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阮皇勇
江西省修水县山口镇是一个客家人相对集中的山区乡镇,客家人称“赶集”为“赴圩”,山口赴圩已有百年历史,每年春节前的年圩,不仅客家山货云集,县城和周边地区的商贩运来了山村平常难买到的海产品、衣服鞋帽等琳琅商品,最是热闹。
“ 吃一个吃一个,尝尝,尝一个没关系,好吃的。”
在山口大集阵阵乡音吆喝声中,人头攒动,年味十足。山口大集每月初、月中两次开集,是当地村民自发形成的一个农贸集市。以往客家竹编、木制农具以及修水茶料、山野土货是主角,年集市场却是百货皆有,村民们可以一站式购齐年货。
“过年要吃很多菜,但不能少的是修水哨子、米果,这是我们这里的风俗,吃了团团圆圆、红红火火的。”办年货,年夜饭是重头戏。刘则梅是包修水哨子、炸薯货零食的好手,提前准备了几天的货,不到半天就销售一空了。
山口大集上,从修水县城和周边铜鼓、奉新县城开来了几十辆小货车,一车车的鱼虾牛羊、各类水果摆满了集市。赶集的人也从十里八乡赶来,集市上一派热火潮天,一圈逛下来,村民陈玉琴夫妻俩已经提满了大包小包:“好热闹,今天来赶集买了牛肉,蔬菜,还帮小孩子、老人买了新衣服、新鞋子,喜气洋洋的,大家都欢欢喜喜的过大年。”
购新衣、过新年,瞄准年底农村人流钱流回归的查国安,已经连续8年将县城的服装店货品运到年集上摆摊。“因为这是年前的最后一个集会了,人也比较多,年轻人都回来了,过来这边买点衣服给老人家,我们这里大部分是中老年的衣服多一点,现在生意比较好,可以卖到七八千元。”他说。
一场山村年集,买卖皆是欢喜。有吃有穿,更要有火红的灯笼和对联,山口大集上,一对爷孙俩的摊位前围了不少前来选对联的人。00后小伙谢勇智,小时候跟着爷爷赶集,正值寒假,他和爷爷一起摆摊写对联。“我跟爷爷学过一段书法,就来帮帮手”,谢勇智说,“去年,爷爷在集市上卖对联赚了4000多元钱,今年回来过年的人更多,希望爷爷今年能赚的更多一点,也希望大家能过一个更富足更红火的年。”
“茶料多少钱一瓶”
“腌菊花十块,萝卜干这些八块”
“每种都拿七八瓶,给我算少一点了。”
“都是我自己做的了,我给你装起来。”
一杯家乡茶,最是家乡味。谢勇智爷孙俩对联摊旁的茶料摊同样生意火爆。“过年了,串门的客人多,等过完年了,小孩出去也可以带几瓶。”一位村民说着,已经装了好几瓶。
“我们这里人口头禅就是,坐下当、戏下当、恰碗茶当,什么意思,就是坐一会、玩一会、喝杯茶再走,热情好客,大家都喜欢喝这相料茶。”摊主慎桂连介绍,一杯修水乡相料茶,有茶叶、腌菊花、萝卜干、橘皮、芝麻、黄豆好几种佐料。一杯茶“下面萝卜黄豆沉淀不见底,上面菊花芝麻飘香不见水”,这样的茶在不富裕的年代能解渴充饥,现在则是过年时候亲友相聚的一份心意。“泡上一杯,热气腾腾的,我们生活也蒸蒸日上,所以卖的好。”慎桂连说。
热闹的集市上,人们说的笑的,是团团圆圆的年、欢欢喜喜的年、富足红火的年、蒸蒸日上的年。一场客家小镇的乡村年集里,有最平凡的人间烟火气,更有对生活满分的热情和期盼,山乡时光平缓,同样向阳生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9 23: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