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五一期间,淄博八大局便民市场日待客量激增
今年上半年曾一度缔造流量神话的“网红”旅游城市淄博,凭借特色烧烤等相关话题在舆论场持续爆火近3个月后,人们是否已将它遗忘?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端午小长假前后,“淄博烧烤降温流量下滑”的相关话题就曾引发社交媒体关注。不少网友称在当地吃烧烤已不用大排长龙。
另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抖音旗下巨量算数也显示,“淄博烧烤”关键词的搜索指数在4月9日达到首个小高峰,达到了247.67万,并在之后的4月29日达到了峰值1105.79万。然而“五一”假期后,该数值呈下跌趋势。到6月30日,该数值仅为10.91万。
报道称,近段时间58同城网站上出现了数百条淄博烧烤店铺转让信息,其中不少店铺都具有新开业、新装修和新设备等特点。
但这样的现象在一烧烤店老板看来并非坏事:“不应该说是热度没了,而是回归了正常。当时那些不是专业做烧烤的人想蹭流量赚钱,现在市场回归常态,经营不下去也很正常。”
山东淄博八大局文化市场工作人员则表示,据他了解到的情况,相比特别火爆时期,目前八大局市场的人流量的确有所减少,但在他看来这是正常现象:“热度一定会在一定程度上下去,但如今比起淄博未受关注之前,人流多了十倍不止。”
↑2023年6月17日,山东淄博,游客再次齐聚“八大局烧烤”。
当地烧烤店老板:
倒闭的大多是此前蹭热度开的新店
曾经红极一时的淄博烧烤,如今是否还能大排长龙吸引食客?位于张店区的一家烧烤店老板耿先生告诉红星新闻:“相比于火爆时期的确有所下滑,但并不是完全没有客流。”
据该老板介绍,由于烧烤店就位于“网红”打卡地八大局附近,在今年3月中旬到5月,店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客流:“尤其是‘五一’期间,来吃午饭的人得上午八九点开始排队,来吃晚饭的人得下午四五点开始排队。”
如今情况如何?耿先生告诉红星新闻,相比于“五一”人流顶峰,现在店铺工作日的日均接待量下降了3成左右。他表示,因为自己的店铺是一家老店,开业已快3年,此前就积累起了不少熟客:“再加上一些暑期游客,到店用餐的人在周末两天会有上升,流水维持正常营业不成问题。”
而对于网友所关注的大量烧烤店倒闭的情况,耿先生表示:“至少我还没注意到周边特别多店铺倒闭,但我想现在倒闭的大多都是蹭热度开张的新店,因缺少熟客和本地客人积累,所以经营困难。”
红星新闻记者搜索天眼查看到,从3月到6月的3个月内,淄博新开张的烧烤店就超过了450家。但近段时间,根据58同城上的信息,淄博当地已出现数百条烧烤店转让广告,其中多数表明仍在营业中,转让费从十几万到三五十万不等。
同时,红星新闻记者也在多个酒店预定平台看到,近期淄博当地各个区的酒店火爆程度相比五一期间亦有所下滑。大部分房源在7月6日当天仍可预定。张店区一家民宿经营者也回应红星新闻指出:“近期订房间的人数相比4、5月最火爆时期确实有所下降,非节假日订单量下滑约4成。”不过,该民宿经营者也表示,端午期间还是满房状态,到了周末也会有所上升。
记者咨询位于周村的一家转让店工作人员了解到,其转让的原因在于资金周转困难:“即便到了周末,上客率也只能坐满一半,来的也都是暑期学生和家长。”该工作人员表示,由于该店是新开业的烧烤店,相比老店没有太多当地人光顾:“我们老板觉得上座率不行,暑期后经营或许更加困难,所以想转出。”
而这样的现象在耿先生看来并非坏事:“不应该说是热度没了,而是回归了正常。当时那些不是专业做烧烤的人想蹭流量赚钱,现在市场回归常态,经营不下去也很正常。”耿先生说。
↑食客展示淄博烧烤的吃法。
旅游热潮正在退却?
当地文旅局:市中心客流依然较多
对于网友所讨论的淄博旅游热潮是否正走向终结,红星新闻记者致电淄博文旅局,其中一名工作人员回应称:“就我个人感受,热度还是很高”。
该工作人员告诉红星新闻,尤其在周末时,网红打卡地八大局的人流依然充沛:“近期,我们还是会收到游客反映订不到酒店房间的情况。”这名工作人员表示,或许相对而言淄博市周边的区县游客会稍微有所减少,但市中心的客流依然较多。“现在还是能看到很多外地来拍照的车,尤其是暑假开始陆续还会有很多大学生要来淄博旅游。”
对此,红星新闻记者采访到曾经日客流近20万的淄博网红市场八大局内的一家烧烤店工作人员,对方表示,自家的店铺的确是在淄博火了后才刚搬到八大局市场。对于目前的客流情况,这名工作人员表示:“现在的人流量就是回到了以前在郊区开店时节假日时的人流量。”
而对于淄博烧烤“彻底凉了”的说法,这名工作人员并不赞同:“只是相比端午节和五一假日来说,最近客流量少了些,但还不至于经营不下去了。”
同时,红星新闻记者从国铁济南局方面获悉,此前开行的淄博专列已在5月底停止运行。但一名工作人员回应记者表示:“从我们经营的线路旅客人数来看,从济南到淄博的客流并没有出现断崖式下滑。”该人员表示,由于暑期到来,目前往返两地的列车依然处于高位运行状态。
↑2023年6月17日,山东淄博,食客边排队边点菜。
当地如何应对?
文旅局:正积极出台政策助力淄博
那么,对于“淄博热度不比顶流期”,淄博方面会如何应对?淄博文旅局上述工作人员回应红星新闻:“我们也在酝酿新的宣传淄博文化的活动,例如书画活动等,现在各个相关部门也正在出台相关政策、办法助力淄博。”
就此,红星新闻记者也从八大局文化市场一名工作人员的介绍中了解到,除了烧烤之外,文化市场也在集中推广书画活动:“我们负责提供好场地,目前已经有几百名全国各地的书画家自发来到淄博,在这里出售自己手中的山水画和人物画。”
这名八大局文化局市场工作人员表示,据他了解到的情况,相比特别火爆时期,目前八大局市场的人流量的确有所减少,但在他看来这是正常现象:“热度一定会在一定程度上下去,但如今比起淄博未受关注之前,人流多了十倍不止。”
同时,文旅局另一名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作为文旅局,将会在下一步集中推荐淄博市更加优质的文旅资源,推出一些相关的文旅活动来吸引游客,留住游客。”
此前报道
大量店铺转让,淄博烧烤“凉”了?
“如果你诚心想要,价格还能再低。”淄博市张店区横店一路一家正在转租中的烧烤店店主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们年租金12万,转让费15万,并一再表示价格可以再商议。
据了解,该烧烤店室内面积200平方米,室外面积200平方米,能够容纳六七十张桌子。据店主所述,该烧烤店今年4月份才开张,装修设备全新,接手即可直接经营。
各方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过后,淄博烧烤的热度逐渐“冷却”下来。6月中下旬时,“淄博烧烤降温流量下滑”话题还曾一度引发社交媒体热议。
资料图
除了依旧热闹的“八大局”市场外,一些曾经座无虚席的淄博烧烤店,即便在用餐时段,也只能看到零星食客。与此同时,不少店铺贴出了“转租”信息。
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近段时间,58同城网站上出现了数百条淄博烧烤店铺转让信息。其中不少店铺都具有新开业、新装修和新设备等特点,多数表示接手后即可继续经营,转让费用从十几万到三五十万不等。
58同城上淄博店铺转让信息。图/58同城页面截图
淄博当地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大部分店铺转让的主因是没有生意,亏损过大。
他认为,现在转让可以“及时止损”,在淄博烧烤市场尚未完全“冷却”之前,尽量挽回一些损失。“这是店家想要尽可能地挽回成本的表现,毕竟不少店铺开业时间并不久,很多甚至没有收回成本。”他说。
淄博市委宣传部一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些都是正常的市场现象,他们之前没有关注到具体情况,并表示相关业务范围很大,不可能面面俱到,有些问题如果没有认真调查统计,很难给出答复。
“出道即巅峰”
抖音旗下巨量算数显示,“淄博烧烤”关键词的搜索指数在4月9日达到首个小高峰,达到了247.67万,并在之后的4月29日达到了峰值1105.79万。然而,在“五一”假期之后,该数值呈下跌趋势。到了6月30日,该数值仅为10.91万。
而整个6月份,“淄博烧烤”关键词的搜索指数除了在端午期间稍有上升,达到40.48万外,整体呈下降态势。该月的平均值仅为15.9万,最后一周更是普遍低于10万。
2023.03.01-2023.06.30期间抖音关键词搜索指数
不过,在不少淄博人看来,淄博并非不火了,而是从流量巅峰时期回归到了常态。一些网红烧烤店如牧羊村烧烤仍然需要排队,只是等待时间没有之前那么长了。
对于一些烧烤老店来说,由于他们原本就有一批固定的食客,再加上淄博烧烤的流量加持,即使当下游客有所减少,影响也不大。
刘琪经营的斜马路21号烧烤店在淄博烧烤真正火起来之前,就已经在当地小有名气。在他看来,即便现在游客相对4、5月份有所减少,但依然忙碌。“虽然我们的店没有醒目的招牌,位置也不在商圈,但仍然有外地朋友慕名而来。”刘琪大致统计过,目前店里的外地游客仍然占总顾客的30%。
但对于近期进入烧烤行业的新店家而言,淄博烧烤热度的下降对他们的影响非常大。
“我们这算断崖式下跌。”周德在淄博张店区经营着一家150平米左右的烧烤店,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现在每天只有两三桌客人,不够维持日常开支。
周德是在今年4月份改行开烧烤店的,他最初是网约车司机,在淄博烧烤爆火之后,他盘下了亲戚的一家理发店,重新装修,摆了20张桌子,改行做了烧烤。算上装修、设备采买和员工培训等,正式开业已经是4月底了,用他的话说“出道即巅峰”。
据他介绍,“五一”期间,生意最火的时候,一天能翻台100多次,下午三点不到,他的店门口就排起长队,凌晨两三点还宾客满座。那会儿他忙得脚不沾地,一天几乎只能睡两三个小时。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五一”假期一过,食客锐减。由于他们是新开的店铺,之前并没有老客、熟客基础,游客的减少意味着顾客来源的缺失。
至于是否有转让店铺的打算,周德表示“再等等”,由于前期金额投入巨大,此时关门会让他之前所有努力“打水漂”。他将希望放在了这个暑期,期盼新的客流能为店铺带来一丝“生机”。
“五一”期间刚开业的烧烤城海月龙宫万人烤场,从6月起也调整了营业时间:星期日至星期四,东区和西区轮流开业;只有星期五和星期六,东区和西区才同时开业。
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副教授于海波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淄博热度回落是正常现象,网络现象级话题无一不是经历从爆火到回归常态化,这是网络规律和旅游市场规律共同决定的。
“淄博难得的是接得住爆红带来的海啸一般的人流和信息流检验。”她说,从旅游市场规律来看,淄博游客多是山东省内游客和京津冀游客,有打卡式旅游特征,这些大众旅游者出游追求多元体验,不断变更目的地。而且从天气原因来看,近期淄博包括山东内陆城市高温炎热,不利于游客到访。
从“一饼难求”到小饼“内卷”
淄博烧烤热度的下降,不仅对淄博烧烤店家造成了影响,同时也给烧烤行业的各个环节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和压力。
作为淄博烧烤“灵魂”之一的淄博小饼,是淄博烧烤产业链中的上游,其行情冷暖最能反映行业情况。
李震震是邹记小饼的负责人,今年4月份开始投身于淄博小饼行业。他购买了一台制饼机器,通常一台小型机器一天最多能生产1000包小饼,而他的机器每天能生产2万包。“不过那会儿对机器还不熟悉,每天只能生产8000多包。”
他说,淄博烧烤最火的时候,他们每天凌晨4点开始制作小饼,而烧烤店老板们会在凌晨3点甚至更早就来排队取饼,因为怕稍微晚一点饼就会售罄。那时,对新机器的熟悉过程和超高的订单量让他忙得不可开交,光工人,他就雇佣了十多个。
然而,“一饼难求”的状态只持续了两个月的时间。李震震说,淄博的热度从3月份逐渐上升,在4月份达到巅峰,但之后开始下降。最明显的体现就是订单量的减少,原本“一饼难求”,但现在随着需求的下降,他每天的产量也降至三五千包。
据他介绍,如今仅张店区就有100多家做淄博小饼的厂家,而过去整个淄博市也不过50家左右。
刘琪也提到,目前淄博小饼生意并不好做,最近有5家小饼厂商到他的店里推销,而一个多月前,淄博小饼还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他了解到,有人转让全新未使用过的小饼生产线,“就像烧烤店一样,现在也有不少小饼厂家开始转让”。
刘琪认为,这也是市场自我调节体现,毕竟让一座城市都从事烧烤行业,并不现实。
李震震说,无论是烧烤店还是小饼厂,他们最初进入烧烤行业,都是跟风想赚钱,只是他们过于高估了市场行情,没想到流量会消失得这么快。
下一步,李震震计划去开拓外地市场,但淄博小饼的运输是困扰他的一大难题。由于淄博小饼的保质期非常短,通常只有三天,因此首推航空冷链。但由于淄博小饼主打薄利多销,运输成本过高对他们并不适宜。
李震震的厂子目前只上了一台机器,原本还准备上第二台,但考虑到目前的大环境还不稳定,他暂时搁置了计划。“第一台机器的成本还没回来。”他说。
供应过剩背后
从经济角度来看,淄博烧烤的发展不仅可以带来行业的发展,更可以创造很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就业机会。
事实上,在淄博烧烤爆火之后,当地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接地气”的政策,促进了烧烤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蓬勃发展。
以淄博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为例,为了帮助烧烤行业抓住发展机遇,其创新式推出了“烧烤类”食品经营许可“套餐式”服务。如对“烧烤类”热食类制售的餐饮服务经营许可实行信用审批“承诺即入”办理模式,申请人只需书面承诺已达到许可条件,就可“备案式”办理,当场办结,免于核验。
此外,还有“口述申报”帮办代办服务。申请人只需出具身份证和营业执照,由工作人员代为网上填写相关内容,申请人只需核实签字确认即可。
与此同时,淄博当地的银行也纷纷推出针对烧烤产业链商户的特色金融服务。
例如,张店农商银行推出了针对烧烤行业的“金炉惠享贷”产品,专项支持从事烧烤业务的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额度可达20万元至50万元,利率低至4.0%,通常三天左右即可放款。齐商银行也推出了针对小型微型企业的“淄滋贷”产品,单户最高可贷100万元。
为推动烧烤行业收入规模持续增长,东营银行淄博分行还大力推行“政银担”业务,为无法提供有效担保的商户解决贷款需求。据悉,“政银担”是由张店区政府、山东齐元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担保和东营银行淄博分行三位一体,共同分担代偿风险。
不仅中小银行发力“烧烤贷”,国有大行也入局其中。针对烧烤类的餐饮经营业户,烧烤器具、食材等产业链企业及个体工商户,邮储银行淄博市分行也推出了“金炉”极速贷业务,金额最高可达500万元,利率最低可至3.65%(一年期)。
据悉,“烧烤贷”属于个人经营贷和小微企业贷,此类贷款的特点是以纯信用贷款为主,无需担保,贷款手续简单,放款速度快,部分可线上操作。
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副教授连增看来,前述举措犹如一把双刃剑:虽然使商家能够以较低成本开店,助推了更多市场主体进入烧烤行业,但在当下复杂的就业形势下,当地的种种便利政策必然会引来很多自由职业者进入这个市场。
企查查显示,从淄博烧烤爆火的3月1日至6月18日,淄博市新增烧烤相关企业暴增694家。
连增认为,虽然当地烧烤行业发展迅速,但显然忽视了网红经济生命周期的有限性,尤其是当淄博烧烤爆火过后,如何消化供应过剩将成为一个现实问题。
“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下,生意不如之前,自然会出现许多烧烤店转让或倒闭的情况。”他说。
连增对此表示担忧。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当淄博市场出现大量烧烤店铺或小饼厂转让信息时,会让其他商家也有同样的危机感,效仿着转让,进而出现“羊群效应”。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特聘专家王笑宇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旅游市场的供给端需要两个方面的改进:公共服务水平的持续提升,以及旅游产品的差异化打造、吸引力重塑和持续优化,旨在让游客来了还想再来。“很显然,淄博只做好了前者。”他说。
王笑宇认为,单一的烧烤产品作为食住行游购娱的基础“功能性产品”,无法满足游客的差异化休闲旅游体验需求。在他看来,淄博旅游资源很丰富,但体验型休闲旅游产品还需要进一步打造。未来应该针对细分客群、市场,差异化地开展主题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尝试在满足较为单一的功能型产品基础上,丰富主题、细化体验类休闲旅游产品,使淄博从打卡式、过境型旅游点,逐渐转变为一站式休闲旅游目的地,提升整体旅游体验,并延长游客的消费周期和客均单价。
(应受访者要求,周德为化名)
作者:陈淑莲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8 11: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