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曾经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的高拱何张居正,为何反目成仇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4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曾经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的高拱何张居正,为何反目成仇

1.同舟共济:共事翰林,协助裕王

明朝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二十三岁的张居正考中进士,位列二甲第九名,他的考官是徐阶。由于年轻而又才华出众,张居正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成为帝国的高级储备人才。在翰林院,张居正受到翰林院学士徐阶的大力提携。

高拱比张居正年纪大,他是嘉靖二十年(1541年)的进士,比张居正早六年步入官场,高拱同样是以庶吉士的身份步入官场。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高拱授任翰林编修。

徐阶、高拱、张居正,堪称是明朝后期的最强组合,他们的相遇与合作,除了在翰林院共事,主要还是裕王朱载垕的撮合。原来,他们先后成为裕王府的讲师。

裕王朱载垕(即后来的明穆宗,隆庆皇帝)是嘉靖皇帝的第三子,非嫡非长,加之生母不受宠,所以嘉靖皇帝(明世宗)并不怎么喜欢他,对他长期冷落。后来嘉靖的次子和长子先后夭折,按照长幼秩序本该将朱载垕册立为太子,可嘉靖就是拖着不办。可见朱载垕的失落和苦闷。

但朱载垕是个意志坚定的人,他外柔内刚,颇有想法,能够坚持自己的主张。在裕王府辅臣们的帮助下,他常常在朝堂中暗暗发力,与严嵩等奸臣斗智斗勇。

曾经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的高拱何张居正,为何反目成仇

2.同仇敌忾:智斗严嵩,拨乱反正

在嘉靖朝廷内阁,曾进行过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一方是向来耿直高冷的内阁首辅夏言,另一方是大奸似忠的内阁次辅严嵩。夏言想巩固首辅的权威,而严嵩想把夏言拉下马,自己好上位。严嵩曲意逢迎嘉靖皇帝,投其所好,自然恩宠日盛;夏言却老是实话实说,跟嘉靖皇帝唱反调,就越来越不受待见。严嵩经过精密的筹划,罗织罪名构陷夏言,使夏言断头弃市。之后严嵩成为内阁首辅,继续谄媚上,他的内阁首辅也越坐越稳。

徐阶是在严嵩之后进入内阁的,深知先前的风波,也了解嘉靖皇帝喜怒无常的性格。他担任内阁次辅,地位仅次于严嵩。这时候奸臣严嵩权势滔天,他与儿子严世蕃欺上瞒下,党同伐异,许多忠臣都遭到打压,一些奸吝小人却得到火线提拔。严氏父子大肆敛财,欺压百姓,以致天怒人怨。最初徐阶自身难保,他所能做的只有明哲保身,唯唯诺诺,隐忍不发,暗中积蓄力量。他也将这些为官之道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得意门生张居正,张居正心领神会,依计行事。

曾经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的高拱何张居正,为何反目成仇

而高拱呢,他向来大大咧咧,正气凛然,他做事讲究公道,尽心尽力,毫无破绽,严嵩对他毫无办法。

通过多年的经营,有杨继盛、海瑞等猛士勇往直前,有惨痛的血的教训,终于等到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时机成熟,御史邹应龙奋笔疾书弹劾严嵩,裕王和徐阶顺势而为,终将严嵩父子及其党羽一网打尽,拨乱反正,革除弊政。

在这场智斗严嵩的持久战中,徐阶的老成圆滑,高拱的刚正耿直,张居正的精明干练,都得到完美的诠释,他们齐心协力,同仇敌忾,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曾经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的高拱何张居正,为何反目成仇

3.同床异梦:亦师亦友的徐阶

明朝嘉靖四十一年,奸臣严嵩倒台,严世蕃被处斩,他的鹰犬爪牙相继落网,百姓都额手相庆。另一方面,嘉靖皇帝垂垂老矣,朝廷的局势愈加明朗,裕王继位是迟早的事情;徐阶顺利取代严嵩成为内阁首辅,高拱和张居正都获得重用,相继进入内阁。

嘉靖四十五年(可参考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明世宗驾崩,裕王继位,是为明穆宗(隆庆皇帝)。在政权交替的阶段,徐高张三人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以嘉靖皇帝遗诏的名义,首先是进行自我反省的“罪己诏”,然后是给多年前“大礼议”事件中获罪的大臣全部平反,录用存者,抚恤亡者,又以新皇帝隆庆的名义大赦天下,时人无不称赞。

这是三人的政治蜜月期。由于高拱与张居正年纪相近,政见有诸多共识,胸怀天下,因此他们特别亲密,如兄弟知己,常常一起针砭时弊,研究对策。

曾经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的高拱何张居正,为何反目成仇

掌权后的徐阶也有些权臣的做派,大事都由自己说了算,甚至多次与皇帝争论,这让高拱十分不快,大发牢骚,于是,高拱被弹劾而解甲归田。徐阶排斥高拱的做法,更引起明穆宗的不满。

隆庆二年,徐阶与明穆宗的矛盾加深,他就以自己年老为理由申请退休,明穆宗趁机批准了他的请求。此后,高拱得到重用,再次起复,升任内阁首辅。

隆庆三年以后,虽然有其他的成员进进出出,但内阁基本是高拱和张居正的“二人转”。由于徐阶和张居正的师徒关系,高拱与张居正略生嫌隙,他们虽然在大事上仍然能够和衷共济,可内心已经产生微妙的变化。

高拱此人同样性格强势,脾气火爆,固执己见,不能容人,虽有治国才能,受皇帝器重,但是在朝廷和宫廷里的口碑并不算太好,往往遭人嫉恨。张居正则不同,他翩翩有礼,待人和善,大受欢迎。

曾经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的高拱何张居正,为何反目成仇

4.同室操戈:打破平衡的太监冯保

隆庆皇帝从没得到过父亲嘉靖的爱,自始至终,他都是一个备胎,承受着高强度的心理压力,熬死了所有的竞争者,他才以“裕王”的身份继位。在父亲猜疑不定、形势最为恶劣的那几年,他甚至一度想上书给老爹,乞求派自己回故乡安陆府,给爷爷兴献帝守陵以避祸。

上位以后的隆庆皇帝,一方面充分授权,让徐阶、高拱、张居正这些大臣处理国事,拨乱反正,抚恤百姓,巩固边防,打通海运,恢复国力的措施颇有成效;另一方面,他开始贪图享乐,沉迷女色,放纵自己,身体日渐憔悴。他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因病去世。

年仅十岁的太子朱翊钧继位(明神宗,万历皇帝),高拱是排名第一的顾命大臣,又是内阁首辅,所以朝廷的事情他说一不二。

曾经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的高拱何张居正,为何反目成仇

小皇帝朱翊钧和他的母亲李太后对此深感不安,他们想借用宦官来制衡高拱这个权臣,就想提拔太监冯保担任司礼监掌印(宫廷里面的一把手,号称“内相”)。高拱素来看不起冯保,与冯保矛盾很深,所以对皇帝的要求置之不理,司礼监掌印几次换人,却就是不肯用冯保,只让他当个副手司礼监秉烛笔。高拱甚至还大放厥词:“十岁的孩子,哪里懂得治理国家!

高拱为自己的口不择言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冯保此人虽是太监,但是知书达理,办事得体,很受隆庆皇帝的喜爱,他还是朱翊钧的大伴(相当于他的贴身仆人兼玩伴)。冯保通过自己的手腕还是当上司礼监掌印,与高拱公开决裂,势同水火。

曾经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的高拱何张居正,为何反目成仇

冯保要找个强有力的帮手,他将目光投向了内阁次辅张居正。张居正此时在内阁里的地位仅次于高拱,但由于高拱的强势性格,他也感到憋屈,有劲无处使,这么下去,很难实现自己的抱负。冯保与张居正一拍即合

于是,李太后(代表皇帝势力),张居正(代表文臣势力),冯保(代表宦官势力),三股势力强强联合,整倒了首辅高拱,勒令他立即去职回乡。

就这样,高拱告别了政治舞台,张居正改革(万历新政)的时代来临。

曾经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的高拱何张居正,为何反目成仇

5.殊途同归: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

嘉靖、隆庆两朝,朝廷人事更迭频繁,没有稳定的国策,政事废弛,国库空虚,加上内忧外患,大明王朝的颓势越来越明显。

张居正的出现,极大程度地改善了这个状况。持续十年的张居正改革,即万历新政,有效地缓解了社会矛盾,淘汰冗官,解决边患,清除内乱,丈量土地,更重要的是,“一条鞭法”给中国的财政税收制度带来了飞跃式的进步。这些举措,延续了大明帝国的国祚。

然而,张居正死后遭到万历皇帝的清算,新政废除,朝廷恶浊的势力死灰复燃。万历皇帝学着他爷爷嘉靖,与群臣搞对抗,二十几年不上朝,彻底拖垮了大明帝国。

曾经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的高拱何张居正,为何反目成仇

万历五年,张居正归家葬父,途径高拱家乡,就去拜访高拱,亦敌亦友的两人追忆往事,抱头痛哭。本以为两人的恩怨就此终结,然而,万历六年,高拱在老家新郑孤独死去,临死之前,他仍对过往愤愤不平,挥笔写下《病榻遗言》,详细描述此前张居正与冯保联合夺权的过程,将张居正刻画成一个万恶小人。此文后来成为万历皇帝清算张居正的重要依据。

终万历一朝,无人敢为张居正辩解。明熹宗时代,稍稍追述了一下张居正的功绩,但没有恢复他的名誉和地位。直到崇祯十三年,国家将要倾覆之际,朝廷内部还在党争不断、相互攻讦,崇祯皇帝终于感念到张居正的好,决定为他平反。

《明史》:

尚书李日宣等言:“故辅居正,受遗辅政,事皇祖者十年,肩劳任怨,举废饬弛,弼成万历初年之治。其时中外乂安,海内殷阜,纪纲法度,莫不修明。功在社稷,日久论定,人益追思。”帝可其奏。

曾经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的高拱何张居正,为何反目成仇

徐阶可以算是命最好的一个,退休后的他回到老家松江府,让子孙们大量购置田地,成为当地富豪,为此他不惜欺压百姓,声名受损。徐阶安享晚年,八十余岁去世。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写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徐阶、高拱、张居正,他们曾经齐心协力,也曾经势同水火,但综合来讲,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为国为民,实现自己的抱负,所以他们都配得上“能臣”这个称谓。关于他们的故事,就以《明史》来评价吧:

《明史》:

徐阶以恭勤结主知,器量深沉。虽任智数,要为不失其正。高拱才略自许,负气凌人。及为冯保所逐,柴车即路。倾辄相寻,有自来已。张居正通识时变,勇于任事。神宗初政,起衰振隳,不可谓非干济才。而威柄之操,几于震主,卒致祸发身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5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首辅最厉害的是这五人,他去世后首辅就没什么作用了
明朝的内阁首辅,最著名的无疑是张居正、杨廷和、徐阶、严嵩、万安这五个位。那么,这五位首辅谁最厉害,谁的成就最高呢?万安算得上是明朝的第一个首辅,是真正让内阁独立发挥作用的人。朱元
2023-05-02 20:19:00
张居正经历告诉你,何为苍生社稷系于一人
明朝首辅张居正,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他死后明帝国彻底走向黑暗。明朝首辅,这是中国封建时代,最具分割性的一次政治名称。自明洪武以来,太祖朱元璋废除相权,独揽朝政,将国家所有权力都系
2023-04-20 16:12:00
严嵩与张居正有何相似之处
...凸显了出现,嘉靖朝凸显出权臣严嵩,万历朝出现了权臣张居正,两个人作为大明王朝最出名首辅,是有着很多相同点的,两者都是权臣,又都做了很多事情。要说区别的话,应该是,严嵩遇到了不
2024-06-26 10:03:00
明朝担任首辅时间最长的五位首辅:都在10年及以上,他21年
...出现八十多位首辅,其中以杨士奇、严嵩、胡广、万安、张居正五人担任首辅时间最长。杨士奇,1424—1444年任内阁首辅,担任首辅21年杨士奇,男,江西人,生于1366年,144
2024-12-06 09:31:00
...间,宫廷内外政局如细蚁缠身,使人难以安寝。那一年,张居正已届47岁高龄,身为翰林院的学士,已然心怀天下。而刚刚过完26岁生辰的李太后,神色间却透着一种难以言说的焦虑。那天深夜
2024-06-09 10:53:00
明朝时期的内阁是怎么出现的
...历史上,有几个人是不得不提的,他们就是张璁、严嵩、张居正和叶向高。张璁先生是明代第一个真正意义上打破平衡的内阁首辅,在嘉靖帝登基之前,内阁首辅和内阁的其它阁臣都是大学士,一般
2023-04-24 12:20:00
他从政35年,为明朝续命72年,死后却被抄家
张居正被认为是明朝最伟大的政治家,这话似乎有点过于肯定,像杨廷和,徐阶等人恐有不服,不过从张居正的那个年代来看的话,把他判定为最伟大的政治家,他实至名归。张居正16岁中举子,23
2023-04-18 17:56:00
明朝皇帝多年不上朝国家仍能运转,是因为内阁制度
...也可以说这三人都互相认识,他们分别就是严嵩,徐介和张居正。严嵩,可以说在明朝的历史上,是一个最大的反面角色,这个老鬼不但把持内阁首辅多年,而且绝对是一个占着茅坑不出恭的坏人。
2022-12-20 15:33:00
明朝嘉靖时期的权谋高手谁最厉害?
...悉了嘉靖朝多位权谋高手,如夏言、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等,嘉靖的权术玩到巅峰了,能进内阁的都是人精,他们能屹立朝堂数十年不倒,可见权谋之深,那么谁是其中最厉害的一位?一、严
2023-12-07 17:0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