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刘伯温斩尽99条龙脉,只剩最后一条,但为什么到长白山却走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5-16 16:0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夏商周三朝历史悠久,汉魏隋唐的帝王之脉延绵不断,宛如一条大龙,蔓延四方。在过去,那时的社会极其注重君权神授与风水的学说,甚至一花一木、一山一水,都可能被赋予神秘的象征意义,成为国家兴衰的标志。这种文化氛围孕育了“龙脉”这一概念。

刘伯温斩尽99条龙脉,只剩最后一条,但为什么到长白山却走了?

所谓的龙脉,实质上指的是连绵不断的山脉,它们并不具备任何神奇的力量,但在许多传奇故事中,龙脉却成了皇帝与民众心中神秘的象征。在流传下来的故事中,尤其是刘伯温的传说里,便提到他曾为了大明江山的千秋万代,亲自斩断了99条龙脉,以此来确保没有人能破坏大明朝的统治。然而,最后当他来到长白山时,未曾解释清楚的原因下,他选择了放弃斩断这最后一条龙脉,最终这一行为给大明朝留下了无法弥补的隐患。

刘伯温斩尽99条龙脉,只剩最后一条,但为什么到长白山却走了?

那么,刘伯温为何最终选择放弃斩断这最后一条龙脉呢?这一故事究竟又揭示了什么深层的道理呢?从表面上看,龙脉似乎是一种迷信。它并非真实存在的生物,而是那些巍峨高耸、绵延千里的山脉。在古代,由于科学和技术的限制,人类未能充分理解生态与自然灾害的关系,便逐渐形成了对自然的崇拜。那些高耸险峻的山峰,往往被视为神灵的象征,因为它们象征着强大与神秘。

刘伯温斩尽99条龙脉,只剩最后一条,但为什么到长白山却走了?

例如,泰山曾是古人崇拜的山神,甚至这一信仰随人们渡海传至日本。这些山峰就如同人类的信仰对象,成为了他们崇拜的对象。然而,随着农耕文明的兴起,人们上山打猎的机会减少,对于山神的信仰也逐渐转变。尽管山神依旧神秘,信奉的力度却大大减弱。

刘伯温斩尽99条龙脉,只剩最后一条,但为什么到长白山却走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风水学的理论,尤其是在群居和聚落形成的过程中,人们开始总结出一些居住和安葬的技巧与禁忌,而这些也最终成为了风水学的一部分。风水学中,山峰作为人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之一,自然而然成为了讨论的重点,而“龙脉”这一概念就诞生于此。

刘伯温斩尽99条龙脉,只剩最后一条,但为什么到长白山却走了?

“龙脉”并非任何随便连接的山脉,而是一种特定形态的山脉,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查才能认定。在风水学中,寻找龙脉是选择合适墓地或住所的首要任务,因为龙脉代表了该地区的地理优势和舒适度,是风水的基础。因此,龙脉的选择至关重要,是确保一方安宁和和谐的基础。

刘伯温斩尽99条龙脉,只剩最后一条,但为什么到长白山却走了?

但如果龙脉如此有利,为什么刘伯温要斩断这些龙脉呢?答案很简单,皇帝自称“真龙天子”,也就是要借用龙脉来提升自己的地位与权威。在这种思维下,统治者们便开始迷信龙脉,认为只有生于龙脉之地的人,才具备“真龙”之气,有能力做大事。像朱元璋、朱棣这样的皇帝便是如此的“真龙”之人。

刘伯温斩尽99条龙脉,只剩最后一条,但为什么到长白山却走了?

然而,统治者们并不希望别人也拥有同样的优势,特别是在权力纷争的背景下,如何确保自己的统治稳固,便成为了最重要的课题。为了削弱别人可能通过龙脉获得的优势,他们采取了斩断龙脉的方式,切断竞争对手的根基,避免出现“真龙之人”。虽然这种理论显得相当幼稚,但在当时的社会,几乎没有人敢质疑这些迷信的学说,尤其是掌握权力的人。

刘伯温斩尽99条龙脉,只剩最后一条,但为什么到长白山却走了?

然而,刘伯温为何没有斩除所有的龙脉,尤其是为何留下一条长白山的龙脉呢?这一切似乎充满了巧合。长白山这一龙脉的放弃,或许最终成为了大明朝的致命隐患。毕竟,朱元璋和刘伯温在最初并未预料到,长白山这一龙脉会给他们带来如此重大的影响。

刘伯温斩尽99条龙脉,只剩最后一条,但为什么到长白山却走了?

朱元璋,这位从乞丐逆袭为皇帝的历史人物,实际上正是龙脉这种迷信的受益者。为了增强自己与民众的认同感,朱元璋借用龙脉的理论来塑造自己的权威。即使他早年并没有显赫的出身,但通过风水学与龙脉的巧妙运用,朱元璋成功地把自己塑造成了“天命之人”。

刘伯温斩尽99条龙脉,只剩最后一条,但为什么到长白山却走了?

从一个小乞丐到一国之君,朱元璋的成就离不开他良好的眼光与智勇。尤为重要的是,他在年轻时就识得人心,刘伯温便是他请来的谋士之一。刘伯温的才智帮助朱元璋在与陈友谅、张士诚的争斗中取得了胜利,最终完成了大一统。即使在成功后,朱元璋和刘伯温依旧讨论着风水与龙脉的相关问题。甚至,朱元璋曾梦见一条金龙盘旋,而他自己化身为红龙与其激战,这一梦让他更加警觉,开始重视龙脉的影响。

刘伯温斩尽99条龙脉,只剩最后一条,但为什么到长白山却走了?

而刘伯温在梦境解析中,告诉朱元璋,要想保住大明的江山,必须先下手为强,防止将来有“逆龙之人”出现。于是,他开始着手斩断龙脉,尽力消除那些可能威胁到大明的因素。刘伯温的斩龙脉行动耗时巨久,艰难困苦,依靠大量的人力与耐心,逐渐消除了一些龙脉的威力。

刘伯温斩尽99条龙脉,只剩最后一条,但为什么到长白山却走了?

然而,最终的长白山,却因其复杂的环境与不寻常的异象,让刘伯温放弃了最后的操作。或许是天意让他意识到,这一龙脉并非可以随意斩断的东西。经过深思熟虑,刘伯温最终决定保留这一龙脉,也因此留下一段隐秘的历史。

刘伯温斩尽99条龙脉,只剩最后一条,但为什么到长白山却走了?

而后来的历史证明,长白山的龙脉确实影响了大明的命运。尽管大明朝皇权依旧稳固一段时间,但最终,这个曾经的盛世却在女真族的崛起下走向灭亡。而这场历史的转折,也正源于长白山这一龙脉的庇佑。

刘伯温斩尽99条龙脉,只剩最后一条,但为什么到长白山却走了?

这则故事提醒我们,尽管迷信不可轻信,但有时,顺应天命、放下执念,可能才是人生的智慧所在。

刘伯温斩尽99条龙脉,只剩最后一条,但为什么到长白山却走了?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16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刘伯温斩尽天下龙脉,可到了长白山就转头就走:还是保命要紧
...元璋的帝王之位。然而,在斩龙脉的过程中,刘伯温一到长白山就仓皇离开,这究竟是为何呢?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刘伯温斩龙脉的故事。相传,刘伯温是明朝开国功臣之一,他辅佐朱元璋打下了
2024-10-16 12:57:00
刘伯温斩天下龙脉,为什么却止步长白山
...军事家刘伯温。据说,刘伯温在斩天下龙脉的时候,到了长白山却止步不前,多年来人们对此众说纷纭,皆言刘伯温是因为害怕才停止自己的行动,那么事实的真相又是如何呢?朱元璋的赤龙转世传
2024-04-25 10:35:00
刘伯温曾斩遍天下龙脉,却为何在看到长白山龙脉后,仓皇逃走?
...脉”给斩断了,这本事,真不是盖的!但是呢,当他走到长白山的时候,他却停下了。他站在那儿,看着长白山,好久都没动,最后居然转身就走了,没有像之前那样直接动手。这一下子,可把大家
2024-09-10 14:04:00
“斩龙狂人”刘伯温:一生斩了多少条龙脉?都造成了什么影响?
...人也有犯错的时候,刘伯温斩断了99条龙脉,偏偏漏掉了长白山的那一条。他到底是没注意到,还是故意放它一马,就没人知道了。 斩断龙脉本就是和老天对着干,坏事儿做绝的行为,破坏了
2024-12-30 09:23:00
刘伯温斩龙脉为何到长白山就跑了
...皇帝朱元璋更是怕皇位动摇,于是就让派心腹刘伯温去斩长白山的龙脉。刘伯温在到了长白山以后。自己却突然匆忙逃跑了。所有人都疑问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在历史上刘伯温,一直是一位很神秘的
2023-08-12 16:09:00
长白山下面有墓穴到底是真的假
说到长白山,这个地方有很多人都会想到盗墓笔记。一是由于在清代的时候非常重视保护这个地方,二是这么多年来很多电视剧的题材都是来源于这个地方,而且还非常的火爆。在盗墓笔记中,曾经有这
2023-05-15 15:28:00
清朝有一个特殊官职,比皇帝的权力还大,200多年来仅有2人任
...伤,不足为惧,于是他便放过了这条龙脉。这条龙脉正是长白山一脉,后来建立清王朝的女真族正是从长白山脉发展而来。而刘伯温所推算的与后来的历史差距不大,而满清也将长白山当做自己民族
2024-06-23 21:11:00
哪些泄露天机的术士,结局如何了
...大明万年基业,最后刘伯温几乎斩断所有龙脉,唯独漏下长白山那一条,最后就是这条龙脉诞生了努尔哈赤,随后灭掉明朝。公元1375年,刘伯温风寒不治,随后去世,享年65岁。这四位绝世
2024-05-11 20:04:00
...后代就能受到龙气庇佑,日后可是造反当皇帝的!什么是龙脉?在风水学上,龙脉就是起伏连绵的成形山脉,远远看去,山石拖成了龙的骨架,泥土塑造了龙的身躯,而山上的植被则是龙的鳞片。一
2022-12-25 11:1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今天19时,“河北五超”揭幕战正式开始,在文化市集上,赵子龙震撼登场,为“河北五超”加油。
2025-08-10 19:39:00
湖湘与皖江对话,共商长江大文旅
大皖新闻讯 8月9日下午,一场题为《嘉道湖湘近世派崛起与江南地区》的学术座谈会,在湖南金鹰影视城举办。此次活动,湖湘与皖江对话
2025-08-10 11:52:00
杭州日报讯 8月7日,“雅谊铁笔·楚天舒——中流印社社员作品展”在中国印学博物馆开幕。展览由西泠印社、湖北省文联指导,中流印社主办
2025-08-10 07:09:00
杭州日报讯 八十年岁月长河奔涌,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凝重历史坐标下,“风韵钱塘——钱塘四友书画展”于8月8日在钱塘书画研究社展厅启幕
2025-08-10 07:09:00
8月9日,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省文史研究馆作为指导单位,浙江美术馆主办的“百年定庵——纪念沈定庵诞辰100周年书法作品展”在浙江美术馆4
2025-08-09 08:08:00
“鹏举,我赵玖来晚了!”一段时间以来,不断有网文《绍宋》的粉丝来到杭州祭拜岳飞墓,告慰这位蒙冤而死的名将。说到杭州人对历史的遗憾
2025-08-09 08:09:00
这部被称为“历史文天花板”的小说,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呢?在岳王庙,作者榴弹怕水接受了都市快报采访。问:从《覆汉》到《绍宋》再到正在连载的《黜龙》
2025-08-09 08:09:00
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为宋代儒客文人智慧精华,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8月9日9:30,长春市图书馆“城市热读”公益讲座
2025-08-09 10:02:00
图集|2025“泉城行”训练营学子们漫游“天下第一泉”
8月8日傍晚,“泉城行”训练营的学子们漫游趵突泉,在“天下第一泉”的波光亭影间,邂逅济南最灵动的美。
2025-08-09 11:14:00
请查收福建博物院文物版消气操,看着看着你就笑啦,跟“老祖宗”一起与烦恼拜拜吧~
2025-08-09 11:15:00
何以中国·和合共生丨倾听那年热血忠言 扫码阅读手机版
何以中国·和合共生 梁启超:家国铸魂 家风传世在天津,很容易就可以去先贤家里“串个门”。漫步在河北区民族路上,两栋白色小楼外观虽不惊艳
2025-08-10 01:26:00
抗战中的太原:舍身护村的阎有来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阎有来烈士的家乡娄烦县范家村。(图片由作者提供) 在娄烦县汾河水库上游的石峡沟中,有一处著名的自然景观——“石峡温泉”
2025-08-08 08:10: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⑤|家家都是堡垒户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红梅 侯艳宁插画:赵燕杰 张培培 宋瑶
2025-08-08 08:27:00
“续元金方”的兴起地 · 心意行药号
心意行药号始于清朝光绪十四年(1888年),由清代医药大师李长灵创立。一百多年来,历经四代传承,以药酒技艺著称于世,是我国中医药领域的一块金字招牌
2025-08-08 10:18:00
山河铭记|桐城发现新四军伏击战关键电报,实证歼灭意大利人史实
大皖新闻讯 近日,桐城市委史志室发现一则新四军在桐城歼灭意大利人的电报,该电报对发生在桐城的范家岗伏击战有详细地描述
2025-08-08 15: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