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朝三眼花翎真的无比珍贵吗?296年来仅8人拥有连和珅都没有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8-14 13:38:00 来源:戏说三国

不少人被“上下打量”的眼光冒犯过。

但是在清朝,分辨一个人的身份还真的需要通过“打量”。

这主要是因为,官员和官员之间由于身份的差异,往往所带的配饰也都不尽相同。

清朝主要能够从三个东西来辨别一个官员的地位和品阶:官服上的补子、官帽上的顶珠以及顶珠上的翎花。

其中,花翎还分为单眼、双眼和三眼翎花。

清朝三眼花翎真的无比珍贵吗?296年来仅8人拥有连和珅都没有

据说,在清朝296年的历史长河中,居然只有8个人得到过三眼翎花,就连清朝史上大名鼎鼎的和珅都没有得到过。

时光悠悠,漫长的岁月里出了不少大人物,为什么最终仅仅有这么几个人得到三眼花翎呢?这三眼花翎究竟有多难得,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含义?什么是花翎

“摘了他的顶戴花翎!”

不少清宫剧中,皇帝发怒的时候总是会说这样的话;而当大臣们立了功的时候,皇帝们又往往会喜笑颜开地赠送花翎。

清朝等级森严,除了日常的礼仪之外,平日里的服饰、饰品也偶读很有讲究。

花翎便是其中一个有着巨大的身份区别度的物件。

清朝三眼花翎真的无比珍贵吗?296年来仅8人拥有连和珅都没有

花翎虽说总是被提在嘴边,但是能够佩戴花翎的,无不是对朝廷做出贡献的。

除此之外,翎的种类其实分得特别细。根据材质可以分为由鹖羽制成的蓝翎和孔雀翎做成的花翎。

此外,孔雀翎上的圈圈个数就用来分别对应:单眼花翎、双眼花翎和三眼花翎。三眼花翎的限制

花翎代表的是皇室的认可。不过想要得到“皇室的认可”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清朝三眼花翎真的无比珍贵吗?296年来仅8人拥有连和珅都没有

花翎作为一种奖励,看似是嘉奖,其实里面蕴含了很多的限值,甚至从《清史稿》中我们可以得知:几乎能够佩戴三眼花翎的都是跟皇室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人,而且大多是亲王级别的。

那些宗室子弟,即便被封为镇国公等显贵,也只能带二眼花翎。单眼则是五品以上官员。

并且这以上种种限制之外,还有一个最大的门槛,就是必须是“三旗”出身,也就说明只有满人能够获得花翎,汉人是没有资格的。

所以,花翎既是对他们的奖赏,其实反过来也象征着这些人的身份之尊贵。

清朝三眼花翎真的无比珍贵吗?296年来仅8人拥有连和珅都没有

不过事情到这里还没有完全结束,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历史上也不至于只有8个人获得过。

在贡献足够的情况下,这些皇室人员还需要经过严苛的考试,包括骑行和射箭等等。

如果说考试成绩没有达标,那么功劳再大,这花翎也是没办法拿到手的。

尽管整个过程非常艰难和漫长,但是这些皇室宗亲们依旧趋之若鹜,甚至在康熙年间,为了能够让自己尽可能跻身花翎之列。

不少大臣曾上奏,奏请康熙能够增加花翎的“眼”。

清朝三眼花翎真的无比珍贵吗?296年来仅8人拥有连和珅都没有

嘴上说的是为了能够更好、更细致地区分官员之间的等级和荣誉,但实际上咱们腹黑地想一下,这不就是间接降低了获得花翎的门槛了吗?

不过对于这个提议,康熙并没有同意。

有个事件足以说明,他们对花翎的需求多么旺盛。

康熙初年,未来的大将军施琅曾在京中待过一段时间,后来被派去平定台湾的时候,花翎被收了回去。

再后来,施琅拿着自己的功勋,以及靖海侯的爵位想要跟康熙换一个花翎。

清朝三眼花翎真的无比珍贵吗?296年来仅8人拥有连和珅都没有

能够让施琅用那么多那么实在的东西去换取的一个配件,足以证明花翎的尊贵,以及在他们心中所占据的位置。

也正是前期的严格,才能使得花翎在后来还有了些激励的作用。

乾隆时期,为了督促官吏们不要懒政,尽心为皇室效力,于是花翎的封赏范围开始扩大到对朝廷有特殊贡献就可以获得花翎。

尽管依旧需要不小的门槛,例如有军功者,或者是立下别的什么特殊功劳的官员。

但总归不再只有皇室成员才能获得了。不过话虽如此,但是真正能够拿到三眼花翎的人依旧寥寥。

清朝三眼花翎真的无比珍贵吗?296年来仅8人拥有连和珅都没有

纵观历史上,只有8个人曾经获得如此殊荣:富察皇后的亲弟弟傅恒、嘉庆期间的和琳、光绪年间的李鸿章等等。

这些大臣无论是当时,还是如今的历史书上,都是彪炳史册的人物。

其中傅恒作为军机大臣,又是太子太保,且又立下赫赫战功,因此获得了两枚双眼花翎和一枚三眼花翎。

傅恒深知三眼花翎得来之不易,因此从不轻易佩戴,只是放在家中当做是对自己的肯定。

清朝三眼花翎真的无比珍贵吗?296年来仅8人拥有连和珅都没有

傅恒这样的人才能得到两次双眼花翎,可见不仅仅是三眼花翎难得,就连单眼和双眼花翎的获取也并非易事。

不过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插播一个小故事了,

花翎得来确实不易,但是也不乏有些人天生就是好运气。

道光年间就有这么一个“被馅饼砸晕了头”的大臣。

当时清朝廷正在大力平定新疆,当时正好活捉了对方叛变一位将军。

这自然是天大的喜讯,只是这个喜讯到来的时候已经太晚了,守在皇帝身边的大臣们也都回去休息了。

清朝三眼花翎真的无比珍贵吗?296年来仅8人拥有连和珅都没有

不过还有一个人没走,他的名字叫做:寒伦翁。

于是他幸运地成了传递这个喜讯的捷报员。当这个好消息被呈给道光后,道光一高兴立马赏了他一枚花翎。

他就这样糊里糊涂地获得了花翎,堪称史上“得花翎最轻松”的一位官员了。花翎渐下神坛

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朝在历史的洪流中日益衰败。国库也渐渐空虚,为此朝廷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企图填补国库的亏空。

其中就有一项:变卖花翎。

清朝三眼花翎真的无比珍贵吗?296年来仅8人拥有连和珅都没有

一开始,一枚花翎还需要一万两白银。到了后来,直接开启了“薄利多销”模式,200两就可以体验朝廷重臣的待遇。

一个那样神圣的事物,就这样在清朝的衰败中慢慢边缘化,甚至成为了一个笑话。

如果施琅泉下有知,不知道会不会后悔自己当初用爵位换取花翎的做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14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清朝的三眼花翎是地位与权威的象征,清朝296年来仅8人拥有
...而,在清朝长达296年的历史里,仅有8位大臣拥有过三眼花翎,连和珅都没混上。翎,分为蓝翎和花翎。蓝翎是用鹖鸟的羽毛制作而成,一般赏赐给六品以下的官员,或是地位不高但有功在身的
2023-05-05 09:54:00
清朝的三眼花翎有多珍贵?乾隆以后只有7人获得
...会安插翎枝,翎枝有鹖羽或孔雀羽做成,分别称为蓝翎和花翎。其中的花翎象征着荣誉,只有那些有显赫军功的大臣,才有可能被赏赐花翎。花翎的“眼”指的是孔雀翎上眼状的圆形图案,一个圆即
2022-12-18 17:35:00
清朝官服制度详解:花翎与冠翎的等级规定
...级的官员,不论是官服的颜色,绣的花纹,还是小到一个花翎的材质还是单眼、双眼、三眼等有着严格的制度。可能对于双眼花翎会比较熟悉,在很多清朝的影视作品中,经常能听到赏赐双眼花翎,
2023-09-27 14:14:00
揭秘清朝顶戴花翎制度:严格规定下的尊贵荣耀
...都有严格的规定。清朝官员的官服一般是朝珠马褂、顶戴花翎。但是封建社会等级森严,所以对官员的顶戴花翎有严格和详细的规定。尤其是在三眼花翎非常珍贵,非为国立下大功不能封赏。终清朝
2024-02-18 19:11:00
清朝的三眼花翎亲王都没资格佩戴,直到乾隆年间才有三人佩戴
...种一般是普通官员佩戴的。而比较高级一点的佩戴的都是花翎,是根孔雀羽毛,上面有着眼睛一般的图案,这也是分等级的,大多数人的都只是一眼。少数人是二眼,三眼的就是稀缺了,真的是少之
2023-06-22 16:23:00
...服饰。而朝堂上的官员们也从乌纱帽、圆领袍换成了顶戴花翎,所谓的顶戴花翎就是清朝官帽后长长的孔雀羽毛。不同等级的官位,官员们的顶戴花翎也有所不同,同时胸前的补子图案也有差别。一
2024-04-24 10:00:00
大清王朝的官帽文化:花翎的象征意义与荣耀
...。看见了帽子,就知道某个官员的品级。比如什么“三眼花翎”,就更能看出某位官员地位的高下了。按说,和珅那可是乾隆的宠臣,权倾一时,但他却没有被乾隆赏戴“三眼花翎”,这是怎么回事
2023-09-17 15:59:00
赏赐配戴三眼花翎有多荣耀?整个清朝仅有7个人获得
物以稀为贵,被皇帝赏赐配戴三眼花翎的大臣少了,自然就显得鹤立鸡群,荣耀非凡了。在清朝官服制度中,不同级别的官员,帽子的质地和装饰是不同的。帽子的装饰共分为两种,一种是顶戴,另外一
2022-12-28 18:34:00
清朝获得三眼花翎的只有七人,连和珅都没有
...个封建朝代,在清朝官员中有一个独特的头衔叫做"三眼花翎",这个荣誉可不是普通人可以获得的,就连在乾隆年间隆宠一时的和珅总获得了十几件黄马褂,但是都没有被乾隆赏赐三眼花翎,就看
2023-06-14 19:0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