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宋太宗与张齐贤:用人不疑的明君与才华横溢的将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22 22:00:00 来源:戏说三国

领兵打仗这事,您还别说,真是有天赋的。历史上就有很多文臣,兵营一天没呆过,但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一出手就是名将范儿。宋代的张齐贤就是这么一位天才。

宋太宗与张齐贤:用人不疑的明君与才华横溢的将领

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乘辽国12岁的小皇帝刚登基、主少国疑之际,派三路大军北伐。初期进展顺利,眼看燕云十六州收复在望,谁知理想虽然很丰满,但是现实却很骨感。宋太宗心头胜利的甜蜜滋味尚未散去,宋军败报却不断传来。先是名将米信在新城会战失利,随后宋军最大的BOSS曹彬在岐沟关被辽名将耶律休哥击败。眼看这仗没法打下去了,宋太宗急忙传令撤兵。

俗话说,兵败如山倒。西路主帅潘美和监军王侁不但不采纳副帅杨业(杨家将演义中的杨令公)扼守石竭谷口利用有利地形阻击辽军的正确建议,反而逼迫其出雁门直趋朔州出战。面对乘胜而来的辽军主力,结局可想而知。更可恨的是等到杨业失利退回约定会师的陈家谷口时,潘美、王侁并没有留守接应,已违约先撤。杨业孤军奋战,最后因为身负重伤被俘。他坚贞不屈,绝食三日,壮烈牺牲。

宋太宗与张齐贤:用人不疑的明君与才华横溢的将领

这次进攻,宋太宗几乎倾尽全力,谁成想形势却瞬间逆转,山西前线形势危矣!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就在此时,镇守晋北重镇代州的张齐贤登场了。

辽军西路大军在北院大王蒲奴宁的指挥下,汹涌而来。面对强敌,张齐贤自知很难抵挡,急忙派信使联系大军主帅潘美。前文说过,潘美知道东路大军战败,早已和监军王侁溜之乎也,连副帅都顾不上了,哪里还有精力派兵支援代州。这还不算,更加糟糕的是信使除一个负伤逃回外,其余全被辽军俘虏了,这下城中窘境辽军也知道了!该怎么办呢?

宋太宗与张齐贤:用人不疑的明君与才华横溢的将领

面对城外漫山遍野的辽军,城内人心惶惶。为了安抚人心,张齐贤立即召开了一场以“当前的形式和我们的任务”为主题的报告会。只见他斗志昂扬,冷静地分析了敌我形势:敌人虽然势大,但是他们只知道我们求救兵,却不知道我们的救兵已退,心存忌惮,所以只要利用好这一点,团结一致,勇敢战斗,胜利一定属于宋军!

人心稳定了,接下来张齐贤就开始施展自己的军事手腕了。半夜,他派出200多人,每个人都背着一小捆干草,手拿一面旗帜,乘夜色掩护偷偷跑到州城西南三十里地地方,遍插旗帜,四处燃起大火。一时间彩旗飘飘、火光四起,烟雾弥漫,喊杀之声响彻云霄。辽军看到了,摸不清虚实,以为宋军主力来援,急忙撤退。谁知张齐贤早就算定了这一步,在辽军退兵要道土磴砦埋下二千伏兵,将匆忙撤退的辽军打得大败。擒俘辽军北院大王的儿子一人,帐前舍利一人,杀敌数百,俘获二千匹战马及很多兵器。

宋太宗与张齐贤:用人不疑的明君与才华横溢的将领

代州前线捷报传来,宋太宗阅后,不禁长叹一声:俺哥看人可忒准,不服不行啊!这是咋回事呢?

原来,骨子里是一个文人的张齐贤自持有点本事,年少时行事很是张狂。有一年赵匡胤到西都洛阳,当时还是布衣的张齐贤直接拦驾,献上十策。其中有四件符合赵匡胤的意思,但张齐贤坚持认为十条都是好的,要皇帝全部采纳他的建议才肯罢休。赵匡胤发怒,令武士强行把还想死缠烂打的他拖了出去。

其实这并不是赵匡胤不认可他的建议,而是觉得他太狂傲,有心要杀杀他的傲气、磨他一磨。回到京城汴梁,他就对赵光义说:“我到西都,只得到一个张齐贤罢了。我不打算授任他官职,今后可以让他辅佐你任宰相。”

宋太宗与张齐贤:用人不疑的明君与才华横溢的将领

赵光义果然重用张齐贤,不过此前都是从事文职工作,没有带过兵、打过仗,此次代州之战,在众“名将”皆败退情况下,以弱胜强,总算是为宋太宗找回了一点颜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2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聊聊宋太祖赵匡胤的驭臣之术,大臣无不为之叹服
...最终客死异乡。宋太祖在用人的问题上,态度十分明朗,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归田录》记载:宋太祖在位时期,郭进任职西山巡检,某甲向朝廷告发,说郭进通敌,私下里和河东刘继元勾勾搭搭
2023-07-12 18:01:00
...的国家。在用人上,刘邦善用人才,真正做到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直接放手让属下去做,自己只是作为一个领导。这也是他做到开国圣君的原因。第二位仁君其实就是汉文帝刘恒,他之所以可以称
2023-04-25 17:10:00
孙权识人用人的手段,连曹操都感慨生子当如孙仲谋
...仅看重出身,而且敢于用人,用人标新立异,用人有专,用人不疑。不论年龄背景,只要有本事,孙权都可以大胆使用。《纳如素于凡品》、《拉吕蒙入阵》、《知盘君于西录》,深为群臣所敬仰。
2023-03-07 13:46:00
李世民的“玄武门政变”就像一场可怕的戏剧
...不可替代的作用。历史证明,李世民的选择是正确的。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理念,帮助他驱散了武周乱世的阴霾,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他和他的功臣们共同谱写的这段历史,永远闪耀在
2024-11-06 09:46:00
郭嘉投奔曹操:一位智谋之士的明智选择
...扬名立万,并且曹操做人的风格,很受他的喜欢,那就是用人不疑,推心置腹,并且,曹操这个人知道怎么用人,如何让人才展示自己的才华,所以他才投奔了曹操。曹操究竟是怎么当的好人,那么
2023-11-26 15:57:00
秦始皇汉太祖唐太宗明太祖,谁的综合能力最强?
...人非常大气磅礴,比如陈平,有盗嫂贪财的疑心,但刘邦用人不疑,给了陈平四万斤黄金办事,根本不担心陈平贪污或者办不成事,这可是绝对的信任,对人才的信任意味着用人的成败,这一点,刘
2023-07-07 10:58:00
赵匡胤的传奇一生,宋太祖的开国之路
...匡胤于976年去世,享年49岁。他的弟弟赵光义继位,成为宋太宗。赵匡胤的统治为后来的宋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得宋朝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他被后世尊称为“开
2024-11-06 09:23:00
...,既要在用人所长、避其所短中发挥人才最大优势,也要用人不疑、放手使用,大力营造各显其能、担当有为的浓厚氛围,努力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大显身手创造良好环境、搭建宽广舞台。
2024-05-08 11:30:00
李世民出征辽东时到底有多勇猛呢
...领,其他人都劝告李世民多提防这两人,但李世民却坚持用人不疑。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李世民麾下的贤能之士越来越多。在这样的基础上,李世民在贞观之治时期,曾亲自领兵征伐高句丽。
2024-06-12 13:4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国家京剧院一团《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石家庄上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0月19日,国家京剧院一团《梨园芳华·国粹流韵——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河北省艺术中心上演。作为2025年京津冀戏曲展演季
2025-10-18 10:46:00
不止胜负!10月18日,“河北五超”第十轮定州vs辛集,赛前非遗“碰一碰”,定州孩儿枕VS辛集皮贴画。
2025-10-18 21:21:00
千年汉碑“活”了!一场隶书展,如何让中原大地与两汉大唐倾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千年汉碑气象新,中原翰墨正风流。10月18日,全国第五届隶书作品展览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启幕,这场代表当代中国隶书艺术最高水准的盛会
2025-10-18 19:47:00
长镜头|从西辽河到桑干河——追寻红山文明的历史轨迹
红山文化,是西辽河史前文明的代表,被称为中华文化的“直根系”。考古研究表明,红山文化从西辽河起源、大凌河鼎盛,到桑干河扩张
2025-10-17 09:18:00
故宫院藏捐献文物展今日开展
▲本次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今日起,“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在故宫景仁宫开展。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2025-10-17 10:25:00
一座道法自然的山
十堰广电讯(十堰日报记者 吕伟 武当山融媒记者 冯开春 徐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公元前485年前后
2025-10-17 16:53:00
保宁寺独特的关公像
走进窦大夫祠,那古朴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仿佛瞬间将人拉回了遥远的过往。而祠内的保宁寺,更是一处承载着岁月故事与艺术神韵的所在
2025-10-17 21:50:00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山东李白”,诗酒铸就浪漫传奇
文|张向阳 长安三万里,最忆是山东!要说大唐的诗与远方,诗仙李白无疑是巅峰上的顶流,他用浪漫与豪放“灌醉”整个盛唐。李白61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黄河流域度过的
2025-10-16 22:06:00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
温州永嘉:千年诗画焕新彩,谢灵运后裔何以诗意栖居?
提到中国的山水诗,便绕不开一个名字——谢灵运。公元422年,谢灵运被调任至永嘉担任太守,他遍历诸县,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山水诗篇
2025-10-15 15: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