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导读:其实这个比较好理解,高拱不是单纯的输给了冯保。而张居正也不是捡便宜、摘桃子,而是张居正和冯宝联手利用内廷和朝臣的力量一举掀翻高拱后各取所需的必然结果。再一个原因就是皇位交接后作为辅政大臣的首辅高拱不知收敛妄图还在继续对新皇指手画脚,终于被帝师张居正和万历的大伴冯保一举拿下。
其实高拱也算是人才政绩卓然,但是入阁以后开始飞扬跋扈排除异己终于招致张居正和冯保的联手应对,落得个丢冠罢职的结果。
高拱和张居正的矛盾
其实原来高拱与张居正关系还不错呢。早起的二人也算是志同道合,意气风发都发下宏愿要上报君王、下安黎庶,相期将来入阁匡扶社稷。很明显原来这是一对有为青年啊。二位果然相互扶持同入内阁。
俗话说的号是亲三分向,在内阁成员间也不例外。嘉靖皇帝去世的时候,张居正被老师-当朝廷首辅徐阶叫过去共同写就嘉靖遗诏。这可是老师对学生的关照,所以并未通知高拱。高拱大怒,认为张居正背叛了友谊。其实张居正的老师早就开始布局,在明穆宗还是裕王的时候,徐阶就推介自己的弟子张居正做裕王侍读。张居正凭借和明穆宗的关系加上自己的才能后来升任当朝次辅。
高拱因为何首辅徐阶不对付被挤兑的辞官回乡,还是张居正在首辅徐阶退休后推荐高拱回朝的。应该说这对高拱是有恩的。后来升任内阁首辅后更加肆无忌惮,把不是自己一派的大臣全部赶出朝堂,内阁中仅剩下次辅张居正。后来听说,张居正居然想帮自己的老师徐阶的三个儿子翻案。因此高拱对张居正恨屋及乌非常不满。
高拱和太监冯保的矛盾
其实冯保作为内廷和外臣产生矛盾唯一的原因就是利益。冯保是提督东厂兼管御马监,掌管东厂特务机关和皇上的钱袋子也算是威高权重了。但是冯保依然想换到司礼监去做掌印太监。这里咱们得解释一下,司礼监掌印太监因为具备批红权力被称为内相。所以更让人垂涎。
当掌印太监出缺的时候,就是论资排辈也应该由冯保接任。但高拱推荐御用监的陈洪掌印司礼监。这下可把冯保整火了,更让冯保怒发冲冠的是当掌印太监再次出缺的时候又是高拱推荐根本没有资格尚膳监的孟冲补缺。
俗话说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况且高拱先后两次断了冯保升任内相之路。因此冯保非常痛恨高拱。所以张居正和冯保有了共同的敌人高拱,自然而然地结成了联盟。
《明史》:冯保者,中人,性黠,次当掌司礼监,拱荐陈洪及孟冲,帝从之,保以是怨拱。而居正与保深相结。
倒高同盟
万历皇帝登基后,高拱依然不知收敛妄图延续自己的首辅之位继续一手遮天。但是等得早就不耐烦的太监冯保早就和张居正合谋要搬到高拱。一个为了高拱的首辅之位;冯保为了自己的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并要报仇。
张居正和冯保合谋在皇贵妃李氏和陈皇后面前哭诉高拱的飞扬跋扈,但是作用不太大。高拱看不起新君万历皇帝,曾经说过“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那冯保做过东厂的头头,这个栽赃嫁祸的本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本着响鼓还得重锤敲的方法,冯保和张居正干脆合谋篡改高拱的话改为“十岁孩子,如何做人主。”虽然就改了几个字,但是意思大不相同。高拱说的不过是对皇帝的不敬,而后者就有废立皇帝另立新君的意味了。
皇贵妃李氏和陈皇后大惊,都说母凭子贵如果万历被废,她们的下场也不会太好。立刻召开朝会谴责高拱。同时颁旨大意就是说高拱擅权欺君对皇上大不敬,立刻让高拱罢官去职不许停留立刻回老家去。
《明史·列传第一百一》记载:保诉于太后,谓拱擅权,不可容。太后颔之。明日,召群臣入,宣两宫及帝诏。拱意必逐保也,急趋入。比宣诏,则数拱罪而逐之。
小结:
堂堂首辅就在张居正和冯保的联手诬告下丢官罢职,回家抱娃娃去了。张居正得以升任首辅,并在皇上和内相冯保的支持下实行新政-一条鞭法。开始了自己职业生涯的最光辉的一段岁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7 19:45:2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