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河南加快推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10-10 10:30:00 来源:映象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河南是人口大省,也是体育大省,群众健身需求大,地域特色项目多,体育消费空间广,同时有着厚重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具备推动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天然优势。

近年来,我省高标准谋划、高起点布局,不断推动体育和旅游深度融合。在顶层设计上,先后出台《加快建设体育河南实施方案》《“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进一步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文件;在具体实施上,以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等知名景区为依托,串联登山步道、滑雪场、滑翔伞基地等体育场所,积极打造品牌赛事,持续开展“跟着赛事去旅行”和“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等活动,同时大力发展航空、山地、水上、冰雪等户外运动产业,形成供给与需求有效对接、产业与生态协调发展、产品与服务品牌彰显、业态与模式持续创新的“体育+”发展新格局,为加快推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是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途径

在“健康中国”战略与着力推进文化繁荣兴盛的双重驱动下,体育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途径,具体表现有:

一是拓宽延伸产业链,形成集聚效应。体育旅游融合可显著提升产业附加值,以新乡宝泉旅游区为例,其通过“太行第一弯”悬崖项目、全国徒步大会等创新业态,2025年暑期单日游客量突破3万人次,带动周边民宿、餐饮收入同比增长40%。

二是活化历史文化遗产,坚定文化自信。体育旅游为文化资源提供沉浸式传播场景,安阳林虑山滑翔伞基地将《封神演义》中的“御风而行”文化符号转化为低空飞行体验,2024年接待游客12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占比达15%。郑州通过“体育+非遗”模式,在黄河徒步活动中融入汴绣、钧瓷制作体验,使传统文化参与度提升60%。

三是实现消费升级,创造高品质生活。体育旅游融合推动全民健身与消费升级,焦作云台山通过登山步道、攀岩基地等设施建设,使周边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比例从2018年的32%提升至2025年的58%。同时,济源王屋山景区通过“体育+研学”模式,开发出地质探险、星空观测等课程,创造就业岗位2000余个,带动农民人均年收入增加1.2万元。

二、河南加快推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河南旅游市场不断扩大,体育旅游融合已成为消费升级的重要方向。我省在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是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不均衡。区域发展不均衡,郑汴洛焦等地区凭借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集中了全省八成以上的体育旅游项目、赛事资源及配套设施,而豫东、豫南等地的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却相对滞后。业态发展不均衡,全省80%的体育旅游项目集中于登山、漂流等传统业态,未能充分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形成差异化产品。季节性限制进一步加剧了供给失衡,北方气候导致冬季冰雪项目依赖人工场地,夏季户外运动受高温制约,而春秋季文化体验类项目开发不足。科技融合不均衡,多数产品停留在赛事观赏和基础体验层面,文化资源如历史遗迹、民俗文化等未被有效融入体育旅游产品,缺乏沉浸式场景打造等深度开发。这些不均衡问题不仅制约了全省体育旅游整体潜力的释放,也影响了产业空间的优化布局。

二是体育旅游市场机制存在短板。跨部门协同治理机制不畅,体育、文旅、自然资源等多部门权责交叉,项目审批流程复杂,审批周期较长,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品牌培育与竞争力不足,全省国家级体育旅游精品项目仅23个,与山东(45个)、四川(38个)等先进省份差距显著,现有品牌多集中于传统武术、太极拳等单一领域,缺乏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复合型体育旅游品牌,国际知名度与市场号召力有待提升。营销策略滞后且投入低效,河南体育旅游宣传长期处于低级阶段,宣传方式单调、资金投入匮乏,传播覆盖面有限,热门项目后续宣传缺位,相较于其他旅游发达城市,在宣传推广、市场营销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难以形成持续的市场吸引力。

三是体育旅游服务保障体系存在弱项。配套设施存在滞后,全省4A级及以上景区中,配备专业运动急救站的不足一半,登山步道、骑行绿道等户外运动设施中,符合国际安全规范和环保标准的占比较低。专业人才缺口严重,体育旅游对从业者要求兼具体育技能、旅游服务、应急处置等多重能力。但当前行业内同时具备专业资质和实战经验的专业人才匮乏,全省体育旅游相关岗位从业人员中,持有导游证、户外运动指导员证、急救员证等跨领域认证的比例极少,赛事策划、线路设计等专业岗位更是长期依赖外地团队支援,安全风险防控能力薄弱。

三、河南省加快推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推动体育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 立足我省实际,需要从深化资源整合、完善体制机制、夯实服务保障等方面入手。

一是深化资源整合,开发“体育+文化”深度体验。联动打造具有河南特色的体育旅游产业集群,比如,在巩固郑汴洛焦核心区产业优势的同时,通过设立区域协同发展基金,依托豫东、豫南等地特色资源开发,发挥各地山水和文化资源优势,打造黄河流域城市共同发展。推进传统内容升级,在传统武术、登山、漂流等经典项目基础上,深度开发“少林武术+禅修”“太极拳+康养”等文化体验型项目。扶持新兴项目孵化,开发滑翔伞、热气球等项目,利用VR技术还原“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场景,打造历史主题电竞基地;打造赛事文化符号和沉浸式场景演出的文化深化工程,如将甲骨文、唐三彩等文化元素植入赛事IP设计,在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等遗址开发考古探险、夜游光影秀等交互项目,构建“可触摸的历史”体验场景。

二是完善体制机制,打造品牌创新宣传。制定战略规划及实施细则,加大财政投入与固定资产投资,通过税收减免、拓宽融资渠道、设立专项资金等举措,降低企业成本,夯实产业融合的经济基础,推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构建科学、规范、高效的体育产业管理体系,确保政府监管有力、行业自律规范、企业守法经营。拉长产业链条,丰富旅游业态,打造品牌赛事,丰富体育旅游场景供给,持续创造新场景、新玩法,吸引更多消费者,推动景区从“观赏游”向“体验游”“沉浸游”转型。创新宣传渠道,深化跨区域联动宣传,通过线路重组与联合推广,与周边省市旅游节点形成战略同盟,构建区域协同网络,强化品牌集群效应。借力重大赛事活动引流,引入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品牌赛事或节庆活动,通过口碑发酵形成持续关注热点。策划专题营销活动,主动参与国内外体育旅游展会,通过沉浸式体验与互动展示提升项目曝光率,提升品牌认知度与市场竞争力。

三是夯实服务保障,强化专业人才培养。完善配套设施建设,要求体育旅游活动安全保障设施强制配置,保障日常监督维护;建立体育旅游项目分级管理制度,高风险项目,实施“一项目一预案”动态监管。优化公共服务设施,从交通、住宿到餐饮,打造多样化、特色化的服务体验。整合信息技术资源,通过官方手机应用程序、体育赛事的官方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号等正规渠道,提供各项赛事活动的详细信息、报名通道。培养适合融合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可以通过教育部门联动,在高校增设体育旅游融合课程,促使高校和景区等文旅产业共建实训平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设立体育旅游相关专业;从社会广纳优秀相关行业人才,如引进社会体育指导员、退役运动员等跨界人才;健全相关人员的保障机制,提供有引力的福利待遇,将行业人才留好用好。

(作者: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科技文化教研部 靳泽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10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探讨了科技赋能河南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挑战与对策。面对当前的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策略,其中包括依托大数据挖掘消费者需求、深化资源整合优化供给、夯实数字基建提升聚能效应及创新
2024-04-19 13:15:00
《河南文化发展报告(2023)》出版宣介会在郑州举行
1月7日上午,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河南文化发展报告(2023)》出版宣介暨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研讨会”在郑州举行。《河南文化发展报告(2023)》主创人员、省内相关领域的专家
2023-01-07 19:41:00
听!新时代年轻委员履职“好声音”
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南频道河南省政协委员、阿里巴巴(河南)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延哲。受访者供图“做一名勤调研、多献策、促团结‘实干型’委员”作为一名新委员,也是一名80后,河南省政协
2023-01-15 19:55:00
...、图书情报、企业管理、旅游管理等非全日制专业硕士。河南省招收管理类非全日制硕士学位研究生的高校有11所。近几年,我国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2024年,非
2025-04-01 07:21:00
守护“她权益” 两会代表委员有对策
...身权益被侵害的不满。 类似的留言也出现在四川广安、河南郑州、湖北鄂州等地“领导留言板”上相应的领导板块,不少女性村民反映着相同的遭遇,自己的户口和土地从未变动,但村委会却以
2024-03-08 09:12:00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本报记者 李悦“2025年迈入体育强省行列,是我省‘十四五’期间的重要目标之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又明确提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建设体育河南。这让我们体
2023-01-15 05:47:00
济南将打造天然氧吧、旅游避暑圣地、气象研学等气候旅游品牌
...向风速等气象要素的精细化预报,并针对高影响天气给出对策建议。张洪广表示,下一步,济南市气象部门将加强气候影响评价和灾害风险评估,更好服务于旅游业和体育业发展规划、布局和活动安
2023-12-19 13:00:00
河南“体育+文旅”闪亮“两博会”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河南展区内容丰富多彩。 本报记者 黄晖 摄□本报记者 黄晖为期3天的2023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以下简称“两博会”),12月8日在苏州国际博
2023-12-14 06:29:00
河南在推进电子政务发展的进程中,已经基本完成了省一级的政务数据开放共享平台,但是由于政府数据采集、开发、利用中的利益分配缺乏合理的机制,因而政务数据安全共享主要出现两个难点:一是
2024-09-07 11:53:0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中国足球事业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也随之受到注意。2021年8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发布公告,面向全国公开招标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
2024-09-07 09:1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天津师范大学大思政课举行“我和祖国共成长”主题宣讲会 扫码阅读手机版
近日,天津师范大学举办“我和祖国共成长”主题宣讲会,为500余名师生带来一堂厚重、鲜活、震撼人心的“大思政课”。活动邀请吉鸿昌烈士外孙女郑吉安
2025-10-10 22:59:00
济南市莱芜区凤城街道瑞馨园社区开展小区楼道专项整治行动
鲁网10月10日讯为消除消防安全隐患,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10月10日,济南市莱芜区凤城街道瑞馨园社区联合凤城街道执法队
2025-10-10 17:35:00
济南市莱芜区凤城街道芳馨园社区:网格员“上门办” 养老认证“零距离”
鲁网10月10日讯为确保辖区老年居民能够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10月10日,济南市莱芜区凤城街道芳馨园社区积极开展养老待遇资格认证便民服务
2025-10-10 17:35:00
济宁太白湖新区许庄街道碧桂园天绘小区开展“暖心早餐”派送活动
鲁网10月10日讯为传递社区关怀,用暖心服务开启居民元气日常,近日,济宁太白湖新区许庄街道碧桂园天绘小区联合物业开展“暖心早餐活力派送”活动
2025-10-10 17:36:00
建行河北省分行积极践行“金融为民”初心,弘扬“为民办实事”举措,其中“落地全国首例线上继承公证”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评选为便民服务举措范例
2025-10-10 17:36:00
鲁网10月10日讯为推动“大学习、大讨论、大对标、大落实”活动从“学习讨论”向“落实见效”深度转化,近日,山东省地矿局五队党委书记
2025-10-10 17:36:00
鲁网10月10日讯为推动“大学习、大讨论、大对标、大落实”活动开展扎实有效,近日,山东省地矿局五队党委书记、队长李志民带队到河北省地质调查院开展座谈交流
2025-10-10 17:36:00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张辉)“十一”假期,秦皇岛市山海关区迎来客流高峰,累计接待游客64.11万人次,门票收入1841
2025-10-10 17:36:00
《管夹阀》等四项机械行业标准研讨会在安徽风驰成功召开
2025年9月8日,由全国阀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阀标委”)主办、安徽风驰泵阀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风驰”)承办的《管夹阀》等四项机械行业标准研讨会在安徽风驰成功召开
2025-10-10 17:37:00
菏泽牡丹产业总产值破130亿元,催花牡丹占全国60%市场
鲁网10月10日讯(记者 靳昕 见习记者 李虹霄)10月10日,菏泽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市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解读《菏泽市牡丹产业发展促进条例》
2025-10-10 17:37:00
山东移动潍坊分公司举办“实心服务 10分满意”服务技能大赛
鲁网10月10日讯为进一步深化“心级服务”理念,推动“十项服务承诺”落地见效,全面提升一线人员综合服务能力,近日,山东移动潍坊分公司(以下简称“潍坊移动”)成功举办“实心服务 10分满意”服务技能大赛
2025-10-10 17:37:00
泰安市中医医院:爱心义诊护佑心脏健康 优质服务传递中医温情
鲁网10月10日讯近期,泰安市中医医院心血管病一科围绕“关爱心脏,珍惜生命,健康的心,快乐人生”主题,在致远楼门诊大厅组织开展了心血管疾病义诊活动
2025-10-10 17:37:00
济宁太白湖新区许庄街道恒大社区开展“爱心暖万家”公益活动
鲁网10月10日讯为深入落实惠民便民服务宗旨,营造和谐友爱的社区氛围,济宁太白湖新区许庄街道恒大社区于10月10日上午
2025-10-10 17:37:00
鲁网10月10日讯巍巍泰山,汤汤汶水,山东省地矿局第五地质大队(以下简称“地矿五队”)从1956年进驻鲁中开展地质找矿工作
2025-10-10 17:38:00
济南市莱芜区凤城街道向阳社区:阴雨天气易涝点巡查 筑牢防汛安全防线
鲁网10月10日讯为切实做好阴雨天气防汛工作,保障辖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近日,济南市莱芜区凤城街道向阳社区坚持“预防为主
2025-10-10 17: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