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无论何时 不要放弃爱你自己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1-31 07:0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

《深海》关注青少年抑郁症,心理专家表示——

无论何时 不要放弃爱你自己

无论何时 不要放弃爱你自己

动画电影《深海》正在热映,影片赋予大海无比绚烂的颜色,与抑郁症小女孩参宿的内心灰暗形成强烈反差。很多网友看完电影泪流满面,他们说自己跟参宿一样是讨好型人格,在人际关系里到处碰壁,从她身上看到了自己。

面对被热议的抑郁症话题,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请教了颜色心理学专家以及心身医学科专家,他们表示,希望外界能放下成见,不要简单地认为“孩子只是内向,情绪不好,多笑笑自然就会好起来”,父母更应善于变通,帮助孩子摆脱“错都在我”的心态。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缺少家庭之爱 女主角滑向暗淡

《深海》的主角小女孩参宿,生活在爸爸再婚的家庭里,她很想念妈妈,妈妈却鲜少回复她消息,这让她一度以为“我不够好”。

参宿在新家中的地位也日益边缘化,爸爸又生了一个儿子,他的关注点在新家庭,甚至忘了参宿的生日,但当天却特地给儿子举办了入学庆祝活动。参宿一边强颜欢笑参加家庭聚会,一边想编辑短信给妈妈,但始终没有发出,因为担心妈妈的再次冷落。

参宿一直穿着妈妈留下的红卫衣,不肯脱下,在学校也很孤僻不合群,爸爸带她去医院做检查,医生给出的检查结果是抑郁症。后来,跟新家庭一起出游,爸爸眼里只有儿子,甚至忘记家庭合影时要喊上参宿一起……

这一件件“小事”让长期生活在暗淡之中的参宿最终跳入了深海之中。这些场景的描述都为电影的主题——原生家庭缺爱,导致青少年心理健康出现问题而做铺垫。

《深海》会引起热议,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影片中极致绚烂的梦和极度压抑的现实交织推动,大量摇晃感强烈的镜头,以及扭曲变形的物体和世界,单薄的参宿在奇幻场景里快速穿梭,她找不到太明确的方向。

这一切并非炫技,《深海》试图通过这样的画面来具象描绘出抑郁症患者内心的痛苦。

关于影片采用如此高饱和的色彩,从事颜色心理学研究的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博士张腾霄告诉记者,斑斓画面与抑郁症患者灰暗的内心形成对比,小女孩参宿的梦境与现实也形成强烈反差,是一种艺术处理,从画面的角度来为揭示电影主题实现支撑:现实越压抑,自己建筑的梦境就会越奇幻。

另外,张腾霄也表示,在心理学上,梦里发生的事情并没有什么现实依据,也没有什么逻辑性,但是梦里体验到的情绪一般是现实中经历的。电影中,梦境色彩和现实情绪形成反差,增强了情感共鸣,同时也表达了一种祝福主人公好起来的心愿吧。

父母关系不和谐容易导致青少年抑郁 “多笑笑,自然就会好”是成见

那么患有抑郁症的青少年患者,一般是受到了哪些影响呢?记者请教了中大医院心身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李英辉。

李英辉告诉记者,抑郁症的核心症状是情绪问题和行为问题。从临床来看,家庭是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发病的重要心理社会因素。

比如,有些家长只在意孩子的成绩,而忽视或无视他的情感需求。孩子成绩不好的时候,常常给予责骂和贬低。日常只表达对孩子好成绩的要求,而没有情感倾注。

还有些父母的关系不和谐,总是吵架,孩子就会缺乏安全感,常常会有身体反应,“一般来说,上学期间的早上最为明显,他们大多会显示为肚子疼、头疼,甚至呕吐。尤其是年龄小的孩子,表现更为突出。”李英辉告诉记者,这是孩子在竭力用身体给父母发送信号,父母应该引起注意,“因为生病时,父母才会目标一致地关心他,紧张的家庭关系能得到暂时缓和,所以他们会用生病来引起关注。”

另外,有些控制欲较强的家庭成员,也会让孩子失去表达自己的机会。李英辉说,这类家庭里,有些成员一般事业或学业比较成功,会将自己的经验强加给孩子,但这反而会让孩子出现自卑、抑郁和焦虑情绪。

李英辉告诉记者,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来说,给他们做治疗的同时,还需要做父母的工作,一般来讲,善于变通的父母,其孩子的治疗预后相对来说是比较好的。

另外,电影《深海》中,爸爸面对确诊为抑郁症的参宿说“你要多笑笑,自然就会好了”。

对于这样的成见,李英辉无奈地表示,其实抑郁症患者是笑不出来的,就算笑了,也是伪装的,他们需要得到关注,而不是单纯的行为改变。

李英辉告诉记者,抑郁症也是病,其他生病如感冒发烧,都会得到家庭的关注和照顾,抑郁症也同样需要。稳定的社会支持系统,是提高一个人的心理能量的来源之一。对青少年来说,这个重要来源是原生家庭。

“他们是悲观的,就像电影里描述的那样,他们容易自我否定,眼里的世界是灰色的。”李英辉告诉记者,来医院接受治疗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大多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会将病房的窗帘拉得严严实实,并且把房间的灯也调得很暗,他们不想见光,只想把自己封闭包裹起来,而等到病情好转了,他们就会主动打开窗帘。

要“看到”孩子 并给予关注和陪伴

片尾彩蛋显示,参宿最终摆脱了抑郁症,她的救命恩人南河帮助她解开了自己的心结,她得以直面自己的人生。而爸爸和新家庭也增加了对参宿的照顾,她渐渐融入了家庭,让生活变得积极。

李英辉告诉记者,抑郁症患者的内心跟参宿一样,是渴望治愈的。从心理医生角度出发,她建议,父母一定要看到孩子的情感需求,准确地给予关注和陪伴。

一个家庭或许会遇到很多状况,包括吵架、离异,如果不可避免的话,父母应积极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因为很多孩子会将原因归结到自己身上,从而产生内疚等情绪,父母应主动跟孩子澄清事实,并表达孩子不需要为此负责,以此降低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另外,李英辉也从青少年推及到成年人,“我们改变不了生活,但是我们可以改变面对生活的态度。想要走出心灵的创伤,我们需要足够的心理能量,其中最根本的来源是自我救赎。对成年人来说,会产生各种情绪,要学习接纳自己有情绪,让情绪发生,让情绪流动,然后快速地让情绪翻篇。”

或许我们正处在人生的低谷,世界仿佛是灰暗的,但无论如何,千万不要放弃爱你自己,哪怕坠入孤独,也请相信,你终能找到照亮自己的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31 09: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如何发现孩子抑郁的蛛丝马迹
...他们很可能会受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影响。目前,抑郁症已经成为威胁青少年健康成长不可忽视的问题。从心理学和精神医学的角度来看,抑郁症被视为一种精神障碍,而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
2024-04-03 04:02:00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分别为:多动症、焦虑、对立违抗、抑郁症和抽动症。由于儿童和青少年处于特殊的身体发育阶段,心理健康问题常常被家长忽略。多动症被认为是简单的活泼好动,焦虑、抑郁
2023-10-17 07:28:00
世界精神卫生日:警惕青少年抑郁症 这些知识要了解
...其他诸如睡眠障碍、网络成瘾、厌学等心理障碍。其中,抑郁症是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每一种疾病都有自己的症状,抑郁症也不例外。”蒲唯丹介绍,青少年的抑郁症诊断标准
2023-10-10 09:58:00
警惕中小学生中的 微笑型抑郁症
本文转自:芜湖日报前不久,著名歌手李玟因抑郁症离世,举世震惊。李玟在舞台上一直活力四射;在自媒体上也始终是励志主题、积极向上的状态。但外人不知的是,李玟阳光的表象下却是深深的痛苦
2023-07-26 00:08:00
原标题:有一种抑郁症表现为“青春叛逆”说起抑郁,给人的印象大多是悲观消极、愁眉苦脸,但在临床诊断过程中,有很多青少年的抑郁症状却与此不同。哪些是孩子抑郁的信号15岁的小李一段时间
2023-08-29 10:46:00
烟台业达医院科普:孩子抑郁了,作为家长该怎么办?
...理健康观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患有抑郁症或存在抑郁倾向。看着孩子整天茶饭不思、愁眉不展,甚至躲在家里不去上学,作为最亲近他们的爸爸妈妈,往往想要帮忙却无从下手
2024-10-19 07:24:00
为什么孩子会抑郁?专家:这是医学问题,也是家庭问题
...: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2月7日电(刘欢) 近年来,青少年抑郁症群体受到广泛关注。2022年6月,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等共同发布的《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
2023-02-07 15:19:00
长期处在抑郁情绪里的孩子,大脑将发生惊人变化!父母别不在意
...问题行为,都可能是一种抑郁情绪,严重时甚至会发展为抑郁症。 02说起抑郁,不少家长态度疑虑:我家孩子就是青春期厌学、叛逆,哪有抑郁症这么严重?但实际上,抑郁情绪这种负面心理
2023-09-12 14:48:00
心理疾病低龄化的背后
...活方式、活动空间不足、学习压力过大等都是造成青少年抑郁症的诱因。抑郁症从不良情绪开始在桥西区西沙河路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市心理协会会长曲重莲说,很多家长都没有意识到孩子患上抑
2023-10-31 07:54: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