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左江日报
3D打印技术助力
大新县人民医院成功实施高难度高位颈椎骨折内固定术
医生在为患者实施手术。
大新讯 近日,大新县人民医院借助3D打印技术,成功实施高难度高位颈椎骨折内固定术。
51岁的黄大哥近日因不慎跌倒致颈部疼痛伴右上肢无力,右侧肢体麻木,无法站立行走,于是前往大新县人民医院外四科(骨科)就诊。该院外四科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相关辅助检查,诊断患者“第2颈椎椎体骨折伴脱位;不完全性颈髓损伤;第2颈椎右侧横突骨折;头皮撕脱伤;颈椎骨质增生”。
该院外四科团队立即组织讨论制定治疗方案。团队人员认为患者外伤导致椎体骨折、脱位,伴有脊髓、神经损伤,应尽快解除压迫,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同时重建脊柱稳定性,防止更严重神经损伤发生。经多方考量、反复推敲后,大家一致认为,手术治疗虽然有一定风险,但却是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案。因环枢椎解剖结构特殊、椎弓根细小、个体变异大,同时伴有骨折脱位,又毗邻颈脊髓及椎动脉等重要组织,若置钉位置不当,易造成上述组织损伤,同时影响到内固定系统稳定,所以后路上颈椎手术风险高、难度大,是骨科领域公认的高难度手术。为最大限度地降低手术风险,外四科团队提出利用3D打印技术作为复位及置钉辅助手段的想法,并得到该院领导的支持。于是,有关负责人基于颈椎CT扫描数据,利用3D Slicer制作好模型,再花费六个多小时,终于打印出与患者实体比例一致的上颈椎模型,让手术团队在术前就能够仔细规划进钉角度及进钉部位。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医护人员便将患者送进手术室开始手术。在大家的密切配合下,历经2个多小时的努力,外四科团队顺利完成了这台手术。患者术后右上肢感觉、肌力逐渐恢复,目前已经能下床走路。(农兰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7 10: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