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株洲日报
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刘琼 通讯员/杨喜萍) 气管被称为生命的“交通要塞”。近日,22岁的小唐因一场意外导致气管破裂。所幸,市中医伤科医院展开多学科合作,在争分夺秒中,医护人员最终跑赢死神。
“有名工人的脖颈被重物砸中,生命垂危,情况危急。”4月27日上午9时50分,市中医伤科医院急诊120接到一个紧急指令。急诊科医生罗璇和护士曹琼火速赶往现场,只见伤者小唐面色苍白、呼吸困难,血压、血氧持续下降。
“不好,他的咽喉与气管可能受到重创,随时有生命危险。”罗璇一边对患者展开施救,一边叮嘱护士曹琼立即联系医院,启动危急重症绿色通道。
救护车一路狂奔来到医院。此时,来自急诊科、外科、影像科和重症医学科的专家早已集结到位。
外科团队立即开展救治。不料,小唐的情况突然恶化,出现大口喘息、呕吐、咳血及呼吸困难等症状,血氧饱和度也降至30%,命悬一线。
“因为受重物冲撞,他的咽喉、气道受损破裂,导致缺氧窒息。”凭借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外科负责人文碧荣迅速作出精准判断。
但气管是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之一,一旦出现破裂,大多数伤者会因为呼吸困难死于现场或抢救途中,少数伤者送至医院后也因气道血液阻塞或闭合伤而死亡。
这是一场与死神的赛跑,分秒必争。医生立即对小唐进行气管切开手术。当气管被切开的瞬间,伤者的鲜血喷溅而出。顾不上擦拭脸上的血液,医护人员分工协作,有人负责捏气囊、吸痰,有人负责放套管,上呼吸机。
很快,伤者气管内的淤血被清除,其呼吸明显好转,氧饱和度、血压等指标恢复正常。
术后,小唐被转至重症医学科。经过几天的精心治疗,他终于转危为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0 09: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