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多彩贵州网讯 近年来,为全面提升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效能,遵义市应急管理局坚持以数字赋能智慧应急为核心导向,以“城市大脑”为关键中枢与数据基座,系统推进风险防控、应急保障、预警响应、指挥调度“四大能力”建设,构建起全域覆盖、全程贯通、精准高效的现代化数智应急体系。
以“数感”赋能风险防控,精准感知城市安全脉搏
遵义市依托城市综合风险监测预警平台,推动在线监测全域覆盖。前端感知设备已实现对127个燃气相邻地下空间、26家燃气企业、3座城市桥梁、20栋老旧危房、123家高危企业、1960家消防重点单位、301个城市内涝点及1750个地质灾害点的实时监测。2025年以来,累计精准发布有效预警信息近9万条。
在风险管控方面,借助“双控”平台,线上调度两千多家重点企业完成安全风险辨识管控,累计辨识风险6万余处,督促治理隐患5万余条。同时,对314家危化品企业实施全链条动态监管,实现“来源可溯、流向可查、责任可究”。
此外,通过汇聚接入39.4万路图像资源,构建起“实时可见、全域可控”的应急视频监控体系,为突发事件处置提供了强有力的可视化支撑。
以“数智”筑基应急保障,强化应急处置全程支撑
遵义市依托“贵州省应急指挥平台”“全国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综合业务系统”及“城市大脑”,完成全市应急资源的梳理归集、分类建档与数字化管理。
在救援力量建设上,系统录入防汛抗旱、地质灾害救援等12个领域共571支应急救援队伍信息;投入两千多万元实施森林消防专业队伍能力提升项目,购置装备234台(套);推进一千多万元的应急救援大队设备更新项目。
在物资与场所管理方面,建立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700多个物资装备储备库,动态更新23类核心物资信息,储备应急装备物资47.97万件。标注避难场所447处,登记应急保障车辆600多台,确保随时调拨使用。
通信保障能力同步提升,配备370M窄带集群对讲机370台、卫星电话485台、卫星图传设备17台等先进装备,形成“空中侦察—地面通讯—全域播报”的立体指挥网络。
以“数推”直达预警响应,实现精准叫应靶向推送
遵义市深度融合信息化技术与应急预警工作,构建起“扁平化”智慧叫应流程,形成“一键直达、精准触达”的预警响应机制。
在2025年经历的10次防汛应急响应实战中,通过全国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综合业务系统,对20家水上交通企业、30个景区景点、598个建筑施工项目等关键单位,以及暴雨落区乡镇党政负责人和群众群体,实施“分门别类、靶向推送”的精准叫应。系统实时追踪指令送达状态与处置进展,实现全程留痕、动态闭环,让临灾预警从“广撒网”升级为“精准滴灌”。
以“数联”调度指挥决策,推进数字化支撑救援
依托三大信息化平台,遵义市构建了“全域互联、实时交互、精准指挥”的一体化调度体系。在2025年防汛响应中,通过数字化会议系统直连暴雨落区乡镇、村(社区),实时调取前端感知数据与视频监控,为汛情研判和力量调配提供决策支持。
在“5?22”汇川暴雨、“7.27”习水飞鱼谷漂流等突发事件处置中,指挥中心通过移动布控球、卫星图传等装备实现远程调度与现场音视频连线,确保精准指挥、有效处置。特别是在“7.8”特大暴雨导致习水县土城镇红卫村通讯中断后,应急部门派出中型通讯无人机搭建临时通信网络,恢复语音通话与数据传输,筑牢了数字化通信防线。
下一步,遵义市将紧扣系统数据深度融合核心目标,推进省级应急指挥平台等系统的本地化部署,确保与本地应急需求精准适配,同时持续以“城市大脑”为核心基座,打通系统壁垒,贯通数据链路,实现多平台间功能互补、数据互通、指令互联的“化学融合”,全面提升应急处置的智慧化、协同化水平,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更加坚实的数智支撑。(遵义市应急管理局)
一审:余旭
二审:王信 姚腾
三审:唐全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31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