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夷陵之战曹丕为什么不偷袭蜀汉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24 17:2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曹丕就想看热闹,他其实连孙权都不想打,就别说翻越秦岭、打刘备了。

三足鼎立、三国争霸,这就是一个博弈死局。所以,没啥别的出路,就得互相往死里掐。因此,只要有机会,曹丕绝不会学什么宋襄公,讲仁义之战。他之所以不偷袭蜀汉,是因为局面不允许、时机不成熟。

夷陵之战曹丕为什么不偷袭蜀汉

1.夷陵之战前,曹军已经元气大伤

这个看时间就可以了。

公元217年到219年,曹刘汉中之战,干了两年,结果曹操被刘备赶出了汉中。

公元219年后半年,曹刘襄樊之战,关羽带着荆州兵,围攻樊城、水淹七军,不仅擒杀庞德、招降于禁,而且光俘虏就抓了三万多人。

这时候,曹操是啥反应?

曹操准备迁都,就是不要许都了,因为实在干不过。后来是因为孙权搞偷袭,才解除了襄樊危局。

从217年到219年,曹操集团就一直打败仗,军心士气早就打没了。

夷陵之战曹丕为什么不偷袭蜀汉

所以,曹丕受禅称帝后,最想要的就是和平,而最想看的就是孙刘互相掐。

只有这样,曹丕才有机会整理内政、恢复国力。因此,他真得没啥心思去折腾蜀汉,而且刘备这时候还没主动招惹他。

反倒是孙权趁曹丕称帝,接受了曹魏南郡五县五千户百姓,所以要揍也得揍孙权。但是孙权态度好啊,你曹丕要掏鸟窝、他就给你扶梯子,你一称帝、他就称臣。孙权把曹丕伺候得很舒服,而且为表忠心,孙权还要遣子为质,就是把长子孙登送到洛阳当人质。所以,这时候,曹孙两家正是蜜月期。

2.曹丕的主要任务是坐稳皇帝

然后,就是公元221年开打的夷陵之战。公元222年,孙权主动向曹丕“诉苦”说刘备来打我了,而曹丕回信《报吴王孙权书》,鼓励孙权去揍刘备、多杀敌。

所以,夷陵之战,曹魏虽然没动手,却在道义上支持了孙权,就是鼓励孙权放手一搏,该干就干。实际上,也给了一个保证,就是你孙权放心打仗,我绝不偷袭你。

这个时候,曹魏可以攻打蜀汉啊,这才像个盟友的样子。人家打你小弟,你也得做做样子。攻击蜀汉,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个是出兵荆州,帮着孙权打刘备。这种傻事,曹丕肯定不会干。原因太简单了,现在是蜀汉据益州,荆州全丢了,刘备就是去荆州抢地盘。这时候曹魏出兵,他能抢谁,除了帮着孙权打仗,他啥也抢不着。因为荆州在孙权手中,总不能刚给了保证,就抢孙权吧。

另一个是出兵汉中,偷袭刘备的后路。刘备之所以敢去打东吴,肯定就防着曹魏偷袭了,诸葛亮就在后方没动。还有就是汉中与关中之间的秦岭,真得不好走,没有几年的筹备,曹魏就别想汉中的事。

夷陵之战曹丕为什么不偷袭蜀汉

而更根本的原因就是:从曹操开始,曹氏集团的主要精力就已经转向了内部。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接下来七八年的时间里,曹操打遍了北方,只是打遍了,并未建立牢固的统治秩序。然后,就是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打输了,而且输得很惨。所以,赤壁之战后,曹氏集团就是一致对内,对外基本不打大仗。即便打大仗,也不敢往死里打。因为曹操得平定内部的各方势力。

曹操死后,曹丕继位,然后接着曹丕篡位。内部秩序被曹操收拾的差不多了,但是篡位之后肯定又招惹新的麻烦。

曹丕称帝的当年秋天,将军梅敷就带着南阳郡五县的百姓投降东吴了。所以,曹魏称帝,肯定在内部又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波澜得平,秩序得建、功业还得逞。

曹丕称帝后,排斥异己、巩固势力,还要安抚士族、休养生息。公元222年2月,又通使西域,建戊己校尉。所以,曹丕有很多事情要做,他真得不可能在关中组织一个重兵集团,去折腾刘备的汉中。而他唯一希望的就是刘备和孙权打得惨一点、久一点,越惨越好、越久越好,而自己就是坐山观虎斗。

夷陵之战曹丕为什么不偷袭蜀汉

3.孙权挑战了曹丕的皇帝威信,所以必须得教训

襄樊之战到夷陵之战,可以说孙权拿到了全部的好处。虽然没有称帝,他一直装孙子,但好处都被他占了。

刘备丢了荆州,孙权一寸不落、照单全收。南阳郡五县百姓,孙权也是一人不落、照单全收。然后是夷陵之战,一年时间就打得刘备全军覆没。

而且夷陵之战点到为止,进攻吴国的刘备大军,被赶跑后,孙权也不穷追猛打。然后,孙刘开始通使,要改善双边关系。所以,此时的孙权既与曹丕这个皇帝交好,又缓和了与刘备集团的关系。

因此,孙权已经没啥可怕的了。于是,之前答应好的,派长子孙登入洛阳为质这件事,孙权就黑不提、白不提了。

夷陵之战曹丕为什么不偷袭蜀汉

孙权觉得这没啥,我虽然不派质子,但还尊你当皇帝不就行了。再说,自家儿子谁不心疼,千里迢迢给你送到洛阳,吃你家饭、喝你家酒,这不是添麻烦吗?

孙权想得简单,但曹丕可不这么想。曹丕认为孙权这是背信弃义,答应好的事情,说反悔就反悔。而且孙权背信弃义的对象不是别人,而是皇帝,你这叫抗旨。为了土地能忍、为了百姓能忍,但为了皇帝的威严,这事不能忍。

所以,在夷陵之战后,曹丕举兵伐吴。

但是,曹丕跟他老爹曹操一个结果,攻到长江边就打不过去了,北方军队水土不服、又赶上了疫疾。孙权这时候继续装孙子,不失时机地赶紧服软、继续称臣,所以魏吴双方再一次握手言和了。

总结:孙刘夷陵之战,曹丕不仅不想出兵孙权,也不想出兵刘备。原因就是自217年以来,曹魏这边就没打过什么胜仗。而之所以没打过什么胜仗,是因为曹氏集团的重心在巩固内部。曹魏称帝之后,巩固内部的重心,不仅不能放弃,而且要继续加强。所以,曹丕需要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而讨伐孙权,是夷陵之战后的事情,讨伐的原因是孙权挑战了皇帝权威,所以必须得惩戒一下。但是,三方均势已经形成,特别是东吴,这时候正处鼎盛,所以也只是打一打而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4 21: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夷陵之战胜利后,东吴没有趁势灭蜀,主要是由于以下三大原因造成
...因为随着夷陵之战的胜利,东吴与曹魏的关系急剧恶化。曹丕要求东吴彻底臣服于自己,不再给孙权推脱的机会。孙权向曹丕称臣,只是为了给自己抵抗刘备创造机会,他当然不会答应曹丕的要求。
2023-06-25 11:46:00
关羽战死刘备夷陵大败,曹丕为何不攻蜀国?
...该是16万左右,最后全部战死,夷陵大败刘备身亡。但是曹丕没有趁机攻打蜀国,而是攻打东吴。当时的曹丕阵营中,在夷陵之战前就开始议论了,曹丕问众人,刘备会不会去报仇,大多数人都认
2023-05-31 11:38:00
曹丕发动夷陵之战为何没有出兵攻打蜀汉
...间,强大的曹魏为何没有趁机出兵进攻蜀国或者吴国呢?曹丕在想什么?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建立曹魏;公元221年,刘备紧随其后,在成都称帝,建立蜀汉。221年7月,刘备凭借称
2023-07-03 21:46:00
蜀汉政权为什么一定要优先北伐曹魏
...敢发动夷陵之战攻打孙权,很重要一个原因是:刘备认为曹丕没这个能力统一天下。在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一年多时间中,曹丕的表现堪称昏庸,不仅没捞到任何政治利益,还被孙权忽悠得团团转。
2024-07-15 19:01:00
夷陵之战打了胜仗的孙权,为何要向失败的刘备求和?
...是,黄祖宁可投降曹魏也不投降孙权,所以带着军队投了曹丕。三是益州困局。丢掉荆州、打没军队,这是襄樊之战和夷陵之战的可见结果。但在这期间,驻扎在上庸一带的孟达也投了曹丕。同时,
2022-12-31 19:49:00
...十分有利的。在这场战争中,曹魏的著名谋士刘晔就建议曹丕对东吴用兵。但是,他的建议遭到了曹丕的拒绝。曹丕拒绝的理由就是,东吴刚对自己称臣投降。如果破坏降约,会失信于天下。其实,
2024-06-02 20:09:00
真实的夷陵之战中,蜀汉损失有多大?看看这些战死的主将就明白了
...面,皆为完完全全的战略失误。彼时,曹操离世,其嗣子曹丕迫使汉献帝让位于己,宣称乃天命所归,通告天下。刘备于蜀中为夺天命,佯称汉献帝亡故,在群臣拥戴之下,承袭汉朝帝统,与曹丕之
2024-08-17 10:34:00
夷陵之战蜀吴打得不可开交,曹丕为何不乘此机会动手?
...然曹魏是乐见的。那么,面对孙权和刘备打得不可开交,曹丕为什么不动手呢?夷陵之战爆发的时候,刘备还派出了一路大军由黄权率领,负责防御曹魏有可能发动的偷袭。而孙权做得更加彻底,他
2023-02-11 20:56:00
三国时期,刘备攻打孙权的决心大于孙权攻打刘备的决心
...月还完成了称帝这件大事。唯一对事态还看不清楚的就是曹丕,关羽被杀后,曹丕还在朝廷上开会研究刘备会不会报仇?曹魏朝堂之上的大部分官员表示:关羽被杀,刘备又丢了荆州三郡,国力又是
2023-08-25 06:0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古时候中探花的人为何会比中状元还开心?原来有个隐藏的“规矩”
隋朝开创科举,唐宋时候科举不断兴盛,尤以宋明号称养士之朝。状元、探花、榜眼都是千年来书生们梦寐以求的殊荣,其中还有个连中三元的说法
2025-04-21 08:26:00
明朝年间有秘术,纸人犹如活人一般,快来看看吧
明朝嘉靖二十一年,九全县和周边几个县突然起了蝗灾,那蝗虫铺天盖地一扫而过,将田地里等待收割的稻谷啃食得七零八落,农民痛心不已
2025-04-21 08:57:00
姜子牙:从渭水钓叟到开国圣贤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姜子牙(约前1156年—前1017年)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前半生潦倒,晚年却以卓越的智慧和谋略辅佐周室灭商
2025-04-21 09:22:00
历史上雍正对皇后真的无情?我们被骗了,皇后去世,雍正心震悼
清朝皇宫中,女人的升迁无非就是凭借倾国之貌、显赫的家族背景以及子女的发达。然而,在雍正帝的后宫,有一个女人既没有后嗣、母族也衰落
2025-04-21 01:41:00
历史上脱离了初衷的发明,发明者因此悔恨不已
橙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军曾在越南战争中使用了大约7600万升橙剂,这导致了越南成千上万的畸形儿,其影响直至今天都没有消除
2025-04-21 02:35:00
古代公主嫁到蒙古后,为何大多没有诞下子嗣?与一荒唐习俗有关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戎昱《咏史》中国古时历朝历代为了守护边疆,防止敌人来犯,都有各种各样的举措,其中派兵把守,施以重压
2025-04-21 03:08: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陈四长去陕南采风,听到这样一则趣闻:陕西汉中市汉台区的一名年轻干部,被组织派到镇巴县的一个村子任驻村第一书记
2025-04-21 06:39:00
中国的第一豪宅:一根柱子24亿,历经3位主人,世界首富也买不起
自1912年,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宣布退位至今已经有120年。清朝最后的几位皇帝都没有挽回清朝的颓败,腐败到根部的王朝是任何人都挽救不了的
2025-04-20 19:05:00
朱高炽仅仅在位十个月,却执政了将近十年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在一些古代王朝的中前期,偶尔会出现被后人称道的“治世”,比如西周有成康之治
2025-04-20 19:07:00
山东菏泽市堌堆刘庄村有座秦代将军墓,墓主是西楚霸王项羽的叔父
菏泽市定陶区堌堆刘庄村的一片庄稼地里有一座2000年古墓,因年代久远墓堆已不复存在,唯有一块文物保护碑比较显眼,看到墓主人的名字更让人感到惊讶
2025-04-20 19:19:00
齐桓公五杰之一谏臣东郭牙独创“三色理论”,堪称“微表情专家”
各位花粉,大家好。历史里有故事,故事里有历史。欢迎来到“花伴历史故事”。我们知道,春秋时期的东郭牙是齐国最著名的谏臣,所谓谏臣
2025-04-20 19:19:00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对外公布了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3250发掘资料。该墓出土17件有铭文的铜礼器,墓主可能为西周早期晚段或早中期之际的一代倗伯
2025-04-20 19:24:00
朱湘从小木讷被嘲笑,16岁上清华扬眉吐气,养不起孩子羞愤自杀
我弃了世界,世界也弃了我。——朱湘生与死,是两个世界。然而它们之间的距离,不过是一念之间。朱湘,是一个在16岁时便考入了清华大学的少年天才
2025-04-20 19:30:00
古代黑科技:秦朝竟有“铁路”?
远得不说,就说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立马动员几十万劳力,在全国修造了让今人都咋舌的秦驰道,以咸阳为中心的
2025-04-20 19:57:00
古代简易版生化武器,延禧攻略高贵妃死于此,改良版的更加要人命
现在国际上有约定,禁止各个国家在战争中使用生化武器,因为这种武器,危害力大,几乎是无差别攻击,对一些无辜的人,会产生很大的伤害
2025-04-20 19: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