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世民出什么难题,李靖与李绩斗得泪眼婆娑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08 19:5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大唐盛世,如同天空上一颗璀璨的明星,照耀着古老悠久的中华文明。大唐基业,来之不易,开创之初,涌现出很多知名将领。而被封为靖国公的名将李靖,无疑位列大唐名将之首。

李世民出什么难题,李靖与李绩斗得泪眼婆娑

(年轻时的李靖)

李靖被誉为大唐战神,戎马一生,未尝败绩。他还收徒弟,徒弟也个个出色,比如知名将领李绩、侯君集,都曾拜他为师,跟着他学习军事技艺。

尤其是李绩,本身极具军事天赋,在拜李靖为师后更是如虎添翼,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趋势。哦,忘了交代,这个李绩,就是《隋唐演义》里那个神机妙算的军师徐茂公,原名徐世绩,后来李世民喜欢他,赐他姓李,于是他索性改名为李绩。

李靖为唐朝建立,立下赫赫战功。而到了李世民当皇帝的贞观时期,李靖率领大军,深入大漠深处,驱驰千里,通过将近十年时间,率领李绩,侯君集等人,一举荡平塞外胡人,解决了威胁唐帝国的最大军事隐患。

那时候的李靖声名远扬,威震宇内,无人能敌。而且他和那些弟子们,几乎掌握着唐朝所有的精锐部队。太宗李世民深知,李靖军权过大,对皇权造成了威胁。

李世民出什么难题,李靖与李绩斗得泪眼婆娑

(李世民)

于是李世民便开始想方设法,削弱李靖一党的军权。李世民首先利用太子疑似谋反的案件,夺取了李靖弟子侯君集的兵权。又派出长孙无忌,去李靖的弟子李绩军营之中,以劳军的名义,接触李绩,搬弄是非。

长孙无忌与李绩接触一段时间后,就回到了朝廷,不久,关于李绩的谣言便在朝廷内外散布开来。谣言的内容,是关于李绩告发自己的老师李靖冒功领赏、贪污军饷、钱粮等等事情。纯属子虚乌有,主要就是想瓦解李靖和李绩这对师徒的关系,从而削弱李靖一党的军权与实力。

谣言传出后不久,李世民以战事结束,要为李靖庆功封赏的名义,派出长孙无忌,到塞外军营招李靖入朝。身处塞外军营的李靖,接到皇帝的诏命后,马上启程,跟随长孙无忌返回朝廷。而在另一处安营扎寨的李绩,听说李靖被太宗皇帝召唤回朝的消息后,便骑马追上老师李靖。一方面,他想为老师送行,另一方面,李绩想和老师解释一下之前那些诬告李靖的谣言,并非自己所为。

李世民出什么难题,李靖与李绩斗得泪眼婆娑

(李绩,原名徐世绩,又名徐茂公)

李绩追上李靖的马车后,跪倒在老师的马车前,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坛好酒,倒了一碗酒,双头捧过头顶,开始解释。他很激动,但还是条理清晰地说清楚了那些诬告老师的谣言不是他所为。并且,李绩恳请老师喝了他这碗送行酒。

开始,李靖一直坐在马车里没有动,此刻,听到李绩喝送行酒的要求,李靖有反应了。他撩开马车门帘,看了一眼旁边的长孙无忌后,接过李绩手里的酒碗,把里面的酒泼洒在李绩面前,恶狠狠的骂了一句:狼心狗肺!然后把酒碗摔在地上,摔得粉碎。

随后,李靖看也没看李绩一眼,让车夫赶快赶路。李绩呆若木鸡地跪在原地,良久,忽然放声痛哭。他想不明白,昔日情同父子的师生,竟然为了一些谣言,会变成这般模样。他心中很委屈,也不解老师的所作所为。

李靖回到朝中,唐太宗李世民热情地设宴款待。并且把李靖封为右丞相,出将入相这是身为武将的无上荣耀。而李靖当时也没有推辞,欣然接受。但过了没两天,李靖便开始频繁地请病假,不上朝,而且对于朝中事物,也一概不管。没多久,李靖又和太宗说,自己多年征战,落下了一身伤病,需要安心调养,请求皇帝赏赐一些财物,让他告老还乡。李世民嘴里说着挽留的话,却很快赏赐了李靖一大笔钱财,同意他告老还乡了。

李世民出什么难题,李靖与李绩斗得泪眼婆娑

(老年李靖)

李靖隐居山野,之前手下那些大将,数次前来探望,李靖都闭门不见。李绩也去看望过李靖,他还想对李靖解释些什么,但仍然被李靖婉拒。

隐居十几年后,年近八旬的李靖,自感时日无多,不久可能会离世。于是他派了专人去请李绩,要李绩到家里一叙。这对曾经亲如父子的师徒才算见面了。

李绩从那次塞外与老师一别,十几年没有相见了,看着眼前衰老得不像样子的老师,李绩心中五味杂陈。这时李靖对李绩说:“这么多年来,我不见你,而且当初在塞外还辱骂你,其实是为了保护你和我的性命周全。当年你我军事实力太强大,已经威胁到皇上了。我要是不演一出戏,给长孙无忌和太宗看看,你我肯定没有好结果。我这些年来越疏远你,反而对你我越安全;我越打压你,太宗便会越信任你,这就是帝王心术,而且也是我们武将的生存之道啊!”

李绩听完老师这番话后,眼里不觉泪光点点,这泪,却不是因为他恍然大悟,到现在才明白老师的用意。而是因为他看到老师为了不让李世民猜疑,变得如此谨慎,十几年如一日地关自己的禁闭,这样的人生,还有何意义?

李世民出什么难题,李靖与李绩斗得泪眼婆娑

(李世民)

其实,李绩更加了解李世民,李绩也经常在李世民面前做戏,但他做得更自然,更好。

李世民晚年时,选定了李治做太子,也选定了李绩做李治的辅政大臣,可是李世民不敢确定,李绩对儿子是否像对自己一样忠心?于是他决定帮助儿子考验一下李绩。

如何帮?李世民对儿子说:“我现在把李绩贬到下面叠州去做都督,如果李绩去了,你以后把它提拔上来辅佐你,他必感恩于你,对你也会尽心尽力。如果他不去,或者他去了不好好干,你就处死他算了。”

李绩接到去叠州的命令,立刻明白了李世民的意图,他没有丝毫犹豫,家都不回,直接去叠州上任了。之后,李世民去世,李治即位。李治即位才3个月,就将徐绩调回长安,官至尚书左仆射。

李世民出什么难题,李靖与李绩斗得泪眼婆娑

(老年李绩)

结语:李世民、李靖、李绩都是人中之龙,三龙斗法,李世民居高临下,但李靖与李绩也不赖。相比之下,李靖虽聪明,但老实了些;李绩既聪明,又灵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9 00: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大唐第一名将李靖,晚年受到李世民的猜忌,战战兢兢
...白(起)、卫(青)、霍(去病)岂能及也!”李靖那么李世民和李靖的君臣关系如何?真的有那么和谐吗?其实不然,李世民对李靖并不放心,主要是李靖的功劳太大了,换成任何一个皇帝都会对
2024-10-21 11:03:00
李世民最得力的手下,玄武门事变中却临时退出
...626年,大唐发生了震古烁今的玄武门事变。这场事变中,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被彻底打压,李世民趁机逼迫父亲唐高祖李渊禅让。至此之后,秦王李世民摇身一变成为唐太宗,随
2023-02-11 15:36:00
贞观十八年(644年)的一天,李世民将病了很久的李靖召入宫中:“卫公南平萧梁,北扫突厥,西定吐谷浑,唯独东边的高句丽还没臣服,你是否有意出山呐?”老将军立刻恢复活力:“老臣虽然是
2024-03-19 15:28:00
李世民为什么对李靖那么忌惮
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被誉为开创盛世的明君。然而,尽管他有着卓越的统治才能和出色的政绩,却对他的大将李靖抱有一定的忌惮和戒备之心。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李世民为何对李靖忌惮的原
2023-07-05 20:42:00
李世民最忌惮的臣子是谁呢
唐太宗李世民和诸多功臣之间的和谐关系,历来为后世之人所赞颂。虽然,李世民在位时,也曾经有两位凌烟阁功臣侯君集、张亮被杀,还有如李君羡这样仅仅因为一句谣言就被杀的例子,但总得来说,
2024-04-18 15:51:00
李靖在凌烟阁的排名之谜:官职与功绩的权衡
...当中,之所以排名第八,其实并不是他功劳不够大,或者李世民对他观感一般之类的原因。而是单纯因为当时李靖的官职不够大,仅此而已。要想说清楚这事,我们就得从头说起了。李靖出身世家,
2024-01-07 16:36:00
李靖的军事能力,其实比李世民还要强
从名将角度看,李靖比李世民强。李靖:如同一把长矛,攻势凌厉,不拖泥带水,快速破敌,令人闻风丧胆。李世民:类似拿着盾牌与短剑的勇士,攻防兼备,魄力不足。一、李世民的军事作战:攻防兼
2022-12-24 22:11:00
曾被判定为“死囚”的传奇军神,生前不多言,死后留万言传世
...兵去和突厥掰手腕。李靖助力大唐一统二、李靖对唐太宗李世民发声1、低调建功李世民上位之后,李靖明面上深受信重,以武将之身先后出任刑部尚书、检校中书令和兵部尚书等关键职位,由此跻
2023-04-20 16:24:00
...,怎么能因为私怨杀了壮士?”这一句话镇住了李渊,在李世民的帮助下,李靖被赦免,从此追随在李世民帐下任幕僚。人近暮年却战神突起武德三年,李渊任命侄子李孝恭为南线总指挥,负责平定
2024-01-31 21:0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