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浓墨重彩庆丰年 乡村振兴谱新篇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9-22 03:3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马鞍山日报

浓墨重彩庆丰年 乡村振兴谱新篇

——含山县躬耕“三农”描绘乡村振兴锦绣画卷

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即将在农历秋分拉开帷幕。

庆丰收,促和美。马鞍山市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采取“1+N”形式,在含山县设立主会场,其他县区设立分会场。9月23日,马鞍山人的目光将聚焦含山县主会场。

届时,特色民俗风情和传统农耕文化文艺演出、全市名优农产品、“老鹅汤”杯农家菜擂台赛暨“老鹅汤”乡村美食节将盛装登台、惊艳亮相,邀全市人民共襄盛会,祈风调雨顺,祝幸福安康,庆五谷丰登,愿国泰民安。

今日含山,万象更新。广袤的田野上一片生机盎然,金色麦穗耀目、鱼米瓜果飘香……预示着农业丰收在望,金秋硕果累累,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锦绣画卷徐徐展开。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含山县田间地头,清新的稻香扑面而来,让人感觉心旷神怡。金灿灿、沉甸甸的稻穗挂满了稻秆,随风起伏,在阳光的映照下,掀起一阵阵金色的波浪。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收割稻谷,农民忙着装袋、打包、运送稻谷,一派秋日丰收的农忙景象。

满载喜悦,颗粒满仓。这段时间,含山县陶厂镇种粮大户付正前家庭农场承包的2000多亩水稻喜获丰收。

“种粮11年,过去品尝多少酸苦滋味,如今总算尝到甜头!”付正前算了一笔账:如今种植的含山大米品种南粳46、华浙优261亩产1500斤,每亩可享受100元、80元的补助,刨去种子、施肥、收割、土地承包费等成本,每亩比往年多挣500元;加上各类补贴,再种一茬油菜、小麦,2000亩地收入达到550万元。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响应新时代“三农”工作战略部署,含山县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全力以赴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该县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启动“含山大米”绿色生产基地建设,通过主导品种补贴、规范生产标准、试验示范新品种、技术服务指导、制定产业规划等举措,不断完善支持粮食生产保障机制,调动产区和农民种粮积极性。

最新数据显示,全县粮食总产量达25.8万吨,实现“十九连丰”,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6.7%,农业科技特派员实现95个行政村全覆盖。

含山含水,躬耕文明。不逊于五千年悠久凌家滩文明的,是含山的好米。

围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含山县持续推进“含山大米”品牌建设,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所、安徽省农科院等多家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孕育“凌家滩号”新品种,拓展绿色生产基地10万亩,以专业化思维、数字化管理、产业化路径推动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效益优势转变。“含山大米”入选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金奖、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等。

农民丰收节前夕,“藏粮于技、助力含山大米品牌创建暨水稻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现场观摩会”举行,中国水稻研究所、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国内专家技术人员和种粮大户齐聚稻花香里,细细观察水稻长势,火热交流生产技术,实地体验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生产项目创建成效。

产业蝶变,从一粒米可以看出。含山县将“含山大米”作为“一县一业(特)”的优势主导产业,大力推进预制菜、茶果、储备林等特色产业,探索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在新一年播种希望、乘势而上。

归园田居好风景

无山不翠幽,无水不清秀。仙踪镇六衖村是含山含水中一颗耀眼明珠。

百年历史浸润了六衖村的村落结构,山野民居,民风民俗,农耕文化。村民们依山而居,他们利用当地山上的片石垒成房屋,用石头垒田、砌渠、搭桥,劳动、生活都离不开石头,被誉为“石头部落”。

正值金秋,秋风送爽,山峦起伏叠嶂,层林浸染,山色酡红如醉,古木参天,山涧泉水叮咚,田野丰收,俯仰皆是的石头、石房、石屋、石桥、石器,无不流淌着令人心醉的美。村口,一辆辆大巴停靠,一群群年轻人背着行囊、欢声笑语,体验石头部落闲时的桃源生活。

久居深山、交通闭塞,六衖村的村民们一度“守着青山绿水过着穷日子”。近年来,含山县坚持党建引领,依托村庄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六衖石头部落景区为核心,升级乡村生态环境,高标准建设道路、通讯、照明、公厕、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立“村集体+景区”合作发展模式,成立村级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景区运营管理,精心打造滑索喊泉、戏水沙滩、儿童乐园等一批体验性游乐项目,农家乐、民宿、旅游节等旅游经济加快发展,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今年预计村集体经济突破200万元。

让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再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六衖村的蝶变正是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的缩影。含山县以“千万工程”为引领一步一履前行。

如何打造和美乡村“含山样板”?

含山县凝练出“123”工作法——坚持“原生态、低成本、有特色”一个理念,尊重山水林田湖为一体的自然底色,利用乡土材质提升整治成效,保留村庄肌理、彰显地域特色。打造“产业发展+”“积分制+”两种模式,在物质文明方面赋能现代农业、完善产业融合、建设美丽乡村,在精神文明方面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治理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积极性,厚植文明基因。创新三项机制,对全县1817个村庄分类施策、因地制宜,规划打造文化传承型、产业融合型、生态保护型美丽村庄,实施“五微”提升,将单个“盆景”发展成整片“风景”。

山水韵,人和美。不久前,含山县环峰镇杨铁村、铜闸镇鲁庄村、林头镇戈墩村、运漕镇东范村等8个村被列入2023年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建设名单,新一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呼之欲出。

日子红火百姓乐

漫步在含山县铜闸镇太湖村,青瓦白墙的青舍民宿豁然现于眼前,原本普通的农村闲置老房子摇身变成富有田园特色的民宿。

推门而入,三进三出的农家庭院整洁简约、花木葱茏,有一种天然去雕饰、浑然天成的美感,可尽情享受优美的自然风光与静谧的田园生活。

“这间民宿已被预定,客人一行下午就到。”安徽青舍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任荣热情介绍,国庆假期青舍已经一床难求,预约订单排到年底。2019年,回乡创业的她享受到了好政策,开设农家乐、改造庭院、试水电商,在她的带动下,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民宿生意红红火火,农副产品畅销各地。

依托太湖山国家森林公园、凌家滩遗址、老鹅汤特色美食,太湖村错位互补发展乡村旅游,CS基地、民宿、农家乐、玫瑰花基地、鹿苑、青梅套种绞股蓝基地等乡村旅游特色产业项目注入活力,村集体经济收入从零攀升至90万元,村民除了获得土地流转收益、农产品销售收入、房屋出租收入外,还能在家门口务工就业,实现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双倍增。

57岁的村民张爱国原先在镇上扛水泥包,任荣聘请她为青舍3号院管家后,她每天将小院布置得整洁温馨,迎来送往八方来客,“工作体面不累,一年挣4万多元,还能照应家里两个孙子,真好得很!”她笑容满面地说。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为了让农民群众的腰包更鼓,含山县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坚持规划引领,稳步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引入临安乡村运营模式,打造一条串联全县景区景点景道、南北两大片区、10个A级景区、N个民宿、景点、旅游村的“1+2+10+N”文旅发展空间布局;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开发全域旅游精品线路,打造乡村旅游精品工程。

立足乡村旅游一盘棋,含山县发展特色产业、整合各类资源、加快三产融合发展……多措并举促农民增收,村民的老鹅、螃蟹、蔬果、瓜蒌子、粉丝、茶油等新鲜绿色食材也搭上了农旅融合的“快车”,通过线上线下的渠道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游客乘兴而来,满载而归,村民的腰包也鼓起来了。

远山如黛,近水含烟,物阜民丰,千年祈愿。

一肩担起乡村振兴的“致富梦”,一肩支撑农业强县的“大舞台”,含山县步履铿锵走出一条新时代的“三农”发展之路,那是属于劳动者、奋斗者、创新者的康庄大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2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安徽含山:文明新风润乡村 移风易俗谱新篇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含山县陶厂镇铜庙村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为主线,实施“一领三化”行动,大力推进移风易俗,有效激活乡村治理“神经末梢”,以优良的文明乡风展现宜居宜业和美铜
2023-12-01 16:36:00
含山: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本文转自:马鞍山日报含山: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含山县以科技特派员服务体系为主要抓手,全面推进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实现科技人才支撑、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集聚发展,助力农业增
2024-01-02 04:18:00
含山县仙踪镇:葡萄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当前正值葡萄生长关键期,含山县仙踪镇石婆村大棚内的葡萄藤陆续抽穗开花,工人们正忙着进行剪枝、修花、整理枝条等管护工作。石婆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文娣
2025-05-23 14:55:00
...古遗址公园文化艺术周暨首届凌家滩文化艺术周开幕式在含山县凌家滩考古研学小镇举行。该考古研学小镇由含山华宸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倾力打造,是一座集教育、文化、旅游、休闲
2024-05-07 11:29:00
马鞍山市含山县昭关镇::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
本文转自:马鞍山日报走进含山县昭关镇同发村,一路上林木郁郁葱葱,空气清新怡人。“目前,我们村集体所有林场达3000亩。”同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姚德成介绍说。据介绍,同发村自
2023-10-25 15:19:00
含山:大美乡村 和而不同
...:大美乡村 和而不同乘着省级中心村创建项目的东风,含山县以实施“千万工程”为引领,激发美丽乡村内在活力,结合文旅、农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含山有着自己的考量。农旅结合
2024-04-30 03:55: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为推动乡村振兴,安徽省含山县林头镇积极发挥乡村文化引领作用,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坚持高位推动、示范引领、责任落实等,抓实乡风文明建设助
2023-02-27 10:53:00
...“引育留用”创优人才发展生态■通讯员 陶婷婷 吴雪婷含山县坚持“引育留用”全链条发力,明确人才队伍建设目标,不断创新政策举措,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持续创优
2024-04-09 03:13:00
含山:以“和美”之笔 绘就乡村幸福底色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含山县深入实施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全力打造“皖美休闲旅游乡村”、乡村旅游精品示范工程,加速构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含山
2024-10-16 16:36: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被茶饮做局了!“瘦瘦瓶”“纤体瓶”瘦的是瓶身而非功能
“瘦瘦小绿瓶”“纤体瓶”“轻体瓶”“纤畅小蛮腰”……近期,多家茶饮连锁品牌均推出以羽衣甘蓝为主打的果蔬饮品,并使用“纤体”“轻盈”等字眼
2025-08-05 08:00:00
女子脚被扎伤后 竟长出 “癌中之王” 皮肤伤口久治不愈要重视
“不小心划破了皮肤,以为没什么大事,最后怎么变成了黑色素瘤?”50多岁的王大姐(化名)看着医生的诊断书,满脸不可思议。好在在手术治疗下
2025-08-05 06:59:00
聚焦癫痫共患病管理!广州新市医院癫痫专科构筑多维健康防线
抑郁、焦虑、认知障碍、偏头痛……这些看似独立的健康问题,在癫痫患者群体中却常如影随形,构成医学上称为“共患病”的复杂挑战
2025-08-04 21:55:00
白云区龚家寨街道关工委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在八一建军节之际,为了强化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激发青少年爱党、爱国、爱军情怀,传承红色精神,7月31日,贵阳市白云区龚家寨街道关工委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2025-08-04 23:13:00
花溪区“筑银领”志愿服务队开展防溺水宣传活动
为进一步增强群众的防溺水安全意识,切实保障青少年儿童生命安全,7月31日,贵阳市花溪区“筑银领”志愿服务队在花溪平桥开展防溺水宣传活动
2025-08-04 23:13:00
白云区泉湖街道优品城邦社区关工委开展“小小社工体验日”活动
7月31日,贵阳市白云区泉湖街道优品城邦社区关工委开展“小小社工体验日”活动,让暑托管班的孩子们化身“小社工”,沉浸式体验社会工作者的日常
2025-08-04 23:14:00
夜问丨女生看演唱会“哭晕”进医院!情绪激动竟然会“中毒”?
8月2日许嵩演唱会在合肥收官,台上台下都感动不已之时发生了意外事件。一名粉丝在观演过程中过于激动,哭到发抖头痛喘不上气
2025-08-05 03:23:00
健康科普丨警惕鼠标手:手腕里的健康警报
大众网记者 刘慧慧 通讯员 柳华林 烟台报道你是否常在长时间使用电脑后,感到手腕酸痛、手指麻木,甚至半夜被手麻惊醒?这些可能是“鼠标手”(医学称腕管综合征)的信号
2025-08-04 08:54:00
山东鱼江湖争霸赛总决赛落幕,潍坊鲅鱼头荣获最佳人气奖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近日,“好客山东美食争霸赛”揭幕战“鱼”跃龙门・山东鱼江湖争霸赛总决赛落幕。现场灯光璀璨、香气四溢
2025-08-04 20:32:00
肠菌移植FMT:从肠道微生态重建到跨领域疾病治疗的医学探索
肠菌移植,简称FMT,作为一种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治疗疾病的医疗技术,其核心原理是通过移植健康个体的肠道菌群,重建患者失衡的肠道微生态
2025-08-04 20:41:00
了解内镜医师的 “四维素养”:读懂消化内科医生的“镜下功夫”
在消化内科诊疗中,内镜检查是窥探胃肠道健康的“火眼金睛”,而一位优秀的内镜医师,往往具备四大核心素养,既关乎检查体验,更决定诊疗质量
2025-08-04 20:44:00
想吃碳水却怕升糖? 盒马推出40多款低GI商品
今年,国家开启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有关全民健康的“体重管理”话题备受关注。在此背景之下,能够减缓餐后升糖速度,延长饱腹感的低GI食品走进人们的视野
2025-08-04 22:45:00
护心利器破难题——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冠心病介入团队技术亮剑
=在我国,冠心病已成为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头号杀手。当冠状动脉因粥样硬化出现严重狭窄或堵塞时,心脏供血便会不足,进而引发心绞痛
2025-08-04 11:09:00
当慢性扁桃体炎遇上银屑病,如何应对?
近日,张女士(化名)一直被嗓子痛和咳嗽所困扰,令她寝食难安。她甚至尝试了多种方法来缓解,症状却依旧顽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
2025-08-04 11:10:00
宁阳:火车站旁的“三怪”羊肉馆
鲁网8月4日讯“老板儿,羊汤多搁点芫荽!”上午十二点左右,在泰安市宁阳县磁窑镇火车站附近开了三十六年的陈家羊肉馆,食客们急切的声音络绎不绝的响起
2025-08-04 14: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