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厦门日报
万米高铁长隧如何穿海建成
■宁波至舟山的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昨开始盾构掘进 ■两台超大直径盾构机将在海底“双向奔赴”,精准“会师”
金塘海底隧道
●西起宁波市北仑区
●东至舟山市金塘镇
●全长16.18公里,其中盾构段长11.21公里
据新华社电 记者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16日,两台超大直径盾构机在新建宁波至舟山铁路(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两端同时转动刀盘,标志着我国最长海底高铁隧道正式开启盾构掘进。
两台盾构机分别为“甬舟号”和“定海号”,每台长135米、重4350吨;开挖直径14.57米,相当于5层楼的高度。
金塘海底隧道西起宁波市北仑区,东至舟山市金塘镇,全长16.18公里,其中盾构段长11.21公里,穿越金塘水道,是甬舟铁路全线控制性工程。
据介绍,工程采用盾构隧道形式下穿金塘水道,确保来往舟山群岛的出行不受影响,同时隧道建设采用全工厂化、装配式施工,应用泥浆绿色环保处理技术,确保海洋环境“零污染”。
甬舟铁路西起宁波东站,东至定海区白泉镇,设7个车站,全长约76.4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
金塘海底隧道预计2026年底实现贯通,甬舟铁路预计2028年具备通车条件。项目建成后将结束舟山群岛不通铁路的历史。
揭秘
建设过程要克服哪些难题
两台为该工程量身定制的盾构机就像“孪生兄弟”,在海底双向奔赴,用智能装备和技术攻坚克难。
地质复杂:
经历28次软硬地层变换
建设这条海底隧道,首先难在地质情况复杂。金塘海底隧道在宁波侧的起点,正是城市下方,“甬舟号”盾构机在地下58米出发后,就要下穿石油、电力等管线,以及海堤、航道等40多处风险源,而在向海中掘进过程中,盾构机要经历28次软硬地层变换,要穿越12段高强度硬岩地层。
而在海对岸的舟山侧,又软又粘的地层好比“年糕团”,容易结成泥饼贴在刀盘上影响掘进。为此,建设团队通过在盾构机刀盘中心安装大量冲刷管路,对刀盘中心区域进行反复冲刷,防止黏土残留。
水压巨大:
相当于手掌上压一吨重量
水压大是第二个难题。隧道海底最大埋深达78米,盾构机掘进过程中,承受的最大水压相当于在成年人手掌上压一吨的重量。为此,建设团队对核心部件加强密封处理,可抵御百米海底的高水压。
精准对接:
误差要控制在2厘米以内
而在经历高水压、复杂地质环境“长途跋涉”的双向奔赴后,两台盾构机将通过刀盘接触的方式在海底高精度对接。这是隧道建设的第三大难题。为此,建设团队采用了6套北斗定位系统设备,结合盾构机自身高精度导向系统,保证第一台盾构机准确到达指定位置后,第二台盾构机再靠近,把盾构机中心轴线对接误差控制在2厘米以内。
据央视新闻
推进步骤
1相向施工
隧道由中铁十四局和中铁十一局采用“甬舟号”和“定海号”两台超大直径盾构机相向掘进。
两台盾构机在海底“双向奔赴”。其中,“甬舟号”由西向东独头掘进4940米,“定海号”由东向西独头掘进6270米。
2海中对接
两台盾构机将在历经高水压地段及复杂地层“长途跋涉”后,最终在海面下约78米“会师”,实现精准对接,中心轴线对接误差要求不超过2厘米。
3海底解体
为了两台5层楼高的盾构机在完成任务后能从海底顺利拆解、运出,建设团队做了特别设计。据介绍,这两台盾构机采用了双层壳体,在海底对接后,内部结构拆解运出,外壳留在海底,为隧道提供保护支持,就像“金蝉脱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7 09: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