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历史上蔡邕是怎么死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20 20:5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王允大家可能熟悉一些,“王司徒巧设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说的就是王允,当然历史上其实没有貂蝉,也没有美人计。蔡邕(yong)其实在那个时期比王允更有名,他是名满天下的大才子,《三国演义》中说的是董卓被诛杀后,人人都非常高兴,只有这个蔡邕抱着董卓的尸体痛哭,然后王允就以董卓同党的罪名杀了蔡邕。

01

事件经过

那么王允真的是因为这个原因杀蔡邕吗?答案肯定不是,因为根据《后汉书·蔡邕传》记载,蔡邕并没有伏尸痛苦,他只是“殊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大体意思就是说蔡邕不经意间谈起董卓并叹了口气,神色有些变化。结果王允的反应如何呢,怒斥他说:“董卓是国家的大贼,差点倾覆了汉室。你作为臣子,应该一同愤恨,但你却想着自己受到的董卓礼遇,忘记了操守!现在上天诛杀了有罪的人,你却反而为他感到伤痛,这难道不是附逆吗?”并随之将蔡邕收押交给廷尉治罪。

蔡邕为了继续写完汉史,递上辞表道歉,请求受到刻额染墨、截断双脚的刑罚。士大夫大多同情并想要救他,没有成功。太尉马日磾听说后,对王允说:“伯喈是旷世的奇才,清楚很多汉朝的事,应当让他续写解决后边的历史,让它成为一代重要的典籍。而且他忠诚孝顺的名声一向显著,获罪也没有缘由,杀了他岂不是会丧失威望吗?”王允说:“过去汉武帝不杀司马迁,让他写出毁谤的书,流传于后世。现今国家中途衰落,政权不稳固,不能让奸邪谄媚的臣子在幼主旁边写文章。这既不能增益圣上的仁德,又令我们蒙受毁谤议论。”

蔡邕

马日磾离去后告诉别人说:“王允大概不能长久于世吧。有道德的人,是国家的纲纪;写作,是国家的典籍。废弃了纲纪与典籍,难道还能长久吗!”蔡邕于是死在了监狱里。王允后悔了,想阻止杀他却来不及了。当时蔡邕六十岁。群臣和士人没有不为他哭泣的。著名经学家郑玄听闻蔡邕的死讯后,叹息说:“汉朝的事,谁来考定啊!”兖州、陈留郡间都画蔡邕的像来纪念他。

这就是王允杀蔡邕一个比较完整的经过,其实就我个人来说,我觉得王允杀蔡邕没有什么道理。很多人都不能理解,给《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甚至认为,《后汉书》是为了可惜蔡邕的才华,故意记错了。但王允就是杀了,而且还不顾很多人的阻拦,为了下边分析原因我再简单说一下王允和蔡邕两个人的情况。

历史上蔡邕是怎么死的

02

王允和蔡邕

王允出身太原王氏,世代官宦,王允幼年即有大志,所以特别注重自我修养,学文习武,很快就成了一个文武全才。而且王允这个人性格刚直,疾恶如仇(性刚棱疾恶),当时东汉末年是宦官的天下,结果王允就多次得罪宦官,差点被整死,后来不得不亡命天涯。再后来董卓把宦官们都杀了,王允身在朝中,为了除掉董卓,虚与委蛇,取得了董卓的信任,董卓把朝廷的事情都交给王允处理。后来王允策反了吕布,诛杀了董卓。

蔡邕,可谓汉末天下第一大才子,他的女儿就是大名鼎鼎的蔡文姬。蔡邕几乎是一个全才,他精通音律,才华横溢,师事著名学者胡广。除通经史、善辞赋之外,又精于书法,擅篆、隶书。蔡邕品德高尚,他侍母极孝,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名重天下。但是还是绕不开宦官,和王允一样,他也受到宦官的迫害,在被董卓征召之前,远避江海12年时间。

然后董卓来了,董卓虽然名声不好,但是他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是大老粗。刚刚掌握朝政时,为了装点门面,也为了争取士人的支持。他征召了很多名士。比如蔡邕、陈纪、荀爽(荀彧的叔叔)、孔伷等等,而且恢复受到党锢的党人的名誉。其实蔡邕开始是拒绝董卓的,董卓只说了一句话“我力能族人”,蔡邕就乖乖的去了。不用族人,放在我身上,光为了保护我自己的老婆孩子,我也得去。所以后世有人批评蔡邕没有气节,没有以死明志什么,那纯粹站是着说话不腰疼。

蔡邕到朝廷后,被任命为代理祭酒,很受董卓敬重。又被举为高第,历任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尚书,三天之内,遍历三台。又升任巴郡太守,被留任侍中。初平元年(190年),蔡邕被拜为左中郎将,随汉献帝迁都长安,被封为高阳乡侯。董卓的宾客部属想让朝廷尊崇董卓与太公相比,称尚父。董卓询问蔡邕的意见,蔡邕说:“现在您的威德虽高,但相比尚父,我以为还不行。等到关东平定,陛下返还旧京,然后再讨论此事。”董卓听了他的话。

蔡文姬

董卓看重蔡邕的才学,对他非常客气,一遇举行宴会,往往令蔡邕鼓琴助兴,蔡邕也有心出力。但董卓性格刚愎自用,蔡邕恨自己的话很少为董卓采纳,对堂弟蔡谷说:“董公性格刚烈而容易作恶,终究不能成事。我想东奔兖州,但是道路太远,不易达到,打算暂时逃到山东地区看看,怎么样?”蔡谷说:“您的容貌与普通人不同,在路上走,看的人云集,这样想躲起来,难啊!”蔡邕才打消了这个主意。后来就是董卓被诛杀,蔡邕当着王允面叹了口气,王允把蔡邕杀了。

03

原因推测

历史上蔡邕是怎么死的

我想了很久也没想明白王允为何一定要杀蔡邕,然后我媳妇来电话了,那会已经10点多了。她问我在干什么,我说在想一个问题,王允为何要杀蔡邕?她其实都不知道王允和蔡邕是谁,也不关心,但是她给了我一个答案:杀人要不就是为了钱,要不就是为了权,要不就是为了女人。我听完大笑,但却给我也提供了一个方向,杀人需要动机,杀人是为了自己获得好处。我试着推测一下,王允杀蔡邕的三个动机:

权力

王允杀蔡邕立威,以此表明彻底清除董卓余孽的态度。除掉董卓之后,王允可谓声威大震,声望达到了最高峰。王允成了东汉政府的实际掌权人,但是他还需要处理董卓余孽的问题。董卓掌权时可能会有些人选择屈服于董卓,为了彻底震慑甚至清除这些大臣、将士,所以王允要表明一个态度。其实除了蔡邕,当时王允还杀了一个人叫丁彦思,这个人历史并没有相关记载。

是凉州兵口口相传的,“丁彦思、蔡伯喈但以董公亲厚,并尚从坐”。什么意思呢,这些人意思是说丁彦思、蔡伯喈只是因为董卓对他们亲厚,就被王允给杀了,更别提我们这些董卓的部下,所以他们为了保命,反攻长安。结果大家都清楚,王允非但没有震慑住这些人,还把这些人逼的反攻长安,最终埋葬了自己。

身后名

王允杀蔡邕第二个原因可能是为了身后名,马日磾去劝说王允不要杀蔡邕的时候,王允说过一句话“又令我们蒙受毁谤议论”。蔡邕是在写汉史的,王允有污点吗,怕毁谤议论?有,他在董卓手底下是真正干事的人,很多时候为了取得董卓的信任,“矫情屈意,每相承附,卓亦推心”。这个就是王允洗不掉的污点,虽然是为了谋诛董卓,保护朝廷,但是史官向来是如实记载的,不管你出于什么目的。所以王允才会和马日磾说,令我们蒙受毁谤议论。

历史上蔡邕是怎么死的

嫉妒、性格

第三个原因可能是嫉妒和性格。王允也是个文人,而且学问也很高,可以说是学富五车。但是他是比不了蔡邕,毕竟蔡邕是全才,名重天下。所以,在所难免王允对蔡邕有些嫉妒,后世有人就说是因为之前有几次讨论,王允都说不过蔡邕,所以心底里暗暗记恨王允。蔡邕还有一点值得董卓嫉妒的是董卓对他的态度,董卓敬重蔡邕,所以亲厚蔡邕;而王允矫情曲意,内心备受煎熬,终于杀掉了董卓,可以释放心中的压抑了。

性格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王允和蔡邕本来应该是惺惺相惜的,其实他们二人年岁差不多,王允137年出生,蔡邕133年出生,都是192年去世。二人都是有才华有能力的人,都受过宦官迫害,现在都在为朝廷效力。然而性格原因使他们成为两种不同的人,史书记载王允“性刚棱疾恶”,这种人眼里揉不得沙子,疾恶如仇。而蔡邕呢,比较温和厚道,所以他才会对董卓之死表示叹息,才会让王允找到理由杀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0 22: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东汉末年群雄中的笑柄——袁术,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拉拢他以及他背后的家庭势力。公元189年,汉灵帝(信用宦官十常侍,兴起第二次“党锢之祸”,终激发黄巾起义)驾崩,大将军何进掌握朝政大权,他和袁术兄弟密谋准备诛杀乱政的宦官,结
2024-11-07 10:20:00
东汉末年的三位太傅结局如何
...录尚书事,一起来执掌朝政。不过,大将军何进很快就和宦官两败俱伤。趁着这一机会,董卓来到洛阳,控制了朝政。当然,董卓改立刘协为皇帝后,也非常尊重出自世家大族的袁隗,继续让他担任
2023-10-15 16:58:00
历史上被腰斩的四大名人,你知道几个?
...斩的四大名人。一、秦朝丞相李斯。李斯是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人,他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重要人物,为秦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功勋。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后,李斯担心自己为公子扶苏所不容,
2023-01-02 17:09:00
李傕、郭汜、袁术与东汉末年的权力争夺
李傕、郭汜是董卓余党,其实李傕、郭汜对东汉末年历史发展的作用大概并不亚于董卓,董卓把汉天子刘协弄到长安,李傕和郭汜又把汉天子放回洛阳,才有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情。平心而论,
2023-10-12 15:38:00
董卓暴尸街头众人拍手称快,蔡文姬的父亲为何哭了?
...灾患。灵帝有些愁,就把蔡邕几人叫来商量对策。在朝堂上蔡邕直接了当发表了看法,说宦官参政是灾患出现的原因,还提议罢免一批贪赃官员。但没想到下朝后旁边的耳目直接去向那些官员告了信
2022-12-19 17:51:00
汉灵帝为何轻易采纳刘焉的建议,在地方设置州牧?
...了太尉一职接替曹嵩,仅仅一个月之后被罢免,成为东汉历史上担任三公时间最短的人,自然而然,心思都在怎么升官发财;以裙带关系爬上卫尉之位的董重(汉灵帝表兄),不可能有深谋远虑的想
2023-01-28 14:41:00
汉朝时期三次“五侯干政” 的影响有哪些?
...原侯,具瑗东武阳侯,各万五千户,赐钱各千五百万;悺上蔡侯,衡汝阳侯,各万三千户,赐钱各千三百万。五人同日封,故世谓之‘五侯’。”自此之后开始了东汉末年宦官干政的序幕,也直接导
2023-01-22 17:17:00
...他担任祭酒,甚得董卓所敬重。后又被举为高第。总之据历史资料记载,蔡邕进京仅仅三天时间,就担任了侍御史、治书御史、尚书,相当于现在的部长级官员。又出任巴郡太守,被留为侍中。后拜
2023-09-01 15:56:00
史上被腰斩的四个名人,有人很冤枉有人很可惜
...斩的四大名人。一、秦朝丞相李斯。李斯是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人,他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重要人物,为秦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功勋。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后,李斯担心自己为公子扶苏所不容,
2023-06-11 05:2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