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遵义:数治驱动 开启智慧新未来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9-26 12:31:00 来源:多彩贵州网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王信) 9月26日,遵义市数字政府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记者在会上获悉,近年来,遵义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入实施数字政府建设提升行动,着力推动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全市政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00%,首个基于政务数据的城市综合服务平台“i遵义”建成上线,2022年中国开放树林指数城市综合排名全省第二,获批省级公共数据开发利用试点建设。

遵义:数治驱动 开启智慧新未来

聚焦数据管理机制改革,不断探索数字政府建设路径

为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遵义围绕“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政务数据共享、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建设路径,不断完善该市数字政府建设政策措施,先后印发了《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的实施意见》《遵义市政府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暂行办法》《遵义市政府数据资源体系建设管理暂行规范》《遵义市完善提升数据汇聚共享应用工作方案》等,组建成立了市大数据集团,推动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改革,实施“四变四统”新机制,不断规范全市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和管理,今年为财政审减资金2228.37万元,审减率达11.76%,实现了财政资金统筹调度、建设项目统筹规划、政务数据加速汇集。

聚焦基础平台建设,数字底座能力不断夯实

深化“一云一网一平台”建设。为满足全市各部门数据存储、计算需求,建成了“云上遵义”政务云平台,成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国家枢纽(贵州)节点分节点。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电子政务外网体系,实现市级260家单位、县级横向1600家单位、252个乡(镇)、2050个行政村全覆盖。打造全市一体化智能公共大数据平台(统一桌面),接入政法、自然资源、应急等26个部门62个业务应用系统及领导驾驶舱,实现全市业务应用集中展示调度。

加强数据资源体系建设。为构建开放共享的数据资源体系,相继建设了数据中台、视频中台、地图中台(天地图·遵义节点)、物联网感知中台等基础支撑平台。其中,数据中台累计汇聚发改、公安、人社、交通、卫健、医保等30个部门45个政务信息系统数据,治理形成自然人、法人、地理空间信息等7个基础库、6个主题库。视频中台汇聚了公安天网雪亮、交通出行、学校医院等领域视频资源9万余路,有效支撑城市管理监测预警和公安交通安全驾驶监测预警场景应用。物联网感知中台打破不同物联网设备间的限制和壁垒,累计汇聚接入智慧停车、智慧消防、智慧农业等领域1万多个物联网设备。

聚焦应用场景拓展,数据应用价值不断释放

在推动政府决策科学化方面,为整合、汇聚和治理全市经济运行数据,提升经济运行全周期的统计监测和综合分析能力,建设了遵义市宏观经济数据库,汇聚了全市2012年至2022年近10年的经济数据,实现了经济运行的动态感知,有效提升了经济调节政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遵义市综合行政执法局通过建成的城市管理监测预警场景应用,实现对垃圾箱满溢、人行道违章停车等59类行为的智能监测,共发现、处置各类问题30.3万余件。市公安交管局通过建成的公安交通安全驾驶监测预警场景应用,实现对市域高速路段不系安全带、天窗站人、驾驶员接打手机等6类违章行为进行智能分析,自2021年11月上线以来共监测到违法数据387万条。还推动建设了智慧水务监管平台、城市燃气安全预警监测系统、交通行业城市道路AI监控等5G融合创新应用,为赋能政策决策和行业发展提供了支撑。

在推动社会治理智能化方面,建设的综合行政执法一体化协同平台整合各部门行政执法数据,构建了跨领域、跨层级的协同执法体系,将传统办案时效从2个以上工作日缩短至10分钟,有效提升执法效率。交通旅游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化、行业管理规范化、出行信息服务一体化,已整合接入公交、出租、网约、客运等交通行业数据16项339类共计254亿条和84206路交通视频数据。“天地图·遵义”平台为遵义市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系统、遵义市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管系统等多个应用提供了地理信息底图,服务调用次数累计达300万余次。还结合我市特色,创新建设了“红色遵义”“红军在遵义”、乡村振兴等典型应用。

在推动政务服务便民化方面,按照“市民服务总入口”定位,谋划打造了“i遵义”城市综合服务平台,布局政务服务、便民服务、惠企服务、畅游遵义、健康服务、遵义卖场6大专区,链接政府、市民、企业、商户、游客5大主体,平台上线4个月以来,接入高频服务事项145个,注册用户突破1.5万人。打造的“诊间支付”便民应用,在全市县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门诊大厅、住院科室护士站安装诊间支付设备共440台,实现了医保、医院、银联三方的互联互通。群众可通过“诊间支付”实现分时挂号、预约就诊、线上缴费,大大缩短了患者候诊时间,有效解决了缴费就医来回跑、排队等候花时间等问题,极大提升了群众就医获得感。“诊间支付”应用还大幅度缩减了医院收费窗口,年均减少人员供养成本约500万元,为医院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条件。

下一步,遵义将坚持“统筹资源、规范标准、集约建设、降本增效”的思路,持续夯实数字基础、数据要素“两个底座”,强化数据共享开放、场景应用开发“两个抓手”,不断完善市县数据资源体系,实施“四变四统”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新机制,推动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算力基地、“i遵义”等重点项目建设,围绕医疗、教育、交通、警务、城市管理等领域拓展一批典型应用场景,不断打造整体协同、敏捷高效、智能精准、开放透明、公平普惠的数字政府体系。

主创:王 信

一审:余从源

二审:余 旭

三审:唐全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6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遵义日报记者 李燕今年2月,位于遵义国开区的贵州航天新力科技有限公司收到了一份特别的新年礼物: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发来一封感谢信,对该公司在“人造太阳”(IT
2024-05-10 09:40:00
数字赋能教育 变革点亮未来——遵义市播州区第六小学绘制教育数字“新未来”
遵义市播州区第六小学地处城乡接合部,建校五年来,始终以数字化转型为突破口,先后获评“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校”“中国科学技术研究院信息技术教育实践基地”“国家
2025-05-27 00:02:00
...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新型工业化的“最大增量”,遵义结合产业基础,全力加快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关键设备等备份基地建设,用创新汇聚起工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对全国95个老工
2023-12-24 06:11:00
汇川:大数据赋能高质量发展
...而,偌大的停车区却看不到停车收费员,怎么回事? 据遵义市智慧城市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家腾介绍,道路两侧停车管理变得如此省心省力,得益于公司开发的“遵易停服务平
2024-03-02 00:11:00
...贵州网讯(通讯员 向一丹)作为扎根黔北的国有大行,工行遵义分行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紧扣贵州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的战略部署,以创新金融产品为犁铧,以智慧服务升级为纽带,在
2025-04-02 15:35:00
多元养老 | 遵义市:智慧养老,让老人老有所“依”
...的还有像智能手环、智能健康检测、睡眠监测仪等等。”遵义市益养苑颐康养中心工作人员陈易介绍。遵义市益养苑颐康养中心是遵义市首家智慧养老院,也是遵义市探索智慧养老服务的生动实践。
2024-11-10 14:22:00
算力人物 | 刘犁:云起遵义写担当 数转先锋筑新程
刘犁,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遵义分公司云中台(云分部)总经理,一位深耕电信行业多年的“老兵”。他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蓝图上勾勒出国企担当的鲜明底色;他以创新为刃、攻坚为甲,在“云改数转
2025-05-08 18:40:00
粤见数字贵州|遵义:5G+大数据赋能千行百业
...025年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优强企业赴黔投资考察团走进遵义市5G+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参观考察,围绕产业市场机遇与合作模式等展开深度交流。考察团一行参观遵义市5G+大数据应用展
2025-07-16 22:08:00
AI赋能“碳”寻未来 遵义师范学院打造智慧环保校园新样板
多彩贵州网讯 废弃的塑料瓶、旧书报,在遵义师范学院学子手中不再是简单的垃圾,而是可以即时变现、兑换礼品的“碳资产”。10月17日,随着“校园逆向物流实践基地”与“生态文明教育实践
2025-10-17 18:47: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南报网讯(通讯员金慧敏记者姜静)10月22日,全省首个高职院校新四军文化实践育人基地“东进苏南第一站——新四军历史研学基地”在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正式开馆
2025-10-23 08:19:00
南报网讯(记者杜莹)22日上午,市公安局党校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以下简称“纪念馆”)举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基地共建仪式
2025-10-23 08:19:00
为全球议题贡献智慧与担当南京高校学子亮相联合国青年论坛南报网讯(记者何洁)当地时间10月20日,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举行的第十六届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青年论坛上
2025-10-23 08:20:00
城市更新记丨工业遗址上崛起城市微度假中心
工业遗址上崛起城市微度假中心——城市更新记(三)9月28日拍摄的石家庄市石美集城市微度假中心。 河北日报记者 史晟全摄到石家庄工业文化展览馆感知百年工业史
2025-10-23 08:36:00
记者走基层|这根管子,让“热水”变“热能”
10月19日,在河北光源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员工正在操作设备封接内聚光偏心中温真空集热管。 河北日报记者 王永晨摄10月19日
2025-10-23 08:37:00
架起思政育人“立交桥”
来自全国近300名教育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共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新路径架起思政育人“立交桥”10月16日,石家庄学院大学生话剧团学生与石家庄市森霖城小学
2025-10-23 08:40:00
河南港航集团揭牌成立
10月21日,河南港航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河南港航集团”)在郑州正式揭牌。作为河南交通投资集团的二级全资子公司,河南港航集团将一体统筹全省四级及以上骨干航道和港口的投资
2025-10-23 08:41:00
我市构建大件垃圾三级再生体系 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
在同安区大件垃圾处理厂,工作人员将大件垃圾送上传送带。集美区大件垃圾处理厂举办开放日活动,市民在现场认领废弃家具。 收运企业对大件垃圾进行收运
2025-10-23 08:42:00
本报讯(记者 李晓平)昨日,第三届“苏颂杯”未来产业技术创新赛金砖赛道决赛在厦启动。经过初赛与复赛的激烈角逐,25个优质项目成功晋级总决赛
2025-10-23 08:4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蔡绵绵)中山路、集美学村、鼓浪屿、沙坡尾、厦门经济特区发源地……这些承载着厦门记忆的地标,未来将有一部专门的法规守护
2025-10-23 08:42:00
厦门打造精品大剧的成功密码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邬秀君)成为历年CCTV-8CVB收视率亚军,收视率达3.129%;全网热搜742+,微博热搜569+
2025-10-23 08:43: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曾嫣艳 通讯员 曾焕滨)前日,厦门临空经济片区“新能源新材料”投资发展机遇分享会在武汉会议中心举行
2025-10-23 08:43:00
去年三块今年三毛,山楂价格跌十倍,农户:采得越多赔得越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郭辰昊 见习记者 杨涛连绵的秋雨过后,南流泉村终于迎来了久违的晴日。但本该丰收的山楂,此刻却有不少落在地里无人采收
2025-10-23 08:43:00
考验精准计算的“机器人挑战赛”,展现创造力的“纸桥承重”……10月18日,河北举办首届中小学科学运动会,14支代表队1600余名中小学生参加36个项目的角逐
2025-10-23 08:44:00
现场评|城市更新,“更”出有温度的新生活
10月11日,石家庄织音1953园区,游客在网红甜品店前拍照打卡。河北日报记者 潘文静摄10月11日,雨过天晴,石家庄学院大一学生李令辉和同学来到织音1953园区
2025-10-23 08: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