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因此,生活中处处都能体会到深厚的文化底蕴。服饰是一个文明的标志,也是长远历史的见证。
同其他朝代的服饰不同,清朝的统治者为了从文化上体现出自己的特殊地方,于是便下令让中国人脱下已经穿了千年的汉服,转而换上了满族服饰。而朝堂上的官员们也从乌纱帽、圆领袍换成了顶戴花翎,所谓的顶戴花翎就是清朝官帽后长长的孔雀羽毛。
不同等级的官位,官员们的顶戴花翎也有所不同,同时胸前的补子图案也有差别。一般来说后面的羽毛「眼睛」越多,官员等级也就越大。
清朝的规矩是低品级官员头顶单眼花翎,而皇家人员则头顶双眼。然而「双眼花翎」却并不是最高的等级。最高品级的是拥有三只眼睛的三眼花翎,然而别说官员了,连亲王郡王们都没有,甚至大名鼎鼎的和珅也没有。
难道「三眼花翎」只是传说或者只是一个象征意味吗?其实并不是,两百多年间有七位获得三眼花翎,他们分别是谁呢?
花翎制度首创于清朝。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从精神和身体上对汉人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并率先从文化上做起。
最初的清朝君主是想同时废除汉服和汉字的,但是因为女真族自己最初没有文字,到了努尔哈赤一代才仿照蒙古文字创建了满文。因此满文在各方面都很不成熟,往往会造成词不达意的情况。因此,想要废除汉字的想法只能放弃。
不过文字不好废止,衣冠却相对容易了许多,于是清政府下令:「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这个命令自然就遭到许多汉人的抵抗,而统治者处理的对策也很简单粗暴,那就是直接采取「去除」的方式。一人不剃发便去除一人,一城不剃发便去除一城。
就这样在全方面的高压统治政策下,最终汉人们被迫换成满装。而官员们自然也是不能使用前朝的官服了。于是清朝的统治者便命人重新设计了清代的官服。不过在设计上也参考了一些明代元素,把明朝流行的补子绣在了满式袍服上,不同的官员品级也有不同的图案。
一般来说,文官一品绣仙鹤,九品绣鹌鹑,武官一品绣麒麟,九品绣海马。而除了补子,在官帽上也要设置区分官衔的标志,因此花翎便出现了。
花翎主体采用孔雀的羽毛制成,满人是游牧民族,因此格外重视动物的皮毛。在其他朝代中往往以丝绸布料等才会有相应的品级之分,不同的身份穿着不同的材质。而到了清朝,统治者为了不忘记民族本质,干脆把动物皮毛也分为三六九等,而孔雀毛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根据史料记载,清朝只有五品以上的武官和拥有巡抚、提督等官职的文官才能在帽子上佩戴花翎,至于其他的小官小吏是没有资格佩戴的。并且如果你退休了之后就要摘除,想要一直戴着就必须等到皇帝的恩赐。
可以说花翎是堪称黄马褂一般的存在,而花翎的眼数也是体现地位的特色。官员只能佩戴单眼花翎,哪怕你官至一品大员都不能僭越。而皇室里面也只有位居镇国公、辅国公等皇帝的近亲们才有资格佩戴双眼花翎。
不过当然虽然三眼花翎贵重,但是也出过获得如此殊荣的人才,这些人总共有七位,而且大部分都称得上是实至名归。
第一位是富察·傅恒。富察·傅恒出身高贵,是富察皇后的弟弟。而且在平定准噶尔叛乱和对缅甸的战争中,立下战功,在军工和出身的双重加持下,富察·傅恒获得了三眼花翎。
富察·傅恒剧照
第二位是和琳。和琳这个人我们可能不怎么认识,但是他的哥哥和珅我们绝对了解。和珅大名鼎鼎,官居一品,权倾朝野。但是他并没有获得三眼花翎的待遇。那么为什么这个还没他官职高的弟弟却能独得恩宠呢?答案就是和琳有军功。
和琳
乾隆年间,曾经爆发过轰轰烈烈的白莲教,一度撼动了清朝。而和琳在平息这个事情上立下汗马功劳,同时在廓尔喀战役中也表现出色,让乾隆龙颜大悦。
接着被赐予三眼花翎的这位和富察·傅恒有着密切关系,那就是他的儿子福康安。福康安在平定甘肃叛乱立过军功,而且他文武双全,经常为乾隆出谋划策,因此得到乾隆的赏识。
福康安剧照
与富察·傅恒同时获得三眼花翎的,还有一个叫长龄的满人,他是上三旗中的正白旗出身,身份高贵不说,而且在平定白莲教,也立下了大功,因此也获得了三眼花翎的荣耀。
而接下来的李鸿章,也是首个破例获得三眼花翎的汉人。因为在这之前,三眼花翎都只有满人才能被赐予。
李鸿章的一生都在为了清王朝续命。他为了扭转中国落后的局面,主张「洋务运动」并且成立北洋水师,可以说清朝能够拥有将近300年的国祚,李鸿章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下一个获得三眼花翎的人叫作禧恩。这个禧恩姓爱新觉罗,是清朝的宗亲,睿亲王多尔衮的后人。他十分用功,最大的愿望就是立下军功扬眉吐气。而事实证明他也做到了,在多年军中打拼之后,他也凭借着功劳获得三眼花翎,成为红极一时的人物。
最后一个叫作徐桐的人也是汉人。但是同李鸿章的鞠躬尽瘁不同,徐桐本人一无文治、二无军功,他的出身也算不得高贵。他之所以能够获得三眼花翎,主要还是因为他能说会道、会拍马屁。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讨到慈禧的欢心,因此就有了佩戴三眼花翎的机会。不过当时的清朝已经濒临倒塌,所以此时的顶戴花翎也远远不如之前的几位地位尊贵了。
从身上穿着的服饰,能反映出一个时代的变迁。因为一个时代的落幕,不仅仅会牵扯到朝服,还会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体现在每个地方每个细节上。
不论是汉族服饰还是满族服饰,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虽然这其中包含着许多不愿回首的血泪,但它们也代表了传统文化的组成。我们应该深刻地了解它们,不是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4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