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宁日报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二月里来番茄红 幸福生活有奔头
林琅村发展西红柿特色产业助农增收。图为村民忙着采摘西红柿。 (韦生克 摄)
眼下,在武鸣区太平镇林琅村,600亩西红柿到了收获季节,一排排西红柿藤蔓上结满了沉甸甸的果实,传递着丰收的喜悦。
“这个品种的西红柿产量高、效益好,我家种了3亩,果实还没有采摘就有老板上门预订了。”正在田间忙碌的村民潘大勇笑着说。林琅村地理环境优越,种出的西红柿圆润饱满、色泽深红亮丽,口感酸甜,果实耐贮运,加上上市时间有优势(每年2月至5月上旬上市),因此受到了客商的青睐。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特色。近年来,太平镇把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作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积极鼓励引导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林琅村选准西红柿种植产业,采取种子采购、专家培训、技术到田等措施,发展西红柿种植面积约600亩,覆盖全村70%的农户,预计年产值约1500万元,人均增收达5000元。
“我们村的土地平整后,适合成片种植西红柿,现在大伙更有奔头了。”村支书潘建生告诉记者,村里有部分农户缺少劳动力,过去收入渠道少,现在通过土地流转也能得到一笔可观的收入。该村的西红柿产业也吸引多家农业企业前来考察,计划与村里的合作社结为订单式产销合作伙伴。
据介绍,2022年以来,林琅村申请上级资金270多万元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提升产区的现代化生产水平。为保障产业生产销售渠道畅通,武鸣区纪委监委立足监督职责,及时跟进监督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使用情况,坚决杜绝在西红柿销售过程中的“吃拿卡要”行为,全力护航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本报记者朱新韬 通讯员黄一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9 08: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