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年轻的时候要一胎,一两次就中了,现在想要个二胎怎么这么难?”
郭女士很纳闷,平时身体很好,一直以为要孩子会像一胎时简单,怎么现在变得这么难了呢?
郭女士25岁时结婚,小俩口计划要两个小孩,婚后很快拥有了一个可爱的宝宝,35岁的郭女士跟老公做好了迎接第二个宝宝到来的准备,可努力了一年多肚子却迟迟没有动静........
那么高龄备孕需要注意什么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进行生育力评估
男性方面:
主要进行精液质量常规检测,包括精液量,液化时间,pH值,黏稠度、精子浓度、活动率、存活率以及形态学分析等。
除此之外,还有特殊检查包括精浆生化监测、酶类测定、肿瘤标志物检测、生精细胞分析,白细胞分析等。
女性生育力评估包括:
卵巢储备力、基础B超了解卵巢大小及窦卵泡数,输卵管通畅性及子宫内膜的接受性、宫腔对妊娠的承受力等,同时必须考虑年龄和全身因素(如遗传、免疫、代谢等)的影响,尤其是女性年龄对生育力的影响,是目前无法克服的因素。
2.完善孕前检查
孕前检查可以发现5大类影响妊娠结局的高危因素,包括:
一:孕前可以通过改变或戒除不良生活方式规避的有害坏境因素,如吸烟、饮酒、肥胖、毒物接触史等;
二:通过有效的医学治疗手段可治愈的危险因素,如甲肝、阴道炎、牙龈炎等感染性疾病,贫血、营养不良等;
三:目前虽难治愈,但通过医学干预可控制疾病,在妊娠期需密切监测的危险因素,如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可能复发的感染性疾病(如肝炎、梅毒等);
四:孕前无法医疗干预,但可做风险评估,在孕期应做产前诊断的危险因素,如高龄、不良妊娠史、遗传病家族史等;
五:不宜妊娠的危险因素,如女方患有严重心脏病、严重糖尿病等可能导致死亡的疾病,以及夫妇一方患有严重遗传病;
进行孕前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危险因素,并对部分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和控制,优生优育。
研究显示,在做孕前检查的人群中,至少一半都会存在至少1项危险因素,例如吸二手烟、肥胖等。及时发现并且控制这些危险因素至关重要。
3.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营养均衡。每天吃新鲜水果、蔬菜、奶类或豆制品,常吃鱼、禽、蛋、瘦肉,适当饮水,注意食品卫生,充足的营养有助于提高卵子的质量。
合理的运动。每天坚持20-30分钟的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和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孕前将体重和身形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可以降低怀孕期间发生糖尿病、高血压的风险,对胎儿的健康也更有利。
运动不仅可以保持健康的体重,还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调节紧张的情绪,对身体状态、心理状态都有帮助,有助于顺利怀孕、健康生育。
如果你年龄在35岁以上且备孕半年未孕,或年龄40岁以上且备孕三个月未孕,请及时到医院生殖科就诊,积极检查引起不孕不育的原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23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