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秦安壳子棍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14 00:1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天水日报

秦安壳子棍

□ 李祥林

陇上秦安,文多大儒,武多俊杰。秦安人的尚武精神,是几千年来与艰苦的自然环境和生活顽强斗争的沉淀,这种人文意义上的尚武精神,已经深深烙进秦安人的群体性格中。不论是控弦十万、剑戟如林的秦王朝,还是屡挫匈奴、扬我武威的大汉,或者是逐鹿陇右、剑拔弩张的三国战场,或者是四海升平的盛唐,或者是战乱频仍的宋、明、清时期,偏居关陇的秦安,始终为历史源源不断地输送英勇的将士和仗义的江湖侠客。比如神箭入石的李广,割据一方的隗嚣,前秦帝王苻坚,唐太宗李世民,仗剑出游、饮酒赋诗的李白,七尺大刀奋如湍的壮士陈安等。

仅明清时期,秦安就有11人考取武进士功名,117人考取武举人功名。侠义大气的秦安,成就了他们的帝王霸业、功名利禄和侠骨柔情,也成就了尚武的秦安人驰骋沙场、纵横江湖的英雄人生。

在战火频仍的年代,武功之于羸弱的百姓,从一定意义上说,代表了一个家族的威仪和个人的尊严。武功更让秦安人成为极有个性的群体,其不畏强暴的尚武精神成为支撑秦安文化精神的骨架。威震八方的秦安壳子棍,就是在这样一方与武术有着不解之缘的土壤中衍生、演变和传承着。

相传清乾隆年间,有一名少林寺僧,因从事反清复明活动在秦州被捕,后越狱逃至秦安县高家屲时,因伤病、困顿昏厥在高粱地里,被当地的高五太爷悉心救治。僧人身无分文,空有一身武艺。为了感恩,他思来想去,在自己身怀的少林十八般武艺中,唯有壳子棍的棍法朴实、庄谐,习之可强身健体,不被人欺,又不会引来祸端,遂将壳子棍的全部棍法悉数传给高五太爷。之后,高家屲的壳子棍在流传的200多年时间里,绝少传给外姓、外族和不同门派者,即便是家族内部,也是传媳不传女。拥有一技在身,让高氏家族几百年来强盛不衰,名噪一时。

古代武谚有云:“棍是百艺魁首。”秦安人把棍叫“柴火”“火棍”,是烧火做饭时用来挑拨火苗的工具,将其沿用为防身进攻的武器,可以上溯到大地湾先民用“火棍”驱赶野兽的时代。秦安人把棍术叫作“耍柴火”,这让杀气内敛的兵器和百姓的生活联系在了一起,也让棍术成了最具生活气息和人情味的武术样式。壳子棍法重实用、重打法,其棍法紧凑,攻防兼备,又变化多端,是最为实在的棍术。“壳子”,在秦安方言中为“模子”的意思,即一个成型的壳子中隐藏着七八种棍法,最多的藏有十三种棍法,可谓一棍既出,杀机百现。也有人认为“壳”即磕的同音,与壳子棍点磕并举、硬磕硬碰的打法和气势有关。除此之外,壳子棍不以套路的形式表现棍技,这在武术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貌似拙朴无华、棍法节约实用、风格内敛稳重的秦安壳子棍,实则变化诡秘、以静制动。“其棍出招就有打”:凤凰三点头、拨草寻蛇、飞毛扫地、仙人指路、双乌龙摆尾、怀中抱月……可谓招招精妙。

武术让秦安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挺直了腰杆,也给秦安人的命运带来了转折,名将、侠客自不待说,千百年来闯荡五湖四海的秦安货郎,除了凭借吃苦耐劳的精神外,矫健的身手也必不可少。在秦安,习武之风至今不衰。即使在麦黄六月的碾麦场上,也少不了有人赤膊光背,演练着祖传的套路。在生龙活虎的击打踢踏中,张扬着秦安人的意气和个性。

1983年,高家屲已传10余代人的壳子棍得到了省体委的重视,壳子棍作为甘肃名棍得到了挖掘、整理和发扬光大。由天水师范学院秦安籍武术教师蔡智忠先生经过考察、搜集出版的《壳子棍法研究》一书,更为研究秦安壳子棍提供了翔实的史料。现如今,壳子棍习棍之人已遍及秦安、张家川、清水和秦州等地。

2011年3月,秦安壳子棍被列为甘肃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代表性传承人有高世定、高增伯、高增轩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4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秦安:蜜桃飘香 致富有路
本文转自:甘肃日报【乡村振兴在路上】秦安:蜜桃飘香 致富有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白永萍时下,走进秦安县刘坪镇秦洼村蜜桃种植基地,鲜嫩欲滴的秦安蜜桃挂满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又大
2023-08-11 03:14:00
“秦安苹果”“秦安花椒”亮相
本文转自:天水日报“秦安苹果”“秦安花椒”亮相第二届中外地理标志产品博览会 本报讯【新天水·天水日报通讯员王顺芳】9月19日,第二届中外地理标志产品博览会在泸州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
2023-09-22 09:54:00
跨越山海共逐梦 津南、秦安携手共绘乡村振兴与职业教育新篇章 扫码阅读手机版
...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天津市南洋工业学校作为甘肃省秦安县秦安职专的对口帮扶单位,通过“组团式”帮扶,助推乡村振兴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电商助农 黄土地上开出“致富果”秦安县地
2024-11-03 11:01:00
中国银行秦安支行揭牌开业
本文转自:天水日报本报讯 11月21日,中国银行秦安支行揭牌开业。该支行是中国银行在秦安县设立的第一家经营机构,宽敞明亮的大厅内,现金服务区、自助交易区、开放式柜台区、客户洽谈区
2023-11-24 00:09:00
甘肃秦安:从“货郎担”看乡村振兴中的“快递力量”
...国新闻网中新网兰州11月28日电(戴文昌) 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素有“吉祥三宝”之称的“秦安蜜桃”“秦安花椒”“秦安苹果”,在田间地头穿上快递公司的定制“外衣”,从乡村直发全
2023-11-28 21:31:00
...自:甘肃日报【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文明乡风润陇原】秦安 打造乡村“高颜值”本报秦安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白永萍)记者近日从秦安县相关部门了解到,近年来,秦安县以农村生
2022-12-21 04:30:00
上游直击股东会| 秦安股份召开2023年度股东会 正推进新能源项目
4月2日,秦安股份(603758)在重庆召开2023年度股东大会,高票通过了各项决议。今年3月11日晚间,秦安股份是第一家披露2023年年报的重庆上市公司,因此,本次也是第一家召
2024-04-07 11:54:00
...公示,经公开征集申报、初审推荐、专家评审等程序,由秦安县市场监管局指导申报的秦安农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省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秦安县乾嘉产业运营服务有限公司地理标志产品产业
2023-01-07 02:34:00
本文转自:兰州晚报兰州晚报讯 4月14日,天水秦安县公安局为“3·22”特大电信网络诈骗案专案组举行欢迎仪式。今年3月,秦安县兴国镇李某某兼职网络刷单时被骗20余万元。案发后,秦
2023-04-19 04:1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