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超半数市民曾遭遇睡眠困扰 专家助您告别“夜不能寐”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3-21 10:28:00 来源:大皖新闻

大皖新闻讯 “明明睡着了,醒来却像没睡过”“半夜惊醒后再难入眠”“感觉又一次遭遇了‘鬼压床’”…… 很多人可能都有类似经历。3月21日世界睡眠日来临之际,安徽省睡眠研究会青年委员会常委、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睡眠障碍科主任医师王胜接受大皖新闻记者采访时介绍,超过50%市民曾受到睡眠困扰。为何“睡个好觉”越来越难?如何科学应对?一起来听听王胜医师为大家解读“失眠那些事”。

超半数市民曾遭遇睡眠困扰 专家助您告别“夜不能寐”

现状:失眠已成为“群体危机”

王胜所在的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是池州市一所二级精神病专科医院。他所负责的睡眠障碍科是以多学科交叉为特色的综合性诊疗科室,涉及内科系统、医学心理学及精神卫生等多领域,特别注重睡眠障碍与精神心理问题的双向评估,既处理由心理疾病引发的睡眠问题,也干预长期失眠导致的心理障碍,形成闭环诊疗模式。

据介绍,仅2024年,该院门诊就诊近3万人次,诊断患有失眠或睡眠障碍的患者数量超过20%,不仅有老人,中年职场人士和青少年群体数量也占比不小。其中还有一定数量的中年女性群体,受激素变化和情绪波动影响,失眠比例高于男性。他们都被各种各样的睡眠问题困扰,不乏一些与失眠抗争了几十年的患者。

王胜认为:“社会压力造成情绪波动加剧、电子设备依赖加深,都导致睡眠问题患者明显增加。” 此外,由于人们普遍对睡眠问题认识不够,或对精神病专科医院有一定的偏见,大家所了解到的数字仅仅只是失眠人群的“冰山一角”。“从《2025年中国睡眠健康调查报告》中的数据来推测,保守估计各地有超过50%的人群曾遭遇过睡眠困扰。” 王胜说。

什么是“睡得好”?王胜描述得很直接:沾床就睡,一觉睡醒,神清气爽,元气满满,这就是睡了个好觉。相反,在床上辗转反侧入睡难,起床后头昏昏沉沉,身体乏力,无精打采,就是睡眠出了问题。“不过偶尔失眠并不是病症,当睡眠紊乱每周至少发生三次并持续一月以上,且影响到白天正常活动时,才可称之为‘失眠症’,需引起重视,必要时应当寻求医生帮助。”

从专业的角度分析,从脑电图上看,脑电图的起伏达75微伏低频波(熟睡时的典型脑电波)被称为“慢波睡眠”,“慢波睡眠”在睡眠周期中占比较大,睡眠体验感会比较好。同时,慢波睡眠也有利于促进生长和恢复体力。

王胜表示,很多人认为睡够8小时就是健康的睡眠,但事实并非如此。睡眠时长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不同年龄段的人对睡眠的需要量也不尽相同。随着年龄增加,深睡眠减少,浅睡眠比例增加。“总体来说,睡眠时间在一个区间范围内都是正常的,强求每天一定要睡8小时反而增加心理压力引发焦虑,进而影响睡眠质量。”

超半数市民曾遭遇睡眠困扰 专家助您告别“夜不能寐”

释疑: “鬼压床”到底怎么回事?

记者采访时,池州市民李先生来到睡眠障碍科找到王胜求助。李先生介绍,自己每个月总有一两次在刚入睡时感觉眼前有人影在靠近,当其准备起床应对时,全身不能动弹,就像是被“鬼压床”了一样,“十分害怕,好一会儿才缓过来”。

王胜在诊疗中告诉李先生,他的症状在睡眠医学上属于一种“睡眠瘫痪”,该症状与生活压力有关,多发于青少年以及年轻人群体中。“有不少人都有过‘鬼压床’的体验。主要还是要合理调节压力,健康睡眠,如果频繁出现‘鬼压床’,一定要及时过来接受治疗。”

据介绍,在诊疗中,医生首先会通过分析患者的易感因素、诱发因素和维持因素来判断失眠症状的形成和维持机制,是单纯的失眠还是由其他疾病引发的睡眠问题。有些失眠问题属于急性失眠,一般为一个月以内,如高考期出现焦虑导致的失眠,这种情况下一般不会考虑用药物干预。如症状很严重,连着几天整晚睡不着,那医生会考虑用小剂量安眠药辅助睡眠,帮助患者度过应激阶段。“很多患者谈安眠药色变,害怕药物的副作用和依赖性,但只要严格遵照医嘱服用,安眠药远比失眠所造成的危害小得多。”

除了社会压力造成失眠以外, 还有不少人宝贵的睡眠时间被各种电子产品所夺走。王胜介绍,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本身有蓝光,会让本该进入休息状态的大脑接受持续的刺激,影响大脑褪黑素的分泌,“越看越兴奋,越兴奋越睡不着”,从而导致睡眠质量下降,此外,饮酒、睡前暴饮暴食、剧烈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造成失眠。

据介绍,患者处在急性失眠阶段时,应当学会及时释放压力,调整工作节奏,如果自己解决不了睡眠问题,那就要及时就医,求助医生确定干预方案。“如果放任下去,急性失眠就会转化成慢性失眠对人体造成的不利影响更大,治疗周期也会更长。”

长期失眠会对人体造成诸多不利影响。特别是发育前儿童睡眠不好,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就会影响生长发育,比如长不高等。老年人长期睡眠不好,免疫力会下降,记忆力下降,更容易罹患疾病,老年痴呆的发病率会增高;成年人也会因为长期失眠而更容易衰老,开车容易出现分心分神,同时还会带来工作效率下降,甚至会出现高失误率。

王胜介绍,针对长期失眠的患者,医生在诊疗阶段会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三种方法综合干预。“从临床来看,只要我们解除了失眠的诱发因素和维持因素,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后睡眠质量都能得到显著改善。”

超半数市民曾遭遇睡眠困扰 专家助您告别“夜不能寐”

图片由AI设计

建议:医生支召如何“睡好觉”

“抛开外界诸如噪音、光污染等环境因素,要想拥有好睡眠离不开好心态和好习惯。”王胜建议,睡眠要和卧室、床建立单一的强联系,只有感到明显困倦后才上床休息,如果睡不着就起来,去另一个房间。“到了卧室就有困意,上床就是睡觉,要培养这样的条件反射。”

改善睡眠质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更加合理地支配时间,慢慢培养睡眠习惯,才能看到效果。王胜分享了几个助眠小技巧:

无论前一晚睡了多久,是否熬夜,尽可能在基本固定的时间起床,不要赖床或睡回笼觉,周末也不要相差过大;

只需睡到第二天能恢复精力即可,不要过多强求睡眠时间的长短;

白天可以休息,但不要躺下或打瞌睡;

卧室光线宜暗,建议拉上窗帘,关灯睡觉;

睡前用热水泡脚15-30分钟;

睡前通过冥想或深呼吸,让思绪自由发散;

午睡控制在半小时左右为宜;

平时增加运动量等。

心情不好?先睡一觉!焦虑烦躁?先睡一觉!精神内耗?先睡一觉!王胜呼吁,您不妨今晚就从一个小改变开始:放下手机,提前1小时关灯。在世界睡眠日之际,愿每个热爱生活的你都能告别“夜不能寐”,拥抱“沾床就睡”的治愈夜晚。

孟智超 大皖新闻记者 朱春友

编辑 许正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21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新泰市人民医院组织多学科联合开展世界睡眠日义诊活动
3月21日,新泰市人民医院开展“健康睡眠,优先之选”世界睡眠日多学科义诊活动。此次活动为提高公众对睡眠健康的重视,普及科学睡眠知识,改善睡眠质量,助力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义诊活动吸
2025-03-22 10:12:00
健康义诊,专家支招助你好“眠”
本文转自:半岛都市报为提高公众对睡眠相关疾病的认知度和重视度、普及睡眠知识、关爱睡眠障碍患者,2024年3月21日,在第24个“世界睡眠日”,青岛市市立医院莱西市医疗集团人民医院
2024-03-29 00:10:00
守护健康睡眠,中医护航在行动
江南时报讯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为进一步普及睡眠健康知识、推广中医特色疗法,苏州市相城区中医医院在门诊大厅举办"健康睡眠,优先之选"主题义诊活动。现场针灸康复科、心脑病科、肺
2025-03-26 14:45:00
睡眠呼吸暂停仅15%患者就医
...天精神萎靡”,失眠的痛苦让许多人深有体会,另一种常见睡眠障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则被称为“隐形杀手”。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睡眠医学中心睡眠医学
2024-03-22 00:08:00
2025年世界睡眠日服务基层活动在日照启动,专家助力健康睡眠
...日报日照融媒体中心见习记者 邹慧3月15日上午,由中国睡眠研究会、山东省神经科学学会睡眠医学分会主办,日照睡眠医学研究中心、日照医养医院承办的“2025年世界睡眠日·健康睡眠
2025-03-16 14:48:00
别不拿打呼噜当成病!滨医附院专家提醒您打呼噜也需要警惕
通讯员 张莹莹打呼噜是很多人存在的一种睡眠现象,医学术语叫“鼾症”。不少市民存在一种认识上的误区:打呼噜就是休息得好、睡得很香。但事实上,经常性地打呼噜也不容小视,同样可能是一种
2024-06-05 05:33:00
保持好习惯好心态  有助于你睡好觉
本文转自:南宁晚报世界睡眠日,广中医附属医院东葛院区义诊引来众多市民咨询保持好习惯好心态 有助于你睡好觉市民在义诊活动现场向专家咨询■本报记者凌剑伊 文/图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
2024-03-22 05:47:00
荣成市康宁医院:专家进社区 守护健康睡眠
...市康宁医院挺身而出,展开了一场帮助市民重拾好眠的“睡眠保卫战”。为满足睡眠障碍或相关心理疾病患者的诊疗需求,近三个月以来,荣成市康宁医院积极联合社区、各基层医疗机构,举办专题
2025-03-24 16:49:00
...闽南日报本报讯(记者 杨婉真)近日,漳州市第四医院睡眠康复中心接诊了不少“阳康”的来访者,来访者表示“阳康”后睡眠质量不好,甚至出现失眠问题。睡眠康复中心主治医师卢思琪介绍,
2023-02-27 03:1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贵州商品出口竞争力持续增强 省社科院发布2025年上半年贵州重点出口产品相关报告
9月10日,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正式发布《贵州重点出口产品商情监测(2025年上半年)与预测报告》,系统梳理了2025年1-6月全省外贸进出口情况
2025-09-10 23:15:00
参与网络答题 共筑枣庄辟谣防线
大众网记者 武甜莹 枣庄报道2025山东网络举报辟谣宣传周枣庄市活动已开启,只需识别海报上的二维码,就能参与答题。快来参与吧,一起成为网络辟谣小能手,为营造健康、清朗的网络环境贡
2025-09-10 23:51:00
听说了吗?最近不管是爱喝酒的,还是不爱喝酒的人都去酒博会了。9月9日至13日,第十四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在贵阳举办
2025-09-11 00:18:00
今天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让我们深情地道一声:“老师,您辛苦了!节日快乐!”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在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
2025-09-11 02:54:00
9月10日,第十四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2025世界酒业发展峰会在贵阳隆重举行。逾200位来自国内外的酒类行业领军企业代表
2025-09-11 04:59:00
聚焦酒博会|西班牙酒庄庄主盛赞贵州白酒,称其最爱是茅台
9月10日,第十四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2025世界酒业发展峰会在贵阳举行。逾200位来自国内外的酒类行业领军企业代表
2025-09-11 03:56:00
“霞客行”:再访万峰林
当数字化浪潮将整个世界浓缩于方寸屏幕,当“打卡式旅行”成为时代热潮,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我们对旅行的向往?380多年前
2025-09-11 01:20:00
教师节,向所有老师致敬
从孔子“诲人不倦”的儒家仁爱到黄炎培“双手万能”的实干精神再到张桂梅坚守讲台的不懈坚持教育的长河在中国大地上奔流不息有教无类
2025-09-11 01:51:00
女童心跳呼吸骤停倒地 枣庄休假医生鞠文彬秒变“急救员”
大众网记者 张砚 通讯员 刘胜 枣庄报道近日,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一病区鞠文医生彬正在哈尔滨中央大街休假时,忽然听到前方数十米处有游人呼叫
2025-09-10 23:59:00
当即墨古城的游客们通过AR技术“穿越”到田横五百士的悲壮场景,与历史人物“面对面”感受忠勇精神;当滨州市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内
2025-09-10 17:13:00
平度市人民医院精准放疗 重获新“声”——一位七旬下咽癌患者的求医之路
鲁网9月10日讯(记者 潘亚妮 实习记者 刘悦)在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肿瘤治疗领域正悄然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特别是精准放疗技术的应用
2025-09-10 17:17:00
当九月的桂香漫过校园围墙,当粉笔灰染白又一批青丝,我们迎来又一个教师节。三尺讲台前,那双托起无数梦想的手,仍在黑板与课本间书写永恒
2025-09-10 17:17:00
东南网龙岩9月5日讯(通讯员 张思颖 梁丽珍)近日,一位陈姓客户来到工行龙岩东方支行,表示自己父亲有一张卡这个月到期。大堂经理拿过一看原来是代发工资单位工资卡
2025-09-10 17:17:00
贵州杂技剧《脊梁》全国巡演即将启幕
9月10日,当代大型杂技剧《脊梁》全国巡演新闻发布会在贵阳召开。会上介绍,当代大型杂技剧《脊梁》全国巡演将于9月12日在六盘水市凉都大剧院正式拉开帷幕
2025-09-10 17:21:00
东南网龙岩9月10日讯(通讯员黄俊榕)“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冒着大热天上门来帮忙,不然这存折密码的事儿真不知道要耽误到什么时候
2025-09-10 17: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