形成积聚效应。
该村还是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先行先试者,目前,该村互助养老模式覆盖全村所有75岁以上老人,全村140多位老人每天都能吃上统一供应的热乎饭菜。在红泥崖村示范带动下,全县农村幸福院“长者食堂”实现了所有行政村全覆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4 11: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