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开启文物保护新天地 大足唱响“精美的石刻会说话”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1-23 13:05:00 来源:华龙网

华龙网讯(记者 刘岱松)金碧辉煌的千手观音、庄严肃穆的华严三圣仿佛近在眼前;漫步于青石小路,一日之内遍览宝顶山的四季美景,在风花雪月中体验千年一瞬……今年春天,大足石刻将“飞上云端”,游客只需要动动手指,就能近距离感受到世界文化遗产的美。

开启文物保护新天地 大足唱响“精美的石刻会说话”

宝顶博物馆。大足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游客云端赏大足石刻,得益于大足石刻数字化建设的最新成果——“云游·大足石刻”一期工程。该工程通过大规模数字采集与实景建模,融合云计算、实时渲染、数字人、AIGC等前沿技术,深度还原大足石刻这一唐宋石刻美学的旷世之作,将为文旅产业带来一次前所未有的数字创新。目前,该工程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首批通过网络“飞”向全球的,便是大足宝顶山的造像。

“‘云游·大足石刻’工程不仅是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旅游服务项目,更是大足石刻在保护利用方面的一次全新尝试。”大足区委书记陈一清表示,在保护研究利用大足石刻的道路上,大足从未停步。

新时代新征程上,大足区将始终牢记“一定要把大足石刻保护好”的重要要求,坚持“两个结合”,全面提升大足石刻保护研究利用水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全力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重要引领、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的重要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

开启文物保护新天地 大足唱响“精美的石刻会说话”

大足石刻迎来春节旅游高峰。大足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坚持“保护第一” 全力守护延续千年的文化根脉

新年伊始,大足石刻北山摩崖造像第176至180号窟段的保护工程现场一派繁忙景象。该窟段是北山石刻中水害最为严重的区域,整个保护工程预计今年7月完工,届时将有效解决该窟段渗漏水以及岩体失稳等问题。

这样的保护工程,近10年来,大足石刻研究院就开展了近百项。

千年来,大足石刻因南方湿润气候、风化的影响,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大足区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强化依法保护、建强保护平台、抓实保护项目、加强保护合作,全力守护延续千年的文化根脉,逐步构建了从抢救性保护到预防性保护、从传统保护到科技保护、从单一保护到多元化保护的系统性保护格局。

开启文物保护新天地 大足唱响“精美的石刻会说话”

3D打印的大足石刻千手观音主尊头像受市民青睐。大足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去年,大足石刻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实施了以宝顶山大佛湾水害治理工程(二期)、宝顶山圆觉洞综合性保护工程前期勘察研究、石门山抢救性保护工程为代表的13项文物保护、安防消防设施建设项目。宝顶山大佛湾水害治理工程(二期)、宝顶山轮法轮塔保护设施修缮、陈家岩摩崖造像抢救性保护保护工程、宝顶山大佛湾圆觉洞抢险加固工程(一期)完工。承办了首届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发布《气候变化背景下石窟寺保护大足宣言》,为世界石窟寺保护提供了中国方案。

“我们将围绕‘文物保护的样板、传承利用的示范、文旅融合的标杆’目标,全力将大足石刻研究院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研究院,高水平推进大足石刻保护,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陈一清介绍,今年1月底前,该区还将修订完善《大足石刻保护利用总体规划》文本,5月底前编制完成《大足石刻保护方案》,强化规划引领,让大足石刻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积极构建大足石刻大保护格局。

做好交流平台 深度挖掘大足石刻的时代文化价值

最近,大足石刻研究院正组织工作人员对《巴蜀石窟全集》前期拍摄的图片进行整理,同时邀请专家就巴蜀石窟的最新研究撰写论文。

川渝两地石窟寺及摩崖造像多达2850处,是我国石窟寺分布最密集的区域。去年3月开始,大足石刻研究院牵头启动了《巴蜀石窟全集》的编撰工作,相继对重庆市合川区、潼南区,以及四川省广元市、巴中市、安岳县等地的石窟进行了科考式摄影、拓片等基础资料收集。目前,已完成80余处石窟寺、3700余个龛窟的现场采集,整理图版近千张。

据介绍,《巴蜀石窟全集》将以图文形式充分反映巴蜀石窟的发展历程和整体面貌,为保护、利用巴蜀石窟提供最真实的历史资料。

“这是大足石刻学术研究体系化、达到新水平的一个具体体现。”陈一清说,在加强大足石刻研究方面,大足区深入挖掘阐述大足石刻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力推出一批具有行业示范、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持续筑牢中国石窟寺特色文化根基。

开启文物保护新天地 大足唱响“精美的石刻会说话”

大足石刻文物医院。大足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去年,大足石刻学术研究硕果累累:大足石刻研究院被市政府批准为第四批“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在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和山西省人民政府的支持下,“中国石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成立;全年开展科研项目30项;《大足石刻全集》获得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并“入驻”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委共同打造的长江文明书馆;持续推进大足石刻中小石窟考古报告编撰出版,完成大足石刻数字学术资源库建设相关工作;完成“五山”解说词的修编,《大足石刻总录》《大足石刻志》《大足观音造像研究》《高峰寺山村古迹与历史记忆》出版。

从屈指可数的几篇文章到上千篇论文的发表,从没有专著到上百部图书的出版,从一般性研究到“大足学”的建立……如今,越来越多的学者投身于大足石刻这座学术金矿,攀崖壁,踏古迹,考文献,探寻大足石刻的前世今生,挖掘大足石刻的厚重历史和人文积淀,让尘封在历史中的文化瑰宝闪耀出新时代光芒。

陈一清透露,大足区将以成功承办首届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为契机,高标准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持续办好中国石质文物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大足石刻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学术活动,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拓展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

坚持“守正创新” 让大足石刻“活”在当下服务当代

“只重保护、不讲利用,文物只能‘孤芳自赏’。如何让大足石刻‘活’起来、‘走’出去,更好地发挥好文化遗产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重要作用,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和努力的方向。”陈一清表示,近年来,大足区坚持守正创新,对标国际一流,加快建设国际文旅名城,让大足石刻走下崖壁,与国际对话、向世界邀约。

走在大足的街道上,随处可见以大足石刻为主题的石雕工艺品。这些工艺品的背后,是大足石雕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充分体现了大足石刻活化利用的成效。

开启文物保护新天地 大足唱响“精美的石刻会说话”

修复释迦牟尼涅槃像。大足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大足石雕与大足石刻相伴而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并形成了以刘能风、张连生、蒋根华为代表的石雕工匠队伍。大足石雕作品畅销国内外,年创造产值20亿元,带动上万人就业。

为更好弘扬石刻文化、振兴文创产业,2019年初,大足区在三驱镇设立了大足石刻文创园。短短3年时间,园区已累计签约入驻企业162家、总投资209亿元,还汇聚了27名省部级工艺美术大师,被评为“重庆市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与此同时,大足区还通过数字技术活化千年石刻。

去年国庆假期,大足石刻景区游客中心的8K球幕《大足石刻》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目光。身临其境的视听感觉、石刻造像的精细化呈现,让观众直呼震撼。自去年7月首映以来,大足石刻数字展示中心已接待游客超7万人次,获评国家首批“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

近年来,大足石刻研究院充分利用融媒体平台、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场景复原等科技手段构建大足石刻传播矩阵,建设大足石刻数字博物馆,开发大足石刻文创产品和数字藏品,形成线上云游、线下体验的“孪生”格局。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多空间、多媒体的展示方式,提高遗产展示利用的体验性、参与性和趣味性,让游客足不出户就能领略大足石刻的独特魅力。

在此基础上,大足全面强化国际宣传营销,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持续开展大足石刻“四百工程”,深入实施“N个一”(主题歌、文化书、故事汇、微视频、画册、网文、游戏、动漫等)计划,设立大足石刻国际营销传播实验室,加快构建全媒体矩阵,全力唱响“精美的石刻会说话”,不断提升大足石刻国际影响力。

开启文物保护新天地 大足唱响“精美的石刻会说话”

小佛湾修复现场。大足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此外,大足区还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全域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实施大足石刻保护提升、数字活化、“五山”联动等工程,加快龙水湖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提档升级隆平五彩田园、“如梦荷棠·山湾时光”、重庆红岩重汽博物馆等一批主客共享、近悦远来的特色景点,实施“增星添A”“快旅慢游”等计划,打造一批名景、名镇、名街、名村、名巷、名楼、名店、名品等,加速构建“日月辉映、繁星闪烁”的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携手四川资阳加快建设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联动武隆、南川、都江堰等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共同打造具有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3 1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文化中国行|中国优秀文物主题游上新!到资阳大足去感受石窟石刻之美
...之乡”;大足有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迄今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石刻多达75处,造像5万余尊。整条游径一共涵盖了51处文物和文化遗产主干资源、关联资源15处。“资阳大足石窟石
2025-04-19 15:29:00
大足石刻参展第二届“文物与保护利用博览会”
11月21日至23日,“2024年文物保护与利用博览会”在四川成都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举行。大足石刻研究院以“大足石刻保护利用”为主题,集中展示了大足石刻在保护及活化利用方面的成果
2024-11-26 15:55:00
大足石刻研究院展建院70周年系列成果
...息的保护拓展。同时,大足石刻研究院与意大利、日本等文物保护机构也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值得一提的是,70年间,大足石刻研究院还出版论著、全面披露考古资料,创建了涵盖巴蜀石窟研
2023-01-04 20:53:00
千年石刻焕新颜 大足石刻谱写文旅融合新篇章
...石刻‘活’起来,让精美的石刻会‘说话’,是大足石刻文物保护利用的一项重要内容。”大足石刻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影像展示手段的迭代更新,尤其是数
2024-05-12 15:06:00
三条检察建议“激活”三地文化遗产
...察院供图)合川区检察院公益诉讼干警对龙多山摩崖石刻文物保护情况进行回访。(合川区检察院供图) 大足区检察院文化遗产检察官与大足石刻研究院工作人员运用电子巡查平台远程查看文物
2024-06-09 04:55:00
数字技术“复活”重庆千年文物
...时代新语境下,如何让大足石刻“动”起来,是大足石刻文物保护利用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大足石刻数字展示中心,4K宽银幕电影《天下大足》以电影叙事方式,讲述大足石刻的开创和历史演进过
2024-06-24 08:09:00
国内外百余名文物保护界专家大咖齐聚大足,近距离感受千年石窟艺术
...内外百余名石窟寺保护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襄这场文物保护领域的国际盛会。当天上午,专家大咖们在观看大足石刻8k电影后,兵分多路,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近距离感受千年石窟艺
2023-08-19 15:55:00
古老石窟寺如何传下去、“活”起来?
...筑、及时处理病害、开发保护新材料等举措,大足石刻的文物保护工作者正努力降低这种影响。“我们要在保护理念、保护措施、保护技术、保护材料等方面与时俱进,特别是要更主动地做好常态化
2023-08-24 16:16:00
如何应对国际性保护难题?大足石刻为世界石窟寺保护提供中国方案
8月19日,首届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在重庆大足石刻开幕,来自中国、阿富汗、伊朗、挪威等世界石窟寺保护领域近百名专家学者,聚焦气候变化条件下的石窟寺保护,围绕科技运用与技术进展、石窟
2023-08-21 16:17: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唐槐电子与装备制造园区的阳光三极智能煤矿感知装备产业化项目钢结构厂房日前正式竣工,标志着这一省级重点智能制造项目进入关键冲刺阶段
2025-11-02 06:46:00
摄制丨河北日报见习记者安洋 记者王育民11月1日晚,唐山籍青年歌唱家吴琦独唱音乐会在唐山大剧院举办。她用歌声回报这片养育她的土地,用音乐诉说不变的乡情。
2025-11-02 06:54:00
10月31日下午,山西公安英模“五进”法治宣讲太原专场首场活动在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西铭矿举行,为企业200余名职工代表带来一场震撼心灵的精神洗礼
2025-11-02 07:17:00
第四届文博社教案例宣传展示活动终选会,10月28日在河南安阳落幕,遴选出精品案例30项、优胜案例67项。太原市博物馆“对望时空·探访古人”项目入选研学类优胜案例
2025-11-02 07:17:00
近日,小店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组织学生开展“阳光出行”社区实践活动。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出校园,走进自然与生活场景,在观察
2025-11-02 07:17:00
奋进的河北·“十四五”答卷丨大数据里“读”河北(七):“数字孪生”让未来之城更“聪明”
雄安新区在全国率先实现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建设“数字孪生”让未来之城更“聪明”——大数据里“读”河北(七)10月27日傍晚时分
2025-11-02 07:36:00
河北日报讯(记者方素菊)从省统计局获悉,河北省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登记工作11月1日正式启动。本次调查以户为单位进行
2025-11-02 07:37:00
河北日报讯(记者马朝丽)10月31日,2025河北文旅京津宣传推广周走进天津街区活动在意式风情区举办。河北文旅推介官围绕“徒步长城观秋光”“泛舟运河感秋韵”“登临雄峰赏红叶”“浸润温泉秋康养”“穿越古城寻秋迹”五大主题
2025-11-02 07:41:00
串联京津冀地区历史文化名城“星光·燕赵号”开启秋冬季全新运行计划河北日报讯(记者方素菊、陈正)从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
2025-11-02 07:41:00
河北社银合作构建“15分钟社保服务圈”将高频业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10月28日,河北省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与金融系统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石家庄举行
2025-11-02 07:42:00
高品位建设城市生态绿廊
11月1日,居民在宁晋县凤鸣湖公园赏景游玩。宁晋县不断加大生态治理与修复力度加快城市更新改造高品位建设城市生态绿廊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城市11月1日
2025-11-02 07:43:00
“田间课堂”体验收获的快乐
10月29日,在邢台三中教育集团高新校区劳动实践拓展基地,学生们采挖红薯。当日邢台三中教育集团高新校区组织学生走进劳动实践拓展基地体验一场别开生面的秋日“田间课堂”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艰辛体验收获的快乐10月29日
2025-11-02 07:44:00
青岛市即墨区龙山街道开展“重阳送健康・中医护夕阳 ”义诊活动
鲁网11月1日讯(记者 于胜涛 通讯员 韩丽丽)为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切实守护老年人身心健康,10月28日,青岛市即墨区龙山街道晓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区政协与即墨民建举办“重阳送健康・中医护夕阳”主题活动
2025-11-01 15:40:00
青岛“老字号新活力”焕新创新展启幕,让老传承“潮”起来
鲁网11月1日讯10月31日,“国际海洋美食之都 青岛食材荟”系列活动之“老字号·新活力”焕新创新展在鑫复盛礼记酒店正式启幕
2025-11-01 15:40:00
家校同心育芳华 共话成长向未来——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高二家校座谈会圆满举行
鲁网11月1日讯金风送爽,秋意正浓。为进一步凝聚家校育人合力,共促学生成长,10月31日,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举行高二家校座谈会
2025-11-01 15: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