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今晚报
我去小区的邮局取稿费的时候,经过小区的公园。在马路牙上,坐着一个老人。老人的旁边,放着一辆电动轮椅车,车上放着一个长条的方匣子,巴掌那么大。我以为那是一个收音机。
我匆匆从老人身边经过,好奇地瞥了一眼,觉得老人真有趣。怎么听收音机,还坐在马路牙子上了。
到了邮局,我发现我是最后一个顾客。给我办理完取款手续后,邮局的工作人员就下班了。好幸运呀。我往回走的时候,发现老人还坐在马路牙子上。
哎哟,这么长时间,老人还坐在马路牙子上,有点不对劲儿。
我俯下身子,关切问道:“老人家,您怎么不回家呀,一直坐在这里?”
老人家难为情地笑笑说:“轮椅没电了!”
我这才发现放在轮椅上的黑匣子,原来是一块电池。
我说:“您怎么不把电池换上呀?”
老人家说:“我拆不下来!”
噢。原来老人家坐在马路牙子上,是轮椅没电了。
我说:“您怎么不找个路人帮帮忙呀?”
老人家说:“我不好意思!”
我心里一热,这样的老人,是羞怯的、难为情的、善良的,也是倔强的、固执的、可敬的。他能吞下人生所有的苦,能承受人生所有的累。
我拿起轮椅上的电池,上下左右观察着,突然,我发现电池有卡槽,有下旋的按钮。嘿,好办。我轻轻一摁按钮,往前一拉,把没电的电池卸了下来,然后很轻松地把有电的电池装上了。老人一摁按钮,有电了。
老人家的腿非常乏力,我差不多是把他抱上轮椅的。
我问他:“您怎么不给家里人打个电话求助呢?”
老人家说:“我手机在家里充电,忘了带了。”
我心里“咯噔”一下,想必,老人家在马路牙子坐了很久了。
老人家住在北一,我住在北三,同一个方向,但也有两三站距离。我提出来陪老人家走一段,但老人家想去公园转转。
得,我把老人家送进公园吧。
我把轮椅推上马路牙子的豁口,贴着公园的围墙,向前走十多米,就进了公园。老人家的电动轮椅车,一会儿撞在土坡上,一会儿撞在树上。真危险。
我担忧地嘱咐他:“慢点儿,慢点儿,速度不要太快了!”
看着老人家电动轮椅车顺当了,我才和老人分别。我在公园转了半圈,哎哟。我又看见了老人。越过银杏林,老人家来到了小湖边。
我笑着说:“哎呀,您跑得真快呀!”
老人家笑了:“我三四年没来过这里了。”
老人家说话,声音不紧不慢,吐字清晰,普通话很标准。言谈举止,显得很优雅,有风度。我想。这个老人至少是一个知识分子。
一问,果然是。他是高级工程师,毕业于东北工业大学。老人家自豪地说:“就是张学良办的那个学校!”
老人家是哈尔滨人,五十岁退休,今年刚刚八十岁。他住在北一区儿子的家里,儿子是公司老板,公司在鸟巢那里,听老人家说占了写字楼整整一层。他的女儿刚拿下律师证,将来也会到北京发展。话里话外,透露着自豪感。
老人家原来是不外出的,自从亲家母送了他这个电动轮椅车,他就四处走走了。
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就开玩笑问老人:“如果没有遇见我,您打算在马路牙子上坐多久呢?”
老人家笑了:“这个这个。”老人家支支吾吾,有点儿尴尬。
我又问:“那您怎么回家呢?”
老人家说:“我推着轮椅回家,大约三个小时!”
好家伙,三个小时,这么近的路。看样子老人家的腿病得很重。
老人家不需要任何帮助了,我和老人家挥手作别。
夫人说:“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讹人。能帮助别人,就帮助别人吧!”
我所做的一切,夫人占了一半的功劳,因为,她与我同行,我与善良同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7 06: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