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刘伯温的传闻有多神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25 11:1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刘伯温有多厉害,他在死后的墓穴中放了一样东西,居然能吓退前来挖墓的皇帝,作为大明朝最有名的军师,刘伯温可谓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更有传言到他可以预测未来,猜测国运。在刘伯温病逝之后,刘家人按照他生前的意愿,将其葬在乡中夏中之原,本来自己的得力干将去世了,朱元璋还有点伤心,但就在刘伯温下葬后不久,与其一直合不来的胡惟庸,就跑到朱元璋面前嚼起了舌根,这刘伯温是个天才,精通风水玄学。他给自己选的下葬之处一定不简单!

朱元璋的疑心

中国讲究死者为大,此时刘伯温早已入土,朱元璋也不好再挪动什么,但胡惟庸的一句话却坚定了他掘墓的信心,万一刘伯温给自己找的位置是龙穴呢?那他的子孙后代就能受到龙气庇佑,日后可是造反当皇帝的!什么是龙脉?在风水学上,龙脉就是起伏连绵的成形山脉,远远看去,山石拖成了龙的骨架,泥土塑造了龙的身躯,而山上的植被则是龙的鳞片。一座山脉要是想被称之为龙脉,不仅需要天时地利,还要保证后期没有外力干预,这才能保证气脉不绝,保佑龙脉后人积蓄发家。早在千年前中国便讲究风水学,到了明代朱元璋作为一名草根上位的开国皇帝,自然对此类玄学说法更为敏感,在加上之前刘伯温确实帮他干过寻龙点穴的勾当。胡惟庸这话一说,他难免不起疑心,那刘伯温到底有没有算到自己死后这一劫呢?他的墓里又有什么玄机呢?

刘伯温的传闻有多神?

他不仅博古通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能寻龙点穴,斩尽天下龙脉,朱元璋此人极为重权,对于能够威胁自己统治的任何一点苗头都要斩草除根,也正因如此,在朱元璋登基之后,刘伯温便领命出游,替他斩断各地龙脉,刘伯温来到无锡地界之后,发现有一龙脉便故意放出谣言,龙脉山上的泥土可以捏成泥人卖钱,他还找了一大批的能工巧匠。来到无锡传授百姓泥人技艺,有些侍从不理解他的行为,刘伯温解释道,既然泥土是龙脉的古穴,只要让山上的泥土不足以支撑龙脉,那这里就不会滋养大人物。龙脉自然也就废了,但刘伯温此时却犯了一个错,他太过急切,为了快速并彻底地以绝后患,他挖去了山上的泥土,还嫌不够,还想在山脉最关键的地方再挖一口深井。

将这座山脉从中截断,彻底把这条龙脉给赶尽杀绝。但不知是施工过程出了差错,还是触怒了山神,致使神明震怒,施工刚开始没几天就天昏地暗,地裂山崩,他想要斩断龙脉的地方,瞬间直接形成了一座小山,而这座新的小山便是现如今无锡的‘‘产生,’’无锡人经常提到的传说‘‘一夜长产山’’就是来自于此。而刘伯温在无锡留下的泥人风俗也一直延续至今,算是为无锡人民带了点好处,弥补了龙脉被毁的损失。除无锡之外,刘伯温还斩了不少地方的山脉,而正因如此,大明几百年前南方都少有大人物。足以可见刘伯温寻龙点穴的本事,那既然刘伯温如此神通广大,那他又能否算出死后的故事呢?

刘伯温只用了一样东西,就能让千里迢迢前来掘墓的朱元璋大惊失色,将其重新厚葬

老朱是个极其多疑的皇帝,想想看,刘伯温帮自己破了那么多风水,他要是想给自己找一个风水宝地,庇佑后人,那岂不是轻而易举?为了保住大明朝的血脉,就算是再忠心的臣子也不能不防,为了以绝后患。朱元璋带着胡惟庸将刘伯温的墓穴给挖开,可开棺之后,几人却发现刘伯温棺椁里面居然有本书,朱元璋满是疑虑,可等他翻开书之后却大惊失色。连忙下令将刘伯温的棺椁放回原位,重新厚葬,这是本什么书?说来也简单,这本书就是朱元璋自己参与编纂的《大明律》,即《大明律集解附例》是朱元璋以严法治国的利器。

书中正巧有一段‘‘开棺见尸者死’’震慑了前来掘墓的朱元璋,这项律法本意在于约束那些挖木盗洞的流窜小人,可没想到今日却成了刘伯温劝谏朱元璋的工具。刘伯温早在死前就料到了,多疑的朱元璋定会来掘墓,提前就将《大明律》选为陪葬,就等着这一日朱元璋开棺。借此劝诫朱元璋不要滥用帝王权力,事实也确实如刘伯温所料,朱元璋见到《大明律》之后羞愧难当,他最重法度,居然自己视法律无物,懊悔之下,朱元璋只能下令,重新厚葬这位料事如神的军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5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刘伯温斩天下龙脉,为什么却止步长白山
...的影响深远,但在明朝时期,却有一个人在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支持下狂斩天下龙脉,这个人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刘伯温。据说,刘伯温在斩天下龙脉的时候,到了长白山却止步不前,多年来
2024-04-25 10:35:00
刘伯温斩尽天下龙脉,可到了长白山就转头就走:还是保命要紧
...治,奉命斩断全国各地的龙脉,以防止新帝的出现威胁到朱元璋的帝王之位。然而,在斩龙脉的过程中,刘伯温一到长白山就仓皇离开,这究竟是为何呢?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刘伯温斩龙脉的故事
2024-10-16 12:57:00
刘伯温曾斩遍天下龙脉,却为何在看到长白山龙脉后,仓皇逃走?
...诸葛亮虽然传奇,但还只是三分天下。而刘伯温却是帮助朱元璋一统江山,威震华夏。01在刘伯温的那些精彩故事里头,有一件特别吸引人的事儿。这事儿就像是个窗口,透过它,咱们能看到刘伯
2024-09-10 14:04:00
刘伯温斩尽99条龙脉,只剩最后一条,但为什么到长白山却走了?
...龙脉之地的人,才具备“真龙”之气,有能力做大事。像朱元璋、朱棣这样的皇帝便是如此的“真龙”之人。 然而,统治者们并不希望别人也拥有同样的优势,特别是在权力纷争的背景下,如何
2025-05-16 16:06:00
“斩龙狂人”刘伯温:一生斩了多少条龙脉?都造成了什么影响?
明朝有个叫刘伯温的开国大将,朱元璋对他又喜欢又忌惮。刘伯温十二岁就成了秀才,真是个小神童。他读了很多书,什么学问都知道一点,尤其对天文地理、用兵打仗特别着迷,整天埋头研究,乐此不
2024-12-30 09:23:00
朱元璋去挖刘伯温的墓,上面写了什么
众所周知,朱元璋之所以能在元末乱世中最终一统江山,除了他个人能力和魅力出众外,还离不开手下良臣名将的鼎立支持,而其中刘伯温是他成了帝王之业的最大功臣,立下了汗马功劳。刘伯温是个被
2023-05-23 11:54:00
刘伯温斩龙脉为何到长白山就跑了
...想影响所致,去派手下完成这件事的。到了明朝时,皇帝朱元璋更是怕皇位动摇,于是就让派心腹刘伯温去斩长白山的龙脉。刘伯温在到了长白山以后。自己却突然匆忙逃跑了。所有人都疑问这到底
2023-08-12 16:09:00
古代皇帝为什么都喜欢在北方定都
...南方迁往北方的例子也不是没有。这还是要提到草根皇帝朱元璋,朱元璋在率军打败元朝政权后,在南京应天府正式登基,大明王朝也由此建立。但是彼时的南京并不是朱元璋心仪的国都,之后,虽
2023-04-25 16:15:00
刘伯温断言百年家族命运:九代后注定重现辉煌,历史竟奇迹再现
“刘伯温,你竟敢说九代之后刘家必出奇才?”朱元璋冷眼逼问,手中紧攥着刚掐断的龙脉图。刘伯温面色平静,缓缓道:“天意如此,非人力所能改。”朱元璋眉头一皱,心中杀机暗生——他可以封侯
2024-11-18 11:4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
《愤怒的天府》:中国历史版的“战争与和平”
在当代中国文坛,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像宋小武的《愤怒的天府》那样,以如此磅礴的气势与思想深度,重构民族记忆的史诗线索。130万字的三卷本
2025-10-28 14:5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嘉祥岳飞纪念馆楹联
(上联:赤胆忠心照汗青 下联:精忠报国千秋颂)(上联:教子育孙尽栋梁 下联:通义明道真贤母) (上联:上继祖德居县伴朝一代名吏 下联
2025-10-28 19: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