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电诈案件警情通报
为有效预防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提升群众反诈意识,楚雄警方整理了近期高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通报电诈警情,请大家及时关注,做好反诈防范。
典型案例介绍
案例1
刷单返利类
2025年2月18日,刘某报称,其浏览网页时弹出了一名为“FANS”的APP。刘某在好奇心驱使下,注册APP并添加了对方好友。该客服称可以做数据并领取打赏金,随后刘某按照对方的诱导分别用微信转账和寄现金的方式多次转钱,共向对方转账人民币18万余元后才发现被骗。
案例2
虚假服务类
2025年2月22日,王某接到一个没有显示归属地00开头的电话,对方称自己是某短视频平台客服工作人员,称后台显示王某开通了直播功能。如果其不做直播就要关掉,不关的话每年就要扣费9000多元。后对方就以帮王某关闭该直播扣费为由,让其下载了一个叫“银联会议”的APP,然后在“银联会议”开启语音引导王某将自己手机银行APP免密支付关闭,开启了指纹支付,诱导王某将其银行存款转走3万余元。
案例3
贷款、代办信用卡类
2025年2月23日,代某在浏览网页时,有一个陌生人主动来加其的微信,对方称自己是浦发银行的业务代表,接着对方就问代某是否有贷款需求,随后王其就使用手机自带浏览器搜索下载了一个叫“浦发在线”的APP,随后在该APP上申请贷款,对方就以帮王某解除冻结贷款账户为由,让王某通过手机银行扫码转账给对方提供的二维码缴纳账户激活保证金被骗1万元。
面对不断花样翻新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段,请广大群众坚决牢记“三不一多”原则,即: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同时,深刻认识出租、出借、出售银行卡和手机卡的严重危害和法律后果,进一步提高防范意识,切莫贪图小利,直接或变相参与涉“两卡”违法犯罪活动。
来源:楚雄警方,本文内容为转载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私信删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09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