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近日,山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小学部三(2)中队在班主任王玉杰老师的带领下,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花棍舞为载体,打造独具特色的班本课程,积极开展非遗主题校外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赋予了新鲜的活力。
花棍舞是流传于商河县的一种独特民间舞蹈艺术,以他的舞蹈道具“花棍”而得名,被列为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了让学生们领略到花棍舞的魅力,三(2)中队班主任王玉杰老师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通过田野调查、搜集资料,形成系统的理论知识。班会课上,王老师兴致勃勃的为同学们讲解花棍舞的起源和历史背景,并给同学们示范了一整套动作,博得阵阵掌声。
为近距离接触原汁原味的花棍舞艺术,班主任王老师还邀请了非遗花棍舞传承和发展人“齐鲁文化之星”、济南市高层次人才、济南市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商河县文化和旅游局文化馆徐静馆长,亲临班级给同学们讲述有关花棍舞的生动故事。徐馆长在花棍舞编排方面非常精通,她担纲的节目多次在国家和省级比赛中获奖,面对满怀热情的同学们,更是手把手指导。
从迎春花开到初夏来临,在王玉杰老师的精心指导下,三(2)中队利用班本课程时间,反复练习,汗水浸湿了衣服,阳光炙烤着皮肤,同学们辛勤付出也收获满满。成品节目《凤舞飞扬》,从最初的基本动作不协调,到大家配合默契、动作整齐划一;从单一的动作生疏扭捏,到整个节目队形变化自如,完美流畅,自信展示。精彩的表演,赢得师生们的热烈喝彩。孩子们也受到感受到了花棍舞的独特魅力,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无限活力。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当代少年肩负着传承中华文化的光荣使命。三(2)中队陆续开展了丰富的队活动,集体赴济南市文化馆参观“文润泉城·影聚非遗”非遗摄影作品展和“非遗童趣”作品展,了解济南皮影戏、济南微雕、鲁绣、济南面塑、济南刻瓷、济南蛋雕、社火脸谱、济南剪纸等20余个非遗项目。“体验活字印刷,探寻非遗之美”中队活动,队员们了解了印刷术的前世今生,还体验了活字印刷,刷墨、铺宣纸、按压、滚墨,一首首古诗清晰地拓印在宣纸上,孩子们的激动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形式多样的非遗主题中队活动,使学生关注非遗、了解非遗、热爱非遗。把优秀的传统文化植入同学们心田,让民族文化的种子在同学们心中生根发芽,提升民族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推动中华文脉绵延繁盛、中华文明历久弥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5 1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