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曾经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的高拱何张居正,为何反目成仇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4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曾经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的高拱何张居正,为何反目成仇

1.同舟共济:共事翰林,协助裕王

明朝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二十三岁的张居正考中进士,位列二甲第九名,他的考官是徐阶。由于年轻而又才华出众,张居正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成为帝国的高级储备人才。在翰林院,张居正受到翰林院学士徐阶的大力提携。

高拱比张居正年纪大,他是嘉靖二十年(1541年)的进士,比张居正早六年步入官场,高拱同样是以庶吉士的身份步入官场。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高拱授任翰林编修。

徐阶、高拱、张居正,堪称是明朝后期的最强组合,他们的相遇与合作,除了在翰林院共事,主要还是裕王朱载垕的撮合。原来,他们先后成为裕王府的讲师。

裕王朱载垕(即后来的明穆宗,隆庆皇帝)是嘉靖皇帝的第三子,非嫡非长,加之生母不受宠,所以嘉靖皇帝(明世宗)并不怎么喜欢他,对他长期冷落。后来嘉靖的次子和长子先后夭折,按照长幼秩序本该将朱载垕册立为太子,可嘉靖就是拖着不办。可见朱载垕的失落和苦闷。

但朱载垕是个意志坚定的人,他外柔内刚,颇有想法,能够坚持自己的主张。在裕王府辅臣们的帮助下,他常常在朝堂中暗暗发力,与严嵩等奸臣斗智斗勇。

曾经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的高拱何张居正,为何反目成仇

2.同仇敌忾:智斗严嵩,拨乱反正

在嘉靖朝廷内阁,曾进行过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一方是向来耿直高冷的内阁首辅夏言,另一方是大奸似忠的内阁次辅严嵩。夏言想巩固首辅的权威,而严嵩想把夏言拉下马,自己好上位。严嵩曲意逢迎嘉靖皇帝,投其所好,自然恩宠日盛;夏言却老是实话实说,跟嘉靖皇帝唱反调,就越来越不受待见。严嵩经过精密的筹划,罗织罪名构陷夏言,使夏言断头弃市。之后严嵩成为内阁首辅,继续谄媚上,他的内阁首辅也越坐越稳。

徐阶是在严嵩之后进入内阁的,深知先前的风波,也了解嘉靖皇帝喜怒无常的性格。他担任内阁次辅,地位仅次于严嵩。这时候奸臣严嵩权势滔天,他与儿子严世蕃欺上瞒下,党同伐异,许多忠臣都遭到打压,一些奸吝小人却得到火线提拔。严氏父子大肆敛财,欺压百姓,以致天怒人怨。最初徐阶自身难保,他所能做的只有明哲保身,唯唯诺诺,隐忍不发,暗中积蓄力量。他也将这些为官之道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得意门生张居正,张居正心领神会,依计行事。

曾经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的高拱何张居正,为何反目成仇

而高拱呢,他向来大大咧咧,正气凛然,他做事讲究公道,尽心尽力,毫无破绽,严嵩对他毫无办法。

通过多年的经营,有杨继盛、海瑞等猛士勇往直前,有惨痛的血的教训,终于等到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时机成熟,御史邹应龙奋笔疾书弹劾严嵩,裕王和徐阶顺势而为,终将严嵩父子及其党羽一网打尽,拨乱反正,革除弊政。

在这场智斗严嵩的持久战中,徐阶的老成圆滑,高拱的刚正耿直,张居正的精明干练,都得到完美的诠释,他们齐心协力,同仇敌忾,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曾经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的高拱何张居正,为何反目成仇

3.同床异梦:亦师亦友的徐阶

明朝嘉靖四十一年,奸臣严嵩倒台,严世蕃被处斩,他的鹰犬爪牙相继落网,百姓都额手相庆。另一方面,嘉靖皇帝垂垂老矣,朝廷的局势愈加明朗,裕王继位是迟早的事情;徐阶顺利取代严嵩成为内阁首辅,高拱和张居正都获得重用,相继进入内阁。

嘉靖四十五年(可参考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明世宗驾崩,裕王继位,是为明穆宗(隆庆皇帝)。在政权交替的阶段,徐高张三人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以嘉靖皇帝遗诏的名义,首先是进行自我反省的“罪己诏”,然后是给多年前“大礼议”事件中获罪的大臣全部平反,录用存者,抚恤亡者,又以新皇帝隆庆的名义大赦天下,时人无不称赞。

这是三人的政治蜜月期。由于高拱与张居正年纪相近,政见有诸多共识,胸怀天下,因此他们特别亲密,如兄弟知己,常常一起针砭时弊,研究对策。

曾经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的高拱何张居正,为何反目成仇

掌权后的徐阶也有些权臣的做派,大事都由自己说了算,甚至多次与皇帝争论,这让高拱十分不快,大发牢骚,于是,高拱被弹劾而解甲归田。徐阶排斥高拱的做法,更引起明穆宗的不满。

隆庆二年,徐阶与明穆宗的矛盾加深,他就以自己年老为理由申请退休,明穆宗趁机批准了他的请求。此后,高拱得到重用,再次起复,升任内阁首辅。

隆庆三年以后,虽然有其他的成员进进出出,但内阁基本是高拱和张居正的“二人转”。由于徐阶和张居正的师徒关系,高拱与张居正略生嫌隙,他们虽然在大事上仍然能够和衷共济,可内心已经产生微妙的变化。

高拱此人同样性格强势,脾气火爆,固执己见,不能容人,虽有治国才能,受皇帝器重,但是在朝廷和宫廷里的口碑并不算太好,往往遭人嫉恨。张居正则不同,他翩翩有礼,待人和善,大受欢迎。

曾经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的高拱何张居正,为何反目成仇

4.同室操戈:打破平衡的太监冯保

隆庆皇帝从没得到过父亲嘉靖的爱,自始至终,他都是一个备胎,承受着高强度的心理压力,熬死了所有的竞争者,他才以“裕王”的身份继位。在父亲猜疑不定、形势最为恶劣的那几年,他甚至一度想上书给老爹,乞求派自己回故乡安陆府,给爷爷兴献帝守陵以避祸。

上位以后的隆庆皇帝,一方面充分授权,让徐阶、高拱、张居正这些大臣处理国事,拨乱反正,抚恤百姓,巩固边防,打通海运,恢复国力的措施颇有成效;另一方面,他开始贪图享乐,沉迷女色,放纵自己,身体日渐憔悴。他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因病去世。

年仅十岁的太子朱翊钧继位(明神宗,万历皇帝),高拱是排名第一的顾命大臣,又是内阁首辅,所以朝廷的事情他说一不二。

曾经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的高拱何张居正,为何反目成仇

小皇帝朱翊钧和他的母亲李太后对此深感不安,他们想借用宦官来制衡高拱这个权臣,就想提拔太监冯保担任司礼监掌印(宫廷里面的一把手,号称“内相”)。高拱素来看不起冯保,与冯保矛盾很深,所以对皇帝的要求置之不理,司礼监掌印几次换人,却就是不肯用冯保,只让他当个副手司礼监秉烛笔。高拱甚至还大放厥词:“十岁的孩子,哪里懂得治理国家!

高拱为自己的口不择言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冯保此人虽是太监,但是知书达理,办事得体,很受隆庆皇帝的喜爱,他还是朱翊钧的大伴(相当于他的贴身仆人兼玩伴)。冯保通过自己的手腕还是当上司礼监掌印,与高拱公开决裂,势同水火。

曾经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的高拱何张居正,为何反目成仇

冯保要找个强有力的帮手,他将目光投向了内阁次辅张居正。张居正此时在内阁里的地位仅次于高拱,但由于高拱的强势性格,他也感到憋屈,有劲无处使,这么下去,很难实现自己的抱负。冯保与张居正一拍即合

于是,李太后(代表皇帝势力),张居正(代表文臣势力),冯保(代表宦官势力),三股势力强强联合,整倒了首辅高拱,勒令他立即去职回乡。

就这样,高拱告别了政治舞台,张居正改革(万历新政)的时代来临。

曾经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的高拱何张居正,为何反目成仇

5.殊途同归: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

嘉靖、隆庆两朝,朝廷人事更迭频繁,没有稳定的国策,政事废弛,国库空虚,加上内忧外患,大明王朝的颓势越来越明显。

张居正的出现,极大程度地改善了这个状况。持续十年的张居正改革,即万历新政,有效地缓解了社会矛盾,淘汰冗官,解决边患,清除内乱,丈量土地,更重要的是,“一条鞭法”给中国的财政税收制度带来了飞跃式的进步。这些举措,延续了大明帝国的国祚。

然而,张居正死后遭到万历皇帝的清算,新政废除,朝廷恶浊的势力死灰复燃。万历皇帝学着他爷爷嘉靖,与群臣搞对抗,二十几年不上朝,彻底拖垮了大明帝国。

曾经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的高拱何张居正,为何反目成仇

万历五年,张居正归家葬父,途径高拱家乡,就去拜访高拱,亦敌亦友的两人追忆往事,抱头痛哭。本以为两人的恩怨就此终结,然而,万历六年,高拱在老家新郑孤独死去,临死之前,他仍对过往愤愤不平,挥笔写下《病榻遗言》,详细描述此前张居正与冯保联合夺权的过程,将张居正刻画成一个万恶小人。此文后来成为万历皇帝清算张居正的重要依据。

终万历一朝,无人敢为张居正辩解。明熹宗时代,稍稍追述了一下张居正的功绩,但没有恢复他的名誉和地位。直到崇祯十三年,国家将要倾覆之际,朝廷内部还在党争不断、相互攻讦,崇祯皇帝终于感念到张居正的好,决定为他平反。

《明史》:

尚书李日宣等言:“故辅居正,受遗辅政,事皇祖者十年,肩劳任怨,举废饬弛,弼成万历初年之治。其时中外乂安,海内殷阜,纪纲法度,莫不修明。功在社稷,日久论定,人益追思。”帝可其奏。

曾经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的高拱何张居正,为何反目成仇

徐阶可以算是命最好的一个,退休后的他回到老家松江府,让子孙们大量购置田地,成为当地富豪,为此他不惜欺压百姓,声名受损。徐阶安享晚年,八十余岁去世。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写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徐阶、高拱、张居正,他们曾经齐心协力,也曾经势同水火,但综合来讲,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为国为民,实现自己的抱负,所以他们都配得上“能臣”这个称谓。关于他们的故事,就以《明史》来评价吧:

《明史》:

徐阶以恭勤结主知,器量深沉。虽任智数,要为不失其正。高拱才略自许,负气凌人。及为冯保所逐,柴车即路。倾辄相寻,有自来已。张居正通识时变,勇于任事。神宗初政,起衰振隳,不可谓非干济才。而威柄之操,几于震主,卒致祸发身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5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首辅最厉害的是这五人,他去世后首辅就没什么作用了
明朝的内阁首辅,最著名的无疑是张居正、杨廷和、徐阶、严嵩、万安这五个位。那么,这五位首辅谁最厉害,谁的成就最高呢?万安算得上是明朝的第一个首辅,是真正让内阁独立发挥作用的人。朱元
2023-05-02 20:19:00
张居正经历告诉你,何为苍生社稷系于一人
明朝首辅张居正,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他死后明帝国彻底走向黑暗。明朝首辅,这是中国封建时代,最具分割性的一次政治名称。自明洪武以来,太祖朱元璋废除相权,独揽朝政,将国家所有权力都系
2023-04-20 16:12:00
严嵩与张居正有何相似之处
...凸显了出现,嘉靖朝凸显出权臣严嵩,万历朝出现了权臣张居正,两个人作为大明王朝最出名首辅,是有着很多相同点的,两者都是权臣,又都做了很多事情。要说区别的话,应该是,严嵩遇到了不
2024-06-26 10:03:00
明朝担任首辅时间最长的五位首辅:都在10年及以上,他21年
...出现八十多位首辅,其中以杨士奇、严嵩、胡广、万安、张居正五人担任首辅时间最长。杨士奇,1424—1444年任内阁首辅,担任首辅21年杨士奇,男,江西人,生于1366年,144
2024-12-06 09:31:00
...间,宫廷内外政局如细蚁缠身,使人难以安寝。那一年,张居正已届47岁高龄,身为翰林院的学士,已然心怀天下。而刚刚过完26岁生辰的李太后,神色间却透着一种难以言说的焦虑。那天深夜
2024-06-09 10:53:00
明朝时期的内阁是怎么出现的
...历史上,有几个人是不得不提的,他们就是张璁、严嵩、张居正和叶向高。张璁先生是明代第一个真正意义上打破平衡的内阁首辅,在嘉靖帝登基之前,内阁首辅和内阁的其它阁臣都是大学士,一般
2023-04-24 12:20:00
他从政35年,为明朝续命72年,死后却被抄家
张居正被认为是明朝最伟大的政治家,这话似乎有点过于肯定,像杨廷和,徐阶等人恐有不服,不过从张居正的那个年代来看的话,把他判定为最伟大的政治家,他实至名归。张居正16岁中举子,23
2023-04-18 17:56:00
明朝皇帝多年不上朝国家仍能运转,是因为内阁制度
...也可以说这三人都互相认识,他们分别就是严嵩,徐介和张居正。严嵩,可以说在明朝的历史上,是一个最大的反面角色,这个老鬼不但把持内阁首辅多年,而且绝对是一个占着茅坑不出恭的坏人。
2022-12-20 15:33:00
明朝嘉靖时期的权谋高手谁最厉害?
...悉了嘉靖朝多位权谋高手,如夏言、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等,嘉靖的权术玩到巅峰了,能进内阁的都是人精,他们能屹立朝堂数十年不倒,可见权谋之深,那么谁是其中最厉害的一位?一、严
2023-12-07 17:0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