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儿女回来又走老人怎么想,你知父母心吗?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2-05 03:3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长沙晚报

儿女回来又走老人怎么想,你知父母心吗?

临床心理科专家剖析当下老年人常见的几种心理现象,提醒家人常回家看看

儿女回来又走老人怎么想,你知父母心吗?

漫画/余宁山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常说家有一老,是全家的“宝”。春节团圆,老人十分开心;节后儿女一走,老人的心落空了,伤感不已,身心疾病可能随之而来。近日,记者采访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主任医师唐秋萍教授时,她表示:“人间重晚晴。儿女们回到工作岗位后,别忘了常打个电话、多抽空回家看看,关心老人的身心健康。”

A 典型案例

爱下棋钓鱼的李爹爹,突然变得郁郁寡欢

78岁的李爹爹,这个春节常在家对着儿孙念叨:“儿孙们长大了,不需要我了,老了不中用,活着就是个累赘。”退休多年,李爹爹平时与朋友们在一起下棋、钓鱼、锻炼身体。一年前下楼梯时不小心摔了一跤,之后行动不便,自然少外出,但自此他变得郁郁寡欢,脾气越来越大,对什么都没有兴趣。

专家提醒:9个信号提示老年抑郁症,家人应重视

“李爹爹因摔伤后行动不便,导致生活方式改变,因而出现情绪低落、兴趣下降、睡眠差、觉得自己是家人的累赘等现象,说明老人患上了心理疾病。”唐秋萍分析,如果症状持续一年左右,对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排除其他躯体原因,可以诊断为老年抑郁症。

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及出现自杀行为等,是老年抑郁症的典型症状。

家人还可留意老人是否出现这9个信号:①做事时提不起劲或没有兴趣;②感到心情低落、沮丧或绝望;③入睡困难、睡不安或睡眠过多;④感觉疲倦或没有活力;⑤食欲不振或吃太多;⑥觉得自己很糟糕或很失败,让自己或家人失望;⑦对事物专注有困难,例如阅读报纸或看电视时;⑧动作或说话速度缓慢到别人已经觉察,烦躁或坐立不安、动来动去的情况更胜于平常;⑨有不如死掉或用某种方式伤害自己的念头。

有时,部分老人会表现出更多的易怒、焦虑及躯体不适的现象,如各种慢性疼痛、腹胀、恶心、胸闷、心悸等;也可以有认知功能减退的表现,如记忆力下降、脑子不好使,有睡眠问题的概率比年轻人更高。

家里老人有以上现象,建议家人尽其所能多与老人联系、沟通,关心他们的生活,建立相互理解、支持的家庭氛围;多安排老人开展有助于培养兴趣和增进人际交往的活动,如父母快要退休了,建议他们去做些快乐的事情。如果父母已经出现症状,要鼓励老人去看医生。

B 典型案例

老伴患病去世,王娭毑孤独抑郁自责

73岁的王娭毑性格内向,患有高血压病、冠心病多年。去年12月底,老伴因高血压、糖尿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而不幸去世,忙于工作的儿女为了让母亲得到更好的照顾,便将其送到老年公寓。随后,王娭毑在老年公寓感到很孤独,闷闷不乐,认为没有留住老伴而觉得有罪,常一个人自言自语:“老伴走了,我一个人怎么活……”老年公寓的工作人员建议其家人常来看看老人。

专家提醒:居丧反应持续超6个月影响生活,应就医

“王娭毑在老伴去世后,出现明显的悲伤情绪,甚至有些抑郁、自责,情绪行为与平常不同,医学上称作居丧反应。”唐秋萍表示,这种居丧反应,在性格内向、居丧后缺乏亲人陪伴的个体中会更明显。居丧反应是面对自己所爱、所敬重的人离去而出现的一种自然而然的反应,但每个人居丧反应持续的时间、感受到的强度不一样。

比如,有的表现出强烈的悲伤;有的对亲人逝去的事实表示否认,无法接受事实;还有的可能觉得生活失去了意义、目标,变得敏感而多疑等。

居丧反应通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有否认反应,或情感麻木、呆滞等,或认为不存在。第二阶段以情感表现为主,包括悲痛、焦虑、烦躁、愤怒等。第三阶段为恢复期,逐渐接受亲人离世,生活回归到正常,症状逐步缓解。

其实,生离死别是人之常情,正常的反应是有必要的,不仅可帮助居丧者与逝者进行告别,还可帮助个体学会如何与悲伤相处,以便在未来更好地生活。正常情况下,居丧反应持续时间不超过6个月,若持续时间延长,程度非常严重,以致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或存在自杀等风险,应及时就医。

同时,对慢性疾病多、性格内向、家庭收入较低、对亲人去世缺乏心理准备的老年居丧者,应多提供关爱和帮助。比如,多些有耐心的陪伴,观察其情绪变化,帮助其完成家务劳动等;多倾听其感受,“认同其痛苦”,让其对逝去亲人的思念表达出来;鼓励投入新的生活;必要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C 典型案例

十分钟内,张娭毑五次问儿女“几时再回来”

68岁的张娭毑,除患有高血压病外,身体其他方面还好。但今年春节期间,儿女发现母亲每天昏昏沉沉,老是丢三落四,特别是容易忘记刚发生的事,十分钟内五次问儿女“你几时再回来”,对几十年前发生的事情却记得清清楚楚,这让儿女常认为母亲的记忆并不差。然而,张娭毑为一些小事而莫名地流泪、伤心,这令儿女们放心不下。

专家提醒:预防阿尔茨海默病,想办法让脑细胞更强健

“张娭毑表现出的记忆障碍,是典型的阿尔茨海默症。”唐秋萍介绍,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持续性、不可逆的智能衰退为主要表现,主要有记忆障碍、视空间功能障碍,如外出后找不到回家的路,以及暴躁、易怒、自私、多疑等人格方面的改变。

该病呈现七个阶段的发展变化,分别是无症状,以及轻微、轻度、中度、重度、严重、极严重认知功能减退。无症状阶段未出现明显记忆下降,且在与医疗人员沟通时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疾病进展,可能会忘记熟悉事物的具体位置、忘记熟悉的词语或名字、遗失物品或将物品放错地方、记不清近期发生的事情、记不清季节和日期,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忘记配偶名字,甚至丧失言语功能、生活不能自理、小便失禁等。这种疾病进展缓慢,从最初的无症状,到发展为极严重认知功能障碍,通常有8~10年。

“想办法让脑细胞更强健是预防此病的主要思路。”唐秋萍建议,45岁前多接受一些教育、多参与益智活动;45~65岁期间,通过控制危险因素如尽量避免听力下降、脑外伤、高血压、饮酒和肥胖的发生,可有效降低患病风险;大于65岁,需要警惕抑郁、吸烟、社交隔离、缺乏锻练、糖尿病等;早发现,早干预,多参与社交活动、有意识地多做动脑筋的事,能提高后期的生活幸福指数。此外,家庭成员越了解阿尔茨海默症及其对患者的影响,越能对患者提供帮助和支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5 05: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老人如何预防老年痴呆?做好三件事,哪怕做到一个儿女也放心了
阿尔茨海默氏病,又称AD,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老年性痴呆,患者的孩子们除了要照顾老人,还要考虑其他一些问题:他们会不会在未来也患上这种病。至于老年痴呆症(AD)是否会遗传给子孙后代这
2024-12-02 08:56:00
老年人“春节心理病”不可忽视
...出现近期记忆丧失、性情发生巨大转变、说话词不达意等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症状。如果发现症状,要及时陪伴老人就医,真正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从而减缓脑退化的进程,延长老人能够生
2024-01-30 06:06:00
父母双双确诊阿尔茨海默病.儿子方红权租房照顾 父母
陕西西咸新区年逾八旬的方家老两口均查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儿子方红权每天悉心陪护却经常被父母认成“邻居”为记录父母所剩不多的记忆他将和老人“斗智斗勇”的日常拍摄成视频分享在网络上引来
2023-02-05 11:07:00
胶州钟明波:孝老爱亲不言苦 铁肩撑起一片天
...药维持,且因白内障致右眼失明、左眼看不清楚,并伴有阿尔茨海默病,生活几近不能自理。妻子王瑞英,精神方面有欠缺,无法理家,洗衣做饭、料理孩子,全靠钟明波一人承担。略显沉重的家庭
2024-04-23 12:04:00
失智老人犯糊涂 少讲道理多共情
...少之又少失智老人犯糊涂 少讲道理多共情“家里有个患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真难啊!”此前,31岁河南女子面对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父亲,绝望地感慨着。这个视频撕开数千万人的隐痛。据国
2024-03-18 13:35:00
“承诺相伴到老就会践行誓言” 合肥八旬老人12年不离不弃照顾患病妻子
...熊毅老人指着床上78岁的老伴如此说道。从2013年老伴确诊阿尔茨海默症以来,熊毅12年如一日,不离不弃悉心照料,践行着终身伴侣,相伴到老的誓言,在小区内传为佳话。熊毅照顾卧床
2025-07-07 21:11:00
帮办·说法 | 高龄老人被护理院拒收后不久身亡,家属能据此索赔么?
...入住护理院被拒后老人身亡夏阿婆是一名高龄老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等疾病多年。2021年初,为了妥善照顾夏阿婆,让其安度晚年,夏阿婆的子女张俊等人,到某护理院考察和沟通了夏阿婆的
2023-02-14 18:19:00
3月24日,一位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八旬老人独自乘坐公交车,却忘了在哪里下车,多亏公交司机郝鹏飞及时发现,帮助她联系到了家人,家属赶到停车场接到老人并表示感谢。当天上午,郝鹏飞驾驶
2024-03-25 20:55:00
真正的孝顺,不是儿女回家陪父母吃顿饭,而是做到这一点
...可是,她的孝顺又特别浮于表面,就像我们身边的许多做儿女一样,认为每个星期回家陪父母吃顿饭,顺着父母,不让父母担心就是孝顺。当然,这些行为都是儿女孝顺父母的体现的,但是如果孝顺
2023-06-22 16:22: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滨州市中心医院多学科协作,助力复杂肿瘤患者康复出院
64岁患者秦大娘绝经10余年,4个月前出现阴道持续流血伴尿频尿急,于近日到滨州市中心医院妇科一病区就诊。张琴主任结合其病史及超声提示“宫腔内占位性病变”
2025-10-14 14:57:00
院内首例!齐鲁医院甲状腺外科完成一例经颈入路腔镜辅助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
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通外科甲状腺外科在学科带头人曾庆东教授和主任吕斌教授、副主任李鲁传教授的指导下,盛蕾副主任医师和石金源医生凭借精湛技术与创新思路
2025-10-14 12:33:00
东城中医医院柴雨欣:小儿抽动症——针药结合,让“小风车”转得更稳
柴雨欣,执业医师,出诊时间:每周二、三全天,周日下午。擅长针药、推拿结合治疗:小儿抽动症及相关情绪问题,小儿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
2025-10-14 09:58: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李秀忠:月经不调的中医治疗方法及要点
李秀忠,北京中研集团东城中医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0余年。每周三、周四全天出诊。善于治疗小儿脾胃失和
2025-10-14 10:58:00
东城中医院特聘专家李秀忠:中医调理孩子脾胃的“私房笔记”
李秀忠,北京中研集团东城中医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0余年,每周周三、周四全天出诊
2025-10-14 10:58:00
孩子一直咳不停,可能是这种疾病在作怪
小明(化名)今年4岁,从三个月前开始咳嗽,起初只是偶尔几声,妈妈以为只是普通感冒,没太在意。没想到这咳嗽就像“赖”在了孩子身上
2025-10-13 11:09:00
“贴”心守护健康,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开展中药贴敷小儿绿色疗法
每当季节变换,或是小家伙们一时“贪嘴”,咳嗽、喘息、腹痛、腹泻这些“小麻烦”便常常不请自来。看着宝贝难受,家长更是心疼不已
2025-10-13 14:01:00
2025全身美白沐浴露TOP9!实测28天提亮全身肤色,黄黑皮逆袭冷白皮
据尼尔森《2025 全球身体清洁护理消费趋势报告》显示,超 80% 消费者将沐浴露定义为 “全场景肌肤养护伴侣”,而非单纯清洁工具 —— 其中 56% 用户优先关注 “长效保湿力”
2025-10-13 14:08:00
东城中医医院呼吸科杨道文:健脾护肺为秋冬打好基础
杨道文: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委员、兼任中华中医内科肺系病学会委员
2025-10-13 14:11:00
2025温和抗敏感脱敏牙膏TOP10,温和舒缓不伤牙釉质
据中国口腔护理协会《2025 中国居民口腔敏感与牙周健康报告》(样本量 n=22000)显示,我国 25-60 岁人群中
2025-10-13 15:57:00
守护光明,用科技点亮希望——陶勇医生公益团队在国际盲人节发布公益项目成果
在第42个国际盲人节到来之际,陶勇医生公益团队联合北京善无边社会组织能力建设服务中心以及多家医疗机构,正式发布“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CMVR)早期公益筛查”项目成果
2025-10-13 16:02:00
告别“无效睡眠”,四步提升你的睡眠质量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困惑:明明每晚已经“睡够8小时”了,次日却依感疲惫不堪,甚至比睡眠不足时更累。这一现象背后,是对“睡眠质量”的忽视
2025-10-13 16:04:00
东城中医院特聘专家李秀忠:哮喘的秘密,你了解多少?
李秀忠,北京中研集团东城中医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0余年。每周周三、周四全天出诊
2025-10-13 16:12:00
全国高血压日 | 稳住血压,远离风险!这份“控压”清单请收好
2025年10月8日是我国第28个“全国高血压日”。高血压,这个看似平常的“健康杀手”,正悄然影响着数以亿计的中国人的生命质量
2025-10-13 16:19:00
尖峰眼科:为什么说国产龙晶PR是更贴合亚洲人眼部的晶体植入
当摘镜成为刚需,你是否因角膜过薄无法做激光手术?或因前房深度不足对晶体植入望而却步?现在,中国人自己的“隐形眼内镜”——龙晶®PR人工晶体早已正式登场
2025-10-13 17: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