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深读德州丨德州建设“吨半粮” 底气在哪?从何而来?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1-27 09:54:00 来源:大众网

深读德州丨德州建设“吨半粮” 底气在哪?从何而来?

大众网记者 李冉 李勇超 通讯员 吴鹏 王龙春 德州报道

德州作为粮食生产大市,自2021年起,在全国率先开展大面积“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去年,德州市以“吨半粮”创建取得首年告捷的卓越成绩,带动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其中“良田”是根基。这是德州建立“管地护地增地”耕地保护模式的显著成效,被省自然资源厅在全省推广。

这就是底气所在。

“2016年以来,德州新增人均耕地面积19.65万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数量比‘十三五’时期增加33万亩。”德州市自然资源局局长杨洪利说。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这底气又从何而来?

德州全面推行的“管地护地增地”模式上交了“答卷”:德州实现连续23年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耕地保护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三位一体“管地” 留住沃土良田

深读德州丨德州建设“吨半粮” 底气在哪?从何而来?

“作为农业大市,德州承担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保护好耕地、落实好上级政策,是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根脉。”德州市委书记田卫东的话掷地有声。

“好收成离不开好耕地,村里的耕地我看着,一分也不能少!”三级田长、德城区黄河涯镇前后李村党支部书记李林虎的话令人心潮澎湃。

在德州,从市委书记到村党支部书记,每人都有一块地要管。因为,德州构建了“四级书记抓粮管地”体系,实行“卫片检查”书记负责制、包干到田一线办公。做到每块农田都有“田长”,实现以“田”为主体、“长”为关键、“制”为保障,确保耕地安全、粮食安全。

管,不仅要守住红线,还要增加沃土。德州探索的耕地再生技术最有发言权。

近年来,德州先后在市域8个县(市)开展了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试点,通过将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耕作层土壤剥离后异地再利用,实现了中低产田改良提前2-3年变为丰产田的目标。

除了让良田沃土成功“搬家”,在德州的沿黄河县——齐河县,一场让采煤塌陷区重获生机的实验也结出硕果。多年的煤炭开采,使齐河形成了万余亩的采煤塌陷区,涉及3个乡镇35个村庄。齐河利用采煤塌陷区靠近引黄干渠的便利,创新实行“引黄淤沙充填治理”模式,大力推动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

“该模式主要是剥离塌陷区地表的50厘米耕植土,然后用管道引入黄河沉沙池的泥沙水灌入塌陷区,水通过沟渠排走,泥沙得以沉淀,塌陷的洼地被垫高,等洼地‘长高’到一定程度后,再将剥离的耕植土回覆,复垦为耕地。”齐河县自然资源局局长张喜迎说,截至2022年年底,德州运用“引黄淤沙充填治理”模式,累计治理塌陷区面积8143亩。

扎紧篱笆“护地” 用“长牙齿”的硬措施

深读德州丨德州建设“吨半粮” 底气在哪?从何而来?

2021年度,德州市2个县(区)实现卫片执法和农村乱占耕地问题“双清零”突破。2022年度,德州市7个县(市、区)按照省级有关工作方案及考核办法实现了违法占用耕地问题“清零”,其中,原运河经济开发区为全省唯一符合省土地执法激励标准的县市区,受到省委、省政府通报表彰。

一组成绩,充分说明了德州护住耕地的用心与坚持。

从用好“指挥棒”,在全省率先将耕地保护“个性化清单”纳入《县(市、区)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指标标准》;到严肃整治“假整改”,严肃整治各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问题;再到做好激励文章,以指标奖励加大市级奖惩力度。

一项项措施以“组合拳”的形式,连环而出。无不验证着德州始终牢记“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的红线,坚定土地是最宝贵的资源,耕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的信念。

盘活资源“增地”,给粮食生长的空间

深读德州丨德州建设“吨半粮” 底气在哪?从何而来?

今年,庆云县严务乡“希望的田野”党建共同体3000亩盐碱地连片水稻又喜获丰收。而这里,曾经是一片让农户头疼的盐碱地。

土地出题目,改革做文章。为让科技赋能激活“沉睡”的宝贵资源,庆云采用“暗管排碱”技术,让曾经沉寂的盐碱大地鸣奏出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发展的交响曲。

目前,庆云县先后改良盐碱化耕地3.2万亩、复垦新增耕地2152亩。现在,经过持续开发改造,德州已有190万亩盐碱地变成了良田。

除此之外,德州还挖掘耕地后备资源,一是抓源头,对可用于耕地占补平衡来源的地类开展调查。二是促落地,通过土地平整、田块归并、客土回填、改良培肥等措施,变后备资源为优质耕地。同时,德州还在充分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前提下,进行了农村闲置建设用地盘活挖潜,收益全部用于农村发展。

目前,已形成了22万亩全市耕地后备资源潜力数据,并动态摸排农村各类闲散废弃地10万余亩。

种“好”地,端牢“中国饭碗”有底气。

这就是底气来源:“管地护地增地”模式利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的耕地保护格局,切实把耕地资源保护好、利用好,为“吨半粮”建设铆足了底气。

深读德州丨德州建设“吨半粮” 底气在哪?从何而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7 12: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乡村行·看振兴)山东“生态”与“富民”相结合 “好生态”带来“好钱景”
...民增收两不误。同时不断丰富旅游服务业态,昔日破败的塌陷区变成了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新景点。邹城市城前镇玉皇庙村地处山区、传统耕地少,但气温适宜、拥有优质山泉水,独特而优良的自
2023-10-13 19:14:00
山东念好“生态经” 让闲置荒地变身“聚宝盆”
...区。”安丘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山东滕州级索镇塌陷区治理后建设的七星湖湿地公园。滕州市委宣传部 供图枣庄市滕州市同样加强对往日因煤矿采煤形成的塌陷地进行治理,将其改造为风
2023-08-14 12:02:00
厚德时评 |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德州底气何在?
...质生产力”,为农业发展指明新的方向。作为农业大市,德州凭借自身独特优势,对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充满底气与希望。科技是德州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器”。日前召开的德州市委农村工作会
2025-02-27 00:12:00
全国土地日丨德州创新长效“管护增”模式 谱写耕地保护新乐章
大众网记者 张振楠 德州报道粮安天下,地为根基。粮食安全事关国之根本,而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
2023-06-25 12:35:00
中国人寿财险德州市中心支公司完全成本保险——为农民种粮增信心添“底气”
...金秋十月,遍地金黄。玉米大丰收的喜悦,洋溢在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三唐乡王科村种粮大户汪洪波的脸上。去年秋天,汪洪波通过土地流转种植了500亩小麦,不想去冬今春低温冻害天气造成7
2023-11-02 14:23:00
侧记丨为端牢中国饭碗、助力高质量发展贡献德州自然资源之力
大众网记者 武红鹏 德州报道持续一个月向社会征集土地保护主题的儿童绘画作品和创意作文;连续两个星期将土地保护宣传片投放到城市各个角落大屏;连续多日将土地日5G智媒宣传片投放到市民
2023-06-25 21:57:00
大众网记者 武红鹏 德州报道食品产业是德州市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德州市提出以食品名市建设为引领,推进农副产品全产业链发展,力争食品产业营收规模超千亿元。“国字号”产业园——中
2025-09-19 21:57:00
德州:系统集成改革赋能“吨半粮”创建
本文转自:人民网-山东频道九月的德州大地,玉米正陆续收割,处处是丰收的喜人场景。“今年玉米亩产超750公斤不成问题,又是一个丰收年。”望着金黄的玉米,乐陵市孔镇镇勇海家庭农场负责
2023-10-09 21:43:00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与德州市自然资源局就数字赋能及耕地保护工作开展座谈交流
大众网记者 张振楠 通讯员 王龙春 德州报道近日,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副厅级干部赵培金一行在德州市自然资源局参加座谈会,就德州市自然资源数字赋能、实景三维测量、耕地保护工作展开交流。
2024-04-08 16:0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鲁网10月31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田志楠)秋风送暖,爱心启航。近日,麦田公益组织的志愿者们走进淄博市高青县三合小学
2025-10-31 13:32:00
鲁网10月31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韩桦)为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教育学生养成勤劳、俭朴、节约的好习惯
2025-10-31 13:35:00
德州市宁津县津城街道:绷紧“安全弦” 守牢“安全线”
鲁网10月31日讯(记者 逯广宇 实习记者 李安琦 通讯员 傅朝阳)连日来,德州市宁津县津城街道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
2025-10-31 11:00:00
中建中新安装分公司开展“巧手传廉意 佳节守清风”廉洁主题活动
为进一步筑牢职工廉洁思想防线,营造崇廉尚俭的节日氛围,中建中新安装分公司组织开展了廉洁主题剪纸与廉洁主题珐琅挂件制作活动
2025-10-31 11:01:00
省级荣誉!聊城市东昌府区实验幼儿园拟入选省级“书香校园”典型案例
鲁网10月31日讯10月27日,山东省教育厅网站公示关于省级“书香校园”典型案例名单,经各市遴选推荐和省级专家初审、复审
2025-10-31 11:01:00
喜报 | 山东省地矿局二四八大队提案荣获全省地质系统竞赛三等奖
鲁网10月31日讯欣闻捷报,倍感振奋!山东省地质工会于2025年10月组织开展的“履职献良策 创新促发展”职工代表提案竞赛中
2025-10-31 11:01:00
严打、宣防、控源!聊城公安打出反诈“组合拳”
鲁网10月31日讯(记者 泮晓阳)10月30日下午,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十四五’发展看聊城”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十)“公安机关护航高质量发展”专场
2025-10-31 11:01:00
“民天农谷”释放“新活力”:德州市宁津县津城街道借“绿沃川”产业项目发力,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鲁网10月31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李安琦 通讯员 吴浩然 殷梦雪 刘飞飞)“看着温室大棚一天天建起来,心里特别期待
2025-10-31 11:01:00
山东省地矿局七队组织离退休职工参加临沂市老年人太极拳教学骨干培训班
鲁网10月31日讯为进一步弘扬太极传统文化,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提高老年人健康生活幸福指数,近期,山东省地矿局七队组织两名离退休太极拳爱好者参加了临沂市老体协组织的老年人太极拳教学骨干培训班
2025-10-31 11:01:00
本周六相约南京,多重优惠等着你“苏超”决赛夜,“惠享”全城嘉年华□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本周六,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决赛将在南京奥体中心激情开战
2025-10-31 08:00:00
元通商圈地下空间联通项目一期完工
元通商圈地下空间联通项目一期完工南京结合轨道交通优化立体慢行系统图为元通地下连通工程一期出入口元通站8号出口。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沐剑平 摄□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何钢吴春霞“没想到这里多了3个地铁出入口
2025-10-31 08:00:00
南报网讯(通讯员毛欣悦记者张希)喝一杯咖啡的时间,就可为一辆车蓄满电。继去年全市首个光储超充放站在江宁开发区管委会投运之后
2025-10-31 08:01:00
南京3年受理涉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案件140件标的额超70亿元涉外审判专业,经贸往来安心南报网讯(记者马忆玲)记者昨天从市中级法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25-10-31 08:01: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集体采写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2025-10-31 08:01:00
地方文明实践和驻区高校资源深度融合江宁“幸福校校乐”打通文明实践供需通道南报网讯(通讯员包丽记者张希)为进一步深化高校志愿服务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融合发展
2025-10-31 0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