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照顾瘫痪公公六年无怨无悔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02-09 06:1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南湖晚报

照顾瘫痪公公六年无怨无悔

身边的好人

她为老人送上安心的晚年,给这个好儿媳点赞!

N晚报记者 王卫国 通讯员 江颖磊

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在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言传身教中传承发扬。在嘉兴经开区城南街道姚家荡社区,有一位嫁来的媳妇,把公公当作自己的亲生父亲,悉心照料因病卧床的公公,六年如一日,成为社区居民学习的榜样,她的名字叫李友珠。

照顾瘫痪公公一丝不苟

提起家住长新公寓四期的李友珠,居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称她为“最好的儿媳妇”。李友珠,1974年出生,安徽人,与丈夫结婚以来,夫妻恩爱、家庭和睦。

2017年3月,李友珠的公公突发脑梗瘫痪在床,日常饮食和生活起居都离不开人,婆婆又去世多年,李友珠就像照顾孩子一样忙前忙后,承担起了主要护理任务,每天喂饭、处理大小便。作为媳妇照顾公公,李友珠一开始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公公也觉得别扭,慢慢地,两个人少了公媳间的“别扭”,多了亲人间的“血缘”。

常年伺候难痪的公公,只有亲身体会才能尝尽其中的酸甜苦辣,喂饭、擦身、穿衣、伺候大小便这些都是每日必须做的。为了防止老人生褥疮,时常翻身也少不了。老人吞咽困难,每餐要特意熬煮,为了让公公吃得营养健康,好好补身体,李友珠还要想方设法给公公换着花样做饭做菜,蒸米糊、煮馄饨、煮烂面条等。老人行动不便,不能去理发店理发,李友珠就自己给他剪,刚开始剪不好,现在已经很熟练了。最难办的是老人大小便失禁,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尿湿弄脏了床褥,多的时候一天要换七八条裤子,即便冬天用了纸尿裤,也经常会弄脏。

“公公这辈子不容易,老了遭受病痛瘫痪了,当晚辈的没理由不好好照顾,谁都有老的时候。”李友珠说,公公瘫痪后,每天夜里她都和丈夫去帮他翻身,给他按摩身体;白天怕公公无聊,就打开电视陪老人看,空了读读报纸讲讲身边的故事给他听;不下雨,她和丈夫空着就会推着老人出去走走。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更何况是儿媳妇,但她硬是咬牙挑起了这个重担,冬去春来已经六年,儿媳李友珠照顾瘫痪的公公从不嫌脏喊累,毫无怨言。在她精心照顾下,公公的被褥整天干干净净,从头到脚也都是干净整洁的,每当亲戚朋友来看望时,公公都会流着泪激动地说一句,虽然命运不好,但孝顺儿媳好,自己很满足了。

一边是离不开人的小店和刚出生不久的孙女,一边是时刻需要人照料日常起居生活的公公,日子过得连轴转,丈夫深知李友珠的不容易,两人相互体谅,一同扶持,生活仿佛也没那么难了。

言传身教影响孩子

李友珠只是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但她质朴、乐观,为家庭撑起了一片天。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烦心事,她从不在老人和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她面对老人和孩子时永远是一张笑脸。在母亲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影响下,李友珠的儿子从小就学会了孝顺与友爱,每次放假回家,他总是先去看望爷爷,和爷爷聊聊天,全家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孝道的含义。

李友珠对公公的孝心赢得了社区居民的广泛称赞,而她总是淡然回应:“哪有什么好不好,都是应该做的,老人家为我们辛劳了一辈子,现在他需要照顾了,我们必须尽心尽力。”朴实的语言饱含着最纯粹的情感,孝敬老人,与丈夫相濡以沫,用真诚去关怀身边的人,她用实际行动感动了许多人。

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件事能体现出个人的品质。寒来暑往,李友珠用无私的爱,填补了血缘的鸿沟,她用平凡质朴的行动为老人送上了一个安心的晚年,也给“孝”字注入了完美内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9 07: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15年,儿媳孙文珠孝心孝行不变
...,也是远近闻名的孝亲好儿媳。今年56岁的她,连续15年无怨无悔地照顾因中风瘫痪在床的公公,数十年如一日地细心护理,在邻里间传为美谈,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党员的高尚情操,瘦弱
2023-05-05 06:23:00
“您儿子不在了,我就是您女儿”
...转自:合肥日报“您儿子不在了,我就是您女儿”好儿媳无怨无悔照顾生病公公二十多年杜宗雲是长丰县杜集镇杜集社区居民。1999年,丈夫因病去世,她毅然决然地撑起了整个家,二十多年如
2024-03-14 01:43:00
山东好人|潍坊诸城王荣臻:再婚仍照顾公婆,为患癌婆婆养老送终
...,王荣臻为老人办慢性病证,按时买胰岛素、陪床照料,无怨无悔,公公住院期间除了身体的疼痛,更多的是自责,总是说:“家里的事我不仅没给你帮上忙,又来拖累你,真是过意不去。”而王荣
2023-07-13 08:14:00
巢湖:孝老爱亲好儿媳,真心筑起温馨家
...勇喜结连理。婚后胡勇外出工作,日子虽然清苦,但凌玲无怨无悔地替丈夫挑起了持家的重任。婆婆早年身体不好,发病严重时还要住院治疗,凌玲不仅将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还总是慰藉老人的情
2024-06-13 11:05:00
因为有爱有担当,没有血缘关系又如何?阜阳戎成秀数年如一日一人照料四人
...照顾4个生活不能自理家人的重担,用无微不至的孝心、无怨无悔的爱心和从不言弃的耐心,重新点燃了这个苦难家庭三代人的希望,让母女爱、夫妻情和“父女”恩有了更深、更宽的内涵。为母则
2024-03-06 15:55:00
贵州松桃||符自慧:十年如一日孝敬公婆无怨无悔
...婆总是满眼怜惜和心疼。“多年来,她为了这个家,一直无怨无悔的付出,更不分昼夜照顾我妈,吃了不少苦,千言万语都不足以表达我对她的感激之情。”丈夫冉克隆由衷地说,儿子和女儿又分别
2025-02-07 16:17:00
高彩艳:愿做一束光,温暖自己照亮他人
...。作为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她悉心照顾独居姨妈多年,无怨无悔;她如亲人般赡养呵护没有血缘关系的同村老人,演绎平凡人的“大爱”;她20年如一日孝老爱亲,传递真情奉献的最美家风,撑
2023-11-30 09:28:00
好媳妇二十载无悔照顾公婆
...家里卫生,做饭,样样不落。二十余年来,她一直无微不至、无怨无悔地侍奉着先后脑出血生活不能自理的公公、婆婆,用孝、用爱撑起几经风雨的家,诠释着人间最美的真情。2000年,周贵青
2023-06-02 01:19:00
用真爱撑起“残缺天空”—记郯城县高峰头镇蒲汪村好媳妇侯丕娟
...,家里的事交给我吧!”婚后的日子虽然清苦,但侯丕娟无怨无悔地替丈夫挑起了持家的重任。婆婆卧病在床,每天都要洗衣喂饭、擦洗身子;公公病情时好时坏,有时乱发脾气,侯丕娟总是用笑脸
2024-05-09 14:43: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孤灯下的永恒守望——诗人浪子文清的精神坐标
当城市霓虹以刺眼的光芒吞噬最后一缕星光,当数字化浪潮用虚拟的喧嚣模糊灵魂的轮廓,仍有这样一位诗人,以孤勇为盾,以笔墨为剑
2025-11-03 15:12:00
【视评】亲人追思会上,出格表演不合适
文字/ 金妮视频/陈久菊编辑 李海钦二审 伍少安三审 马刚
2025-11-03 18:36:00
男子称电动车被错骑儿子还被撵下车 当事人:借同事车取快递回去锁车时才发现骑错
大皖新闻讯 11月1日,在山西晋城高平市街头发生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男子高先生(化姓)从快递点取完快递回到路边,发现自己的电动车不见了
2025-11-03 12:06:00
寻子三十年 终于等到这一声“爸爸”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你们辛苦了,找了我30年!”当电话那头传来这句问候时,60岁的梁三寿生再也忍不住泪水。这位父亲
2025-11-03 08:24:00
孝心暖乡邻:万家庄村“好媳妇”周娟用行动诠释超越血缘的亲情
鲁网10月31日讯在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万家庄村,提起周娟的名字,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作为儿媳,她以数年如一日的坚守
2025-11-01 09:20:00
外卖小哥“耳尖”识电诈 保住女子12万元孩子读书钱
南报网讯(通讯员秦公轩刘叙麟记者王茸)近日,一名外卖小哥在送餐途中,听到一名女子在打视频电话,对方疑似教她如何转账,热心的外卖小哥赶紧报了警
2025-11-01 09:44:00
【天眼快评】女儿为留学欲卖病父唯一住房,一纸判决见温度
10月29日,《南方都市报》报道了一则由广东珠海香洲法院审理的家庭纠纷案件。2008年,小美的父母购入一套房产,两年后登记在时年仅6岁的小美名下
2025-11-01 19:44:00
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分享润初心 文字力量伴成长
鲁网11月1日讯10月28日,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团队的各位老师们齐聚一堂,将教学里的细碎故事、教育中的点滴思考,融进阅读的时光里
2025-11-01 20:41:00
“黄昏恋”她向他大额转账 这样的借款,可讨回吗?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珺 通讯员 海法宣)“恋爱期间钱款来往需谨慎。”这话不只对年轻人适用。厦门中院近日二审判决的一起因“装修垫资”引发的老人恋爱金钱纠纷案
2025-10-31 08:16:00
每天3块钱买的保险,出事了到底管不管?丨“法式”生活
大河网讯(记者 宋向乐)每天接单前被扣3块钱,说是买了保险,真出事了,到底能不能赔?本期“法式”生活,我们通过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审判的一起保险纠纷案件
2025-10-31 11:02:00
珍爱网:原生家庭不是枷锁,爱也可以被重新定义
都说家是每个人的避风港,在最需要的时候总是能够给予温暖和爱,让我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可原生家庭的情况不同,对每个人的影响也不同
2025-10-29 14:31:00
东湖评论:别让“老漂族”的爱,漂在孤独里
桂香起,又重阳。这个承载着敬老与思念的节日,再次将“老漂族”的身影带到我们面前。他们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故土,跟随子女来到陌生的城市
2025-10-29 15:52:00
护理“小白”到养老“专家” 爱心女孩践诺“归巢反哺”
近日,2025 年第三次 “中国好人榜” 发布活动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举办,我省王志刚、李少全、张伟建、赵丹丹、赵君芳
2025-10-29 17:02:00
孩子满口“包的”?家长别慌! 老师支招:无需刻意禁止
大皖新闻讯 “包的”“因为我善”“我勒个豆”……中小学生张口就来的网络热梗,成了家长们的“理解难题”。有家长因听不懂而焦虑
2025-10-29 19:37:00
十五载相守 为爱续航
鲁网10月28日讯十五年前,泰安高新区北集坡街道魏家洪沟村的村民周仁华突发重病,医生给出的“植物状态”诊断,如晴天霹雳劈碎了这个普通家庭的安宁
2025-10-28 15: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