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王 中
“专创融合”作为一种全新教育理念,是指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培养出以专业知识、技能为基础的,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高校设计类专业隶属于艺术学门类和交叉学科,囊括不同的专业方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新文科背景下,应借助“专创融合”教育,培养应用型、创新型设计人才。
面对产业转型带来的挑战,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设计类专业以“艺科融合”“专创融合”“产教融合”的理念,探索艺术与科技结合、专创教育结合、理实教学结合、产学结合的“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递进式专创融合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直接影响着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程度,关乎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对此,高校应构建着重培养创新意识与思维、创意知识与技能、创新创业能力的递进式专创融合课程体系,优化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第一阶段为针对大一年级学生的初级基础课程。以课堂为主阵地,开展必修类设计学科和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教学。第二阶段为针对大二年级学生的中级项目课程。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社会市场情况,开设设计类和创新创业选修课程。同时,组织设计类专业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等,增强学生设计技能与创新创业能力。第三阶段为针对大三、大四年级学生的高级实践课程。通过以赛促学、科创融合、校企合作等途径,为设计类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了解及参与不同岗位的生产实践。
组建双师型专创融合教师队伍
高校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引导者、实践者,其综合素养影响着高校设计类专业专创融合成效。高校应采用内培外引相结合的方式,组建双师型专创融合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和整体素质。
一方面,以内培提高教师专业素养。高校应组织开展专门针对设计类专业教师的创新创业培训活动,鼓励教师深入企业一线进行实地调研、参加孵化创新企业实践等活动;支持教师申报科研项目、教学教研项目等工作,激发设计类专业教师提升素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一方面,以外引完善教师队伍结构。聘任校外创业导师,如优秀企业家、行业专家、风险投资人等,与校内教师协同育人,共建师德高尚、技艺精湛、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搭建实践性专创融合教育平台
现阶段,部分高校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可使用的创新创业空间、基地,取得了较大进展。高校应基于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重构设计类专业专创融合实践平台,助力专业教学的高效发展与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落地。
高校可搭建专业、学院、学校、企业四级联系的专创融合实践平台,推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在专业层面,建设“创业大讲堂”、“创新创业模拟活动”、导师工作室、工作坊等平台;在学院层面,成立设计创新中心、设计研究中心,搭建成果展示平台;在学校层面,利用省级与国家级的双创平台、教学与科研平台;在企业层面,搭建双创孵化基地、众创空间等平台。通过这些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各类项目,激发学生学习与创新创业热情。
制定多元化专创融合评价机制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设计类专业进行专创融合教育改革已是必然趋势。为保障高校设计类专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有效实施,应构建多元化的专创融合评价机制。一是丰富评价内容。在构建专创融合评价机制时,要始终明确其功能定位,不应只关注学生在创新创业大赛的申报项目与获奖数量等产出性评价,更要关注其在设计类专业学习中所养成的创造性思维、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等综合性评价内容,正确发挥评价的诊断与激励功能。二是创新评价方式。教师可采用档案袋的形式,记录学生创新创业过程,结合学生专业学习表现,运用质性与量化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保障评价的科学性与全面性。同时,对于学生日常所参加的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将其转化为学分,融入综合性评价中。
(作者系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副教授;本文系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应用型高校设计类专业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研究与实践”〈2020793〉研究成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2 09: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