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群雄势力割据展开激烈斗争是元末农民战争后期的真实情况,这场混乱最终由在元末农民战争中兴起并逐渐形成的朱元璋集团于1368年成功平息,建立起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大一统中原王朝,明朝。
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下令建立功臣庙,功臣的位次由他亲自确定,以徐达为第一,随后依次是常遇春、李文忠、邓愈、汤和、沐英、胡大海、冯国用等人。能被朱元璋钦点为功臣首位,可见徐达对明朝建立起到了多么重要的作用,他还被朱元璋赞誉为“万里长城”。
人常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如刘邦、赵匡胤,其实这在那个朝代来说都不稀奇,但要说历史上杀功臣最多的皇帝,那还得是朱元璋。朱元璋称帝后,疑心猜忌臣子谋反,大肆诛杀文武大臣,牵连人数甚广,功臣宿将,几乎诛杀殆尽,哪怕是被朱元璋那般夸奖的徐达,也没能避免朱元璋的猜忌,可是徐达又从朱元璋大杀功臣的恐怖屠刀下活了下来,迎来了美好结局,他是如何做到让朱元璋放过他的?
一、自律低调,尽忠职守
纵观历朝历代的更迭变迁,时势造英雄,涌现了一大批有头脑、能实干的文臣武将,其中也不乏因功绩过分自满被统治者诛杀的例子,前如曹操杀许攸、杨修,后如雍正杀年羹尧,不胜枚举,但是徐达一直始终修身自律,可谓做到极致。
徐达农家出身自幼习武,和朱元璋是同乡,也是最早追随的朱元璋起兵的人,当时朱元璋还在郭子兴手下效力,朱元璋看郭子兴为人贪财,遇事不决还心胸狭窄,料他日后也没什么作为,于是想打出濠州城发展势力。当时的朱元璋只算得上是个小喽啰,但徐达与汤和等人还是为了他冲锋陷阵攻克地方,协助朱元璋收编地方武装力量树立威信,朱元璋的军队得以声名大振。
1355年,孙德崖的部下扣押朱元璋,试图让郭子兴释放孙德崖,郭子兴与孙德崖素来不睦,徐达担忧朱元璋安危,自请用自己交换朱元璋化解矛盾,徐达表现的忠心也叫朱元璋对他更加器重,视为手足。得到重用的徐达在池州大战、剿灭张士诚、灭元战争中都更加奋力拼命,功勋和领导者的重视都没有让徐达骄傲,反而更加小心谨慎。行军的每一次重大决策都必事先请示朱元璋,自己的每一步的行动都严格按照指示,竭力完成目标。后来朱元璋把权力直接下放给他,让他根据情况随机应变,不用请示。每每挂帅出征,班师回朝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交还将印,立的功劳尽数分给部下,穿上朝服立于金殿为君王出谋划策。
克己自律、积极做事、低调做人是徐达为人处世的作风,放低姿态,在他身上看不到半点居功自傲的模样。
二、宽厚仁爱,爱民亲民
徐达有领兵杀敌的威武,也有亲近士兵、百姓的柔情。他的军队军纪严明,训练有素,军中命令要求入城不得抢夺百姓钱财,不得毁坏民居。
在剿灭张士诚的战斗中,徐达让将士们全部在胸前挂一个木牌,上写“掠民财者死,折民者死,离营二十里者死”。战争是为了政治无可避免,但他同样在能力范围内在尽力减少无辜百姓的损失。有对比才能更显温柔,朱元璋的另一员猛将常遇春的做法就和徐达截然相反,所过之处烧杀掳掠,朱元璋还批评过他。
1360年,徐达和常遇春大战陈友谅,常遇春主张杀尽俘虏,徐达坚决反对,两人争执不下,于是决定请示朱元璋裁决,不过常遇春还是一意孤行把俘虏杀了大半。这也惹得朱元璋极为不满,此后徐达“专为大将”,徐达也始终贯彻不虐杀俘虏、不侵害百姓的理念。朱元璋夸他“为将不妄杀人,岂惟国家之利,尔子孙实受其福”。
三、谨慎磊落,从无僭越
逾矩僭越在皇帝面前是大忌,徐达明显也知晓这一点,他在朝中的口碑极好,从未参与过党派斗争,面对朱元璋也是尤为恭敬谨慎。当年胡惟庸做丞相时有意结交徐达,徐达不满胡惟庸的为人,也为了不受朱元璋的猜忌,一直与胡惟庸保持距离不愿与他往来,胡惟庸碰了壁恶向胆边生,转头用钱财贿赂徐达的守门人福寿,企图让福寿诬告徐达,好在福寿忠心为主,跟徐达说了这件事,徐达知晓后也没多说什么。后来当胡惟庸以谋逆被杀时,究其党羽,朱元璋前后共诛杀3万余人,徐达得以免受牵连。
据《明史·徐达常遇春传》载,“帝尝从容言:‘徐兄功大,未有宁居,可赐以旧邸。’”,这里的旧邸指的就是朱元璋还是吴王时的府邸,徐达闻言百般推辞。一天,朱元璋和徐达对饮,朱元璋把徐达灌醉后令人把徐达盖着被子抬进吴王府的正寝安睡,待第二日徐达醒来,惊诧之中慌忙下床到朱元璋面前俯首请罪,“帝觇(chān,意为偷偷地察看)之,大悦”。于是在吴王府的前面给他另建了一座府邸,“表其坊曰‘大功’”。可见,如果当时徐达如果把赏赐高兴地收下了,按朱元璋多疑的性格,徐达的结局怕是细思极恐。
要想稳固政治,除了制度还有亲戚关系。朱元璋当时就用联姻的手段绑定勋臣,例如皇太子朱标娶了常遇春的女儿,徐达的大女儿嫁给了燕王朱棣,后来升为皇后,二女儿嫁给了代王,四女儿嫁给了安王。
洪武十八年(1385年),徐达去世。关于徐达的死,有说法是当时的徐达患有背疽,不能吃发物,但朱元璋赏给徐达的鹅肉正是发物,皇帝赐宴必须要食用,徐达流着泪吃完没多久就死了。不过这种说法在正史中没有记录,在野史中留下了痕迹,但是片面相信野史并不严谨,需谨慎看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3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