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报复性出差,开始了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2-12-25 14:02:00 来源:新周刊

本文经 授权 转载自

深燃

(ID: shenrancaijing )

作者 | 深燃团队

看到“新十条”政策,一位投资人的第一反应是,“要开始报复性出差了!”

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疫情防控的通知》,提出十条优化措施,允许无症状或轻症人士居家隔离,并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健康码。

政策发布后,很多职场人第一时间规划起了出差行程。过去的两三个月里,由于局部疫情持续扩散,各城市的管控政策趋严,很多人原本的出差计划不得不一再搁置。

政策调整之后,出行的人明显增多。根据同程旅行发布的相关数据,12月5日至12月11日,民航国内客运量环比增长超过40%,截至12月13日,机票、火车票搜索热度、订单量双双大幅上扬。

深燃和多位近期“报复性”出差的人聊了聊,他们中,有人迫切想要摆脱躺平状态,找回疫情以前的节奏;有人想抓紧时间了解一线业务情况,以便为来年做准备;有人为了不耽误工作,冒着感染风险依然坐上了出差的飞机,打算“随阳随躺”;有人阳康之后去出差,反而多了一份从容。

这些人抱着既紧张又兴奋的心态,开启了近期的首次出差,有人为终于能够自由出行而开心,但也有人因为随着感染病例的持续增加,身边中招的人太多导致计划被打乱,以至于热情有点下降,甚至对于即将到来的2023年第一季度,预期也不再乐观。

全国各地的疫情感染高峰还没过去,工作和生活的秩序还没完全恢复,但总归,职场人们对于恢复到以前的节奏,有了盼头。

压抑了几个月的出差需求,爆发了

在“新十条”发布后,随着各地的跟进,立刻订票订酒店踏上出差之路的职场人不在少数。对于很多人而言, 这是压抑了两三个月,甚至小半年的出差需求在报复性反弹。

互联网行业本地生活从业者章贝就是如此,在看到“新十条”政策后,12月9日立刻选择了成都等五个城市做调研,保险起见还咨询了当地酒店的防疫措施,得到了不用再查验核酸的肯定答复后,当下便买了高铁票,义无反顾地去了一线。

章贝对深燃表示,作为本地生活从业者,以往每隔两三个月,他都会定期到各个城市,了解当地一线同事、用户、商户等各个群体的状态以及商圈业态。不过,今年由于疫情防控,就连公司也对员工进返京作出严格要求,章贝自年中离京去过一线调研后,原本定期的出差便一直搁置。

“政策调整之后的首次出差,是一次久违的出差,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章贝表示。

首先,年底原本就是业务部门做复盘做规划的重要节点,当下需要了解一线疫情下最真实的情况,才能更准确地进行明年的市场规划。其次,过去的两个月里,由于局部疫情频发,很多大城市都处于高度严格封控状态,一线从业者们承担着较大的压力,作为平台方亟需了解他们的状态。

尽管规划很匆忙,但行动很果决,因为章贝清楚,这次出差十分必要。同样,在上海的一级市场投资人冯采琪也非常看重这次久违的出差。

在看到上海对于来沪返沪人员不再 “三天三检”并取消5天流动性管理的政策后,12月8日,冯采琪便立刻制定了三天的出差安排,约了之前一直线上交流、但未能见面的七八家企业的负责人进行线下交流。

报复性出差,开始了

“尽管一直和企业项目方有线上交流,但线上终归是聊不透,还得线下见面聊。”三天出差结束后,冯采琪回到上海歇了口气,又制定了5天的出差计划,接下来的一周继续离沪出差。

作为投资人,冯采琪曾经一周至少有三天是在外地约人谈项目,但这样的节奏在2022年不得不中断,她至少有三四个月时间没有离开过上海。

她提到,上半年四五月被封控了两个月后,上海的投资人们也曾报复性出差了一段时间,自己也是如此,不过,出差地都选在就近的江浙一带。而在过去的两个月里,由于疫情形势严峻,冯采琪又不得不暂停出差安排。原本北京经常作为出差目的地,但出于防控需求,她已经有七八个月没有踏足。

2022年是VC/PE处于低谷的一年。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相关数据,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VC/PE投资数量为8631起,下降9.4%;投资金额为7257亿元,同比下降34%,股权投资市场节奏大幅放缓。冯采琪对于这样的放缓深有感触,没有到现场,项目是很难推进的,机构出手必然会变慢。

很多长期出差的“空中飞人”,如今去出差,后顾之忧少了很多。

原本就是长期高频出差,要驻扎在客户公司的成都四大咨询公司员工李笛,常常是周中去出差,周五下午赶回成都过周末。

2022年,由于疫情封控等因素,李笛出差的频次受到了很大影响。今年以来,安排出差行程首要考虑的就是当地的疫情形势和防控政策,每次出差前,常常都是先查询官方防疫政策,再潜伏在各种行业群里,咨询往返各地是否顺利,到达当地后,也是尽可能快速完成任务,缩短在出差地的停留时间。

即便如此,李笛今年还是不可避免地被隔离了两次。一旦隔离便成了线上办公,失去了出差的意义。这次政策调整之后,李笛终于不用再担心封控隔离,飞到了昆明出差。

出差路上有人担心感染,有人“随阳随躺”

报复性出差,让很多人期待,但也不免会有担心。“空中飞人”们最大的担心是, 出差途中是否会感染新冠。

没有政策管控,每个人都成为了个人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多位近期出差的人对深燃表示,这次反而比以前更加注重戴好口罩做好防护,而且都是准备好布洛芬等药物,一边做好防护,一边也做好可能随时中招的准备。

“这段时间出差,仿佛上战场”,冯采琪感慨道。尽管从已经感染新冠的朋友处了解了很多应对经验,但因为家里有老人、小孩,冯采琪还是希望能尽量避免感染。因此,出差途中,原本还会带杯咖啡上高铁的她变得更加谨慎,全程不敢摘口罩,一次性口罩、酒精更是随身必备品。

报复性出差,开始了

原本寄希望于线下见面能够提高交流效率,但随着感染的人持续增多,冯采琪和企业负责人线下见面时,也会心照不宣地不再摘下口罩。以往和企业负责人线下交流后,还会安排饭局进一步加深了解,但如今这一流程也省了。

高频出差了大约两周,由于防护到位,冯采琪暂时躲过了病毒的侵袭,但因为身边“中招”的人不少,“不是同事倒下,就是合作方倒下了”,她不得已先停下了脚步。她提到,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和同事们错峰感染。

但不是所有人都和冯采琪一样幸运,李笛在近期出差的过程中,就不幸“中招”。

“疫情以来出差没停,红码、黄码已经见怪不怪了,没想到最难的反而是这次”,李笛说道。出发前,她做好防护,备好药物,对于自己会不会感染已经放平心态。

但当她风尘仆仆赶到昆明后发现,客户公司很多人都阳了,没几天,客户公司就通知居家办公。

只能在酒店办公的李笛心想,“这趟出差,是出了个寂寞。”于是,不到一周,12月16日下午,李笛就回到了成都。回家当天,李笛也开始发烧,出现感染症状,不得不暂时放下工作。

她感叹,尽管做好了“随阳随躺”的心理准备,但能够在家人的照顾下养病还是会更舒服些。眼看着身边同事也在一批又一批地病倒,李笛坦言,工作节奏陷入了混乱。

12月19日从北京前往上海出差的辛音,由于刚刚“阳康”,显得淡定了很多。作为互联网商务,拜访客户交流进展是年底的必备行程。12月10日她开始发烧,经过几天的修养,完全康复之后,便立刻安排了去上海出差拜访客户。

这次出京,流程上辛音觉得少了很多麻烦,一路上不再担心自己被隔离,但也担心刚刚阳康,不知道客户是否会有所顾忌,好在,走访一圈后,结果还算达到了预期。

真正找回节奏,还需要时间

“要慢慢找回以前的工作节奏了,回到了以前一天跑好几个地方,白天谈项目、晚上做材料的节奏”,这是政策刚刚调整后,冯采琪出差时的感受。

但结果很快被“打脸”。她明知已经到年底,推进项目不太容易,但还是希望能够多走走多看看,为明年做一些储备。即便自己有工作的心,但身边的人接二连三地病倒,很难铆足干劲一起冲,工作和生活都谈不上恢复正常,不得不先观望。

辛音在阳康之后从容地出了一趟差,同样也是为来年做准备,慢慢找回恢复的节奏,对于当下业务的推进没有抱太大希望。

2022年眼看就要过去,冯采琪认为,2023年一季度还有元旦和春节,大规模的流动下,工作节奏可能还是会受到影响,一季度可能也很难恢复如初,“现在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二季度了”。

第一批阳康的人在慢慢复工,但线下产业的恢复,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报复性出差,开始了

章贝走访一圈后的感受是,最近这段时间,很多商圈还不如前两个月热闹。“很多商户以前只是没有顾客,现在连员工也没有了”,感染的人要养病,没有感染的为了“躲阳”,尽量不敢出门。不过,还好这是短期现象。

多地对于疫情感染高峰时间的预测,也意味着短期内疫情的影响还将持续。广州、浙江、江西、山东、河南等地近期都纷纷表示,1月中旬及下旬或迎来感染高峰。

随着中国防疫政策的优化和利好经济举措的出台,多家国际金融机构均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将稳步回升。

李笛和同行交流后也坚信,2023年工作和生活节奏一定会慢慢恢复。她表示,过去的2022年,甲方的资金没有疫情之前那么充足,因此公司的项目数量在减少,单个项目金额也在下降。但随着疫情管控的调整,业务也将恢复正常。

她甚至在“中招”之后还有些庆幸,自己在年底这个节点阳了。“现在公司的业务量还没起来,等慢慢恢复正常,公司新项目多了起来,业务繁忙之后,至少自己不会因为阳了而停掉工作。”

章贝走访后也对2023年一季度的情况谨慎乐观。以他所处的北京为例,过去两周,北京的发烧和问诊两大搜索指数一直居高不下。虽然现在能够出行自由,但疫情感染频发,阳了之后往往就需要休息一周,很多人依然还处于工作断档期。

狂欢终将会来临,只是当下还在酝酿中。不过,在12月22日冬至这天,北京的街上,终于又开始车水马龙,一片繁忙景象。

*题图及文中配图来源于unsplash。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章贝、冯采琪、李笛、辛音为化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5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何出现“居民报复性还贷”的情况?
...前还贷的预约已经排到的五月甚至六月。为何出现“居民报复性还贷”的情况?银行、舆论又为何想方设法延缓居民还贷?对于还款人而言,又该如何衡量提前还贷的得与失?先来看为何近期再次出
2023-02-11 15:03:00
“双十二”窝家囤旅游产品,报复性消费要来了吗?
...前,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消费很难迎来报复性增长,线下消费可能会相对复苏较快,但也要经历缓慢回升的过程。线上方面,庄帅指出,电商本身的体量和规模都已经触顶,想要回
2022-12-14 10:28:00
“报复性存款”背后有哪些“冷思考”?
...期新高,同比多增7900亿元。一时间,居民超额储蓄使“报复性存款”成为热词。存款“凶猛”的,不乏莹莹和君君这样的年轻人。后浪研究所发布的《2022年轻人攒钱报告》显示,在全国
2023-02-26 20:17:00
到处人山人海,疫情前的生活终于回来了
图源:图虫创意说是“报复性消费”,其实更像是一场“恢复性消费”。消费者压抑的需求需要时间慢慢恢复,此前受到重创的行业同样需要时间重建。“我们最接近的时候,我跟她的距离只有0.01
2023-02-24 15:19:00
高人预测:8月以后,不出意外的话,国内或将呈现出6大趋势!
...间里,恢复消费会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或许还会出现“报复性消费”的情况。除了日常消费之外,在疫情期间遭遇冷待的旅游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也必将回温。“报复性旅游”成潮流疫情限制
2023-09-03 10:19:00
...性研究。他认为,2023年消费的恢复不会像2020年那样出现报复性反弹,消费恢复的时间会有所拉长。“拉动内需应该成为2023年的重点工作,这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把恢复和扩大
2022-12-29 07:41:00
春节后深圳二手房已成交1217套,呈现明显反弹态势
...努力下,积蓄已久的需求之火被重新点燃,甚至带着一些报复性的意味。不过,这场狂欢是长期低迷后的反弹,还是回归疫情前的正常增长?对这个问题,多位房地产业内人士表示,没那么乐观。甚
2023-02-17 18:41:00
刘晶: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5.6%以上
...通胀不超过3%,PPI通胀不超过2%,整体可控。消费或迎“报复性”反弹 国是直通车:从“三驾马车”来看,投资、外贸、消费,哪一个会成为今年中国经济最强劲的拉动力?为什么?刘
2023-02-17 18:33:00
...态、健康养生等元素融合起来。另一方面,面对游客的“报复性旅游”,文旅业要做好“报复性接待”的准备,尽快将之前落下的“功课”补回来。此前,客流量减少,一些景区在日常管理和服务上
2023-01-24 15:0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武当山景区“小红帽”高效救助走失男孩,多方联动织密安全防护网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许海芳 通讯员 王菡萏)10月3日,武当山景区上演暖心一幕:景区管理局联合公安部门高效协作,成功帮助一名11岁走失男孩与亲属团聚
2025-10-03 13:20:00
贵阳民生路“双节”人气爆棚!真空包装让美味“装进行李箱”
“早就听说贵阳民生路是美食天堂,这次特地带家人来体验。”10月2日,一位来自广东的游客提着刚买的香酥鸭,满脸期待地说道
2025-10-03 12:08:00
闻令而动!德江人民医院联动多部门点亮“生命希望”
当大多数人沉浸在国庆佳节的梦乡时,德江县人民医院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深夜救援正在上演。一名伤者坠入5米深坑,情况危急。医院120急救团队闻令而动
2025-10-03 08:33:00
石家庄市鹿泉区:畅游“小三亚”
10月1日,游客在石家庄市鹿泉区西部长青森林康养城“小三亚”项目游玩。国庆假期石家庄市鹿泉区西部长青森林康养城“小三亚”举行丰富多彩的演出节目吸引游客前来参观游玩10月1日
2025-10-03 08:01:00
记者走基层|雄安新区财富大厦项目:一家人的“云”团圆
雄安新区财富大厦项目一家人的“云”团圆10月1日,在雄安新区财富大厦项目现场,工地“夫妻档”梁俊岭(左)和李随连(右)在讨论项目建设情况
2025-10-03 08:02:00
华商网讯 江苏东海县应急管理局10月2日发布情况通报: 10月2日11时许,东海县牛山街道富华西路88号名家厨房酒店三楼屋面局部倾塌
2025-10-03 07:33:00
记者走基层|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假日挂上专家号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假日挂上专家号10月1日上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乳腺中心学科带头人耿翠芝正在与患者交流病情。河北日报记者 赵泽众摄10月1日8时许
2025-10-03 07:57: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二十五年间的江南月饼
文|戴发利父亲去世二十五年了。二十五年来,每到中秋前几天,母亲都会收到由江苏江阴寄来的一个邮件包裹,打开看,是四包江南当地特产老式月饼
2025-10-02 08:13:00
记者走基层|秦皇岛国际旅游港:76条帆船“为祖国升帆”
秦皇岛国际旅游港76条帆船“为祖国升帆”10月1日,参加2025年“为祖国升帆”活动的杨雅思晗(左一)操作帆船,用升帆礼节为祖国庆生
2025-10-02 08:44:00
记者走基层|唐山市民政事业服务中心:我和天安门“合个影”
唐山市民政事业服务中心我和天安门“合个影”10月1日上午,唐山市民政事业服务中心老年病区,截瘫伤员付兰荣(中)向护士分享自己的视频作品
2025-10-02 08:5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吴海奎)为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布局,日前,《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优化落户条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外发布
2025-10-02 08:5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晓婷 王玉婷)国庆假期单双号限行措施今日开始实行,请您留意绕行。此次假期单双号限行时间为10月2日至7日
2025-10-02 08:57:00
江西“鸡排哥”谈打算:国庆假期后不准备休息,每天就是这种工作状态
大皖新闻讯 结束了忙碌,10月1日晚9时44分,江西景德镇“鸡排哥”李俊永把塑料箱等放上电动三轮车车厢,戴上头盔,驾车离开
2025-10-02 09:12:00
张其亮书法回乡汇报展将于10月在高密启幕,展出百余幅书法作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潘英杰10月7日至10月12日,高密籍书法家张其亮先生首次个人书法展——“问道米芾·情系桑梓”书法回乡汇报展
2025-10-02 09: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